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觐东方:理雅各评传(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传记丛书)

报佳音号 6571
外文书名 The Victorian Translation of China, James Legge’s Oriental Pilgrimage
作者 [美]吉瑞德(Norman J.Girardot)
译者 段怀清、周俐玲
ISBN 978-7-5495-0241-7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1年1月
开本 16K
页数 656页;631千字

《朝觐东方:理雅各评传》内容简介

本书将精炼娴熟的传记叙事与扎实严谨的学术考证相结合,系统评述了著名来华传教士——学者理雅各漫长而多姿多彩的一生。在19世纪传教士传统、汉学东方主义和比较宗教科学的理论语境之中,作者将理雅各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化生涯分解为传教士、朝圣者、异端者、阐释者、比较学者、翻译者、教师等几大侧面,对理雅各的传教士生涯和作为汉学家的学术经历、精神历程进行了条分缕析式的探究,由此呈现了理雅各这位文化巨人外表平静、内心丰富的一生,还原了19世纪东西方文明交流与碰撞的宏阔历史面貌。附理雅各的女儿海伦·蔼蒂丝·理所著《理雅各:传教士与学者》,提供大量书信、日记等珍贵史料。

 

传主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19世纪英国伦敦传道会传教士,著名汉学家。作为来华传教士,理雅各在香港度过了30年的传教生涯,贡献卓著。1873年,理雅各回到英国,成为牛津大学的第一任中文教授,从而进入专职汉学研究时期,开创了西方汉学史的理雅各时代。理雅各是西方最早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人,他著作等身,代表作有多卷本《中国的经典》和《中国的宗教》等,在西方汉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他与法国学者顾赛芬、德国学者卫礼贤并称汉籍欧译三大师。理雅各是中国基督教史和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古代经典在西方的翻译和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书属于“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传记丛书”,同属此丛书的还有《台约尔传》、《李提摩太在中国》、《狄考文传》、《千禧年的感召》与《卫三畏生平及书信》等书。

《朝觐东方:理雅各评传》作者简介

吉瑞德(Norman J.Girardot),美国理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杰出教授、比较宗教学家、中国宗教史论家。

《朝觐东方:理雅各评传》目录

中文版序 翻译之道

插图目录

前言 联结东西方的传教士生涯:1815—1869

第一章 朝圣者理雅各和他的回归西方之旅:1870—1874

第二章 理雅各教授在牛津大学:1875—1876

  • 第二章附录 理雅各:牛津的一个大人物

第三章 异端者理雅各:打通儒教与基督教,1877—1878

第四章 阐释者理雅各:在《中国经典》中找寻圣经,1879—1880

第五章 比较者理雅各:描述并比较中国宗教,1880—1882

第六章 开拓者理雅各:翻译佛教和道教经典,1886—1892

第七章 教育者理雅各:高扬人的完整责任,1893—1897

附录一:理雅各主要出版著述

附录二:理雅各在牛津大学的讲座与课程(1876—1897)

注释

 

外一种 理雅各:传教士与学者

第一章 早年生活

第二章 决定终生的选择

第三章 在马六甲

第四章 香港与《中国经典》

第五章 在香港的生活

第六章 “术语问题”

第七章 有关中国人生活与工作的一些事件

第八章 太平天国的干王

第九章 车锦光,第一位华人殉教者

第十章 理雅各夫人信札摘录

第十一章 溯西江而上

第十二章 在香港的最后岁月

第十三章 华北之旅

第十四章 英格兰的最后时光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狄考文传:一位在中国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传记丛书)

报佳音号 6572
外文书名 Calvin Wilson Mateer: Forty-Five Years A Missionary In Shantung, China
作者 [美]丹尼尔·W.费舍(Daniel W. Fisher)
译者 关志远 苗凤波 关志英
ISBN 978-7-5633-9294-0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9年12月
开本 16K
页数 238页;215千字

《狄考文传:一位在中国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内容简介

狄考文是文理和合本修订委员会主席,主持翻译了优美典雅、广为华人教会采用的和合本圣经。《狄考文传》由狄考文在大学和神学院时的同窗好友丹尼尔·韦伯斯特·费舍博士撰写,费舍博士从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出发,引用狄考文生前所写的日记、书信、文章等,透过狄考文的亲身经历与感受,使读者对狄考文和晚清中国社会与百姓的生活有全面的了解。

 

本书属于“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传记丛书”,同属此丛书的还有《台约尔传》、《李提摩太在中国》、《千禧年的感召》、《1867年以前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列传及著作目录》与《卫三畏生平及书信》等书。

《狄考文传:一位在中国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作者简介

作者丹尼尔·韦伯斯特·费舍(Daniel W.Fisher),美国汉诺威学院院长。

 

传主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1836年1月9日-1908年9月28日),字东明,来华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1863年,28岁的狄考文受差会部派遣,携其新婚不久的妻子从纽约港登船启程,经过6个月的艰辛旅程,踏上了中国这块土地,从此开始了长达45年的传教生涯。他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和桥梁,为中国近现代化教育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他创立的登州文会馆是齐鲁大学的前身。

《狄考文传:一位在中国山东生活了四十五年的传教士》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家乡

  • 出生──坎伯兰谷地──家庭出身──弟弟、妹妹、父母、外祖父──迁至“隐居处”──农场生活──在家里──青少年时代的故事

第二章  长大成人

  • 家乡的滋养──家庭的影响──结识一位乡村小学校长──在亨特斯敦学院──在镇区小学任教──在邓拉普河学院──公开发表入教誓言──在杰弗逊学院──我对狄考文的回忆──杰弗逊学院的教师们──1857年的毕业班──一封纪念毕业50周年的来信

