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新约伦理学:探寻群体、十架与新造的伦理意境(“该是必读之书!”)

报佳音号 6518
外文书名 The Moral Vis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Community, Cross, New Creation,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to New Testament Ethics
品牌 康培思
作者 [美]海斯(Richard B.Hays)
译者 白陈毓华
ISBN 978-7-5117-1956-0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4.1
开本 16K
页数 792

《基督教新约伦理学》推荐辞

「就我看来,海斯以当代无人能及的成功手法,完成了神学及圣经学上最为艰巨的一项任务。(他)做出了极大胆又成功的尝试,显示出新约圣经的确能够有效地为当代伦理提供规范和指引。针对新约及其伦理课题所做的学术性、教会里的研讨(以及做决定)上,没有其他任何一本书曾提供如此的刺激及讨论模式。」

——杜伦大学赖特富教席神学讲座教授 邓恩(James D.G. Dunn)

「本书有极为卓越的学术功力,又有时代冲击力。……(海斯)对早期教会多彩缤纷的伦理意境之描述,充满了艺术造诣;而且在将此意境应用到当代议题时,不但十分巧妙地诠释圣经,还带出伦理的挑战性。不论是左派或是右派人士,很少人会完全同意本书的说辞,然而无人能漠视它的存在。」

——耶鲁大学神学院毕得经讲座历史神学荣修教授 林贝克(George Lindbeck)

「这是一本相当重要的书。文笔清晰却又微妙,带领读者体会新约圣经中的伦理洞见,综览神学家及伦理学者是如何运用这些洞见,并且仔细地考量当中的诠释工夫;然后以特定的实例做总结,说明在基督徒的伦理省思及行动上,新约如何扮演具有权威性的来源。本书对牧者及教师都很重要,该是必读之书,且需善加思考研读。」

——《哈波柯林斯圣经辞典》编辑 亚德迈耶(Paul J. Achtemeier)

「每一页都散发出亮光。……这本很有神学深度的书,探讨了我们这时代的一些重要伦理课题。这是份难得的享受。」

——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新约研究讲座教授 司坦顿(Graham Stanton)

「这份研究最重要的地方在于,针对新约圣经的伦理意境如何成为今日基督徒伦理抉择的指标,它提出了深思熟虑又发人深省的一些建议。无庸置疑的是,此书不容忽视──尤其是对那些持不同观点的人而言。」

——南卫理大学杰出新约教授 傅尼斯(Victor Paul Furnish)

「是这一代新约伦理的重要作品。纵观,作者力证新约经文与今日社会生活对应,横视,作者坚信新约既塑造早期信仰群体,亦对教会以外的群体亦有其贡献。考据诠释、梳理实践,海斯的作品兼收并蓄,乃新约伦理研究的结晶。 」

——新加坡浸信会神学院院长、新约教授 孙宝玲

这是我所读过写得最精彩、最有深度的圣经伦理学着作。这本书最重大特点,是对「信仰群体」生活的高度重视。新约圣经关心人的道德生活,首要是关心群体,而不是个体,因为上帝要塑造一群子民,一个群体(参原书页196)。当一个教会把新约的信息落实在教会生活中,这个教会对新约圣经的领悟力与诠释能力会因此而提高。诠释圣经与教会生活相互循环加强:愈能实践圣经的教会,就愈能诠释圣经;愈能诠释圣经的教会,就愈能实践圣经,彼此相生相长。

——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协理院长 罗秉祥

海斯的The Moral Vision of the New Testament在英语世界的地位和重要性已是斩钉截铁的事实。如今,此书能以汉语《基督教新约伦理学》面世,真是汉语读者群的大好消息!

——马来西亚神学院院长 郭汉成

《基督教新约伦理学》内容简介

为什么海斯这本探讨新约伦理学的作品,能够在问世至今的十余年当中,引发未曾间断的回响与讨论,更被《今日基督教杂志》选为“20世纪百大好书”?

原来,透过这本思考缜密、情感丰富的巨作,我们踏上了基督徒生命中最重要的一趟伦理旅程:从第一世纪的新约处境,跨越到21世纪的当代生活。

海斯的重要贡献,在于为我们示范了一个完整的伦理学思考方法。他开宗明义就提到,新约伦理学有四方面的工作,而这也成为此书的主要架构:

  • 第一站:深入的描述

重回新约时代的现场,看看马太、马可、路加、约翰、保罗和众使徒如何轮番上场,各自以他们独特的视野与笔触,描绘出新约多元而丰富的伦理意境。

  • 第二站:综合的意象

缤纷多彩的新约叙事,共同诉说着群体、十架与新造的救赎故事;透过这三个焦点意象,我们真正看出了每一段经文的伦理含义。

  • 第三站:诠释的方法

与我们同行、对话的旅伴,乃是尼布尔、巴特、尤达、侯活士和费兰札这五位功力深厚的神学大师;透过认真而激烈的讨论,激盪出诠释经文的合宜方式,用隐喻、类比和想像力,为不同的时空搭起桥樑。

  • 第四站:实践的行动

旅程的终点,就是我们所生活的时代。透过暴力、离婚、同性恋、种族歧视、堕胎这五个困难伦理议题的检视,我们可以发现这趟穿越的旅程的确指出了今日我们应当如何生活。

《基督教新约伦理学》作者简介

海斯(Richard B. Hays) ,生于1948年5月4日,耶鲁大学文学学士、神学硕士,获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博士学位。曾任杜克大学神学院的院长及新约教授,专攻新约神学与伦理学、保罗书信,以及初代基督徒对旧约的诠释。著作等身,近作有《基督教新约伦理学》、The Art of Reading Scripture(暂译《阅读圣经的艺术》,2003,与Ellen Davis 合编),The Conversion of the Imagination(暂译《想象力的转变》,2005),Seeking the Identity of Jesus: A Pilgrimage(暂译《寻找耶稣的身份:朝圣》 ,2008, 与Beverly Roberts Gaventa合编)。对于新约圣经在21世纪的重大意义,他做出了最佳的诠释。

《基督教新约伦理学》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导读

中译本序

原序

导论:新约伦理学的任务

Part 1  描述工作:新约中的伦理生活意境

  • 第一章 保罗:与祂一同受苦
  • 第二章 保罗神学传统的发展
  • 第三章 马可福音:背起十架
  • 第四章 马太福音:为天国受训
  • 第五章 路加福音一使徒行传:透过圣灵的能力得释放
  • 第六章 约翰福音及约翰书信:彼此相爱
  • 第七章 附记:「历史的耶稣」在新约伦理学的角色
  • 第八章 启示录:与兽抗战

Part 2  综合工作:找出新约伦理意境的一贯性

  • 第九章 新约圣经中的多样声音
  • 第十章 三个焦点意象:群体、十架、新造

Part 3  诠释工作:把新约圣经用在基督教伦理学上

  • 第十一章 伦理学者如何使用圣经?诊断性的问题
  • 第十二章 五种代表性的诠释策略
  • 第十三章 我们如何使用圣经经文?几项原则方案

Part 4  实践工作:活出经文─案例演练

  • 第十四章 为捍卫正义而诉诸暴力
  • 第十五章 离婚及再婚
  • 第十六章 同性恋
  • 第十七章 反犹太主义和种族冲突
  • 第十八章 堕胎

结论:新约圣经的伦理愿景

附注

参考书目

圣经与其他古代作品索引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个体的人:祁克果的基督教生存论思想

报佳音号 6514
外文书名 The Single Individual: On Kierkegaard’s Religious Thought
作者 孙毅
ISBN 978-7-5004-4667-5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4年10月
开本 32k
页数 230页;178千字

《个体的人:祁克果的基督教生存论思想》内容简介

本书把祁克果(Søren Kierkegaard,1813-1855)看作是一个宗教作家,认为他的著作有一个整体的、宗教的意图。这个核心的意图就是个人如何成为一个个体的人(基督徒)。因此个体的人是祁克果基督教生存论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最易让人误解的范畴。误解发生在两个方面。首先,人们常常将他关于“个体的人”思想与社会政治领域中的“个人主义”思想等同起来。其次,人们常常将“个体的人”看作是完全与他人或世界隔绝的“独一者”。本书的核心线索就是把“个体的人”与通常意义上的个人区别开来。个人主义中所讲的个人,主要是在政治或伦理等方面确定的个人的权利或义务这个意义上而言的,而本书所讨论的“个体的人”,则强调其在生存论层面或宗教层面上的意义。 作者对祁克果理论的分析整理及澄清,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助于信徒深入思考诸如“原罪”的本质,启蒙运动兴起后有关“恶”的概念(恶的概念代替得了原罪吗?),人类个体与群体关系等哲学问题……

《个体的人:祁克果的基督教生存论思想》作者简介

孙毅,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督教思想以及圣经研究。著有《<圣经>导读》、《个体的人》等书,译有《基督教概论》、《神学的灵泉:基督教神秘主义传统的起源》,曾参与了《基督教要义》、《基督徒的生活》和《新约文献与历史导论》等书籍的编校工作。

