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精装修订版)

报佳音号 5536
外文书名 Mere Christianity
作者 [英]C.S.路易斯
译者 汪咏梅
ISBN 978-7-5675-1058-6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3.12
开本 32k
页数 252

《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内容简介

本书是C.S.路易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邀到英国广播公司发表的战时系列讲话,在生命如芦苇般脆弱的时代,讲述超越不同派别基督教的纯粹信仰。作者将信仰的真谛娓娓道出,被公认为是路易斯最受欢迎的著作,并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宗教著作之一。本书将带我们回到路易斯给成千上万处于动荡不安的战争中的人们带来更新的时代,他的话语在今天仍和往日一样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

《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作者简介

C.S.路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又译“C.S.刘易斯”、“鲁益师”等等,1898—1963),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学者,杰出的批评家。他毕生研究文学、哲学、神学,尤其对中古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造诣尤深,堪称英国文学研究的巨擘。他一直任教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这两所英国著名的高等学府,被当代誉为“伟大的牛津人”,也是二十世纪具领导地位的作家兼思想家。他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喜爱的作家。他一生的著作包括了诗集、小说、童话、文学批评,以及阐明基督教精义的作品,不下五十多本。有名的代表作当首推七部描写“纳尼亚王国”的系列童话。这些作品在他于1963年逝世后,仍持续再版发行,盛况至今不衰。

他既著有《返璞归真》、《四种爱》(另有“注疏本”)、《魔鬼家书》、《痛苦的奥秘》等神学作品,也有《裸颜》、《纳尼亚传奇》七部曲(或译“纳尼亚王国神奇历险记”;大字护眼版)、《太空》三部曲(《沉寂的星球》、《皮尔兰德拉星》和《黑暗之劫》)等文学著作,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除了以上所说的书籍之外,C.S.路易斯的著作还有《惊悦》(又译《惊喜之旅》)、《天路回程》(又译《天路归程》)、《卿卿如晤》、《给孩子们的信》、《聆听智者》、《人之废》、《切今之事》、《文艺评论的实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和《荣耀之重》等书。

如果希望更多认识C.S.路易斯,请读麦格拉思的《C.S.路易斯:天赋奇才,勉为先知》,或艾伦·雅各布斯的《纳尼亚人:C.S.路易斯的生活与想象》。如果希望更深认识C.S.路易斯创造的纳尼亚世界,我们推荐《通往阿斯兰的国度:C.S.路易斯<纳尼亚传奇>导读》,这不只是一本《纳尼亚传奇》的亲子共读指引,更能帮助读者看到纳尼亚所指向的那个更美的家乡。

《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译者简介

汪咏梅,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专业博士,曾在加拿大维真学院、台湾神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C.S.路易斯的神学思想,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若干篇。著有《理性、浪漫主义和基督教:C.S.路易斯神学思想研究》,译有《异教徒》、《四种爱》、《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聆听智者:与C.S.路易斯相伴365日》(合译)、《神之简史》(合译)等书。

《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目录

译者序

原序

前言

第一章 是与非——发现宇宙意义的线索

  • 人性法
  • 几点异议
  • 这个律真实存在
  • 这个律背后的东西
  • 我们有理由感到不安

第二章 基督徒的信念

  • 两种对立的上帝观
  • 进攻
  • 令人震惊的选择
  • 完美的赎罪者
  • 实际的结论

第三章 基督徒的行为

  • 道德三部分
  • “基本德性”
  • 社会道德
  • 道德与精神分析
  • 性道德
  • 基督徒的婚姻
  • 宽恕
  • 大罪

第四章 超越人格——三位一体教义初阶

  • 造与生
  • 三位一体的上帝
  • 时间与超越时间
  • 好的感染
  • 固执的玩具兵
  • 两点注释
  • 我们来假装
  • 做基督徒困难还是容易?
  • 计算代价
  • 好人或新人
  • 新人

《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书摘

序言

这本书要求读者在阅读时联系其历史背景,把它看作是在一个疯狂的世界讲述故事、医治创伤的勇敢举动。1942年,在一场毁灭了整整一代年轻人的残酷战争之后仅仅24年,英国再次卷入战争。这一次,遭受苦难的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在臭名昭著、改变战争面目的闪电空袭中,这个小小的岛国一夜遭到400架飞机的狂轰滥炸,一座座城市变为前沿阵地。

C.S.路易斯年轻时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服役,蹲过可怕的战壕。1940年纳粹开始轰炸英国时,他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担任空袭民防队员,向英国皇家空军发表演讲。他知道在执行13次轰炸任务之后,大多数的皇家空军将被宣布死亡或者失踪,他们的处境促使他去谈论苦难、痛苦和恶的问题。由于这些演讲,英国广播公司(BBC)邀请他于1942至1944年间就基督教信仰发表一系列战时广播讲话。这些讲话后来结集成书,便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返璞归真》。

这本书的内容不是学术性的哲学沉思,而是战时对普通大众的讲话。当时人们每天打开收音机,听到的都是死亡和战争造成的难以形容的破坏,突然间他们听到一个充满智慧、幽默、探究的声音谈论公道、正当人道的行为、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地奇怪。应英国广播公司邀请,路易斯承担起向自己的同胞解释基督教信仰的任务,仿佛这是世界上最简单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我们不禁感到奇怪,与最初的听众密切相关的那些比喻——那幅把我们的世界描述成敌战区、正遭受着强大的、一心想要毁灭一切善的恶势力侵袭的画面——今天似乎依然真实。一切现代性和进步的观念、一切技术工艺的发展都没有结束战争;宣称罪的观念已经过时也没有减少人类的苦难;责备科技或者宗教没有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在路易斯看来始终是我们自己。无论何时我们屈服于体制的或个体的恶,仿佛这是唯一的选择,我们这个世代就是几千年前《诗篇》的作者和先知们谴责的弯曲悖谬的世代。

一位朋友曾经称路易斯为“爱上想象的人”。他相信,心安理得地接受现状不只是反映了人的胆怯。在《返璞归真》中,如同在他更富有想象力的《纳尼亚传奇》和科幻小说中一样,路易斯对想象力揭示人类真实的处境、给人类带来希望的能力表现出极大的信心。“最长的弯路也是最近的归途”(引自《返璞归真》)。这既是寓言的逻辑,也是信仰的逻辑。

第一章 是与非——发现宇宙意义的线索

人性法(节选)

人人都听见过别人争吵,争吵有时候听起来很可笑,有时候只会令人不快。但是不管听起来如何,我相信,从他们所说的事情中大家都能够认识到很重要的一点。他们说:“别人若这样对你,你有何感受?”“这是我的座位,我先坐在这儿的。”“随他去吧,又不会妨碍你什么。”“你为什么插队?”“给我吃点你的橘子,我把我的都分给你了。”“得啦,你答应过我的。”人们每天都说诸如此类的话,不管是有文化还是没文化的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这些话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说话人不仅在说对方的行为碰巧令他不高兴,他还在诉诸他认为对方也知道的某种行为标准。对方很少回答说:“让你的标准见鬼去吧。”他差不多总要极力证明自己做的事实际上并不违反这个标准,即使违反了,也有特殊的理由。他假装眼下有特殊的理由使先坐这个座位的人不该再坐在这里,或声称对方在分给他橘子时情况与现在大不相同,或出现了变故,他可以不信守自己的诺言。实际上,双方看上去都像知道且都认同某种有关公道、正当的行为、道德等法则或规则似的,否则二人就可能像动物那样去打架,而不会在人类的意义上去争吵。争吵的意思是极力表明对方错了,假如双方对是非没有某种共识,只极力表明对方错了毫无意义,正如没有共同认可的足球比赛规则,说一个球员犯规毫无意义一样。

这种是非律在过去被称为自然法。今天我们谈“自然规律”,指的通常是万有引力、遗传、化学规律等,但是以前的思想家称是非律为“自然法”时,他们指的实际上是人性法。他们的观点是:就像一切物体都受万有引力定律、有机体受生物规律的作用一样,人这种造物也有自己的规律。但是有一点重大的区别:物体不能决定自己是否服从万有引力定律,人却能决定自己服从还是违背人性法。

基督教概论(第二版,全面了解基督教的入门书!)

报佳音号 5532
外文书名 Christianity: An Introduction
品牌 橡树
作者 [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Alister E.McGrath)
译者 孙毅、马树林、李洪昌 译;游冠辉 校
ISBN 978-7-208-11263-6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3.3
开本 16K
页数 487

《基督教概论》推荐辞

英国造诣深厚的历史神学家写出了一部既权威又吸引人的著作。该书深入浅出地穿越于基督教复杂历史中的多个时期、人物和主题。第二版内容翔实,令人印象深刻,它将带领我们踏上激动人心的旅程,相信所有的读者都会享受阅读此书。

——米德尔顿(Darren J.N.Middleton),得克萨斯基督教大学

《基督教概论》内容简介

本书力求将基督教介绍给它的读者。作者首先假定读者对基督教知之甚少,并乐意了解基督教的思想、历史、发展及其独特精神特质。本书从信仰体系和社会现实两个角度,对基督教进行了入门水平的介绍;同时对每一个思想、每一种发展都进行了介绍和解释。只要有可能,对所涉及的所有主题,本书都为读者提供了进行深入研究的适当切入点的信息。为了使本书的语言和风格尽量简单,作者做出了一切努力。

本书属于橡树文字工作室出品之“基督教文化译丛”,同属此丛书的还有《基督教会史》、《基督教神学导论》、《基督教释经学》、《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及《后现代神学》等书。

《基督教概论》作者简介

阿利斯特·麦格拉思(Alister E.McGrath),又译“麦格夫”或“麦葛福”,历史学家、生物化学家和基督教神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曾任牛津大学教授,相继在牛津大学、国王学院等地任教,在神学、哲学、历史学等研究领域影响甚大。出版专著有《基督教概论》、《基督教神学导论》、《宗教改革运动思潮》、《加尔文传》、《意义的惊现》、《微调的宇宙》、《天堂简史》、《科学与宗教引论》及《福音派与基督教的未来》等,除此之外,他还主编了《基督教文学经典选读》等书。