第三章  选定终生事业

  • 母亲与国外传教事业──比弗学院──决定做一名牧师──西方神学院──教职员工──宗教奋兴运动──对传教事业的兴趣──获准传教──考虑将传教作为终生职业──做出决定──俄亥俄州特拉华镇──延迟出行──圣职授任──结婚──终于启程

第四章  开赴一线

  • 确定前往中国山东省──海上航行──一路上的艰辛和考验──到达上海──乘船前往芝罘──船只触礁──在海滩上迷路──获救并到达芝罘──坐搧子到达登州

第五章  新家

  • 狄考文夫妇的居所──当时的登州──在登州开始传教工作──观音堂──制作炉子和煤球机──独自住在观音堂里──观音堂的缺陷──建造新家──家庭生活

第六章  精神生活

  • 并非一个梦想家──慈悲之心──获得重生──转意归主──有关宗教体验的记录──痛苦和解脱──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宗教生活的尽善尽美──忠诚于自己的信念

第七章  从事福音传播工作

  • 学习汉语──障碍──开始说汉语──登州的小教堂──山东省──出行方式──几次出行经历──第一次乡下之行──中国的旅馆──一次为期四周的巡回传教──到潍县──对外国人的敌意──骚扰行为──与狄邦就烈一起进行巡回传教──中国的皈依者──到省会和泰安──减少巡回传教的次数──后来的几次旅行

第八章  登州蒙养学堂(文会馆)

  • 蒙养学堂的创建──教育和传教──首批学生──资助的手段──不使用英语进行教学──学校的发展──一天中的课程安排──对学生的关爱──校规校纪──一次自杀未遂事件──第一位学生转意归主──首届毕业生──休假归来后受到的欢迎──进一步的发展──学校2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第九章  负责美华书馆事务及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 为期刊撰稿──英文书籍──上海美华书馆──担任美华书馆临时负责人──约翰•马蒂尔──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早期完成的中文书籍──学校用教科书──《北平官话字典》──《官话课本》──对出版物严谨的态度──金钱上的回报

第十章  对当地基督徒的关爱

  • 从事这项工作的原因──登州的教会──教规──登州蒙养学堂的男童转意归主──在登州担任临时代理牧师──被推选为牧师──作为一名传经布道者──荒野中一群离散的绵羊──招远的苗先生──聚会──最后几次乡村之行──《传教方法》──长老会山东教区──在乡村召开的长老会教务评议会──中国宣教大会──担任宣教大会会议主席──出席长老会大会

第十一章  山东大学堂

  • “山东大学堂”──学校的设施──物理和化学仪器──筹集仪器设备──从监督的职务上卸任──格致书院──校址和捐款资金问题──登州文会馆迁址到潍县──新一任监督──“广文大学”──狄考文本人搬迁到潍县──担任临时监督──辞去所有职务──学校的现状

第十二章  仪器设备及机械的制造和使用

  • 在制造和使用仪器设备和机械方面所做出的成就──早期的天赋──自学成才──工作间──早期生活必需品的匮乏──对福音传播事业的帮助──参观者──帮助当地人自食其力──争取订货单──一道数学题──演示

第十三章  《圣经》官话和合译本

  • 第一次在华传教士大会──汉语──第二次在华传教士大会──商议《圣经》新译本的问题──制定计划──遴选《圣经》官话和合译本的译者──译者们开始工作──遇到的困难──翻译风格──《圣经》官话和合译本修订委员会召开的会议──最后一次会议──《圣经•新约全书》官话和合译本的修订工作完成──总结经验与教训──1907年召开的基督教入华百年纪念大会──《圣经•旧约全书》官话和合译本的译者

第十四章  生活轶事

  • 考验──亲人的逝去──“起义”组织──天津教案──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饥荒──争论──在登州文会馆使用英语教学的问题──感到欣喜和满足──声望和荣誉──旅行──休假──再婚──西伯利亚之旅──重返早年生活之地

第十五章  面对新的中国

  • 解冻──过去的期望──新的中国的缔造者──传教士的影响──目前的预示──面临的危险──应尽的职责──基督教的未来

第十六章  荣归上主

  • 最后的那个夏天──病情加重──被转送到青岛──弥留之际──祈祷──在青岛举行的告别仪式──在芝罘举行的葬礼──郭显德博士、赫士博士、富善博士、鲍康宁先生、狄文爱德以及鲁西布道会、英国浸礼会、美国长老会差会部、美国长老会差会部执行秘书布朗和本传记作者所写的悼念文字──“卫真先生”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传记丛书)

报佳音号 6573
外文书名 The Impulse of the Millennium, A Chinese translated edition of E. C. Bridgman (1801-1861): America’s First Missionary to China
作者 [美]雷孜智(Michael C.Lazich)
译者 尹文涓
ISBN 978-7-5633-7471-7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8年4月
开本 16K
页数 365页;340千字

《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传教士裨治文》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一个生命、一个时代、一次重要的跨文化接触。对于裨治文这样一个复杂的、充满争议的人物,作者批判地检视了他的生活和事业,同时,还以其令人钦佩的技巧爬梳了当时历史背景下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包括经济和宗教机构的利益关系、英美各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利益关系、在《圣经》的翻译过程中日益凸现的教派间的冲突,等等,试图通过对这位传教先驱在中国的活动的研究,加深我们对传教士在亚洲的传教运动的了解。总之,这是一本关于道德家、政治家、外交官、神学家、历史学家以及汉学家的书。