《个体的人:祁克果的基督教生存论思想》目录

“维真基督教文化丛书”总序

著作名缩写凡例

前言

导言 祈克果思想的主导问题

  • 第一节 祈克果对其时代的批评
  • 第二节 从信仰论层面看其问题
  • 第三节 从生存论层面看其问题
  • 第四节 从自我论层面看其问题

第一章 祈克果托名作品的意义

  • 第一节 祈克果作品的分类
  • 第二节 祈克果托名作品的意义
  • 第三节 两个主要托名作者的思想特点

第二章 祈克果对黑格尔哲学方法的批评

  • 第一节 祈克果与黑格尔在思想上的关联
  • 第二节 祈克果对思辨“体系”的批评
  • 第三节 祈克果对客观反思方法的批评

第三章 个体的人的概念

  • 第一节 “个体的人”的含义分析
  • 第二节 个体的人在生存论上的意义
  • 第三节 个体的人与生存过程

第四章 伦理与宗教A的途径

  • 第一节 伦理阶段的特点
  • 第二节 宗教A的实现途径
  • 第三节 伦理——宗教A与宗教B途径的对比

第五章 罪与人的个体化

  • 第一节 祈克果罪论的出发点
  • 第二节 罪与人的不安及绝望
  • 第三节 罪与人的个体化生存

第六章 宗教B:个体的人与信仰

  • 第一节 绝对的悖谬对于宗教B的意义
  • 第二节 冒犯式的回应关系
  • 第三节 信仰式的回应关系

第七章 个体的人及其相互关系

  • 第一节 个体之人的相互交流
  • 第二节 个体之人的相互关系
  • 第三节 新的群体关系

结语 对祈克果个体的人思想的评论

  • 第一节 个体的人思想评述 
  • 第二节 从自我论层面看个体的人
  • 第三节 从信仰论层面看个体的人
  • 第四节 西方哲学史中的“个体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美国宪法的基督教背景:开国先父的信仰和选择

报佳音号 6503
作者 [美]约翰·艾兹摩尔(John Eidsmoe)
译者 李婉玲 等译
ISBN 978-7-5117-0698-0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1年1月
开本 16K
页数 414页;445千字

《美国宪法的基督教背景》内容简介

基于人有罪的观点,清教徒拒绝给予个人过多的权力。权力有腐败趋势,并且可以被用来打压别人。因此,统治者的权力必须予以妥善地监督。

——约翰·艾兹摩尔

本书原名 Christianity and the Constitution: The Faith of Our Founding Fathers ,从历史事实和思想两个角度深入探讨美国宪法的立法背景。中间部分重点探讨美国历史上著名的13个开国之父,对于他们立宪与立国思想背后的个人信仰和学识背景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并以大量手稿摘录的方式进行条分缕析,最后部分探讨美国宪法的危机和未来,具有前瞻意义。

此书出版于90年代末,在大部分人专注在美国宪法的实际运用与权利分配时,这本书重新唤醒美国人对自己历史源头的审视。在过去的10年里,这本书再版了9次,成为所有保守派法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尤其是美国宪法研究员的必备书籍之一。本书的出版,带动了一系列对美国宪法宗教背景的研究。现在,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们在判决中也会引用宪法及国父们的宗教背景作为辅助依据。

本书属于“美国宪政与历史文化丛书”,同属此丛书的还有《执业伦理与美国法律的新生》、《执业伦理与美国法律的新生》、《信仰与秩序:法律与宗教的复合》和《美国大法官的法理及信仰》等书。

《美国宪法的基督教背景》作者简介

约翰·艾兹摩尔(John Eidsmoe),是美国宪法法官、宪法律师兼历史学家及知名作家,曾担任美国最高法院前检察官和少年法庭的判决法官,并在托马斯·古岱琼斯法学院、福克纳大学、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宪法学、教会历史和其他学科内容,曾获得美国优秀的教授奖,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宪政与宗教、历史研究的专家。

《美国宪法的基督教背景》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背景

  • 第一章 加尔文主义
  • 第二章 清教主义
  • 第三章  自然神论、共济会和科学
  • 第四章  法律和政府

第二部分 认识国父们

  • 第五章 导言
  • 第六章  约翰·威瑟斯彭
  • 第七章 詹姆斯·麦迪逊
  • 第八章 乔治·华盛顿
  • 第九章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 第十章 约翰·杰伊
  • 第十一章  古维诺尔·莫里斯 
  • 第十二章  本杰明·富兰克林
  • 第十三章  托马斯·杰弗逊 
  • 第十四章  塞缪尔·亚当斯
  • 第十五章  约翰·亚当斯
  • 第十六章  帕特里克·亨利
  • 第十七章  罗杰·谢尔曼
  • 第十八章  查尔斯·科茨沃思·平克尼
  • 第十九章 总结

第三部分 宪法今与昔

  • 第二十章  宪法的诞生 
  • 第二十一章   《独立宣言》和宪法中的圣经原则
  • 第二十二章  第三个百年:美国将何去何从?

附录一  的黎波里条约

附录二 独立宣言

附录三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附录四  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1777

推荐阅读书目

基督教哲学1500年

报佳音号 6493
作者 赵敦华
ISBN 978-7-01-001956-7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7年4月
开本 16K
页数 658页;556千字

温馨提醒 

截至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本书作者赵敦华教授是一位基督徒,这很可能使得本书及作者对于基督教哲学的研究受到局限。就本书而言,作者持论公允,相信对于神学生、传道人及希望认识基督教哲学(尤其是中世纪思想)的弟兄姐妹是极有帮助的。

《基督教哲学1500年》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强调了中世纪哲学在形而上学、自然哲学、知识论、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学说等方面的特殊贡献。比如,中世纪对亚里士多德“存在”概念意义的辨析演化为关于实体、本质和实在的不同学说,实在论和唯名论的争论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于共相的不同理解发展为本体论和认识论领域两条路线的分歧,关于质料与形式关系的研究导致了物质实体观,对理智抽象作用的讨论触及感性与理性、思想与现实、个人意识与类意识关系这样一些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按照基督教义对希腊哲学灵魂学说进行的改造不但导致了精神实体观,而且包含着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现象的具体研究。至于中世纪对意志自由、善与恶、自然律等伦理问题的研究,它们与希腊哲学中有关的零星论述相比,更显出中世纪哲学的独创性。就中世纪哲学对后世的影响而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近代形而上学的上帝、灵魂和世界三大主题、物质与精神二元论的实体观、认识论中天赋观念论、经验论和先验论观点、义务论、幸福论和意志论的伦理观等重要理论在中世纪哲学家的思想中已经相当成熟。只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思想在当时不被重视,直到近代才发生影响。

《基督教哲学1500年》作者简介

赵敦华,比利时卢汶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之一),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之一),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著有《基督教哲学1500年》、《圣经历史哲学》等著作十余部,多次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9年获“第五届高校教学名师奖”。

《基督教哲学1500年》目录

再版前言

前言

本书注释说明

第一章  基督教哲学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古希腊哲学概要

  •  1. 柏拉图主义
  •  2. 亚里士多德主义
  •  3. 新柏拉图主义
  •  4. 希腊哲学的衰落

 第二节  《圣经》观念的历史演变

  •  1. 上帝耶和华的形象
  •  2. 一神教的崇拜
  •  3. 伦理化宗教
  •  4. 耶稣基督的教导
  •  5. 保罗神学
  •  6. 约翰神学

 第三节  碰撞与融合

  •  1. 神的观念
  •  2. 伦理观
  •  3. 自然观
  •  4. 逻各斯与道

第二章  教父哲学

 第一节 希腊护教士

  •  1. 查士丁
  •  2. 塔堤安
  •  3. 阿萨纳戈拉斯
  •  4. 提奥菲勒
  •  5. 伊里奈乌
  •  6. 希波利特

 第二节  亚历山大城的希腊教父

  •  1. 克莱门特
  •  2. 奥立金

 第三节  早期拉丁护教士

  •  1. 德尔图良
  •  2. 菲力斯
  •  3. 阿诺毕乌斯
  •  4. 拉克坦修
  •  5. 小结:二、三世纪教父与希腊哲学

 第四节  “三位一体”问题的哲学意义

  •  1. 阿塔那修斯
  •  2. 希拉里

 第五节  卡帕多奇亚的希腊教父

  •  1. 大巴兹尔
  •  2. 纳西盎的格列高利
  •  3. 尼斯的格列高利

第三章 奥古斯丁主义

  第一节  “基督教学说”

  第二节 光照论

  第三节 神学的世界观

  •   1. 自然的秩序
  •   2. 种质论
  •   3. 时间学说
  •   4. 人的自然本性

  第四节 恶与爱

  •   1. 恶的性质和原因
  •   2. 意志自由与上帝恩典
  •   3. 爱的伦理学

  第五节 上帝之城

  •   小结:奥古斯丁主义的哲学特征

第四章 黑暗时代的哲学

  第一节  波埃修的哲学

  •   1. 逻辑思想
  •   2. “存在”概念的辨析
  •   3. 《哲学的安慰》
  •   4. 古代文化知识的保留

  第二节  神秘主义的滥觞

  •   1. 伪迪奥尼修斯著作
  •   2. 马克西姆
  •   3. “圣像哲学”
  •   4. 拜占庭学者对神秘主义的反应
  •   小结:希腊教父的柏拉图主义传统

  第三节  卡罗林文化复兴

  第四节  爱留根纳的《自然的区分》

  •   1. 自然及其区分
  •   2. 上帝与世界
  •   3. 自我显示说

第五章 经院哲学的诞生

  第一节  辩证法与反辩证法的争论

  •   1. 吉伯特
  •   2. 贝伦加尔
  •   3. 兰弗朗克
  •   4. 圣达米安

  第二节  坎特伯雷的安瑟尔谟

  •   1. “信仰寻求理性”
  •   2. 《独白》的柏拉图主义观点
  •   3.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   4. 真理即正当
  •   5. 自由意志论

  第三节  阿伯拉尔

  •   1. 辩证神学
  •   2. 理性伦理学

  第四节  关于共相性质问题的争论

  •   1. 罗色林与安瑟尔谟
  •   2. 阿伯拉尔的温和唯名论
  •   3. 吉尔伯特的“天然形式”论
  •   4. 索尔兹伯里的约翰的总结

  第五节  夏特尔的经院学者

  •   1. 夏特尔的贝纳尔
  •   2. 拉波里的吉尔伯特
  •   3. 索尔兹伯里的约翰
  •   4. 宇宙观

  第六节  正统的神秘主义

  •   1. 明谷的贝纳尔和西多会
  •   2. 圣维克多学校
  •   3. 里尔的阿兰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传播