《基督教概论》目录

“基督教文化译丛”总序

前言

导言

与基督教相遇:几种途径

第一章 拿撒勒人耶稣

  • 第一节 耶稣作为基督信仰的核心
  • 第二节 福音与耶稣
  • 第三节 耶稣与罗马历史学家
  • 第四节 耶稣与以色列
  • 第五节 耶稣与犹太人各派
  • 第六节 耶稣的降生
  • 第七节 耶稣开始公开传道
  • 第八节 耶稣与妇女
  • 第九节 耶稣的教导:天国的比喻
  • 第十节 耶稣的受难
  • 第十一节 复活
  • 第十二节 事件和意义
  • 第十三节 新约对耶稣的理解

第二章 圣经简介

  • 第一节“ 圣经”这一术语的来源
  • 第二节 旧约与新约的连续性
  • 第三节 圣经的内容
  • 第四节 圣经的翻译
  • 第五节 圣经的诠释
  • 第六节 灵修式读经:基督教灵修学

第三章 旧约

  • 第一节 旧约的范围
  • 第二节 旧约的内容
  • 第三节 旧约的主要主题

第四章 新约

  • 第一节 福音书
  • 第二节 《使徒行传》
  • 第三节 书信
  • 第四节 启示录

第五章 基督教信念的背景

  • 第一节 什么是信仰?
  • 第二节 上帝存在的证据?
  • 第三节 基督教信念的来源
  • 第四节 “婢女”:神学与文化的对话
  • 第五节 什么是神学?

第六章 基督教核心信念概览

  • 第一节 上帝
  • 第二节 创造
  • 第三节 人类
  • 第四节 耶稣
  • 第五节 拯救
  • 第六节 恩典
  • 第七节 教会
  • 第八节 圣礼
  • 第九节 基督教与其他信仰
  • 第十节 终末之事:天堂

第七章 基督教简史

  • 第一节 早期教会
  • 第二节 中世纪
  • 第三节 宗教改革
  • 第四节 现代时期

第八章 全球视野下的基督教

  • 第一节 各地区的基督教概览
  • 第二节 基督教:当代形式概览
  • 第三节 基督教:其全球关切概览

第九章 信仰生活:会遇基督教的生活

  • 第一节 教会生活
  • 第二节 基督教生活的节期
  • 第三节 基督教对文化的态度:某些原则
  • 第四节 基督教对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专业术语表

进深阅读书目

索引

修订后记

《基督教概论》书摘

中世纪的灵修观念和新教灵修学

一、中世纪的观念

在中世纪对正确读经方法的讨论中,最重要的讨论是由加尔都西(Carthusian)的作家吉戈二世(GuigoII,约1188年去世))提出的。按照吉戈二世的理解,在阅读圣经文本的过程中,应该有四个不同的阶段:

1.阅读(lectio)

2.默想(meditatio)

3.祷告(oratio)

4.默观(contemplatio)

吉戈主张,第一步是诵读圣经的文本,同时全心期待在阅读圣经时能够经历上帝。这一步促使我们默想所读到的内容——不是倒空全部心思意念,而是使我们的思想专注在文本的意思和意象上,而且排斥所有外在的心思意念。接下来便是祷告,这是对我们所默想内容的唯一合宜的回应。最后,借着默观,我们安静地进入上帝的同在。在以下一系列简洁的陈述中,吉戈表达了这四方面行动之间的关系:

阅读而不默想岂能结果?

默想而不阅读易致错误。

祷告而不默想只能不冷不热。

默想而不祷告终归徒劳无益。

全心祷告必能达致默观。

这一大致的模式在中世纪得到广泛接纳,它提供了一个解开圣经之灵修奥秘的框架。例如,瑞波特(Geert Zerbolt van Zutphen,1367-1400,被广泛认为是现代灵修运动大师中早期的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其著作《关于属灵上升》(De spiritualibus ascensionibus)中就采纳了吉戈方法的基本主题。

瑞波特认为,从属灵的角度阅读圣经能够预备读者进入默想;默想为祷告做准备;而祷告又为默观做准备。离开了第一步对圣经的阅读,默想便面临被迷惑或陷入错误的危险,而阅读圣经却不进而祷告便是不结果子、无益的。为清晰解释这一问题,瑞波特为“默想”提供了一个定义,该定义可谓是汇集了中世纪人们对该问题的一致观点:

默想是指这样一个过程:你在心中努力专注于你已经读到或听到的内容,热切地反复思想并因此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激发起你的情感,或者在悟性上得到启迪。

另一相关的方法与耶稣会(Society of Jesus,见原书225-226页)的创始人伊格纳修·罗耀拉(Ignatius Loyola,约1491-1556)有关。罗耀拉发展了一种移情投射或运用想象力的技巧,借着这种技巧,读者在阅读某一圣经段落时借着想象把自己投射于圣经的叙述中,从当事人的角度来观察和体验圣经的内容。这一思想并不是罗耀拉首创的,在萨克森的路德维希(Ludwig of Saxony)所著的《基督的生活》(Life of Christ , 1374)一书中,这一思想就已经得到了大力发展。路德维希在书中指出,他的意图是按照特定想象的表述来呈现故事,这样,读者就会“使自己出现于耶稣的所言和所行中”。这一过程涉及运用想象力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栩栩如生的有关圣经场景的画面,并且借着祷告与文本产生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文本以其原本的意图而对读者产生冲击力。罗耀拉在其《第一操练》(First Exercise)一文中介绍其方法的基本原则,并谈论了读者应如何阅读与耶稣有关的某一福音书段落。

读者首先需要在脑海中形成那一地方的画面。在此应该指出,如果默观的对象看得见的东西(比如默观我们的主基督在世上的生活),脑海中的意象应该包括以心眼所看见的默观对象出现的地点。我所说的具体的地方是指,比如,耶稣所在的那个圣殿或蒙福的童女所在的那座山。

二、新教灵修学

人们通常把16世纪的新教改革描述为重新发现圣经。毫无疑问,改革的主导任务之一是使人们更容易地得到圣经,尤其是对平信徒而言。新教改革最核心的要求之一是使所有人都能得到他们能够理解的那种语言版本的圣经。这一要求导致了圣经的翻译,而后者又经常对西欧语言的形成产生主要的影响。例如,现代德语的形成显然受到了马丁·路德所译新约圣经之语言的影响,正如现代英语仍然包含许多直接源于《钦定本圣经》的成语。

圣经在改教灵修学(Reformation spirituality)中占据中心地位,这可以从改教家的著作文献中看到。其中三类著作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

1. 圣经注释书旨在使其读者寻求和理解上帝的话语。它们解释了难以理解的字句,指明其重要之处,并且通常会帮助读者熟悉圣经经文的要旨和重要关切。约翰·加尔文(1509-1564)、马丁·路德(1483-1546)和茨温利(1484-1531)这些作者是针对广泛的读者群而撰写注释书的,既包括学术界人士,也包括普通信徒。

2. 释经讲道旨在把圣经文本和听众这两个方面融合在一起,将隐藏于圣经经文中的原则应用于听众的处境。加尔文在日内瓦的讲道便属于这一类别。在其讲道中,加尔文充分运用了持续研读(lectio continua)的观念,即持续沿着某一圣经经卷而讲道,而不是从圣经选文集任选一段或由讲道者自己挑选经文段落。例如,在从1555年3月20日到1556年7月15日这一期间,加尔文针对一卷书——《申命记》——讲了大约200篇道。

3.圣经神学著作,如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该书将体现神学重要问题的陈述综合罗列在一起,目的是帮助读者领会圣经的神学一致性。这样,本书有助于读者建立一个前后连贯和一致的世界观,而该世界观又应当主导他们每日的生活。对加尔文来说(其实对改教家来说普遍如此),圣经造就教义,而后者又相应地塑造基督徒的现实生活。

在马丁·路德1535年的著作《简易祷告方法》(A Simple Way to Pray)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精彩的例证,证明了圣经对早期新教灵修学的重要作用。路德为他的理发师彼得·贝斯肯多夫(Peter Beskendorf)作了此书。该书介绍了以阅读圣经章节为基础的祷告方法,比如主祷文(太6:9-13)和十诫(出20:1-17)。路德提出的祷告方法是以四重阅读经文的方法为基础的。就十诫来说,路德讲述了他个人认为很有帮助的祷告方法。

我一句话一句话地读,尽全力使自己摆脱一切干扰,这样我才能祷告。然后,我把每个诫命分为四个部分,好像是形成一个四股绳编织的花环。换句话说,对于每一条诫命,我都首先视之为一个指示(也的确应该如此),其次,我将其转化为一种感恩,第三是认罪,第四是祷告。

路德强调,该框架只是祷告的辅助工具,千万不能因此而拦阻了圣灵的工作。然而随后,这一框架在路德宗内外得到广泛采纳。路德把四个方面编织在一起,为要产生“赞美的花环”。这四个方面阐述如下。

1.指导。路德在此想提醒信徒要在凡事上完全信靠上帝,而不是仰赖任何其他东西——比如社会地位或财富。

2.感恩。此时,路德将注意力转向默想——默想上帝为其所成就的一切,尤其是在与救赎有关的事情上,但也回想上帝的应许,在艰难时日上帝是他的“安慰,保护,引导和力量”。