 

本书属于“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传记丛书”,同属此丛书的还有《台约尔传》、《李提摩太在中国》、《狄考文传》、《1867年以前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列传及著作目录》与《卫三畏生平及书信》等书。

《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传教士裨治文》作者简介

作者:雷孜智(Michael C.Lazich),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Buffalo State)助教,讲授东亚学,著有《千禧年的感召》等书。

 

传主:1830年,裨治文(E. C. Bridgman,1801-1861)作为美部会的代表被送往广东。在少数于鸦片战争前来到中国的新教传教士中,他起了关键的作用:作为先驱的学者和文化中介,他为美国的汉学研究和建立、发展早期中美关系奠定了基础。由于主编了《中国丛报》,他成为美国的“中国问题第一专家”。他的又一个成就是首次用汉语写作美国历史《美理哥合省国志略》。此外,他也在美国与清政府签订第一个条约《望厦条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传教士裨治文》目录

丛书总序

原版序言

原版谢辞

中文版序

 

  • 引言
  • 第一章 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
  • 第二章 在华基督徒协会
  • 第三章 实用知识传播
  • 第四章 鸦片、政治和福音
  • 第五章 传教士外交:服务政治的诱惑与危险
  • 第六章 上帝的形象:译名之争
  • 第七章 华北传教站:上海VS.“天京”
  • 第八章 传教士外交:已成就和未实现的千禧年之约

 

参考文献

专有名词中英对照表

译后记

“基督教历代名著集成”系列:路德选集

报佳音号 6574
外文书名 Selected Works of Martin Luther
作者 [德]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译者 徐庆誉、汤清等
ISBN 978-7-80254-325-6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0年11月
开本 16K
页数 622页;660千字

 

《路德选集》内容简介

路德著作卷帙浩繁、体例宏富,本书选取路德的代表作,希望能使读者窥一斑而见全豹。主要的论著包括:

  • 路德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又称“九十五条论纲”)
  • 论善功
  • 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 教会被掳于巴比伦
  • 基督徒的自由
  • 劝基督徒毋从事叛乱书
  • 施马加登信条
  • 论教会会议与教会
  • 罗马书和加拉太书注释

另有多篇著作及讲道词、桌边谈、通信集以及《墨兰顿教义要点》。一并收入本书,以飨读者。

本书属于“基督教历代名著集成”系列图书,同属该系列的还有《基督教早期文献选集》、《中世纪灵修文学选集》、《约翰·卫斯理日记》及《团契生活》等书。

《路德选集》作者简介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德国宗教改革家。早年为奥古斯丁会修士,1512年获维滕堡大学神学博士学位,并担任圣经教授。1517年,在维滕堡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反对罗马教廷的赎罪券,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路德倡导因信称义,创立基督新教,影响了近代以来整个西方社会和基督教会的历史;他翻译的路德圣经是最重要的德语圣经(译自路德圣经的《圣经故事》现已出版),奠定了现代德语的基础。主要著作有《路德劝慰书信》、《<加拉太书>注释》、《马丁·路德桌边谈话录》和《马丁·路德研究原始文献选编:路德书信集(1507-1519)》等,他的著作也被收录于《路德三檄文和宗教改革》、《“基督教历代名著集成”系列:路德选集》、《马丁·路德文选》、《心灵花园》、《心灵面包》、《信仰二十讲》等书。

如果希望更多认识马丁·路德的生平和思想,请读格哈德·福德的《论做十架神学家》、詹姆斯·基特尔森的《改教家路德》、罗伦·培登的《这是我的立场:改教先导马丁·路德传记》和蒂莫西·乔治的《改教家的神学思想》,此外,《至高喜乐的传承》、《有归宿的人生》和《宗教改革掠影》等书也值得读。

《路德选集》目录

编译基督教历代名著序言

序言

路德选集导论之一:路德及其传统

路德选集导论之二

  • 第一篇 路德关于赎罪票效能的辩论(又称“九十五条论纲”)
  • 第二篇 论善功
  • 第三篇 罗马教皇权
  • 第四篇 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 第五篇 教会被掳于巴比伦
  • 第六篇 基督徒的自由
  • 第七篇 劝基督徒毋从事叛乱书
  • 第八篇 马丁·路德博士的八篇讲道词
  • 第九篇 论俗世的权力
  • 第十篇 为设立与维持基督教学校致德意志各城参议员书
  • 第十一篇 论贸易与重利盘剥
  • 第十二篇 论翻译
  • 第十三篇 施马加登信条
  • 第十四篇 论教会会议与教会
  • 第十五篇 旧约、诗篇、新约、罗马书序文
  • 第十六篇 罗马书注释和加拉太书注释
  • 第十七篇 桌上谈(又译“桌边谈话录”)
  • 第十八篇 通信集

附篇 墨兰顿教义要点

卫三畏生平及书信: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路历程(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传记丛书)

报佳音号 6575
外文书名 The Life and Letters of Samuel Wells Williams
作者 [美]卫斐列(Frederick Wells Williams)
译者 顾钧、江莉
ISBN 978-7-5633-4617-2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4年5月
开本 16K
页数 316页;250千字

《卫三畏生平及书信: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路历程》内容简介

卫三畏是近代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最早来华的美国传教士之一,又是美国第一位汉学教授。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卫三畏的生平、著作了解甚少,希望《卫三畏的生平及书信》能为学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读者们也能通过阅读此书了解十九世纪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种种联系。

 