  第一节  中世纪阿拉伯哲学概要

  •   1. 阿尔金底
  •   2. 阿尔弗拉比
  •   3. 阿维森纳
  •   4. 阿尔加扎里
  •   5. 阿维洛伊

  第二节  中世纪犹太哲学概要

  •   1. 阿维斯布朗
  •   2. 梅蒙尼德
  •   3. 小结:阿拉伯哲学与犹太哲学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翻译

  第四节  大学的诞生

  第五节  僧团与教会的影响

第七章 经院哲学的兴盛

  第一节  早期巴黎的经院哲学

  •   1. 奥歇里的威廉
  •   2. 校长菲立浦
  •   3. 奥维尼的威廉
  •   4. 哈勒斯的亚历山大
  •   5. 拉劳切尔
  •   6. 西班牙的彼得

  第二节  英国经院哲学

  •   1. 格罗斯特
  •   2. 伪格罗斯特著作
  •   3. 罗吉尔·培根

  第三节  科隆的经院哲学

  •   1. 大阿尔伯特
  •   2. 艾克哈特
  •   3. 小结:中世纪哲学的民族性

第八章 托马斯主义

  第一节  哲学与神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上帝存在的证明

  第三节  存在与本质的区分

  第四节  形式与质料

  第五节  人与灵魂

  •   1. 灵魂总论
  •   2. 认识论
  •   3. 行为论

  第六节  道德与政治

  •   小结:托马斯主义的主要特征与历史地位

第九章 经院哲学的分裂

  第一节  波那文都主义

  •   1. 认识论
  •   2. 原型论
  •   3. 灵魂观

  第二节  拉丁阿维洛伊主义

  •   1. 西格尔
  •   2. 达西亚的波埃修

  第三节  大谴责

  第四节  大论战

  •   1. 订正派与反订正派
  •   2. 阿库斯帕达的马太
  •   3. 根特的亨利
  •   4. 小结:“77禁令”的影响

第十章 司各脱主义

  第一节  “存在”的形而上学之辨

  第二节  无限存在论

  第三节  有限存在论

  第四节  认识的动力与过程

  第五节  意志主义

  第六节  司各脱主义者

  •   1. 安德里斯
  •   2. 麦耶农的弗兰西斯
  •   3. 昂维克的威廉
  •   4. 里帕的约翰

第十一章 奥康主义和“现代路线”

  第一节  新唯名论的前奏

  •   1. 杜朗达
  •   2. 奥里略
  •   3. 哈克莱的亨利

  第二节  奥康主义概述

  第三节  词项逻辑与唯名论

  第四节  唯名论的认识论

  •   1. 领悟与判断
  •   2. 直观认识和抽象知识
  •   3. 证据知识和自明知识
  •   4. 共相的性质

  第五节  唯名论的后果

  第六节  唯名论思潮

  •   1. 沃德哈姆
  •   2. 荷尔考特
  •   3. 里米尼的格列高利
  •   4. 米里考的约翰
  •   5. 奥特里考的尼古拉

  第七节  国家主义的政治哲学:帕多瓦的马西留

  第八节  经验科学精神的兴起

  •   1. 布里丹
  •   2. 巴黎学派

第十二章 中世纪晚期的哲学思潮

  第一节  人文主义的语言哲学

  •   1. 彼得拉克
  •   2. 瓦拉
  •   3. 阿格里科拉
  •   4. 拉谬

  第二节  人文主义的艺术哲学

  •   1. 阿尔伯蒂
  •   2. 达·芬奇

  第三节  人文主义的道德哲学

  •   1. 利普修斯
  •   2. 马基雅维利
  •   3. 莫尔
  •   4. 包迪

  第四节  古代哲学的复兴

  •   1. 柏拉图主义复兴运动
  •   2. 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世俗化

  第五节  宗教改革的哲学思想

  •   1. 基督教人文主义
  •   2. 新教神学
  •   3. 小结:新教精神和近代哲学

  第六节  经院哲学的余波

  •   1. 各派概况
  •   2. 库萨的尼古拉
  •   3. 西班牙的经院哲学
  •   4. 小结:经院哲学的衰落

  第七节  自然哲学的探索

  •   1. 经验自然主义
  •   2. 自然主义泛神论
  •   3. 神秘科学

  第八节  向近代哲学过渡

  •   1. 伽里略
  •   2. 弗·培根
  •   3. 小结:近代自然科学和哲学

尾声  中世纪之后

  •   1.17世纪的经验哲学
  •   2.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传统主义
  •   3. 新经验哲学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基督教与陕西

报佳音号 6497
作者 王雪
ISBN 978-7-5004-6204-0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7年5月
开本 32k
页数 311页;263千字

《基督教与陕西》内容简介

 《基督教与陕西》是“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图书,介绍了从唐代景教来华至1949年的中国教会史,并在此框架中重点研究基督教在陕西的发展沿革及对陕西地区教育、医药卫生与慈善福利事业以及社会风气等各方面的影响,对陕西乃至中国教会史有兴趣的弟兄姐妹而言是不错的辅助图书,当然也可供相关工作人员阅读或参考。

《基督教与陕西》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唐元时期陕西的基督教

  • 第一节 唐代景教的传人
  •  一 异端与先驱
  •  二 景教传华方略的得失
  • 第二节 元代也里可温教的兴衰
  •  一 景教的复兴
  •  二 天主教初入中国
  •  三 基督教在陕西的活动踪迹
  •  四 元朝的灭亡与基督教的再度衰落

第二章 明末清初基督教的重新传入

  • 第一节 信仰传播与文化交流
  •  一 耶稣会士的传教策略
  •  二 学术传教的先行者
  • 第二节 明末清初陕西的天主教
  •  一 明末陕西天主教第一人——王徵
  •  二 利玛窦传教路线的成功实践
  •  三 民间传教的新路径
  •  四 发达的陕西教务

第三章 礼仪之争与百年禁教

  • 第一节 中国礼仪之争
  •  一 天主教内部的争端
  •  二 罗马教廷与清朝政府的冲突
  • 第二节 清政府的全面禁教
  •  一 雍正朝的禁教政策
  •  二 乾隆朝严厉的禁教措施
  •  三 嘉庆朝对天主教的全面清剿
  •  四 困境中的天主教
  •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陕西的天主教
  •  一 方济各会接手陕西教务
  •  二 禁而不绝的陕西天主教 

第四章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的复兴与发展

  • 第一节 “坚船利炮”带来的传教自由
  •  一 不平等条约开启基督教合法传播的大门 
  •  二 天主教传教事业的长足发展
  • 第二节 基督新教进入中国
  •  一 基督新教的传教理念与特点
  •  二 内地会与新教的快速推进
  • 第三节 陕西天主教势力的迅速增长
  •  一 传教基地的建成 
  •  二 陕西教区的发展壮大
  •  三 汉中教区的成立
  • 第四节 基督新教落户陕西
  •  一 新教传教区域的开拓
  •  二 相对薄弱的新教事业

第五章 民族矛盾与文化冲突

  • 第一节 文化冲突与民族矛盾的产物——教案
  •  一 教案的起因与性质
  •  二 频发的教案
  •  三 义和团运动 
  • 第二节 陕西的民教冲突
  •  一 教会权势的膨胀与民教矛盾的激化
  •  二 义和团运动时期陕西的教案 

第六章 新形势下传教事业的新发展

  •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影响
  •  一 外部传教环境的改变
  •  二 教会内部的自我调整
  •  三 传教事业的兴旺发展
  •  四 教会事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第二节 不断扩展的陕西天主教
  •  一 天主教的普及与深入
  •  二 教会组织体系的建立与健全
  •  三 各教区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基督新教在陕西的发展

第七章 基督教与陕西社会

  • 第一节 基督教会与陕西地方政治
  •  一 教会的权势与地方政治中的殖民主义色彩 
  •  二 教会介入地方政治事务
  •  三 政治上的负面影响与“非基运动”
  • 第二节 基督教与陕西社会的发展
  •  一 近代新式教育的先导
  •  二 推广医药卫生事业
  •  三 兴办慈善福利事业
  •  四 改良社会风气
  •  五 推进社会改革

重要外国人名中外文对照表

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

报佳音号 6500
作者 刘家峰
ISBN 978-7-201-05976-1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8.6
开本 16K
页数 233

《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内容简介

本书共七章。第一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美国社会福音神学的产生以及它对中国的影响;二是世界农业传教运动的兴起,这两方面是我们理解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不可缺少的背景知识。第二章针对前人关注较少的农业传教士群体进行了研究,并以农业传教士较为集中的金陵大学农学院为重点,阐释了农业传教在上世纪20年代何以成为基督教的一项重要事业,基督教何以在作物改良、防灾、农民合作、农业展览会、农民夜校等乡村工作领域中成为先驱者。第三章对基督教乡村建设理念(乡村牧区)的来源、形成过程以及发展变化作了详细的追踪。第四章对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实践的基本情况作了概述,并对前人研究中关于“乡村建设路线”分歧的说法进行辨析。第五章是关于基督教乡村建设的个案研究,挑选了华北的樊家庄、华东的淳化镇以及江西的黎川等三个不同类型的乡村建设实验区。第六章对战时和战后变动时代的基督教乡村建设进行了研究,特别指出在新旧交替时代,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如何与新政府的农村建设融为一体。最后一章是结语,对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的意义、神圣与世俗之间的紧张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作者简介

刘家峰,1970年生于山东日照,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基督教史研究。论著有《福音与犁》、《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离异与融会:中国基督徒与本色教会的兴起》(主编)、《抗战时期的中国基督教大学》(合著)、《中国基督教区域史研究》(合编)等书。