3.认罪。在反思了上帝所成就的一切后,路德继续承认和坦白自己的失败和软弱。

4.祷告。在前三个步骤的帮助下,路德接着开始祷告并藉此将以上三点串联在一起。在祷告中,他求上帝更新他对上帝的信心和依靠,并且坚固他想要顺服和忠心的立志。

这样,从新教属灵传统的最早期开始,默想圣经经文的重要性就被牢固地建立起来。该一原则几乎可以从新教灵修学的任何阶段得到证实。考虑到我们的目的,我们将指出这一原则在浸信会布道家司布真(Charles Haddon Spurgeon,1834-1892)的著作中是如何被使用和发展的。人们普遍认为司布真是19世纪最好的布道家之一。他认为,过于技术性的读经方法有一定危险,但这种危险可以借助对默想的强调而得以避免:

圣灵教导我们要在默想中思想圣经的信息,即放下——如果我们愿意——为向人分享而准备信息的责任。我们可单单信靠上帝,但首先要来默想经文,安静地反复思想,让经文深深地浸入我们的灵魂。当圣经的信息向你解开,就好像“金城”的大门被打开、等候你信步走入那样。难道你没有经常这样被震惊并被喜乐所充满吗?在主面前安静几分钟,向主敞开心扉,这样做所带给我们真理的财富比数小时的学习研究所带给我们的还要多。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

报佳音号 5518
作者 [美]贝德士(Miner Searle Bates)
第二作者 章开沅 马敏 /主编
译者 刘家峰 等译
ISBN 978-7-5520-2025-0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7.11
开本 16K
页数 321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内容简介

作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教育传教士和历史学家,贝德士对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情有独钟。生前留下大量相关文稿,是为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馆藏“贝德士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稿视角宏阔、观点独到、史料丰富、论证严密,堪称当时学界有关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上乘之作,即便在今天对我们的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有鉴于此,在章开沅先生的指导下,我们选译其部分手稿和已出版论文,作为《贝德士文献专辑》第一种。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贝德士遗稿《基督徒奋进在中国社会(1890-1950年)》的说明,以及学者孟心湉对该稿的辑录。第二部分是贝德士的五篇中国基督教史学术论文,大部分曾在不同会议上宣读,并有两篇正式出版。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作者简介

贝德士(Miner Searle Bates),历史学家。1897年5月27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1978年10月病逝。1920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硕士学位,193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23岁即作为传教士前往中国金陵大学任教,1937年抗战爆发后,贝德士以副校长名义负责留守金大校产。南京沦陷前后,参与发起和组织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后改为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积极救援中国难民。1950年回美国,任教于纽约协和神学院,坚持编撰中国基督教史方面的著作,如《基督徒奋进在中国社会(1890-1950年)》等书。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编者简介

章开沅 教授,主要研究辛亥革命史及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1985年8月-1991年3月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著有《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贝德士文献研究》等书。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目录

序言(章开沅)

《基督徒奋进在中国社会(1890-1950年)》手稿选辑

上篇 内容介绍、导言与总纲

  • 内容列表
  • 贝德士年表
  • 前言
  • 序言
  • 《基督徒奋进在中国社会(1890—1950年)》介绍
  • 批量资料的架构方式
  • 总纲

下篇 手稿选辑正文

  • 导论
  • 第一部分 1890-1906年.
  • 第二部分 1907-1922年
  • 第三部分 1922-1937年
  • 第四部分 1937-1950年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论五章

  • 第一章 中国政府与基督教(1840-1949年)
  • 第二章 新教在华事业(1937-1949年)
  • 第三章 美国在华传教士的神学(1900-1950年)
  • 第四章 差会与远东文化的关系
  • 第五章 远东教会与政权关系问题资料

编后记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

报佳音号 5519
作者 黄光域 编
ISBN 978-7-5495-9740-6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7.8
开本 16K
页数 1187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推荐辞

本书从国内外海量的来华新教教会资料中爬罗剔抉,钩沉索隐,梳理汇编成册,详实记录1807-1949年基督教在华传行历史,收录人物及教会团体机构近19000个,材料丰富,考核准确,全面客观,能够弥补近代传教史研究基础资料的不足,可作为基督教研究者的案头工具书。书末附有“人名及教会团体机构等汉字音序索引”、“人名及教会团体机构等西文原名索引”,便于检索。 

——本书编辑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内容简介

本书为介绍近代基督教在华传行历史的编年体工具书。从公元1807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抵达广州写起,至公元1949年停笔,涉及在华基督教相关人物和团体机构近19000个。所收内容包括:

  • 一、各国来华布道的差会——名称、国别、宗派、开教、立会设堂等;
  • 二、历年来华的传教士——姓名、身份、驻在地、调转及相关事工等;
  • 三、教会所办医院、学校、慈善机构、报纸杂志及社会文化团体;
  • 四、相关教案;
  • 五、编者认为应该收录的其他资料。

书末附有人名及教会团体机构汉字音序索引、西文原文索引,方便检索。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编者简介

黄光域,字镇远,四川大竹人,1938年生于成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已退休)。主要从事近代外国在华机构和人物基础资料的发掘、考订和研究。主要论著有《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参与合编)、《外国在华工商企业辞典》、《近代中国专名翻译词典》、《近代来华新教差会综录》、《中国近代史译事五难举例》、《工商史料考证九题》等。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目录

前言

凡例

  • 正文

主要征引和参考论著资料目录

人名及教会团体机构等汉字音序索引

人名及教会团体机构等西文原名索引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书摘

义和团运动风靡华北,波及全国。在“扶清灭洋”的口号下,各地教会首当其冲,山西、直隶、蒙边、山东尤盛。教士和教民四散逃避,死伤甚众。

……

义和团运动中死难教士及教士子女名单(《资料目录》:17、260、274、25)

1873年来华布道兴学的内地会和大美国圣经会教士贝格耨7月1日在直隶保定凤凰台被杀,年约56岁。

1876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和大英浸礼会教士、京师大学堂译学馆英文教习秀耀春在参与北京东交民巷被围教民给养供应诸事后于6月20日失踪,年49岁。(或称被杀)

1879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教士和寿阳教会创始人毕翰道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年52岁。

1880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贝格耨师母和幼女(Gladys Emily)7月1日在直隶保定凤凰台被杀,贝师母约45岁,幼女不足6岁。

1881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教士顾正道在直隶保定凤凰台被杀,年42岁。

1881年来华布道施医的内地会教士汤明心7月21日在浙江衢州被杀,年约44岁。

1882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和寿阳教会女教士毕翰道师母和儿子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毕师母52岁,毕天保12岁。

1883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汤明心师母和三子(Edwin Hadley)、四子(Sidney)7月21日在浙江衢州被杀,汤师母约41岁,老三不足6岁,老四两岁三个月。

1884年来华布道的公理会教士来浩德夫妇7月31日在山西太谷被杀,来牧师51岁,来师母55岁。

1884年来华布道兴学的内地会女教士魏美例6月30日在山西孝义被杀,年约51岁。

1884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教士纪长生7月12日在山西大同被杀,年约37岁。

1884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教士童甘地夫妇和第四个女儿(Jennie)9月15日由山西曲沃返翼城,途经樊家店被杀,童牧师约37岁,童师母约39岁,女儿5岁多。

1885年来华布道的大英浸礼会教士邸松夫妇8月9日在山西忻州东门瓮城被杀,邸牧师44岁,邸师母45岁。

1885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史蒂芬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年约43岁。

1885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和大英圣书公会教士佩鸿恩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年40岁。

1886年来华布道的大英浸礼会教士法尔定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年40岁。

1886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和大英圣书公会女教士佩鸿恩师母和长女(Daisy)、长子(Kenneth)、次子(Norman)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佩师母38岁。

1887年来华布道施医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医师罗著志6月30日在直隶保定被杀,年38岁。

1887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教士孙务本7月12日在山西大同被杀,年36岁。

1887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纪长生师母沃爱贞和出生仅13天的幼子7月12日在山西大同被杀,年约37岁。

1887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顾纯修师母8月6日在逃难途中死于湖北应山,年约45岁。

1887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和寿阳教会教士胡德理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夫妻均未满53岁。

1888年来华布道的大英浸礼会女教士法尔定师母和二女一子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法师母38岁,长女(Ruth)10岁,长子(Guy)8岁,次女(Elisabeth)3岁。

1888年来华布道的大英浸礼会教士怀牧师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未满33岁。

1888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教士白守贞夫妇和两个女儿8月30日在山西隰州被杀,白牧师约35岁,白师母约47岁,长女(Margaret)不到8岁,次女(Mary Elizabeth)3岁。

1888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和寿阳会教士席先生夫妇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夫妻均未满53岁。

1889年来华布道兴学的公理会女教育传教士莫姑娘7月1日在直隶保定凤凰台被杀,年37岁。

1889年来华布道的公理会教士德富士7月31日在山西太谷被杀,年42岁。

1889年来华布道的公理会教士贾诗礼夫妇和女儿(Florence Muriel)8月15日在山西汾州南开社村被杀,贾牧师52岁,贾师母44岁,女儿不到7岁半。

1889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孙务本师母陶爱怜和一儿两女7月12日在山西大同被杀,孙师母33岁,长女(Dora)不足7岁,次女(Eva Marion)未满两岁,儿子(Arthur K.)5岁。

1890年来华布道的公理会女教士贝如意7月31日在山西太谷被杀,年35岁。

1890年来华布道的大英浸礼会女教士怀牧师娘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

1890年来华布道内地会教士宓学诚7月16日在山西河津被杀。

1890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良思善7月22日在浙江衢州被杀,年约43岁。

1890年来华布道的德华盟会和瑞典圣洁会教士嘉利孙6月29日在山西朔平右玉被杀,年33岁。(或记为6月28日)

1891年来华布道的公理会教士卫禄义7月31日在山西太谷被杀,年41岁。

1891年来华布道的安立甘会教士孟鹤龄6月1日在直隶永清被杀。

1891年来华布道施医的内地会传教医师卫理森夫妇和他们的三儿子(Alexander)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卫大夫约34岁,孩子不足两岁。