本书属于“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传记丛书”,同属此丛书的还有《台约尔传》、《李提摩太在中国》、《狄考文传》、《传教士新闻工作者在中国》与《千禧年的感召》等书。

《卫三畏生平及书信: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路历程》作者简介

作者卫斐列(Frederick Wells Williams),卫三畏幼子,1857年10月31日生于澳门。

 

传主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年9月22日出生于纽约伊萨卡。1832年7月他被美部会正式任命为广州传教站的印刷工。卫三畏于1833年6月起程前往中国并于10月抵达广州,从此开始了他在中国长达四十年的工作生涯。在最初的二十年中,他的主要工作是编辑和印刷《中国丛报》。1853年和1854年他两次随美国舰队远征日本,担任翻译工作。1856年他脱离美部会开始在美国驻华使团任职,1858年随美国公使列卫廉赴天津订立《中美天津条约》。1862年卫三畏携家眷到北京居住。从1856到1876年,二十年间他曾七次代理驻华公使职务。1877年他辞职回美国,被耶鲁大学聘为该校第一位中国语言与文学教授。卫三畏于1884年2月16日逝世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

《卫三畏生平及书信: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路历程》目录

丛书序言

插图

 

  • 第1章  1812—1833 
  • 第2章  1833—1837 
  • 第3章  1837—1845 
  • 第4章  1845—1852 
  • 第5章  1852—1854 
  • 第6章  1854—1855 
  • 第7章  1855—1858 
  • 第8章  1858—1859 
  • 第9章  1859 
  • 第10章  1860—1867 
  • 第11章  1868—1876 
  • 第12章  1877—1884 

 

重要人名对照表

基督教神学发展史(全三册)

报佳音号 6552
作者 林荣洪
ISBN 978-7-5447-3472-1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3年5月
开本 32k
页数 全三册,共1422页、1172千字

《基督教神学发展史》内容简介

《基督教神学发展史》共三册,分别讲述了初期教会、中世纪教会和改教运动前后的神学发展史。在第一册中,作者综合分析教会历史的文献资料,将初代教会的神学发展以导论的形式向读者介绍。第二册则主要探讨西方教会神学在七世纪至十四世纪中叶的变迁。第三册将改教运动前后的主要神学派别作导论式的介绍,探讨了那一个时代的神学动态。

《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作者简介

林荣洪,原籍广东东莞。先后毕业于香港大学、美国芝加哥三一神学院、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哲学博士),主修历史神学。曾任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讲师,现任加拿大多伦多天道神学院教授,并于当地牧养教会。著作包括《风潮中奋起的中国教会》、《王明道与中国教会》、《属灵神学——倪柝声思想的研究》、《曲高和寡:赵紫宸的生平及神学》、《中华神学五十年1900—1949》、《近代华人神学文献》(编)、《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一):初期教会》、《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二):中世纪教会》、《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三):改教运动前后》、Chinese Theology in Construction等书。

《基督教神学发展史》目录

第一册  初期教会

周序

自序

 

绪论

  • 第一章  神学发展的意义

 

神学处境

  • 第二章  初期神学的缘起及其背景
  •   犹太主义
  •   希罗文化
  •   拉丁基督教
  • 第三章  初期神学的挑战:异端
  •   诺斯底主义
  •   马吉安主义
  •   孟他努主义
  •   大公教会的回应
  • 第四章  初期神学的基础:传统与圣经
  •   最早的传统
  •   爱任纽的影响
  •   信仰准则
  •   信经的制定
  •   新约的正典
  •   附论:新约正典成立经过

 

神学问题

  • 第五章  三位一体的上帝观
  •   1—2世纪:孕育期
  •   3世纪:发展期
  •   4世纪:争论期
  •   圣灵的地位
  •   奥古斯丁的贡献
  • 第六章  神人二性的基督
  •   最早期的基督论
  •   2世纪:护教士与爱任纽
  •   3世纪:特土良、俄利根
  •   4世纪的两学派
  •   5世纪的争论
  •   迦克敦会议及其影响
  • 第七章  人性、罪与恩典
  •   人性的问题
  •   3世纪的思潮
  •   4—5世纪的争论
  •   争论的余波
  • 第八章  救赎的意义
  •   道德典范
  •   克胜死仇
  •   圣化不朽
  •   代赎牺牲
  •   结论
  • 第九章  教会论的发轫与发展
  •   合一的实际
  •   领导的传承
  •   圣洁的群体
  •   多纳徒派的挑战
  •   奥古斯丁的贡献
  •   罗马教廷的得势
  •   东方的教会论
  • 第十章  圣礼的教义
  •   洗礼
  •   圣餐
  •   结论
  • 第十一章  末世的盼望
  •   共同的课题
  •   神学的初探
  •   信念的维系
  •   后期的动态

 

晚期发展

  • 第十二章  迈向神学巩固阶段
  •   教义的标准
  •   东西方的趋势

 

初期教会文献

文献版本

有关初期神学书目

汉英名词对照表

索引(报佳音福音网站编者注:为了使目录完整显示,以下分节从略。)

 

第二册  中世纪教会

自序

简写表

导论

 

早期神学面貌(600-750)

  • 第一章  传统与方法
  • 第二章  基本神学课题

 

卡罗林朝代神学风云(750-900)

  • 第三章  朝代特色
  • 第四章  基督嗣子论
  • 第五章  预定论
  • 第六章  圣餐礼
  • 第七章  “和子”问题
  • 第八章  马利亚神学
  • 第九章  艾利根纳

 

经院神学初兴(1000-1200)