《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社会福音与世界农业传教运动

  • 一、美国社会福音思潮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 二、世界农业传教运动

第二章 农业传教士与基督教在华早期乡村工作

  • 一、被差会忽视的乡村和乡村教会
  • 二、农业传教与基督教农业高等教育的兴起
  • 三、农业传教士对教会乡村化的提倡
  • 四、以金陵大学为中心的农业推广与基督教早期乡村工作

第三章 挑战与回应:基督教乡村建设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 一、基督教面临的乡村挑战
  • 二、基督教会的回应
  • 三、乡村牧区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章 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概况(1927-1937)

  • 一、两种分歧的路线?
  • 二、教会界的乡村建设
  • 三、教育界的乡村建设
  • 四、基督教乡建与全国乡建之联系

第五章 基督教乡村建设的个案研究

  • 一、华北基督教农村事业促进会与樊家庄乡村实验区
  • 二、金陵神学院与淳化镇乡村教会实验区
  • 三、徘徊于政治与宗教之间:基督教江西黎川实验区

第六章 变动时代的基督教乡村建设(1937-1950)

  • 一、抗战时期的基督教乡村建设工作
  • 二、战后乡建复员与新时代的基督教乡村建设

第七章 结语:世俗与神圣的两难

  • 一、基督教对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贡献
  • 二、基督教乡村建设对中国基督教运动的贡献与影响
  • 三、基督教乡村建设:世俗与宗教之间
  • 四、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的遗产

外国人名汉译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基督教新旧约伦理学

报佳音号 6433
外文书名 旧约:Old Testament Ethics for the People of God;新约:The Moral Vis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品牌 康培思
作者 【旧约】[英] 莱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新约】[美] 海斯(Richard B. Hays)
译者 【旧约】黄龙光【新约】白陈毓华
ISBN 【旧约】978-7-5117-1933-1【新约】978-7-5117-1956-0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4年1月
开本 16K
页数 【旧约】688页;520千字【新约】792页;620千字

《基督教新旧约伦理学》推荐辞

「华人教会极需要一本以圣经神学为基础的旧约伦理学,免得神儿女面对种种伦理议题时,徒然在圣经之外找答案,导致信仰与生活脱钩,成为一个不能改变世界、却被世界改变的可怜信徒。《基督教旧约伦理学》的翻译,为干旱的圣经伦理学领域降下春雨!」

——中华福音神学院旧约教授 吴献章博士

笔者认为《基督教旧约伦理学》至少有五个精彩之处,值得我们仔细品尝:1.尊重圣经多元文体。2.忠实掌握圣经中的一与多。3.充分在奇妙旧约圣经世界中遨游。4.发现旧约神学原则和伦理意涵。5.提供当代多元回应空间。本书的任务不是提出直接了当的「圣经标准答案」,而是培育基督徒心智(Christian mind);任何有志于培养「忠于圣经」思考模式的信徒,都不可错过。

——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协理院长 罗秉祥

「《基督教新约伦理学》是一本相当重要的书。文笔清晰却又微妙,带领读者体会新约圣经中的伦理洞见,综览神学家及伦理学者是如何运用这些洞见,并且仔细地考量当中的诠释工夫;然后以特定的实例做总结,说明在基督徒的伦理省思及行动上,新约如何扮演具有权威性的来源。本书对牧者及教师都很重要,该是必读之书,且需善加思考研读。」

——《哈波柯林斯圣经辞典》编辑 亚德迈耶(Paul J. Achtemeier)

《基督教新约伦理学》是我所读过写得最精彩、最有深度的圣经伦理学著作。这本书最重大特点,是对「信仰群体」生活的高度重视。新约圣经关心人的道德生活,首要是关心群体,而不是个体,因为上帝要塑造一群子民,一个群体(参原书页196)。当一个教会把新约的信息落实在教会生活中,这个教会对新约圣经的领悟力与诠释能力会因此而提高。诠释圣经与教会生活相互循环加强:愈能实践圣经的教会,就愈能诠释圣经;愈能诠释圣经的教会,就愈能实践圣经,彼此相生相长。

——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协理院长 罗秉祥

谁适合读《基督教新旧约伦理学》?

  • 渴望明白如何应用圣经在日常生活中的人
  • 希望帮助信徒正确按圣经生活的牧长
  • 想了解圣经与伦理学之间重要关联的人
  • 神学院、成人主日学必备
  • 基督徒传福音面对伦理议题的装备

《基督教新旧约伦理学》特色

  • 贡献卓著:两位作者都是圣经、伦理学领域的佼佼者,这套书开启了伦理学研究全新路径,贡献卓著、堪称经典。
  • 先知呼声:他们不沾沾自喜于学术成就,更不约而同地发出先知之声,提醒我们:神一直渴望建造一群立约的子民,成为世人的典范和祝福;教会,应该正视这个使命,成为世人的典范。
  • 架构清晰:这两本书的架构都非常清晰,随着阅读的脉络,很容易明白作者的思路、意图。
  • 掌握圣经:《基督教旧约伦理学》提出「神学、社会、经济」伦理三角,《基督教新约伦理学》则提出「群体、十架、新造」三个焦点意象;这两个铁三角,能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经文中,轻松掌握圣经原则。
  • 启发思维:他们不只呼吁教会、信徒要成为世人典范,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伦理抉择,这套书提供的不是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一套严谨的思考方法、思考训练,帮助我们正确解释、应用圣经原则,使我们生活更有洞见。

虽然两本书分别处理旧约和新约的伦理学,但是两位作者都不约而同地提醒我们:圣经伦理学关切的,不是伦理议题的争辩,也不只是个人伦理抉择或品格塑造;而是关乎,神一直渴望建造一群立约的子民,成为世人的典范和祝福!

因此,所有属乎这群体的人,都应该为此共同努力,藉着共同活出合神心意的生活,成为世人的典范。基督徒的言行、抉择,不只关乎个人,更关乎群体的成长和见证。

《基督教新旧约伦理学》主题

这套书开启了圣经伦理学研究的全新路径,让圣经与伦理学,学者与教会之间有更多对话、交流的可能,贡献卓著,更是先知的呼声。两位作者不约而同地提醒我们:圣经伦理学关切的,不是伦理议题的争辩,也不只是个人伦理抉择或品格塑造,而是关乎神一直渴望建造一群立约的子民。所有属乎这信仰群体的人都应该共同努力,活出合神心意的生活,成为世人的典范,彰显神的救恩计划,让世界看见典范!!

经典,带来新视野,新的读经角度,新的伦理洞见,新的群体目标,新的生活动力!!

《基督教旧约伦理学》内容简介

一般人对旧约的印象,是一堆的律法规定、祭祀条例,且认为这些都已经过时,对处在现代的我们似乎没什么关联。作者却认为,旧约如同宝藏,有许多宝贵的原则仍适用于今日。因此,试着从繁杂的旧约规条中,整理出旧约伦理的“神学、社会、经济”三大架构。接着再就“经济、土地与贫穷;生态与地球;政治与列国;法律与正义;社会、文化与家庭;个人自处之道”等一系列当代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相信旧约中丰富的伦理愿景,将引导我们更有智慧地回应21世纪日新月异的伦理挑战。帮助你找回工作、家庭与灵性合而为一的生活。

本书是《认识旧约伦理学》(Living as the People of God)的增修版,该书自1983年问世以来,广受好评。如今经过大幅修改,重新编排,纳入作者另一本书Walking in the Ways of the Lord的素材,再加上学术界旧约伦理研究的最新综览,最后集结而成。无论是做学问的研究人士,还是对旧约感兴趣的广大信徒,全书清新易懂的文字、确凿严谨的表述,会令他们爱不释手;而且书后的参考书目详尽,研究生也能从中获益。

莱特在导论中先点出前提:我们不应该一股脑儿栽入经文中,找出所有看来与当前伦理议题相关的经文,这并非最佳的方式。因为,这意味着将经文抽离历史、文学、文化的脉络。他认为我们应该把自己摆在以色列的位置上,探究这群子民如何认知、体验他们与上帝的关系,以及这样的体验如何影响了他们的伦理观念和实际生活。

因此,在这样的脉络下,他从旧约圣经中整理出三个主要焦点:

  • 上主:也就是以色列的上帝。 上主:也就是以色列的上帝。
  • 以色列:与上主有独特关系的选民。 以色列:与上主有独特关系的选民。
  • 土地:以色列相信土地是上主应许并赐给他们的。 土地:以色列相信土地是上主应许并赐给他们的。

上帝、以色列、土地,架构出以色列世界观的三大柱石,也是其神学与伦理学最重要的元素。并依此提出这本书最重要的贡献,建构出伦理三角:神学的角度(上帝)、社会的角度(以色列)、经济的角度(土地),来检视旧约伦理的教导。这使得原本复杂的旧约经文,变得容易掌握。接着,莱特再以「典范」(paradigm)的概念来说明。神的心意是希望藉着以色列人,成为周遭邻国的典范、成为万国的祝福。从下图可看出,旧约中救赎的内三角:上帝、以色列、应许之地,对应更广的创造三角视野:上帝、人类、大地。而新约的新救赎内三角:上帝、教会、团契,则对应新的创造三角:上帝、被赎人类、新造。

《基督教新约伦理学》内容简介

为什么海斯这本探讨新约伦理学的作品,能够在问世至今的十余年当中,引发未曾间断的回响与讨论,更被《今日基督教杂志》选为“20世纪百大好书”?