1891年来华布道施医的内地会女医务传教士饶姑娘8月30日在山西隰州被杀,年约32岁。

1891年来华布道的北美瑞挪会和内地会女教士罗定登师母8月15日在山西汾州南开社村被杀,年31岁。

1892年随父母来华的公理会教士艾渥德夫妇的两个女儿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长女(Ernstine)不足11岁,次女(Mary Sanders)8岁半。

1892年来华布道的公理会教士艾渥德夫妇和另两个女儿8月15日在山西汾州南开社村被杀,艾牧师35岁,三女(Celia Bell)5岁多,四女(Bertha Bowen)3岁多。

1892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邓姑娘7月12日在山西大同被杀,年50岁。

1892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和寿阳教会教士铎先生夫妇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铎先生37岁,铎师母42岁。

1892年来华布道的北美瑞挪会和内地会教士罗定登8月15日在山西汾州南开社村被杀,年30岁。

1893年来华布道兴学的公理会女教育传教士顾姑娘7月1日在直隶保定凤凰台被杀,年32岁。

1893年来华布道的公理会女教士露美乐7月31日在山西太谷被杀,年35岁。

1893年来华布道的美国长老会教士莘恪思夫妇和他们的3个儿女6月30日在直隶保定凤凰台被杀,莘牧师33岁,莘师母32岁,长子(Paul Gibson)6岁,次子(Francis Raymond)4岁半,小女儿(Margret)10个月。

1893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贾姑娘7月9日在山西霍州被杀,年32岁。

1893年来华布道施医的内地会女医务传教士米姑娘7月13日在山西泽州被杀,年42岁。

1893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宓学诚师母和未满3岁的儿子(Kenneth Gray)7月16日在山西河津被杀,年约41岁。

1893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教士王道明7月22日在浙江衢州被杀,年约40岁。

1893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石小姐7月23日在浙江衢州被杀,年46岁。(或记为7月24日)

1893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教士能高仁10月15日在山西平阳被杀,年26岁。

1893年在山西出生的内地会教士索行仁之长女(Mary Jessie Saunders)8月3日随父母逃难途中死于河南信阳谭家河。

1893年来华布道的宣道会女教士应福春7月15日在山西阳高下辛庄被杀,年37岁。

1893年来华布道的宣道会教士斌模孔夫妇及长子(Elias)和次子(Jonathan)7月15日后在山西阳高被杀,斌牧师25岁,斌师母35岁。

1893年来华布道的宣道会教士鄂礼顺夫妇和他们的长子(Samuel)、次子(Joseph)及女儿(Edith)8月23日逃至山西归化城铁圪旦沟天主堂躲避时被火烧死。

1893年来华布道的宣道会教士安德生夫妇和他们的一儿(Clarence)一女8月23日逃至山西归化城铁圪旦沟天主堂躲避时被火烧死,安牧师29岁,女婴才14天。

1893年来华布道的宣道会教士林白夫妇和两个女儿8月23日逃至山西归化城铁圪旦沟天主堂躲避时被火烧死,林牧师33岁,林师母27岁,长女桃花(Axelina)3岁,幼女(Ebba)才17天。

1893年来华布道的宣道会女教士卡拉辣9月21日逃经蒙古大佘太时被杀,年51岁。

1893年来华布道的宣道会教士#诺牧师夫妇和两个孩子9月21日逃经蒙古大佘太时被杀,#诺牧师29岁,#诺牧师娘35岁。

1894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聂凤英8月13日在山西大宁被杀,年约36岁。

1894年来华布道的瑞典圣洁会女教士隆雅贞6月29日在山西朔平右玉被杀。(或记为6月28日)

1894年来华布道的瑞典圣洁会女教士柏瑾光师母毕月英6月29日在山西朔平右玉被杀。(或记为6月28日)

1894年来华布道兴学的寿阳教会女教士史教师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年29岁。(或记为大英浸礼会)

1895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苏梅兰6月30日在山西孝义被杀,年40岁。

1895年出生在山西的内地会教士纪长生的长女(Alice Mary McKee)7月13日在山西大同被杀,不足5岁。

1895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王道明师母符兰英和她不到半岁的儿子(Herbert Calwin)7月22日在浙江衢州被杀,年约33岁。

1895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马小姐7月23日在浙江衢州被杀,年28岁。(或记为7月24日)

1895年生于直隶获鹿的内地会教士青季连之长女(Alice Vera Green)10月10日死于保定。

1895年来华布道兴学的宣道会女教育传教士聂姑娘8月23日逃至山西归化城铁圪旦沟天主堂躲避时被火烧死,年38岁。

1895年在山西张家口创立协同会的瑞典裔美国教士史德保9月17日在塞北逃亡途中被杀,年28岁。

1896年来华布道的大英浸礼会教士马牧师8月9日在山西忻州东门瓮城被杀,年31岁。

1896年来华布道的大英浸礼会教士恩牧师8月9日在山西忻州东门瓮城被杀,年32岁。

1896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Margaret Elizabeth Smith 7月12日在山西大同被杀,年42岁。

1896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教士容有光夫妇7月16日在山西河津被杀,容先生约25岁,容师母约28岁。

1896年在山西洪洞出生的内地会教士陆义全之长女(Mary Adelaide Lutley)8月3日随父母逃难途中死于河南郑州。

1896年来华布道兴学的内地会女教育传教士胡姑娘8月11日在逃难途中死于湖北云梦,年34岁。

1896年来华布道于晋北蒙边的宣道会教士福斯伯夫妇和未满周岁的女婴6月29日在山西朔平右玉被杀,夫妇均28岁。

1896年来华布道的宣道会教士钮士达夫妇和女儿(Ruth)在从甘肃平罗逃往蒙古库伦途中于8月某日被杀,钮牧师27岁,钮师母30岁。

1896年来华布道的宣道会教士August E. Palm 9月17日在塞北逃亡途中被杀,年29岁。

1896年来华布道的宣道会教士沙立夫妇和未满周岁的孩子9月21日逃经蒙古大佘太时被杀,牧师27岁,牧师娘29岁。

1896年来华布道的瑞典圣洁会教士甘公义6月29日在山西朔平右玉被杀,年31岁。(或记为6月28日)

1896年来华布道的瑞典圣洁会教士柏瑾光6月29日在山西朔平右玉被杀,年27岁。(或记为6月28日)

1896年来华布道的协同会教士Carl Johan Suber 9月17日在塞北逃亡途中被杀,年28岁。

1897年来华布道的公理会教士毕得经7月1日在直隶保定凤凰台被杀,年30岁。

1897年来华布道的安立甘会教士孙嘉乐6月2日在直隶永清被杀。

1897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郗秀贞8月13日在山西大宁被杀,年26岁。

1897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教士吴振兴8月18日在山西岳阳北门外河神庙侧被杀,年28岁。

1897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教士巴尚志9月21日在山西岳阳北门外河神庙侧被杀,年约28岁。

1897年携子女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盖落洼师母饱受逃亡折磨后10月25日在上海去世。

1897年来华布道施医的寿阳教会传教医师罗大夫夫妇和幼子(John Smeaton)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

1897年来华布道的协同会女教士Clara Anderson、Hilda Anderson和Hanna Lund 9月17日在塞北逃亡途中被杀。

1898年来华布道的大英浸礼会女教士马牧师娘8月9日在山西忻州东门瓮城被杀,年31岁。

1898年来华布道的大英浸礼会女教士恩牧师娘8月9日在山西忻州东门瓮城被杀。

1898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东静延7月16日在山西河津被杀,年约28岁。

1898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金宝延7月16日在山西河津被杀,年30岁。

1898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艾瑞延8月15日在山西汾州被杀,年近29岁。

1898年在山西平遥出生的内地会教士索行仁之四女(Alice Isabella Saunders)7月27日随父母逃难途中死于河南西平。

1898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胡秀英8月30日在山西隰州被杀,年32岁。

1898年来华布道的瑞典圣洁会女教士祝汉生6月29日在山西朔平右玉被杀,年33岁。(或记为6月28日)

1898年来华布道的瑞典圣洁会教士赖生6月29日在山西朔平右玉被杀,年27岁。(或记为6月28日)

1898年来华布道的寿阳教会女教士顾姑娘6月27日在山西太原被杀,年38岁。

1899年来华布道施医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医师侯德祚夫妇6月30日在直隶保定被杀,侯大夫27岁,侯师母25岁。

1899年来华布道的大英浸礼会教士燕牧师8月9日在山西忻州东门瓮城被杀,年27岁。

1899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戴芸诗7月21日在浙江衢州被杀,年33岁。

1899年来华布道的内地会女教士聂姑娘8月13日在山西大宁被杀,年30岁。

1899年随父母来华的内地会女教士顾纯修师母的第三子(Ernest Brainerd Cooper)8月17日在逃难时死于湖北汉口,不到1岁半。

1899年在山西洪洞出生的内地会教士陆义全之幼女(Edith Lutley)8月20日随父母逃难途中死于河南平靖关。

1899年来华布道的瑞典圣洁会女教士恩姑娘和冷姑娘6月29日在山西朔平右玉被杀。(或记为6月28日)

1899年来华布道的寿阳教会女教士铎教师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年45岁。

1899年来华布道兴学的寿阳教会教士鲁教师7月9日在山西太原被杀,年24岁。

1899年来华布道施医兴学的瑞蒙宣道会教士Emil Wahlstedt 9月17日在塞北逃亡途中被杀。

1899年来华布道施医兴学的瑞蒙宣道会教士Helleberg夫妇和女儿9月21日逃经蒙古大佘太时被杀。

1900年来华布道的大英浸礼会女布道会教士任姑娘8月9日在山西忻州东门瓮城被杀,年29岁。

1900年出生于逃难途中的内地会女教士盖落洼师母之幼女(Faith Edythe Glover)8月27日在湖北汉口夭折。

1900年来华布道的宣道会瑞典女教士Kristina Orn姑娘9月21日逃经蒙古大佘太时被杀。

1900年来华布道的瑞典圣洁会教士毕德生6月29日在山西朔平右玉被杀。(或记为6月28日)