  • 第十章  文艺复兴及其影响
  • 第十一章  辩证与神学(一):不同立场
  • 第十二章  辩证与神学(二):安瑟伦
  • 第十三章  辩证与神学(三):亚伯拉德
  • 第十四章  神学新体裁:伦巴都语录
  • 第十五章  神秘神学的发展
  • 第十六章  圣母学的黄金时期
  • 第十七章  异端、正统与护教

 

经院神学全盛(1200-1300)

  • 第十八章  神学发展的背景
  • 第十九章  法兰西斯会神学
  • 第二十章  多米尼克会神学
  • 第二十一章  激进亚里士多德主义
  • 第二十二章  圣礼神学的商榷
  • 第二十三章  圣母学的一项议题

 

经院神学改向(1300-1350)

  • 第二十四章  世纪早期神学:苏格徒
  • 第二十五章  俄康与现代路线
  • 第二十六章  神学神学的思维

 

后期发展

  • 第二十七章  神学演变的趋势

 

中世纪教会文献

文献版本及译本

有关中世纪神学书目

汉英名词对照表

索引

 

第三册  改教运动前后

自序

简写表

 

导论

中世纪后期神学思潮

  • 第一章  圣经与传统的关系
  • 第二章  恩典、善行与称义
  • 第三章  重寻真正的教会
  • 第四章  灵修神学的发展
  • 第五章  受恩之途

 

路德宗神学的本质与发展

  • 第六章  路德的神学革命
  • 第七章  墨兰顿神学的特色

 

改革宗神学的本质与发展

  • 第八章  第一代改教家
  • 第九章  第二代改教家

 

另类改教运动

  • 第十章  激进改教运动的神学
  • 第十一章  英国改教神学的精神

 

天主教神学的复苏

  • 第十二章  神学发展至天特会议
  • 第十三章  天特会议后的神学风波

 

路德宗神学的传统

  • 第十四章  神学论战面面观
  • 第十五章  路德宗正统主义

 

改革宗神学的传统

  • 第十六章  不同地区的改革派神学
  • 第十七章 改革宗正统主义

 

启蒙运动前夕

 

改教运动及其相关文献

文献版本与译本

有关改教运动时期书目

汉英名词对照表

索引

圣经和希腊主义的双重视野:奥利金其人及神学思想(维真基督教文化丛书)

报佳音号 6549
作者 章雪富
ISBN 978-7-5004-4140-3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4年4月
开本 32k
页数 340页;282千字

《圣经和希腊主义的双重视野》编辑推荐辞

章雪富教授以古典的情怀对奥利金的一生,以及神学思想和思想遗产作了全面、系统而深入的阐述。纵览全书,基督教和希腊的双重因素构成了奥利金生平和思想的复调。本书以史实说话,由作者加以评介,将一个真实的奥利金及他所创发的伟大思想展示给读者。

《圣经和希腊主义的双重视野》内容简介

奥利金是早期基督教思想史中最重要的神学家之一。由于教会史和教义史关于其正统性的各种争论,他的形象一直是模糊的、受曲解的,甚至多被看成是一个负面的神学家。然而,这绝不是公正的。奥利金不仅是希腊(东方)基督教神学的塑造者,通过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的确立,他的影响还扩展到拉丁(西方)基督教神学传统。他是一位伟大的基督徒,他忠诚地持守基督教信仰的一生甚至在那个充满逼迫的殉道年代也是无与伦比的。他当然还被看成是教会批判者,这可能是其正统性长期以来受怀疑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上述背景,本书更像是一个辩护,希望能全面塑造一个内心充满激情、生活充满苦难,神学充满创造的知识分子基督徒形象。

本书属于“维真基督教文化丛书”,同属此丛书的还有《个体的人》、《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理性、浪漫主义和基督教》及《托马斯·阿奎那的灵魂学说探究》等书。

《圣经和希腊主义的双重视野》作者简介

章雪富博士,1969年生,浙江大学教授,研究希腊哲学和早期基督教。出版有《斐洛思想导论(两卷本)》、《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希腊哲学的Being和早期基督教的上帝观》、《斯多亚主义》(第一卷)、《早期基督教的演变及多元传统》(与石敏敏合著)等。此外,还与其他学者合作主编“基督教经典译丛”、“两希文明哲学经典译丛”等系列图书。

《圣经和希腊主义的双重视野》目录

丛书总序

第一部分 奥利金的一生

  • 第一章 亚历山大里亚
  • 第二章 奥利金的求学过程和思想形成(约公元185-214年)
  •   第一节 少年基督徒与二世纪教会传统
  •   第二节 希腊式教育和希腊主义视野下的老师们
  •   第三节 异教和诺斯底主义的挑战
  • 第三章 亚历山大里亚时期的学者生涯(公元215-233年)
  •   第一节 罗马之旅和《六种经文合璧》
  •   第二节 学者生涯
  •   第三节 奥利金与德米特里乌斯之争
  • 第四章 奥利金的后期生活(公元234-253年)
  •   第一节 凯撒利亚时期的释经著作
  •   第二节 教学和布道
  •   第三节 奥利金的最后著述活动