原来,透过这本思考缜密、情感丰富的巨作,我们踏上了基督徒生命中最重要的一趟伦理旅程:从第一世纪的新约处境,跨越到21世纪的当代生活。

海斯的重要贡献,在于为我们示范了一个完整的伦理学思考方法。他开宗明义就提到,新约伦理学有四方面的工作,而这也成为此书的主要架构:

  • 第一站:深入的描述

重回新约时代的现场,看看马太、马可、路加、约翰、保罗和众使徒如何轮番上场,各自以他们独特的视野与笔触,描绘出新约多元而丰富的伦理意境。

  • 第二站:综合的意象

缤纷多彩的新约叙事,共同诉说着群体、十架与新造的救赎故事;透过这三个焦点意象,我们真正看出了每一段经文的伦理含义。

  • 第三站:诠释的方法

与我们同行、对话的旅伴,乃是尼布尔、巴特、尤达、侯活士和费兰札这五位功力深厚的神学大师;透过认真而激烈的讨论,激盪出诠释经文的合宜方式,用隐喻、类比和想像力,为不同的时空搭起桥樑。

  • 第四站:实践的行动

旅程的终点,就是我们所生活的时代。透过暴力、离婚、同性恋、种族歧视、堕胎这五个困难伦理议题的检视,我们可以发现这趟穿越的旅程的确指出了今日我们应当如何生活。

驳塞尔修斯(记录早期基督教与希腊哲学全面交锋的护教经典)

报佳音号 6379
外文书名 Contra Celsum
品牌 橡树
作者 [古罗马]奥利金(Origen)
译者 石敏敏
ISBN 978-7-108-04464-8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出版年月 2013.8
开本 16K
页数 582

《驳塞尔修斯》名家推荐

这是一部学术性强、思维敏锐的著作,在为捍卫信仰而作的早期基督教著作中,就深刻性而言,只有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堪与之比肩。

——威尔肯,著有《早期基督教思想的精神》等书

《驳塞尔修斯》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早期基督教的护教经典,也是基督教与希腊哲学的全面交锋。异教哲学家塞尔修斯无法接受基督教道成肉身的教义,撰写了《真道》一书来驳斥基督教。奥利金对塞尔修斯的攻击做出了有力的回击。塞尔修斯声称只有哲学思辨能到达神圣的真道,奥利金则指出,希腊哲学的逻各斯是人的智慧,而基督教的圣道是上帝的智慧,上帝最完全的启示是在道成肉身的基督身上。本书被称为早期基督教护教的顶峰之作,它之于希腊教会就像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之于西方教会。

《驳塞尔修斯》作者简介

奥利金(Origen, 185-254),古代教父,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解经家和哲学家。著作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属灵的寓意》、《论首要原理》、《论祷告》等。

《驳塞尔修斯》目录

中译本导言

前言

  • 第一卷
  • 第二卷
  • 第三卷
  • 第四卷
  • 第五卷
  • 第六卷
  • 第七卷
  • 第八卷

《驳塞尔修斯》书摘

前言

1.我们的救主和主耶稣基督,当别人对他作假证时 ,他沉默不语;当别人控告他时,他毫无辩驳 ;他使人确信,他在犹太人中的生活和作为是对假证的最好驳斥,胜过任何语言,他无需再作任何辩护。所以,上帝所爱的安波罗修(Ambrose)啊,我不知道你为何要我写一篇文章,批驳塞尔修斯在他书里对基督徒和教会信仰的诬告和污蔑。事实本身不是比任何书面回答作出了更为清晰而明确的驳斥吗?一切诬告都在事实面前土崩瓦解,任何似是而非、无理横加的指控都要烟消云散。关于耶稣面对假证时的沉默,《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都有记载,内容大致相同,这里只引《马太福音》的话。《马太福音》中说 :“祭司长和全公会寻找假见证控告耶稣,要治死他。虽有好些人来作假见证,都得不着实据。末后,有两个人前来,说:‘这个人曾说:我能拆毁上帝的殿,三日内又建造起来。’大祭司就站起来,对耶稣说:‘你什么都不回答吗?这些人作见证告你的是什么呢?’耶稣却不言语。”关于人控告他,他却不言语的事实,它又记载说 :“耶稣站在巡抚面前,巡抚问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说:‘你说的是。’他被祭司长和长老控告的时候,什么都不回答。彼拉多就对他说:‘他们作见证告你这么多的事,你没有听见吗?’耶稣仍不回答,连一句话也不说,以致巡抚甚觉希奇。”

2.人被指控,受到诬告,却不为自己辩护,洗清罪名,表明清白,尽管他只要一一述说自己的一生如何品行端正,表明他的异能奇事都是借着上帝成就的,就完全可能打动审判者,使审判者有可能对他的案件作出更有利的判决,然而他没有这样做,反而鄙视指控他的人,对他们的诬告不屑一顾,这在资质平平的人看来,完全可能成为稀奇之事。倘若耶稣为自己作点辩护,哪怕一点点,法官都可能毫不犹豫地释放他,这一点从记载中可以清楚看出,因为巡抚说:“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给你们?是巴拉巴呢?是称为基督的耶稣呢?”圣经接着说:“巡抚原知道,他们是因为嫉妒才把他解了来。” 我们知道,耶稣常常受到诬告,只要人中间还有恶,他就不可能不受到控告。面对这一切,他仍然不作回答,不说一句话;但是他带领的真正门徒的生命已经为他作了辩护,因为他们的生命大声说出了事实真相,挫败了一切假证,驳斥了诽谤,推翻了指控。

3.因而,我甚至该这样说,你要我撰写的辩护必会削弱纯粹事实的辩驳力,减损源于耶稣的权能——人只要不那么愚笨,就能看到这种能力。然而,我们还是尽我们所能对塞尔修斯书里的每个观点作出回应,以适当的方式驳斥它,免得有人认为我们好像要推卸你交给我们的任务。但是,无论如何,塞尔修斯的论述不可能动摇任何真正基督徒的信仰。任何人,只要领受了上帝这样一分爱,就是在耶稣基督里的爱,就不可因塞尔修斯的话或者其他诸如此类的话动摇自己的目标,上帝禁止出现这样的事。当保罗列出一系列常常将人与基督的爱以及上帝在基督耶稣里的爱隔绝的事——这爱能胜过所有这些事——时,他并没有把论证列在其中。请注意他一开始所说的:“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如经上所记:‘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其次,他在列举另一些天然地倾向于把那些在虔诚上脚跟不稳的人与爱隔绝之事时说:“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

4.倘若患难及其引起的第一系列事物没有将我们隔绝,那我们确实满可以自豪。但对保罗和众使徒,以及任何像他们一样的人来说,并非仅此而已;正是因为保罗大大地远离这些事,所以他才说:“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这可是比仅仅克服要更伟大。然而,即使众使徒因自己没有与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上帝的爱隔绝而自豪,他们之所以夸口,也是因为“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任何随之而来的事,都不能叫他们“与上帝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所以,若是有人有了基督里的这种信仰之后,还被塞尔修斯的话动摇(须知,此人早已不在人间,很久之前就死了),或者被哪种似是而非的论证动摇,那我绝不会同情他。他的信心若是被塞尔修斯对基督徒的诬告所动摇,需要用书卷的论证来恢复和巩固,那我实在不知道该称他为哪一类人。然而,既然大多数人都似乎相信存在这一类人,他们可能被塞尔修斯的作品困扰,但只要对之作出反驳,推翻塞尔修斯的论点,澄清真理,就能使他们恢复信心,那么我们决定顺应你的要求,撰写论文回应你寄给我们的东西。不过,我想,任何人,只要在哲学上有过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不会承认那些东西正是塞尔修斯所称的“真教义”。

5.保罗知道,希腊哲学中有一些理论给人深刻印象,使大多数人都信服,但其实是似是而非,似真而假的;他论到它们说:“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 虽然看到属世的智慧理论中有某种不凡显现出来,但是他说哲学家的理论是“照着世上的小学”。不过,凡有理智的人,谁也不会说塞尔修斯的作品是“照着世上的小学”。那些带着某种虚妄(deceit)的观念,保罗称之为“虚空的妄言”,也许妄言的对立面就是不虚空。耶利米正是这样理解的,所以才胆敢对上帝说:“耶和华啊,你曾劝导(deceit)我,我也听了你的劝导。你比我有力量,且胜了我。”然而,在我看来,塞尔修斯的言论根本不是妄言,甚至不是虚空的妄言,不同于那些建立了哲学学派,在那一方面得到特别的智性能力的人的观点。正如谁也不会把几何学前提中的一个基本错误称为谬论,甚至把它记录下来,作训练之用;同样,能被称为“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的虚空的妄言的,应当是类似于那些已经建立哲学流派的人的思想观念。

6.我对塞尔修斯借犹太人之口攻击耶稣所提到的种种论点 作出了一一回应之后,决定把这一前言放在本书开头。我这样做了,读到我对塞尔修斯的反驳的读者就可以从这里开始,明白本书不是为真正的基督徒写的,而是为那些在基督信仰上完全没有经验,或者那些使徒称为“信心软弱的”人写的;使徒说:“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 另外,我也借这前言表示我的歉意,因为我在驳塞尔修斯第一部分里遵循的是一个思路,但后面部分却遵循了另一个思路。我一开始的打算是,先摘录主要观点,并作出简短回答,然后把作品纳入确定的样式。但是后来我从材料中得到启示:开始时只要抓住按这种方式回答的要点,接下来就尽我们所能详尽地驳斥塞尔修斯对我们提出的指控,这样会节省时间。所以对于前言后面的最初部分,我们只能请求宽恕。然而,你若是对后面部分的回答效果也印象不深,那我也同样只能请求宽恕;如果你还想要另外形式的书面回应,那么我认为你最好去找比我聪明,能逐字逐句驳斥塞尔修斯对我们的指控的人。不过,更好的办法是,人即使看到塞尔修斯的书,也无需给予任何回应,只管对他书里的言论置之不理;其实,就是基督里普通的信徒,凭着在他里面的圣灵,也有充分的理由对他的言论不屑一顾。