基督教会史(第三版)

报佳音号 5523
外文书名 Church History in Plain Language (Third Edition)
品牌 橡树
作者 [英]布鲁斯·L·雪莱
译者 刘平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2.5
开本 16K
页数 535

《基督教会史》内容简介

本书以亲切的笔触简明地勾勒出基督教两千年发展历史。全书将基督教历史划分为八个部分:耶稣和使徒时代,大公基督教时代,基督教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中世纪,宗教改革时代与复兴时代,意识形态时代。两千年纷繁复杂的教会史在雪莱的笔下成了一幅轮廓清晰的历史画卷。雪莱不仅能把握住历史的总体脉络,而且能捕捉到每个时代的特征及其对下个时代的影响。

本书属于橡树文字工作室出品之“基督教文化译丛”,同属此丛书的还有《基督教神学导论》、《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圣经导读:解经原则》和《圣经导读:按卷读经》等书。

《基督教会史》作者简介

布鲁斯·雪莱(Bruce L.Shelley),美国富勒神学院道学硕士,爱荷华大学哲学博士。曾任丹佛神学院教会史和历史神学高级教授。2010年2月2日安息主怀,在地上享寿82岁,有人在《今日基督教》杂志上撰文纪念他时,称他为“人民的历史学家”(historian for peoplel)。

《基督教会史》目录

第二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耶稣和使徒时代:公元前6—公元70年

  • 第一章 让王滚蛋!——耶稣运动
  • 第二章 新皮袋与旧皮袋:福音传向外邦人

第二部分 大公基督教时代:70—312年

  • 第三章 最无价值的人:大公基督教
  • 第四章 如果台伯河泛滥:基督徒受迫害
  • 第五章 关于大事件的争论:正统的兴起
  • 第六章 经卷之规:圣经的形成
  • 第七章 罪人的学校:主教的权力
  • 第八章 知识分子的使徒:亚历山大人

第三部分 基督教罗马帝国时代:312—590年

  • 第九章 放下权杖:罗马帝国改宗
  • 第十章 剖析毫发:三位一体教理
  • 第十一章 以马内利!——信经中的基督
  • 第十二章 放逐于生活之外的人:隐修制的开始
  • 第十三章 万世圣贤:奥古斯丁
  • 第十四章 作为“大祭司长”的彼得:教宗制的开始
  • 第十五章 天地之间的某个地方:东正教
  • 第十六章 弯下得胜者的脖子:向野蛮人传教

第四部分 中世纪基督教:590—1517年

  • 第十七章 神的执政官:大格列高利
  • 第十八章 寻求统一:查理曼大帝和基督教王国
  • 第十九章 神秘地被提升起来:教宗制和十字军
  • 第二十章 学识之甘露:经院主义
  • 第二十一章 献给贫穷女神之歌:使徒的生活方式
  • 第二十二章 沉睡的人和必然法则:教宗制的衰落
  • 第二十三章 时间进程中的审判:威克里夫和胡斯

第五部分 宗教改革时代:1517—1648年

  • 第二十四章 葡萄园中的野猪:马丁·路德和新教主义
  • 第二十五章 激进的门徒身份:重洗派
  • 第二十六章 推入游戏:约翰·加尔文
  • 第二十七章 诅咒王冠:英格兰教会
  • 第二十八章 曼瑞沙的“新人”:天主教改革运动
  • 第二十九章 击开磐石:美洲和亚洲
  • 第三十章 圣徒们的统治:清教主义
  • 第三十一章 不愿为旧观念而死:宗派

第六部分 理性与复兴时代:1648—1789年

  • 第三十二章 瞄准根基:理性膜拜
  • 第三十三章 心灵及其理性:帕斯卡尔和虔敬派
  • 第三十四章 火中抽出的一根柴:卫斯理和循道主义
  • 第三十五章 历世历代的新秩序:大觉醒运动

第七部分 进步时代:1789—1914年

  • 第三十六章 恢复堡垒:进步时代的天主教
  • 第三十七章 新的社会边界:19世纪的英格兰
  • 第三十八章 走向地极的人们:新教传教
  • 第三十九章 一个民族的命运:美国基督教
  • 第四十章 一座为现代理性人所铺设的桥:新教自由主义
  • 第四十一章 失去的只是锁链:社会危机

第八部分 意识形态时代:1914年—

  • 第四十二章 耻辱墙上的信手涂鸦:20世纪的意识形态
  • 第四十三章 病态社会里无根的移民:美国福音派
  • 第四十四章 早餐桌上的新信经:普世教会运动
  • 第四十五章 慈悲的良药——罗马天主教:梵二会议
  • 第四十六章 回流时代:第三世界的基督教
  • 第四十七章 作为高尚职业的政治:美国标榜自我一代的基督教
  • 第四十八章 地球村:世界舞台上的基督教

结语

注释

从利奥一世至今的历代教宗录

附录(人物、运动、事件)

译后记

《基督教会史》书摘

写给普通读者的教会史

据我研究发现,卡通是一道门槛。凡是停下来读卡通的学生总会笑容满面地踏进我的办公室。借助卡通,我们总会有轻松的谈话。这是连环漫画“花生”中的一则故事。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的小妹妹萨莉(Sally)正在写一篇题为“教会史”的学生论文。坐在一旁的查理留意到她写的导言,“要写教会历史,我们必须回到最初的地方。我们的牧师生于1930年。”查理只好眼睛对着天花板骨碌碌地转。

今天,许多基督徒都患有历史健忘症。使徒时代与今日之间的时光一片空白。神在心智中几乎没有一点踪迹。《旧约》有许多经文都在提醒我们神对时间的关注。当他为以色列子民设立逾越节时,他说:“你要告诉你的儿子说……这要在你手上作记号……耶和华用大能的手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出埃及记》13:8,16,NIV)。并且当神在旷野为以色列人预备吗哪时,他吩咐拿一只罐子,“留到世世代代”(《出埃及记》16:33,NIV)。

对基督教史无知的一个结果就是,我们发现信徒难以抵抗偶像膜拜者的诱惑。对基督教信仰的许多歪曲常被视为货真价实的东西。与此同时,另一些基督徒在灵性上骄傲自大即傲慢,这也严重得惊人。由于没有为比较准备好充足的根基,他们视自己的信仰方式为最佳的,并竭力为此辩护——自认为他们的群体凌驾于他人之上。最终,虽然许多基督徒参与某种形式的传道,但没有利用更广泛的语境为其工作所用。当他们想最大程度地使用时间和精力时,却怎么也找不到能令其作出合理判断的依据。

我并不是说仅靠一本纵览基督教过去的书就能纠正所有的错误,或使读者一下子变成谦卑的圣徒,或是勾勒出有效的传道策略。然而任何有关基督教会史的介绍都倾向于将瞬间与永恒、时尚与基要原理分离开来。这也是我对这本书的读者的一种期望。

这是一本为普通读者写的书。我们都知道,术语由蜡构成,可以按我们的品味来塑造它。在为神学院一年级学生授课近20年之后,我得出以下结论:进入侍奉的大学毕业生和每年读五本书的工程师或推销员属于同一个阅读群体。就我这里的目的而言,他们都是“普通读者”。

在备课阶段,一位教授要消化成百上千本书,积累成千上万条引文。在这本纵览教会史的书中,我自由地借鉴他人的见解和描述,而这一切只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让故事延续下去。我已将所有的资料进行了归类,并在每章后列出了最有用的书籍名称,在全书的末尾罗列了主要的引文出处。

通过多年的教学,我还总结出脉络清晰是学习的首要法则。教会史这个主题的划分阶段呈现于此。因为教会生活的处境在变化,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为“时代”。我深知,伟大的纪元不会像不知名的彗星在空中那般倏然而过。在每一个时代,我们都能捕捉到过去的残余和未来的雏形。但如果读者只希望了解故事的概要,浏览一下各主要阶段题目所在页上的段落即可。

我觉得,因为书中的每一章都是以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这种设置对统一全书而言十分重要。每章只涉及一个主题。在每章的简介后读者不难找到以问题形式出现的主题。每章的简介通常都取自那一时代的奇闻佚事。这意味着,每章都能独立成篇,几乎像百科全书关于某主题的词条一样,读者可以单独阅读。

诚然,采取这种“问题”方法会在故事中流下大量的空白。因而有些读者或许会问,为什么有些非常重要的人和事未被收录在内。但这种方法能帮助普通读者清楚地认识到教会史对当今社会的重要影响。许多如今正在发生的问题并非独一无二。它们与过去总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最后,还有些读者会对本书中传记材料的数量提出置疑。为什么要收录那么多个人经历呢?答案同样是为了交流。在没有忽略思想的前提下,我力图将观点与具体人物结合起来,因为我相信大多数的读者更愿意与其他人而非观点进行交流。

教会史学家常问这样一个问题:“教会是一种运动还是一种制度?”本书会告诉你,我的观点是两者兼具。因此,书中既有传教扩张的篇幅,又有教宗政治的内容。我没有严格地定义教会一词,这一点也许会令本领域的专家们有所不快。而这种界定上的模糊是出于如下事实,即我相信历世历代的神的子民都生活在理想——圣徒的普世相通,以及具体状态——特定的子民生活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所形成的张力之中。教会的使命不时地号召建立各种制度:特定的规章,特定的领袖,特定的地点。而当各种制度本身阻碍而非推动福传时,复兴运动继而兴起,试图恢复教会存在于世的根本使命。本书将表明这样的周而复始通常是如何发生的。

“宗教与历史”第六、七辑:汉语文献与中国基督教研究(全2册)

报佳音号 5513
作者 陶飞亚、杨卫华 编
ISBN 978-7-5671-2053-2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6.1
开本 16K
页数 770