第二部分 奥利金的神学思想

  • 第一章 寓意解经法(注:奥利金运用寓意解经法释经的经典著作,可参考《古代经注》(卷一)的选录及《属灵的寓意》。)
  •   第一节 圣经的隐晦含义
  •   第二节 三重智慧
  •   第三节 寓意解经法
  • 第二章 三位一体
  •   第一节 三位一体
  •   第二节 各种有理性的本性:魔鬼、天使和存在者
  •   第三节 世界
  • 第三章 自由意志论
  •   第一节 自由意志
  •   第二节 罪论或恶论
  •   第三节 恩典
  • 第四章 救赎论
  •   第一节 灵魂论
  •   第二节 神智论
  •   第三节 复活、审判、地狱之火和刑罚
  • 第五章 奥利金、诺斯底主义和凯尔苏斯
  •   第一节 奥利金和诺斯底主义
  •   第二节 凯尔苏斯对基督教的指控(注:凯尔苏斯又译“塞尔修斯”,奥利金与凯尔苏斯的论争,可参考《驳塞尔修斯》。)
  •   第三节 奥利金对凯尔苏斯的反驳

第三部分 奥利金的思想遗产

  • 第一章 尼西亚会议的缘起
  • 第二章 尼西亚信经、本质同一说和奥利金主义者之争

奥利金年表

奥利金的主要英译著作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后记

再版后记

你往何处去(基督教兴起与罗马帝国衰落的史诗)

报佳音号 6525
作者 [波兰]亨利克·显克维奇(Henryk Sienkiewicz)
译者 林洪亮
ISBN 978-7-5442-6081-7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月 2009年5月
开本 32k
页数 629页;515千字

《你往何处去》推荐辞

显克维奇的史诗风格在艺术上达到了完美的地步。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如波兰的显克维奇(H.Sienkiewicz)警拔,却又不以失望收场,有声有色,总能使读者欣然终卷。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你往何处去》内容简介

显克维奇在《你往何处去》中以历史学家的精准与文学家的优雅成功还原了罗马暴君尼禄、“风雅裁判官”彼特罗纽斯、使徒保罗、彼得等众多历史人物,呈现了尼禄火烧罗马城并嫁祸迫害基督徒的惨剧,以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见证了罗马社会的堕落与基督教的兴起,被誉为“反映古罗马的杰作”、“真正的基督教史诗”。

《你往何处去》作者简介

显克维奇(Henryk Sienkiewicz,1846-1916),波兰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卫国三部曲”(《火与剑》《洪流》《渥洛杜耶夫斯基先生》)和《你往何处去》及《十字军骑士》等。1905年,因“作为一个历史小说家所体现的史诗般的叙述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初,鲁迅、周作人等最早将其译介到中国,如今,作品已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流传。《你往何处去》是显克维奇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出版第1年即在英美两地售出80万册,5年内已超过200万册,之后更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等,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畅销不衰。

《你往何处去》报佳音顾客读后感

在我信主6年之际,在我的属灵状况徘徊不前的时候,我偶然接触到了这本书《你往何处去》,看完之后,我才知道“偶然”的接触并非偶然,而是神的美意。我真是感谢神,在我心灵被阴霾蒙蔽的时候,他使用这本书拨开乌云,让我看到前面的道路。

 

《你往何处去》是100年来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小说,是一部完整再现使徒时代,罗马基督教兴起的史诗巨著。对于使徒时代罗马信徒的故事,我了解一些,也看过一些电影,而且由于罗马统治者惨绝人寰地屠杀基督徒,我又常常回避这类书和电影。但当我看到“诺贝尔文学奖”这几个字时,我立刻来了兴趣,要知道,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都是非常尊敬的,他们揭示罪恶,剖析人性,展现社会风貌,而不是矫揉造作地无病呻吟,或者狂妄自义地抒发自己的一己之见。更何况作者还是一个基督徒作家,更让我想去阅读。

 

没看几页,我就被作者高超的语言能力吸引,他史诗般的语言,如高山流水,直泻而下,酣畅淋漓,源远流长,时而行到窄处,时而进入宽阔之处,丰富多彩,妙语连珠。

 

小说再现了当时罗马社会的全貌,不动声色而又引人入胜地描写了人们的思想,生活。我知道罗马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可是那时的人们到底是怎么崇拜这些神的,我并不知道。在小说里,众神的名称几乎不离罗马人的口,他们的日常生活,哪怕是私底下的谈话都会提到希腊众神的名字,他们也自己扮演希腊众神,模仿众神,为自己雕刻大理石像。罗马的糜烂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平民奴隶都识糜烂为平常。在罗马贵族上层,一个女人如果不离婚只嫁给一个男人,是要受到家庭法庭审判的。罗马皇后就离过两次婚,罗马的奴隶趁主人不在时经常在浴室寻欢作乐,也是很正常的。

 

血腥的肉搏是罗马公民的娱乐活动。在罗马竞技场,角斗士赤身露体地进行搏斗,观众们不分贵族平民,不分男人女人,都在角斗士身上下赌注,被打败的角斗士,倒在地上后,要用烧红的铁烙试试,到底死了没有。确定死了之后,就被拖下场。赌输的观众捶胸顿足,因为有的人会在这场赌注中倾家荡产,赌赢的观众则狂欢庆祝。

 

罗马皇帝尼禄将烧毁罗马城的责任推卸到基督徒身上,为了惩罚这些基督徒,重新获得民心,尼禄在竞技场导演了一幕前所未有的屠杀惨景。他将一批批无辜善良的基督徒赶到竞技场,放出好几天没有吃食物的饿狼,野狗,这些饿狼,野狗看到基督徒安静地跪在地上祷告等待受死时,这些畜生都害怕了,不敢靠近他们,在奴隶们的一再鼓动下,它们扑向了那些没有任何抵抗力的孩子,女人,然后是男人,将他们撕碎。基督徒们唱着赞美诗“为了基督,为了基督”,他们的心脏肺腑,他们的肢体被野狗,饿狼叼到各处,血流成河。

 

这时候,那些心灵中已经惶恐不安而又醉心于流血和疯狂的观众,开始嘶哑地叫喊起来:“狮子!狮子!把狮子放出来!”