《驳塞尔修斯》书评

一种福音特有的论证

文/威尔肯

塞尔修斯大约于公元170年著成其说以驳斥基督教,而且有几代人之久未得到任何回应。但是,在随后的一个世纪中期,亚历山大的奥利金,一位在基督教会史上最勇敢也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写就了一部针对塞尔修斯《论真道》一书的详实驳斥。奥利金的论著以《驳塞尔修斯》(Against Celsus)为题,对塞尔修斯的批判进行了敏锐的分类,并对此君的误解之处进行了耐心的解释,且就那些重要的观点一一做了迎击。这是一部学术性强、思维敏锐的著作,在为捍卫信仰而作的早期基督教著作中,就深刻性而言,只有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City of God)堪与之比肩。更值得注意的是,奥利金极为细致地将对手的观点呈现给了自己的读者。(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托马斯·杰弗逊在自己的图书馆中有两本《驳塞尔修斯》,一个希腊文版本和一个法文版的原因了)。在这本书中,奥氏用一种异乎寻常的细致将驳斥基督教的实例陈述了出来。奥利金对塞尔修斯《论真道》一书的引述是如此之广泛,以致人们不仅能从中重构塞尔修斯的主要论述,而且连许多塞尔修斯的实际用词都能重构出来。

奥利金大约于185年出生在埃及地中海沿岸的大都会亚历山大。他的父母都是基督徒,奥氏在童年时代就接受了基督教信仰的塑造,这就是他之所以熟悉圣经的原因了。但是,在青年时代,他也致力于哲学研究。奥利金在罗马帝国文化处境下如同他在教会中一样游刃有余。他的一位批评者波菲利认为,奥利金就其思维方式而言与其说是一个基督徒,不如说是一个希腊人,这种观念直到今天仍有人赞同。然而,奥利金首先是教会中的一员,他绝大部分著作都是解经类书籍。即使是那些探讨哲学问题的书籍,也是运用圣经中的引述并诉诸圣经历史来进行研究的。在回应塞尔修斯的过程中,奥利金不仅依靠哲学论证,而且也依靠犹太人在旧约圣经中的论述。奥利金在巴勒斯坦的凯撒利亚度过了自己的成年时期,那是一个大型犹太群体的家园,《驳塞尔修斯》就是248年在这里写成的,当时他刚六十出头。两年之后,他在德西乌斯(Decius)皇帝迫害教会的时期被罗马当局投入监狱中,并在经受了长期的折磨之后,于250年殉道。

塞尔修斯极力主张,通往上帝之路乃是通过心灵的升华达到的。人们必须摆脱那些用感官感受到的东西,并通过一系列心灵升华的步骤来到上帝的面前。正如另一位基督教的批评者所指出的那样:“理性事物须通过理性来认识,而可感事物则必须通过感觉来认识。”在回应中,奥利金发出了非同凡响的宣告,对于上帝的认识并不是透过心灵的升华达到的,而是通过上帝在历史中降卑为人开始的:“我承认,塞尔修斯所引述的柏拉图的主张立意崇高而且使人印象深刻。但是,要考虑到圣灵有否对人彰显出了更多的怜悯,当他将上帝的圣言(逻各斯)呈现出来,这道太初就与上帝同在……道成了肉身,目的乃是要教导每一个人。”

奥利金承认,旧约时代的先见们虽然能瞥见上帝,但他们的知识却是局部的而且是有瑕疵的。驳斥他们最具说服力的证据就是,那些自称为认识上帝的哲学家们仍生活在似乎不认识上帝的状态中,他们崇拜多位神明,却不敬拜那位独一的上帝。“假如上帝真的曾被柏拉图或其他希腊人寻见的话,”奥利金写道,“他们就不会去尊崇其他事物,名之曰上帝,去崇拜它,从而弃绝那位真上帝,或将那些与上帝威荣不相容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了。”12奥利金确信,纯粹通过人头脑的行为获得的关于上帝的认识是不完全的——它没有带来任何崇拜上的改变——正是在这一点上他驳斥了塞尔修斯。

早期的护教家们,正如任何时代的护教家一样,抱有许多与其所处时代的思想家相同的观点,并宣扬基督教教义中可以被其生于斯的文化氛围真正理解的某些方面。查士丁在其《第一护教辞》一书中将耶稣呈现为一位道德生活的导师,并说福音书中诸多说教与当时希腊哲学家的道德论文有相同的内容。基督教思想家同样也会诉诸各种重要的美德,如审慎、正义、勇敢、节制,即古典道德哲学的重要来源,来说明基督教伦理的不同特点。其他的人则注意到了圣经中指称上帝超越性的术语与希腊哲学中指称上帝的术语,如永恒、不可见、不变等词之间的对应关系。在《驳塞尔修斯》一书中,奥利金说,“我们信仰的教义乃是与哲学家和其他有思想的人普遍拥有的概念完全相符的。”

然而,当人们更加仔细地研究早期护教家的作品时,显然基督教思想家已经看到了基督里和圣经里的某些不易屈从于传统哲学推理的东西。塞尔修斯曾经斥责基督徒,说他们教导的渊源“从一开始就是野蛮人的”,此话是指基督教并不是希腊思想,而是从犹太人中产生出来的。奥利金欣然接受了塞尔修斯的观点,甚至赞赏他没有仅仅因为福音是从非希腊思想中产生出来的就摒弃基督教。然而,塞尔修斯补充说,假如基督教要想被他这样的思想家接受的话,那它就必须使其教导服从于“希腊化的证据”,亦即用流行的哲学标准来衡量到底什么东西才是理性的。“希腊人”,他写道,“更善于判定野蛮人所发现之事的价值,并确认他们教导,且将它们应用于美德的生命。”何其专横,奥利金说道。福音难道要依据其自身之外的标准来进行判定吗?这“福音”,他回应说,“有其适用于自身的证据,而且是比希腊人的辩证法论证更加神圣的。”这种更为神圣的证据,他补充说,被圣保罗称为“圣灵和大能的明证”(林前2:4)。

通过坚持福音有其“自身特有的证据”, 奥利金希望表达的是基督教的渊源在于“上帝的启示,而非人的智慧”。然而,他并没有从这一真理得出结论说,应当忽略哲学家的论证或摒弃从逻辑、历史或经验提出的问题。奥利金写道,“用理性和智慧来接受诸般教导要比单单用信心来接受更加美好。”正如他在亚历山大的先驱克莱门所认识的那样,人们若没有弄明白其他人说的是什么,就不可能对其作出回应。首先,人们必须对他们教导的内容进行“仔细考查”,而且只有在他们通过逐一与基督教观点进行对比,确定了哲学家们表达的意见时,他们才能说自己达到了真理。15有些批评者,其中著名的有盖伦(Galen),曾试图为基督徒冠上唯信主义者(fideist)之名,因为他们的教导似乎仅仅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但是,这些受过文化熏染的蔑视者们很快就了解到,基督教思想家同样也可以像他们一样与哲学传统进行对话,并尊重理性论证。在其捍卫基督教的著作中,护教家们一个论题一个论题地迎见希腊罗马哲学家;这场对话毫不间断地延续了三个世纪之久,在中世纪高峰时期对话又再度恢复。甚至圣经也是一本可以据以论证的书,而并不仅仅是论证失败时挥动的一个权威而已。奥利金断言说,福音拥有其“自身所特有的证据”;这并不是一种信仰的宣告,而是一个论证的开始。

在基督教思想家和他们的批评者之间的争论中,核心问题是在寻求上帝过程中理性是从何处开始的。基督徒辩论说,基督已经带来了某种崭新的东西;他所经历的生活,尽管是完全人性的,但却与在他之前的任何人并不相同。从“基督的脸上”,圣保罗曾经写道,“上帝荣耀的知识”(直译,林后4:6)已经照耀出来。一旦有人看到了这样的荣光,“那从前有荣光的,因这极大的荣光就算不得有荣光了”(林后3:10)。在2世纪早期,安提阿的伊格纳修曾经写道:“福音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内容:就是救主、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降临,他的受难与复活。”而且,数个世纪之后,在7世纪这段基督教颇有建树的历史时期,认信者马克西姆(Maximus the Confessor)则将主耶稣的生命说成是“奇特和奇妙的”,因为它“乃是一位曾以全新生活方式生活的人用全新的力量写成的”。对于希腊人来说,上帝是论证的一个结论,一个寻求最终解释的结尾,一个从宇宙结构到第一原因的接口。对于基督教思想家来说,上帝则是起点,而基督是彰显上帝容面的圣像。“理性成为人且被称为耶稣基督,”查士丁如此写道。因此,人们是从基督来推导其他事物,而不是从其他事物来推导基督。若你愿意做的话,只有在他身上才能找到那寓于万物之中的理性,即逻各斯,亦即逻辑。

基督教的福音并非某种理念,而是一则故事,一则关于时空中实际出现过的一个人和发生过的事件的叙事。奥利金说道,它是“记录于历史中的事件”。就其特定意义而言,福音一词,正如他在其《约翰福音注释》(Gospel according to John)中所做的解释那样,乃是指,“包括耶稣的言行、受难的叙事”。但是,这一叙事并不是对到底发生了何事的纯粹报道。他写道,(16页)福音乃是“一种对事物的描述……使闻道之人在接受报告之事时欢喜快乐”。它虽然是围绕一位特定人物即拿撒勒人耶稣写成的,但正如塞尔修斯认识到的那样,上帝是其中的主角。

正如护教者确信上帝最完全的自我启示是从基督身上显明出来一样,他们同样也认识到上帝是透过启示为人们所认识的。阿萨那戈拉斯(Athenagoras),这位与查士丁同时代的人物曾写道,“天地之间充满了上帝的荣美”,而且从所造之物,人们就可以晓得“上帝必然是一”。但是,早期基督教思想家却并未通过诉诸自然界的证据方式,来提出任何关于上帝存在的哲学论证。当谈到上帝的创造时,他们会引用圣经经卷,通常引用的是《罗马书》,“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罗1:20);有的时候是引用《诗篇》,“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诗19:1)。他们并没有论证说,因为有秩序存在,所以上帝存在;毋宁说,因为他们认识了那位独一的上帝,所以看到了宇宙的设计。上帝并不是一条解释的原则。在寻求上帝的过程中,他们试图通过已经认识的东西来理解上帝。

褥子团契(本书蝉连CBA畅销书排行榜连续80周!荣获2002年今日基督教杂志年度好书奖)

报佳音号 6365
外文书名 Everybody’s Normal Till You Get To Know Them
品牌 康培思
作者 [美]奥伯格(John Ortberg)
译者 屈贝琴
ISBN 9787507540192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开本 32k
页数 336页;18万

《褥子团契》内容简介

试读点击这里

国内第一本深入探讨团契生活关系类书籍

帮助主内机构以及教会服侍同工在人际关系中远离隔阂,展示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自我

帮助教会小组成员找到最知心的属灵朋友

本书蝉连CBA畅销书排行榜连续80周!