《“宗教与历史”第六、七辑:汉语文献与中国基督教研究(全2册)》内容简介

上海大学历史系暨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多年来致力于宗教与历史的研究,目前研究的领域已经从基督新教历史的研究,逐步扩展到天主教以及其他宗教领域的研究。在今天学科大融合的背景下,学者们希望借助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推动宗教与历史的研究。此次推出“宗教与历史”丛书就是这方面的一次尝试,希望这套丛书能一直出版下去,形成系列的研究成果。

同属“宗教与历史”丛书的,有《“宗教与历史”第一辑: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宗教与历史”第二辑:中国基督教青年学者论坛》、《“宗教与历史”第三辑:基督教与中西文化青年博士论坛》、《“宗教与历史”第四辑:世界史视野下的宗教》、《“宗教与历史”第五辑:晚明以来的天主教研究》、《“宗教与历史”第六、七辑:汉语文献与中国基督教研究(全2册)》、《“宗教与历史”第八辑》和《“宗教与历史”第九辑》等书。

2013年6月,上海大学历史系暨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以“汉语文献与中国基督教研究”为题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汉语基督教文献书目的整理与研究”的计划内容之一,也是国内首次讨论这一问题的学术大会。来自美国、英国、中国内地与港台地区的5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分别提交了世界各地的汉语基督教文献状况的论文,为学术界提供了全面的成果和参考资料,本书即选自会议论文集。

《“宗教与历史”第六、七辑:汉语文献与中国基督教研究(全2册)》编者简介

陶飞亚,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多年从事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历史的研究,著有《冲突的解释》、《性别与历史 : 近代中国妇女与基督教》、《中國的基督教烏托邦:耶穌家庭(1921-1952》等书,现为“宗教与历史”系列丛书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基督教文献书目的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身体·灵魂·自然:中国基督教与医疗、社会事业研究》辑录了他的一篇论文。

杨卫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上海大学历史系讲师,上海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社科项目及浦江人才计划等多个项目,发表论文多篇,与陶飞亚合作出版《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研究入门》等著作。

《“宗教与历史”第六、七辑:汉语文献与中国基督教研究(全2册)》目录

“宗教与历史”丛书编纂说明

“宗教与历史”丛书编委会成员

上册

汉语基督教文献宏观述论

  • 汉语基督教文献整理与研究刍议
  • 明清之际中国天主教中文历史文献述略
  • 汉语文献与中国基督教研究——视域的探索与发现
  • 史料分析与史实建构——研究近代中国天主教史的个人经验
  • 《耶藏》编纂的构想与建议

汉语基督教文献的区域馆藏与分布

  • 民国北京基督教中文文献综述
  • 略论档案文献的时代特征——以昆明市档案馆馆藏基督教档案为例
  • 福建省图书馆、档案馆等机构汉语基督教文献概介
  • 中国西南地区汉语基督教文献概述
  • 明清时期福建天主教汉文文献概述:西教士部分
  • 初探原尚贤堂中文藏书
  • 当代温州教会的文字事工与“出版热”
  • 河南南阳灵歌的收集、分类及其本土化特点
  • 试论李盛铎旧藏敦煌写本中的景教文献——兼谈敦煌唐代汉文景教文献的真伪问题
  • An Overview of Protestant Missionary Publications in Chinese in Libraries and Archives outside China

域外汉语基督教文献

  • Chinese Documents on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Held by European Repositories
  • 隐藏的历史——瑞典教会档案的汉语文献、图片和故事
  • 1902—1904年汉城监狱图书馆的汉语基督教文献及其影响
  • 日本对中国基督教研究文献——以辽宁省图书馆藏1945年前出版日文文献为研究中心

传教士汉语文献研究

  • 唐代景教神学家景净著译作品的创作时序及其思想关联研究
  • 高一志《空际格致》版本及其邵增批跋本述论
  • 先破后立——郭实腊基督教中文小说的书写策略
  • 尚德者和他的早期中文著作
  • “进道德”与“觇时政”:试析新发现的丁韪良对《伊索寓言》的汉译文献及其特点
  • 以儒证耶——哈佛燕京本林乐知译《安仁车》的研究
  • 《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中华人、西士以释放女子为题所作的借题发挥
  • 巴色会传教士韶波《儒教衍义》研究

下册

中国基督徒著译述略

  • 《圜容较义》译介研究——基于拉丁语与古汉语的比对考察
  • 试论吴历天学诗与游仙诗的亲缘关系——以《感咏圣会真理》和《诵圣会源流》为例
  • 被遗忘的“公教作家”李问渔:李问渔著译考及研究现状初探
  • 《英敛之集》的整理与汇编
  • 李荣芳生平及其著述简介
  • 当代中国的基督徒文学(纲要)

汉语基督教期刊研究

  • 汉语基督教期刊与科技传播
  • 上海图书馆藏汉语基督教报刊概况与特色
  • 雕梓应自苦寒来——谈大英博物馆藏《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出版印刷
  • 《五旬节真理报》对五旬节神学之解读
  • 介绍两种圣公会刊物:《福声》与《福建教区月刊》
  • 《夏铎》月刊研究

基督教汉语文献专题研究

  • 厚重与传承——碑刻中的关中天主教史
  • 文化承袭与创新——以台湾真理大学“马偕与牛津学堂”数字典藏初探
  • 19世纪西方汉学界对汉语研究科学方法的探寻
  • 晚清汉语文献中的马丁·路德形象论析
  • 中文新史料所见之1902年一1903年濮振声教案研究
  • 清季教案研究的新史料与新视角——以宝坻县司法档案为例
  • 未曾刊行的“不刊之典”:清中前期天主教汉译《圣经》文献二种考释
  • 对圣经研究在中国的一些思考——兼看民国圣经研究概况
  • 回教学者马联元对耶稣及耶稣教的述评——以《辨理明证语录》为个案
  • 20世纪50至60年代中国内地“福音广播”听众信函分析

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一本通俗易懂的护教读物)

报佳音号 5487
外文书名 Under the Influence: How Christianity Transformed Civilization
品牌 橡树
作者 [美]阿尔文·J.施密特
译者 汪晓丹、赵巍
ISBN 978-7-208-11455-5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3.6
开本 16K

《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推荐辞

施密特教授睿智的研究让我相信,从耶稣降世至今,在这漫漫两千年的历史中,基督信仰是如何作为最强有力的因素,使社会变得更为美好。

——保罗·梅尔(Paul L.Maier),西密歇根大学古代史教授

尽管我对基督教的正面作用已有不少知识,《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揭示的大量而且崭新的事实仍然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的核心论点是:基督教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实际上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所知和想象。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基督教对于文明方方面面的影响,范围之广,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黄敏兰书评《假如耶稣不曾降临人世》(点击阅读)

《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内容简介

作者因为“发现现存的有关耶稣基督两干年来对世界的影响和冲击的资料少得可怜”,而特意写作了本书。他谦虚地说:“这本书是针对基督教两千年来对几乎整个世界,尤其是对西方世界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作的一个概览。作为概览,本书并不打算对耶稣基督的一生和他的教导,以及他的信徒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贡献进行全面的分析或穷尽式的讨论。这本书只是重点介绍基督在人类生活的许多层面带来较为突出影响的一些例子,而据我所知这样的例子每一章都可以举出很多,事实上每一章都可以扩充成一本书。”

事实上,作者以社会学家的严谨从生命尊严、性道德、妇女地位、慈善、医疗保健、教育、经济、科学、政治、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揭示了现代社会许多现行制度 和价值观念的基督教渊源,从而表明了基督教对人类文明的深刻影响。施密特还指出,在世俗主义和相对主义盛行的后现代社会,基督教对文明的积极影响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

本书属于橡树文字工作室出品之“基督教文化译丛”,同属此丛书的还有《圣经的来源》、《基督教释经学》、《基督教神学导论》、《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和《重建范型》等书。

《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作者简介

阿尔文·施密特(Alvin J.Schmidt),哲学博士,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已退休。著有The Menace of Multiculturalism、The Great Divide和Fraternal Organizations等书。

《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目录

 “基督教文化译丛”总序

导言  信靠那值得信靠的

第一章  被耶稣基督改变的人

  • 基督改变他的门徒
  • 更多被改变的人
  • 结语

第二章  生命的神圣

  • 反对杀婴陋习
  • 反对弃婴恶俗
  • 反对堕胎陋习
  • 反对角斗表演陋习
  • 君士坦丁和康士坦丢颁布的道德法
  • 反对人体献祭陋习
  • 反对自杀陋习
  • 墓葬尸体,而非火化
  • 结语

第三章  基督教提高了性道德观

  • 反对混乱的性滥交
  • 反对同性恋
  • 反对兽奸
  • 基督教对性和婚姻的影响
  • 结语

第四章  妇女获得自由与尊严

  • 希腊妇女的低下地位
  • 罗马妇女的低下地位
  • 希伯来妇女的低下地位
  • 基督赐予妇女自由与尊严
  • 使徒时代的教会欢迎妇女
  • 基督之道最终得胜
  • 结语

第五章  爱与怜悯:基督徒的连结

  • 基督徒的慈善与希腊罗马人的给予
  • 怜悯:基督教的一项创新
  • 对孤儿的爱与怜悯
  • 对老年人的关爱
  • 通过自愿性团体进行的基督教慈善事业
  • 美国慈善事业
  • 童工法
  • 从基督教慈善事业到国家福利
  • 结语

第六章  植根于基督教的医院与保健

  • 身体与灵魂的医治者——耶稣
  • 异教遗留的空缺
  • 远古时的医院
  • 最早的基督教医院
  • 新大陆的医院
  • 治疗精神疾病的机构
  • 医疗护理:基督教的一个创新
  • 红十字会
  • 结语

第七章  基督教在教育上留下的烙印

  • 早期的基督徒教育
  • 两性同等接受教育
  • 超越阶级和种族:普世教育
  • 税收支持的公立学校
  • 义务教育
  • 分级教育
  • 幼儿园的概念
  • 聋人教育
  • 盲人教育
  • 主日学
  • 大学的基督教渊源
  • 美国的学院和大学之起源
  • 结语