 

……

 

所有其他的狮子都扑向那群基督徒。有几个女人被吓得惨叫起来,但叫喊声却被观众的鼓掌声淹没了,可是鼓掌声又立刻停了下来,因为想要仔细观看这种场面的愿望占了上风。这是,他们看到了使人不寒而栗的景象:人的头颅被狮子的血盆大口吞了进去,前爪一伸便把胸膛撕开,心肺都被扒了出来,还能听见咬嚼骨头的咯咯声。有的狮子衔住牺牲者的肋骨或脊柱骨,疯狂地在场上跑来跑去,像要找个隐蔽的地方好好享受一番,有的在相互争夺中用后足站了起来,前脚则像角斗士那样抓住对方,整个圆剧场里都震响着雷鸣般的狮吼声。观众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有些人离开了自己的座位,为了看得更加清楚,竭力从走道上往下挤,于是发生了你挤我推的情景。心情激奋的观众,仿佛自己也要跳到比赛场上去,和狮子一道去撕碎那些基督徒。观众所能听到的有时是非人的惨叫声,有时是鼓掌喝彩,有时是咆哮怒吼、咬牙切齿和狼狗的狂吠声,有时则是人们的呻吟声。

 

我想对于这一段描写,读者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也许经历过极度痛苦的人才能有勇气去逐读。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圣经中约翰的要求:“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做的吗?”

 

这样糜烂,凶杀遍地的城市,神仍然忍耐,那么蛾摩拉,索多玛当初是何等的败坏?!迦南地的人是何等败坏?!很多人读旧约的时候,看到神命令以色列人把迦南地人全部杀掉,一个不留,连小孩都不能留,觉得神很残忍,可是他们却没有看到这地上人的罪恶。人啊,为什么如此败坏丑恶?!

 

我阅读到这段时,很想问神,为什么允许尼禄如此残害他的儿女,神为何允许他的儿女遭受如此深的灾难,罗马城基督徒的美德在当时传遍各个教会,保罗也写信称赞他们。既然他们如此爱神,神又如何不爱他们?他们是神眼中的瞳仁。

 

小说在后面回答了这个问题,经过好几天尼禄变着法的残酷屠杀,罗马人开始看腻了,他们看到这些如羔羊毫不反抗,毫无怨言,只为基督死去的人,开始思考:“难道这样的人会纵火烧罗马吗?难道这些孩子会放火烧罗马吗?为什么这些人宁愿死都要相信基督?”这些泯灭的良心终于在基督徒的牺牲中开始慢慢复苏。

 

神为了救这些失丧的人舍弃了他的儿女们,就如他当时为了洗净全人类的罪舍弃他的独生子一样。神用如此深的大爱来呼唤我们,失丧的人啊,你们要回转。

 

罗马人的沉沦,罗马人对基督徒的美德的不屑,对神普遍恩典的麻木,使得神不得不用牺牲他儿女的方式,唯有当成批在冤屈面前顺服到死的殉道者才会让他们的心灵有一些震撼。

 

神的爱是何等的深!

 

神何等不忍心他的儿女被残害,可是没有这些儿女的牺牲无法唤醒罗马人的良知,神更不愿看到这些失丧的灵魂永远沉沦。难道不是这些罗马人泯灭的良心把基督徒们推向死亡的吗?难道不是我们的罪把耶稣逼上十字架的吗?人啊,你的心为什么这么硬?!

 

小说以维尼兹尤斯与莉吉亚之间的爱为线索。作者既借助这条线索展现罗马社会风貌,也刻画出了维尼兹尤斯从抵挡耶稣到最后愿意为耶稣献出生命的心理历程。维尼兹尤斯是罗马两代执政官的后代,名副其实的罗马贵族,他英俊骁勇,让无数罗马女人神魂颠倒。他因受伤到莉吉亚的养父母家养伤而与莉吉亚相遇,他被莉吉亚的美丽以及她身上所散发出的与众不同的气质深深吸引,热切地爱上了这个罗马附属国国王的女儿。莉吉亚也对维尼兹尤斯颇有好感,但是作为基督徒的她,一直希望他能接受基督信仰而为此默默祷告。

 

维尼兹尤斯伤好离开莉吉亚养父家后,思念莉吉亚成疾,他想找他的舅舅彼特罗纽斯,当时罗马皇帝尼禄的宠臣之一,请他到莉吉亚养父家提亲,足智多谋的彼特罗纽斯为了让维尼兹纽斯更早得到莉吉亚,给他出了一个“妙计”,让他编造各种借口,让皇帝下令把莉吉亚赐给他。彼特罗纽斯的“妙计”得逞了,皇帝应允了,可是莉吉亚却中途逃跑了,逃跑到任何亲人都找不到的地方,因为她不愿意成为维尼兹尤斯的情妇而辱没耶稣的名。维尼兹尤斯本来以为自己的心上人唾手可得,没想到煮熟的鸭子飞了,他气得当场就把报信的奴隶一拳打死,即使这个奴隶是他们家最老的,曾经照顾过他的父亲。

 