荣获2002年今日基督教杂志年度好书奖。

英文书名:Everybody’s normal till you get to know them

本书不是在讲述美丽的故事的书,而是在阐释各样人际关系中正常人的“不正常”,引导人接纳、医治彼此的不完美。这是更美的故事。

诚如本书所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褥子。它代表人的破碎与不完美。是我‘不正常’的一面。”如果要经历生命的医治、灵命的成长、接纳与赦罪的恩典,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群体:在那里,不怕展露自己的褥子,也为彼此抬起褥子。而本书所诉的,就是这一旅程的追寻、挑战与盼望。帮助你和你所爱的同伴:坦然展露真实的自我,接纳彼此最深的软弱,用同理心互相了解,正视并处理关系中的冲突,经历饶恕与被饶恕的恩典,勇于指正彼此的错误,打破那造成隔阂的藩篱,在感恩中得着更大的爱。至终,人们将体会真正的合一是如此美好。

作者以一贯的激动人心,幽默而生的风格; 引入一个切身的主题:如何建立合神心意的群体生活?他指出我们都有瑕疵,在群体之中会有冲突需要解决,也会不自觉的批判与攻击,真实的团契关系得以维系,在饶恕、面对真相感恩等行动中,群体关系更能坚固而深刻。

本书也在告诉我们:团契不只是美好的人际关系,更是进入三一真神的联合,神也要透过我们邀请所有愿意的人来经历这合一的美好。

这本书将更新您的每一份关系,您所参与的每一个群体,除去当中的排拒和论断,带来拥抱与连接,以及转化人心的大能祝福。

您将发现:虽然我们都像豪猪一样容易刺伤彼此,但我们仍然可以一同起舞,建立牢不可破、完全接纳、甘愿为彼此的益处付出一切的——“褥子团契”。

谁适合读《褥子团契》》

  • 教会小组成员(帮助您找到最知心的属灵朋友)
  • 属灵职场团体(帮助您建立一个真诚、接纳、相爱的团体)
  • 主内机构以及处在人际关系中的个人(帮助您展示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自我,解决心与心之间最遥远的隔阂)

《褥子团契》作者简介

奥伯格(John Ortberg,1957-),获得惠顿学院(Wheaton College)的本科学位,以及富勒神学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的道学硕士和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美国作家。著有《褥子团契》、《行在水面上》、《神隐上帝》、《一场游戏一场空?》、《信心,不怕怀疑》、《上帝爱你这幺多》等书。奥伯格现为美国加州门洛帕克长老教会的教育牧师,为《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杂志专栏作家,文章亦见于《教牧领导》(Leadership Journal)杂志。

《褥子团契》目录

Part1 “正常:没这回事的,亲爱的。”

  • 01豪猪的困境
  • 02合一的美妙
  • 03褥子团契:忠诚的友谊

Part2 如何“挨近而不受伤。”

  • 04揭去帕子:真实
  • 05放下手中的石头:接纳
  • 06解读人心的艺术:同理心
  • 07社群是值得捍卫的:冲突

Part3 人际关系牢固良好的秘诀

  • 08属灵的手术:饶恕
  • 09没人想要的礼物:面对真相
  • 10拆除藩篱:进入内圈
  • 11心中有爱的秘诀:感恩
  • 12终于正常了:天国

附注

亚伯拉罕:基督教的犹太根源

报佳音号 6323
外文书名 Our Father Abraham: Jewish Roots of the Christian Faith
作者 [美]马文·韦尔森(Marvin R.Wilson)
译者 林梓凤
ISBN 9787547504895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出版年月 2013.5
开本 32k
页数 507页;450千

《亚伯拉罕:基督教的犹太根源》内容简介

基督信仰与西方文明的关系,西方文明对基督教会的影响和贡献等主题,常常受到关注。但对希伯来世界以及现代散居各地的犹太群体的研究,则往往流于表面,或者被视为可有可无。事实上,基督教信仰的根深深扎在希伯来土壤里,它拥有丰厚的希伯来传统,可惜许多研究者与读者对此传统一无所知。

《亚伯拉罕:基督教的犹太根源》清楚阐明犹太文化和基督教信仰之间的联系,缕述旧约和新约圣经的关联,并且呼吁这个时代重新检视基督教和希伯来的根本关系,以致能更正确对待西方文化以及他们的东方传统。

本书介绍希伯来思想的世界,以经典、历史和文化为本,帮助读者进入众圣经作者的犹太思维模式。它是韦尔森博士从自己一生的研究旅程提炼出来的成果,也来自他和犹太人许多对话的丰富收获。

本书英文原著出版至今已重印十多次,成为畅销的经典著作,也被很多课程列为教科书。根据本书制作而成的电视纪录片《犹太人和基督徒:信仰之旅》荣获多个奖项,备受肯定。

《亚伯拉罕:基督教的犹太根源》推荐语

这本书不会像一般典型的学术著作那样很快就无人问津,而会历久不衰,帮助基督教觉醒明白自己借着弥赛亚而拥有希伯来传统,成为这方面的经典之作。

犹太文化与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席

德怀特·普赖尔

Dwight A.Pryor,

Center for Judaic-Christian Studies

《亚伯拉罕:基督教的犹太根源》成绩斐然,使人击节赞赏!韦尔森的这本大作推进基督教和犹太人的正面交流,开创了全新的局面。书中流露他的精深学养,又结合许多实际建议,帮助基督教和犹太人建立崭新的关系。

美国犹太委员会 吕定拉比

Rabbi A.James Rudin,

The American Jewish Committee

关于耶稣犹太人身份的讨论,长期囿于学术界内,亟待推广出去。福音书的犹太根源对今日基督教有实际意义,却只有很少学者有兴趣或能力解说分明。韦尔森终于填补了这个缺口,而效果简直是革命性的。这是第一次有人让基督教会明白,耶稣的犹太人特质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

《耶路撒冷观点》

Jerusalem Perspective

《亚伯拉罕:基督教的犹太根源》作者介绍

马文·韦尔森博士(Marvin R. Wilson, Ph. D.)

曾任巴灵顿大学(Barrington College)圣经研究系主任,现于美国戈登大学(Gordon College)执教旧约圣经、犹太研究及基督信仰的希伯来根源。获伊利诺伊州惠顿大学(Wheaton College)文学学士,戈登康威尔神学院(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神学硕士,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文学硕士及哲学博士,主修闪族及地中海国家研究。

韦尔森博士致力于促进基督徒和犹太人互相理解,举办过四次全美基督徒及犹太人会议,任主席之一。他任大屠杀美国纪念馆的“教会认知大屠杀顾问委员会”(Committee on Church Relations and the Holocaust)委员十多年,曾到以色列和中东研究考察二十五次,在当地及世界各地多处演说讲学。

在他近五十载的育才生涯中,参与写作或编辑的书共9本,著有两百多篇文章及评论。曾获学术界及宗教团体颁发的多项学术、跨信仰服务及人道主义殊荣。

《亚伯拉罕:基督教的犹太根源》目录

  • 作者中文版序001
  • 推荐序001
  • 希伯来文音译读音指南001
  • 说明001
  • 前言001
  • 第一部 一班新子民:亚伯拉罕的属灵后代001
  • 01树根与树枝003
  • 02外邦人、犹太人、犹太传统024
  • 第二部 教会与犹太人关系的历史047
  • 03教会萌芽期与犹太信仰文化049
  • 04神学冲突逼迫教会065
  • 05犹太会堂与“异端”080
  • 06两次犹太人起义教会会堂分道扬镳094
  • 07辱犹血泪史:教会与反犹主义110
  • 第三部 希伯来思想133
  • 08旧约圣经:教会的希伯来根基135
  • 09希伯来思想的特色170
  • 10教会错在哪里211
  • 第四部 专题研究:犹太传统与教会245
  • 11希伯来人眼中的婚姻与家庭247
  • 12逾越节和最后晚餐297
  • 13犹太人、基督徒和以色列地320
  • 14研经人生:犹太传统的心脏命脉350
  • 15如今不做,更待何时?403
  • 参考书目426
  • 圣经经文索引438
  • 拉比著作索引458
  • 其他早期典外文献索引461
  • 作者索引按英文排列463
  • 主题索引一470
  • 主题索引二488
  • 希伯来文索引501
  • 希腊文索引506

《亚伯拉罕:基督教的犹太根源》前言

作者中文版序

很高兴能为Our Father Abraham中译本撰写序言。关于基督信仰犹太根源的议题并不是西方“发明”出来的时尚神学玩意,相反,本书的信息是基础性的,长期以来都是重要的,跟现代全球的基督徒群体息息相关,不论他们在什么地方、用什么语言、有什么文化背景。有这个中译本出版,我们感谢上帝,很高兴华人读者也已经发现必须按照圣经写成的方式来读经和研经,就是通过犹太的视角来研读。