第八章  劳动和经济自由的尊严

  • 劳动的高贵和尊严
  • 新教(基督教)的工作伦理
  • 财产权和个人自由
  • 经济自由的尊严
  • 经济自由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 追求利润受尊重
  • 经济自由,福音,以及1492年
  • 詹姆斯敦和普利茅斯社会主义的失败
  • 基督教的时间概念
  • 结语

第九章  科学与基督教的关系

  • 科学的背后是基督教的预设
  • 基督徒,科学的先锋
  • 结语

第十章  给人人以自由和公正

  • 无人凌驾于法律之上
  • 自然法和自然权利
  • 美国《独立宣言》
  • 《美国宪法》
  •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 宗教的自由
  • 人人平等
  • 教会与国家的分离
  • 结语

第十一章  废除奴隶制度——基督教的一项成就

  • 早期基督徒反对奴隶制度
  • 某些基督徒纵容奴隶制度的歧误
  • 英国奴隶制度的复辟及其废除
  • 美国的奴隶制度及其废除
  • 基督教对奴隶的支持
  • 第一个反奴隶制度宣言
  • 美国公民权与基督徒的关系
  • 结语

第十二章  基督教在艺术和建筑上留下的印记

  • 早期基督教艺术
  • 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
  • 哥特式教堂建筑
  • 拜占廷教堂艺术和建筑
  •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及其艺术
  • 从庄严到非理性
  • 现代教堂建筑的衰落
  • 结语

第十三章  音乐之声:基督教的共鸣

  • 早期的教会音乐
  • 中世纪的音乐革新
  • 宗教改革和后宗教改革时期的音乐
  • 一些伟大的赞美诗和歌曲
  • 教会作为音乐艺术的资助者和促进者
  • 现代音乐的革命性音符
  • 结语

第十四章  纸传墨载的基督教影响

  • 早期教会作品
  • 某些文献史册:中世纪初期至2000年
  • 结语

第十五章  其他印记:节日、文字、符号和词汇表述

  • 假日
  • 普通词汇与标记
  • 成语与习语
  • 基督徒的名字
  • 结语

英汉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基督教在中国:比较研究视角下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报佳音号 5480
作者 刘树森 编
ISBN 978-7-208-08656-2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0.1
开本 32k
页数 303

《基督教在中国:比较研究视角下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内容简介

这是本老书,极具价值,然而成色稍旧,介意者慎拍!

本书是一部从比较研究的角度研究基督教在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的论文集,全书分中国形象、翻译策略、宗教理念、文化教育、政治定义五大方面,涉及一些研究者通常不太注意的方面,如钱德明与中国音乐、蒙古使徒景雅各以及翻译和诠释宗教经典上体现出的文化理念方面的差异等。本书论文所选角度和研究方法比较独特,对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权威学者周振鹤、孟华和杨慧林为本书作序推荐。

本书属于“人文社科新论丛书”,同属此丛书的还有刘天路编《身体·灵魂·自然:中国基督教与医疗、社会事业研究》、刘家峰编《离异与融会:中国基督徒与本色教会的兴起》、特木勒编《多元族群与中西文化交流:基于中西文献的新研究》、陶飞亚著《性别与历史:近代中国妇女与基督教》、张先清著《史料与视界:中文文献与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尹文涓编《基督教与中国近代中等教育》等书。

《基督教在中国:比较研究视角下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目录

出版说明

Abstracts

序一(周振鹤)

序二(孟华)

序三(杨慧林)

中国形象

  • 被俯视的文明:19世纪美国来华传教士视阀中的中国形象(崔丽芳)
  • 从钱德明与中国音乐的关系看其文化身份的变化(龙云)
  • 蒙古使徒景雅各笔下的蒙古人形象(特木勒)

翻译策略

  • 明末清初传教士变译考察(黄忠廉)
  • 《教务杂志》中“God”汉译讨论研究(程小娟)
  • 季理斐夫人与《喻言丛谈》——清末民初西方来华新教女传教士文学翻译的考察(朱静)
  • 关于丁韪良译介《万国公法》的若干问题(吴宝晓)

宗教理念

  • 乾隆朝江南两次教案述论(周萍萍)
  • 理雅各的儒教一神论(王辉)
  • 从合儒到超儒——由《天主实义》与《天儒印》看明清传教士经典诠释(管恩森)

文化教育

  • 北京同文馆与广州博济医校的比较研究(王芳)
  • 日本经验与民国时期中国基督教学校的立案(张永广)
  •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中西干事比较研究——以20世纪20年代为中心(王丽)
  • 略论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陈伟华)

政治定义

  • 西译中述与晚清“西方政治之学”的型塑——以江南制造局译印《佐治刍言》为中心的讨论(孙青)
  • 近代中日基督教和平主义者的命运——以徐宝谦与贺川丰彦为个案的比较研究(刘家峰)

论文作者简介

编后记(刘树森)

基督教要义(全新修订版)报佳音强烈推荐!

报佳音号 5469
外文书名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品牌 橡树
作者 [法]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
第二作者 [美]约翰·麦克尼尔(John T. McNeill) 编
译者 [美]福特·路易斯·巴特尔斯 英译;钱曜诚 等中译;孙毅 游冠辉 修订
ISBN 978-7-108-03370-3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出版年月 2017.12
开本 16K

《基督教要义》报佳音小编特别推荐

不确定是否要读?请读报佳音小编出品——“坚持不读《要义》的七大理由”(点击这里阅读)

《基督教要义》推荐辞

《基督教要义》是属灵世界的一道奇观,其中充满了敬拜与敬虔、门徒造就与生命操练、圣灵对上帝话语的关照与个人生命的更新、以基督为中心的思想与尊崇基督的心灵。本书严格建立在圣经的基础之上,高举上帝的主权,突出三位一体的真理,详尽地阐发了基督教的教义。他坚定不移地听从良知的声音,让众人都意识到,我们都活在也必须活在鉴察人心的上帝面前。它不遗余力地宣称,健全的信仰必然表现为敬虔的生活,即在信心中借着圣灵顺服、敬拜圣父和圣子。

——巴刻(J.I.Packer,著有《软弱之道》等书)

谁需要读《基督教要义》?

每一位渴望更加认识神、渴望过一个更加敬虔爱主生活的弟兄姐妹!

 

《基督教要义》阅读建议

读大部头书,心理压力好大?

强烈建议您采用“基督教要义阅读计划”(点此下载,请注意:这个计划表是《基督教要义》于2011年刚刚出版时出版方橡树阅读制作的,使用时请按实际时间调整。)

本计划帮助您在1年时间内读完整部《基督教要义》

您不必从1月1日再开始,鼓励您随时开始这趟意义非凡的阅读之旅

如果您之前阅读《基督教要义》时半途而废,建议您在阅读表中直接找到上次停下的位置,继续阅读。

一位使用“要义阅读计划表”的读者分享说——

一直知道《基督教要义》是好书,需要阅读。但无奈缺乏毅力。上一次阅读到上册的一半就停止了……从此将书堆在角落里,许久再不问津,自己也是非常灰心。后来使用橡树的“基督教要义阅读计划表”,每天只需读2-3页。15-20分钟就可以完成。很有成就感。况且,经典的书也需要细水长流地慢慢品味。现在,我已经读完了上册,信心满满地开始第二册啦。希望可以将这部书通读成功!!

《基督教要义》内容简介

本书以简明易懂的方式,系统地阐明了基督教神学的要义。全书共四卷。第一卷是论述人如何认识作为创造主的上帝;第二卷探讨人如何认识作为救赎主的上帝;第三卷讨论领受基督救恩的方式及其益处;第四卷阐述教会的性质、治理和圣礼。

本书构思恢宏、论述清晰,其内容涵盖基督教神学几乎所有的领域,堪称基督教神学的经典陈述,亦是基督徒敬虔生活的实用指南。这部巨著跻身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列,是基督教经典中的经典。它不仅影响了近四百多年的基督教会,而且在很多方面塑造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形态。

本书属于橡树文字工作室出品之“基督教经典译丛”,同属此译丛的还有《教会史》、《论信望爱》、《论基督教信仰》、《<加拉太书>注释》及《回到正统》等书。

《基督教要义》作者简介

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1509-1564),法国人,16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宗教改革家、神学家和牧师,与奥古斯丁和马丁·路德齐名,是教会史上最重要的神学家之一。他的思想不仅奠定了新教神学的框架,而且塑造了现代西方文化。加尔文著述甚丰,其中最重要的著作包括《基督教要义》及多卷圣经注释。

国内已出版的加尔文著作,除了《基督教要义》及其各种选本(如《敬虔生活原理》、《基督徒的生活》),还有《加尔文书信文集》、《罗马书注释》和《约翰福音注释》等书。

约翰·派博牧师曾在《至高喜乐的传承》里记念加尔文,推荐弟兄姐妹阅读。如果希望更加认识加尔文,请读茜亚·凡赫尔斯玛的《加尔文传》(This was John Calvin)或阿利斯特·麦格拉思的《加尔文传》(A Life of John Calvin)。

《基督教要义》目录

上册

缩写与符号

中译本导言

导言

约翰·加尔文致读者书(1559年版)