这个中译本之所以重要,有几个原因。第一,圣经是东方的书,作者都是亚洲人。因此,不理解东方的闪族文化就没法读圣经,没法确切地掌握圣经的意义。圣经里的以色列人是闪族人。西方人如果要明白他们的语言(希伯来语)和他们在圣经时代发展起来的信仰(犹太信仰),就必须望向东方。

亚伯拉罕是第一位犹太人,来自今天伊拉克所在的地区,那是在中东。亚伯拉罕肉身的后代以色列人在地中海东岸定居,圣经里很多事情都在那个地方发生。华人读者如果要准确地谈论基督教信仰的起源,就必须跟其他所有人一样望向东方,望向古代近东,学习犹太人的语言传统和丰厚的历史文化。亚伯拉罕和他的犹太后裔的确是第一个“读圣经的民族”。

再者,全世界越来越多迹象显示,一次新的复兴似乎正在渐露曙光。越来越多人有兴趣、有渴求要明白耶稣的犹太特质,要明白新约时代第二圣殿时期的犹太信仰文化。教会的犹太根部原本枯萎了,如今正在恢复生气。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人醒觉到,基督教会如果不重新接上犹太源头,不接上圣经的犹太文化背景,就不能明白圣经,正确解经。非常可悲的是,年深月久以来,教会里面或周围的人做去除犹太元素的事,做反犹太人的事,有这样的思想,多次切断基督徒和这极重要维生养分的联系。我们所指那维系生命的养分就是“橄榄根的肥汁”,就是以色列的那些祖先,以及以色列信仰群体里早期的其他敬虔的英雄(罗11:17)。

此外,基督教会和犹太会堂之间有近两千年“惨痛的历史”,而现在世界各地基督徒群体里有许多人都致力使这历史的伤痛得医治。他们寻求主动用理解、同情和爱建造桥梁,接触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当然这意味着,基督徒在追求钻研早期犹太人关于圣经的教导和风俗时,也跟现代的以色列面对面接触。

纵使基督现今的身体是一个普世的身体,但是这个身体在历史里开始出现时却系于犹太土地、犹太民族、犹太文化和犹太语言。因此,中国和许多国家的基督徒现在都到访那片圣经之地,并且明白到,必须支持以色列人寻求跟中东邻舍一同活在和平公义里,承认这样的支持很重要。的确,基督徒一旦明白自己是亚伯拉罕属灵的后裔,就醒觉到不能再对亚伯拉罕的土地漠不关心(参创12:2、3,17:8;加3:29)。上帝跟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立约,那片土地就是实行这个约的场所。因此,“应许地”跟所有基督徒都有切身关系。

Our Father Abraham有几百处引用圣经。笔者鼓励所有读者翻阅那些经文,以致能够把本书提出的意念稳固建立在圣经的基础上,用经文来证实。说到底,最重要的是正确地掌握和解释上帝的话语。他的道是永恒的。求主使Our Father Abraham的这个中译本成为有用的工具,帮助许许多多人努力研读和理解上帝话语的教导,更加忠心实践。

马文·韦尔森博士

前言(节选)

基督教信仰译注:全书的“基督教信仰”(Christianity)或“基督教”指基督信仰,包括新教、天主教、正教等分支,而华人很多时候把中文“基督教”三字狭义地理解为指新教。的根深深扎在希伯来土壤里面。教会译注:作者往往用“the Church”(首字大写),表示古往今来普世的基督徒群体,全书皆然。中文“教会”二字容易使人以为是指地方堂会,所以特此注释。从希伯来文化承继了非常丰厚的产业,范围广大,可惜许多读者对此一无所知。过往大家对这传统的大部分内容掉以轻心,只看表面;更常见的是,基督徒读者也完全没想过要探究。

这个缺失大体上得归咎于基督教神学院、学院和其他教育机构。许多基督教学府培养全职传道人、教师及平信徒领袖时,没有提供全面而平衡的教育。基督徒教育向来经常强调教会怎样源起于西方文明,强调西方文明对教会和现代社会的影响和贡献。至于对地中海东岸希伯来世界的研究,以及对现代散居各地犹太群体的研究,则往往流于表面,或者被看作可有可无,甚至毫不相干。这样做的结果是,教会对希伯来传统只知皮毛,也不很明白基督徒和犹太人的关系。教会是时候重拾圣经的观点了。忽视希伯来传统这一错误思想的种子已被散布得太久,现在应当改变了。

“传统”是一代代传递的东西,好像传承的产业。如果要说这是我们的犹太及基督教传统,我们就必须了解信仰上的先辈传给我们的东西。可惜很少基督徒知道可以用什么工具明白这传统,很少基督徒受到鼓励去认识这丰厚的产业。确实,现在也鲜有适合教学使用的课本和其他研读材料,是由进行犹太研究及基督教和犹太关系研究的基督徒所写的。而本书尝试填补这个教育需要。

本书可看作是希伯来思想世界的入门介绍,主要写给基督徒看,不过我盼望犹太人或许也可从其中的许多内容得益。我下笔时尝试顾及多些读者,然而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作为课本,给认真研习圣经、神学和历史的神学生、大学生、传道人、教会领袖及平信徒使用。

尽管这本著作讨论的是圣经、历史和文化,读者却很快会发觉它不只是专注研究过去。学习用希伯来的方式思考,只不过是起步。这本书也要人在今天应用,呼吁基督徒重新检视自己的犹太根源,致使生活方式更符合圣经。我们必须好好运用犹太人这份无价的产业,这不只应该影响基督教的理论,还更应该影响基督徒的生活。

追溯犹太根源,可能使一些人不自在。我们都倾向于积习成常。没有人喜欢自己长期抱持的观点被别人挑战或既定的做法被别人质问。改变往往使人不安。在这件事上,基督信仰和犹太信仰文化的实际关系,在许多方面都复杂无比。我们得承认,许多范畴的问题都还没有清楚明确的答案。然而,本书的探究旨在使教会通过思考和行动,加强对自身根基的理解。本书要证明,如果教会继续对犹太人从古至今的经历不闻不问,代价将会十分沉重。

书名“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译注:英文原著书名是Our Father Abraham: Jewish Roots of the Christian Faith(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基督信仰的犹太根源)。来自圣经(见路1:73;约8:53;徒7:2等),标志着每个基督徒都跟犹太民族有深刻的属灵联系。正如我们在开始两章指出的,外邦基督徒藉着信心得以嫁接到以色列这棵树上(罗11:1724),而且藉着信仰的委身,知道以色列的祖宗也是自己的祖宗。保罗也说:“那相信的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加3:7,《NET》);的确,藉着信心,“亚伯拉罕是我们众人的父”(罗4:16,《吕》)。亚伯拉罕不是这本书的焦点,不过“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这书名点出了全书要旨,就是要说明今日的教会为何属于亚伯拉罕的属灵家族(参加3:29)。

这本书大致反映了我自己的属灵旅程。而我真的发现,走过这历程的不只得我一个。我选择谈论的许多题目和重点,正是我巴不得从前能在正规的基督教教育中学到的。今天,经过自己的追寻,我非常珍视这些收获。这本书并不想要全面说明基督信仰的犹太根源,更不是一本有系统地介绍犹太信仰文化基础的标准教科书。这本书集中探讨希伯来传统跟教会生活较为相关的方面。并非所有读者都会觉得书里每个主题都同样有价值,或是能直接应用。基督徒群体还可细分为各种各类,恩赐和能力人人不同,而且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起步点来看这个主题。不过,我总体的目的是激发所有读者更深领略我们的希伯来传统。

全书大体上有几个重点。头几章从历史角度描述教会的犹太根源,以及教会多个世纪以来怎样去除犹太元素。接着阐述希伯来传统的重要性和本质,并指出教会切断犹太根源之后招致哪些恶果。然后会看几个课题,在这些方面,今日的教会可以直接得益于研究希伯来传统。最后讨论教会可以用哪些实际方法改变自己,学习圣经的希伯来思维模式。

以上重点分五大部分详述。第一部分讨论为什么说外邦人是属灵上的犹太人,嫁接到以色列这棵树上,由以色列承托着(罗11)。其中也谈论一些影响或问题,例如希腊文化、犹太规条化、保罗与律法,以及书里说“希伯来”或“犹太传统”是什么意思。

第二部分主要按历史论述,谈论两千年来基督教和犹太人的关系。我们回溯教会的犹太起源,看看有哪些因素导致教会脱离犹太信仰群体。也会叙述教会历来怎样鄙视犹太信仰群体,教会去除犹太元素的做法怎样导致反犹太教主义和反犹太人主义。

第三部分尝试说明,为什么要有旧约圣经和其他早期犹太文献作根基,才能理解新约圣经的背景和教导。此外,这部分陈述希伯来思想的重要特征,帮助读者进入众圣经作者的犹太思维模式。最后会探讨教会怎样在三大方面离开自身的犹太根源,以致扭曲了自己的神学。书中针对每方面提出一个来自圣经的(希伯来式的)纠正方法,以恢复教会在神学方面的平衡。

第四部分有几项专论,希伯来传统可以在这些方面大大帮助教会。我们详谈关于婚姻和家庭的教导,以及学习的概念。有一章论及逾越节,藉以说明最后晚餐的犹太背景。还有一章强调犹太人祖传的国土跟今天的基督徒仍然息息相关。

第五部分以实用为主,讨论几个途径,让基督徒有效地身体力行,更稳固地连上我们的犹太根源。这部分也提出基督徒可以怎样伸出友谊之手,跟今天的犹太群体建立有益的关系。

为了适合用作课本,本书有几样编排。我们把绝大部分希伯来词汇解释或翻译了,也解说所有术语,便利各种宗派和教育背景的基督徒作入门学习。再者,全书纲领分明,让学生容易掌握内容,看出主要分部。此外每章附有研习及讨论问题,帮助回顾章内重点,可用作考试题目,也可供跨信仰对话小组作预习或小组讨论的引子。书后有索引和参考书目,辅助学生自己进一步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