1560年法文版主旨

致法王法兰西斯一世书

第一卷 认识创造天地万物的神

  • 第一章 认识神与认识自己是密切相关;两者如何相互关联
  • 第二章 何谓认识神;认识神的意义何在
  • 第三章 人生来对神的认识
  • 第四章 这种知识因无知和恶毒被压抑或败坏了
  • 第五章 有关神的知识也彰显在宇宙的创造和护理之中
  • 第六章 认识神是造物主必须经由圣经的引领和教导
  • 第七章 必须由圣灵印证,圣经的权威才得以确定;若说圣经的可靠性依赖教会的判断,这是邪恶的谎言
  • 第八章 理性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圣经的可靠性
  • 第九章 离弃圣经只依靠启示的狂热分子,抛弃了一切敬虔的原则
  • 第十章 圣经为避免一切迷信,以独一真神对抗一切异教假神
  • 第十一章 圣经不许人勾画神的形象;拜偶像就是背叛真神
  • 第十二章 为将一切的尊荣归给神,应当清楚地区分神与偶像
  • 第十三章 圣经从创世之初就教导我们,神只有一个本质却有三个位格
  • 第十四章 圣经在创造宇宙和万物的启示中,已清楚区分真神与诸假神
  • 第十五章 受造时的人性、灵魂的机能、神的形象、自由意志及人堕落前的尊严
  • 第十六章 神以他的大能滋养和管理他所创造的宇宙,并以他的护理统治全宇宙
  • 第十七章 我们如何应用这教义最有益处
  • 第十八章 神利用罪人的恶行并扭转他们的心,成就他的旨意,自己却仍纯洁无瑕

第二卷 在基督里认识神是救赎者,这认识首先赐给律法之下的先祖们,然后借着福音赐给我们

  • 第一章 因亚当的堕落和背叛,全人类落在神的咒诅之下,从起初受造的光景中堕落了;原罪的教义
  • 第二章 人已完全丧失自由选择而悲惨地做罪的奴仆
  • 第三章 出自人败坏本性的一切都是神所憎恶的
  • 第四章 神如何在人心里运行
  • 第五章 反驳对自由意志最常见的辩护
  • 第六章 堕落之人要寻求在基督里的救赎
  • 第七章 神赐以色列人律法并不是要约束他们,而是要在基督降临前给他们救恩的盼望
  • 第八章 道德律的解释(十诫)
  • 第九章 虽然犹太人在律法之下认识基督,但基督在福音中才被清楚地启示
  • 第十章 旧约与新约的相似之处
  • 第十一章 新旧约之间的区别
  • 第十二章 基督为了担任中保的职分必须降世为人
  • 第十三章 基督取得真实的人性
  • 第十四章 中保的神性和人性如何成为一个人格
  • 第十五章 为了明白父神差遣基督的目的和基督赐予我们的恩惠,最主要的是必须查考基督的三种职分:先知、君王、祭司
  • 第十六章 基督如何担任救赎者的职分并为我们获得救恩。对基督的死、复活和升天的讨论
  • 第十七章 我们说基督的功劳使我们获得神的恩典和救恩,是妥当和正确的

中册

第三卷 领受基督之恩的方式:这恩典带来什么益处及果效

  • 第一章 圣经记载关于基督的事是借圣灵隐秘的运行使我们获益
  • 第二章 信心的定义及特点
  • 第三章 借着信心重生:悔改
  • 第四章 经院神学家们对悔改的谬论与纯正的福音截然不同;论认罪和补赎
  • 第五章 他们在补赎上添加赎罪券和炼狱
  • 第六章 基督徒的生活;首先,圣经如何劝我们这样行
  • 第七章 基督徒生活的总结:自我否定
  • 第八章 背十字架,自我否定的一部分
  • 第九章 默想永世
  • 第十章 信徒应当如何使用今世和其中的福分
  • 第十一章 因信称义的定义与内容
  • 第十二章 我们必须思想神的审判台,使我们能确信神对我们白白的称义
  • 第十三章 关于白白称义有两件值得我们留意的事
  • 第十四章 称义的起始和不间断的过程
  • 第十五章 以自己的功德自夸,毁坏我们因称义所应归给神的称赞,也破坏我们蒙救恩的确据
  • 第十六章 反驳天主教徒对这教义的毁谤
  • 第十七章 律法上的应许和福音彼此合一
  • 第十八章 人将得奖赏并不能证明人是因行律法称义
  • 第十九章 基督徒的自由
  • 第二十章 祷告是信心主要的运用,也是我们天天领受神恩赐的方式
  • 第二十一章 永恒的拣选:神预定一些人得救,另一些人灭亡
  • 第二十二章 圣经对于拣选教义的证明
  • 第二十三章 反驳这教义常遭到的错误指控
  • 第二十四章 神的呼召证明他的拣选;恶人注定灭亡是罪有应得
  • 第二十五章 最后的复活

下册

第四卷 神召我们与基督相交并保守我们在其中的外在方式或帮助

  • 第一章 我们必须保守与真教会的合一,因为她是所有信徒的母亲
  • 第二章 比较真假教会
  • 第三章 教会教师和牧师的选立及其职分
  • 第四章 古时教会的情形以及教皇制出现之前的教会治理
  • 第五章 教皇专制完全推翻了古代教会的治理
  • 第六章 罗马教区的首要性
  • 第七章 罗马教皇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对教会自由的压制和教会治理的破坏
  • 第八章 教会关于信条的权威;罗马天主教会肆无忌惮地败坏纯洁的教义
  • 第九章 教会会议及其权威
  • 第十章 教皇及其支持者用颁布法规的权威对人进行野蛮的专政和残害
  • 第十一章 教会司法权的范围以及天主教对此权柄的滥用
  • 第十二章 教会的纪律:主要的用处在于斥责与革除教籍
  • 第十三章 许愿;轻率许愿的人如何悲惨地落在陷阱里
  • 第十四章 圣礼
  • 第十五章 洗礼
  • 第十六章 婴儿洗礼最符合基督所设立的圣礼,以及这记号的性质
  • 第十七章 基督的圣餐及其所带给我们的福分
  • 第十八章 天主教的弥撒,不但亵渎而且毁灭圣餐
  • 第十九章 被误称为圣礼的五种仪式;其错谬及真实性质
  • 第二十章 政府

参考书目

译名对照表

修订后记

“宗教改革五百周年”修订版后记

救赎与自救: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研究

报佳音号 5462
作者 杨天宏
ISBN 978-7-108-03493-9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出版年月 2010.10
开本 32k
页数 478

温馨提醒:阅读建议

截至目前,我们没有发现可靠资料表明本书作者杨天宏教授是基督徒,这很可能使杨教授的相关研究受到影响,难以理解中国教会和基督徒对于“社会福音”、政教关系等议题延续至今的挣扎,然而杨教授对于抗战时中国教会参与边疆服务那段历史的挖掘和梳理,值得教会学者和弟兄姐妹严肃对待。面对日渐凋敝的中国农村,相信上帝要使用那段历史对我们说话!

《救赎与自救: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研究》内容简介

这部论著专门研究中华基督教总会在抗战期间发起的“边疆服务”运动。这一运动虽仅局限于川西、西康两地,时间也只维持了不长的16年,但对于抗日、对于边疆建设都有相当典范的意义,在当年颇受关注,对中国的基督教会如何服务社会、进行本色化改造,对川西、西康两地的农牧医教建设,影响尤其深远。由于国内档案和耶鲁大学神学院相关档案的发现,使这一专题的深入拓展成为可能。本书以战争和政制转型作为历史背景研究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史实详尽,发掘新史料和档案文献充分,对1949年前后中华基督教会和“三自”运动的描述客观有据,并进行了客观平实分析评述。

《救赎与自救: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研究》作者简介

杨天宏,1951年生,四川成都人,历史学博士。先后就读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985年开始在四川师范大学工作,历任教研室主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2003年受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教授、博导、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史、基督教在华传教史及近代思想史研究。著有《救赎与自救: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研究》、《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基督教与民国知识分子:1922-1927年中国非基督教运动研究》、《政党建置与民国政制走向》等书。

《救赎与自救: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研究》目录

绪论

第1章 社会福音与在华基督教的本色化

  • 第一节 社会福音思潮兴起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第二节 在华基督教会实现“本色化”的努力
  • 第三节 教会事业的区域分布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2章 抗战军兴与边疆服务运动的酝酿

  • 第一节 抗战爆发与国民政府后方建设的政策
  • 第二节 “国难”中的中国基督教会
  • 第三节 诚静怡与边疆服务运动的酝酿

第3章 边疆服务运动的全面展开(1939—1949)

  • 第一节 边疆服务的组织建构与经费筹措
  • 第二节 抗战期间服务区的开辟与拓展
  • 第三节 抗战结束后边疆地位的变化及其影响
  • 第四节 内战期间边疆服务运动的继续

第4章 边疆服务与边地社会改良

  • 第一节 教育服务与川康地区的文教发展
  • 第二节 生计服务与边地社会经济改良
  • 第三节 取代传统医巫的医疗卫生服务
  • 第四节 学生暑期服务团的服务工作
  • 第五节 风俗移易与边民吸毒恶习的改变

第5章 边民的信仰状况与基督教福音传播

  • 第一节 服务区宗教环境及民众信仰状况
  • 第二节 川西区福音传播工作的展开
  • 第三节 西康区福音工作的开展
  • 第四节 医疗卫生服务与基督教福音传播
  • 第五节 边部宗教工作的影响与局限

第6章 边疆服务运动中的边疆研究

  • 第一节 边疆研究的复兴及内涵变化
  • 第二节 民族宗教与社会习俗调查研究
  • 第三节 边地文化与教育问题研究
  • 第四节 边地特殊疾病的调查研究
  • 第五节 边地生产与生计问题研究
  • 第六节 “边政”与民族关系问题研究
  • 第七节 边疆研究的学术贡献与局限

第7章 边疆服务的社会认同及变化(1949年以前)

  • 第一节 边疆服务面临的内外困境
  • 第二节 边疆服务的社会认同及其变化
  • 第三节 边疆服务的社会作用与影响

第8章 政制转型与边疆服务的终结(1949—1955)

  • 第一节 政制转型与基督教会的“三自革新”
  • 第二节 边部的时代认知与“自我改造”
  • 第三节 各服务区服务工作的艰难继续
  • 第四节 政府接管边部工作与边运的终结

第9章 结论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 边部文件

索引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