骄傲的维尼兹尤斯发誓要找到莉吉亚,他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挖地三尺。他深深爱着莉吉亚,但又痛恨她,他每天被思念折磨的憔悴不堪,他发誓等他找到莉吉亚后,一定要狠狠用鞭子抽她一顿。最后她在罗马人贫民窟找到了莉吉亚,那是一个晚上,一群基督徒聚集,使徒彼得讲道,维尼兹尤斯被彼得的真实的见证触动了,可是一想到正是这个宗教让莉吉亚离开他,他就憎恨不已,他一心想着抢夺莉吉亚,在抢夺过程中,受了重伤,基督徒们要送他回家,但深爱着莉吉亚的他不愿回家,想留下和莉吉亚多呆几天,即使自己伤势很重。彼得同意了。莉吉亚为了悉心照顾他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维尼兹尤斯被莉吉亚毫无索求的爱打动,他也看到基督徒们的生活,尽管他们生活在贫民窟,可是他们却很快乐,很自由,他们的神使他们彼此相爱,互相平等,这是他在罗马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看到的。基督徒们对他的爱也深深震撼他。当彼得和保罗得知他和莉吉亚的爱情后,不但没有责备,反而为他们祝福,也特别为维尼兹尤斯祷告,求神开启他,同时也温柔地告诉莉吉亚要逃避情欲的诱惑。就是在这样的爱和接纳中,维尼兹尤斯开始软化,他开始明白他对莉吉亚的爱是自私的,他爱莉吉亚,却害她不得不住在贫民窟,他的爱是霸占而不是给与,他开始改变,按照莉吉亚所愿望的那样去爱他,因为莉吉亚希望他接受耶稣,所以他愿意接受耶稣,因为他觉得这是爱莉吉亚的一种付出,虽然他不懂耶稣的爱,可是他却愿意开始学习按照别人能接受的方式爱对方,他也开始尊重基督徒。

 

小说中对基督徒爱情的描写,可能会引起当今一些基督徒的不快,因为他们一向主张基督徒只能和基督徒谈恋爱结婚,不能和非基督徒结婚,即使约会都不行,一个信主的人和不信主的人约会,就是把自己放在试探中,很多人把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爱情看为洪水猛兽,在今天这样一个女信徒的比例是男信徒十倍还多的情况下,很多基督徒对于大龄女信徒的婚姻仍然是老生常谈:等待。他们不想为那些不信主的对象做点什么,只是批评指责信主的一方,太不属灵,为什么没有信心等到神给她一个信主的弟兄。

 

我看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信主的女孩和一个不信主人谈恋爱后,如果发生矛盾,女孩子周围信主的朋友就会这样劝说:“他都不信主,你们俩的感情肯定不是神的安排,分手就对了,神给你预备一个信主的弟兄。”

 

我真是想问一个问题,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信主的?去教会的就是信主的?神既然已经在圣经中告诉我们,在母腹中他早已拣选我们,我们又怎能凭肉眼凡胎判断一个人是属神的,或者不是属神的?一个不信主的人不接触信主的人,他如何能信,不听道如何信道?说实话,每次我听到有些教会的牧者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和基督徒结婚时,好像和基督徒结婚就是婚姻的保障,我觉得很难理解。难道信主的人就一定会按照神的规则爱人爱己吗?圣经说,信与不信不能同负一轭,这是对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信的还是不信的,今天他不信,难道我们可以说明天他不信吗?今年他不信,难道我们可以判断明年他不信吗?连和非基督徒约会都不可以,非基督徒就如此恐怖吗?我觉得当人用律法框住人时,常常是不理解神的丰富。

 

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爱情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基督徒本身对信仰不够坚定,被情欲虏获,其实这样的基督徒即使和信主的人谈恋爱仍会出问题,因为她/他仍然在情欲中,不在圣灵中。

 

我觉得对于基督徒的婚姻,最主要是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上帝,不要凭人意。让上帝为我们选择配偶,如果上帝给我们选择的配偶,不管他/她的情况如何,神都会托住这个婚姻。怕就怕很多基督徒以为找基督徒结婚就很属灵,其实我看过几个基督徒跟基督徒离婚的案例。当初他们就是因为对方是基督徒,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神的安排,结了婚之后发现彼此差别太大,最后实在合不来而痛苦地结束婚姻。

 

莉吉亚对维尼兹尤斯的逃避,让他再次失去了她,他灰心失望,甚至有些后悔爱上莉吉亚。他想回到以前的生活中,但他却发现他再也不能了,他开始对奴隶温和,他开始厌恶罗马人的糜烂和凶杀,他内心强烈地思念着莉吉亚。就正如他对彼特罗纽斯所说的:“莉吉亚的确不是尤妮丝(彼特罗纽斯的情人),但对这种差别,我和你的看法不一样。爱情只把你的嗅觉改变了,从喜欢马鞭草改为紫罗兰(彼特罗纽斯原来喜欢马鞭草,但尤妮丝喜欢紫罗兰,所以改喜欢紫罗兰),可是爱情却把我的灵魂改变了。”

 

爱的力量是强大的,爱情不仅仅意味着情欲,纯净的爱情能帮助一个人成长和改变。维尼兹尤斯的灵魂在这场爱情的寻求中慢慢被炼尽,他在爱情中感受到了基督的爱。

 

维尼兹尤斯愿意向彼得敞开所有对信仰的疑惑,因为彼得理解他的爱情。他告诉彼得他愿意信,但是信不足。他请求保罗为他讲解基督的道,保罗的教导让他茅塞顿开。

 

当基督的爱越来越多地被维尼兹尤斯感受到时,他对莉吉亚的爱也越来越纯真强烈。罗马城着火时,他立刻骑马连夜赶到莉吉亚住的地方,罗马城全部着火了,火势之大足以点亮整个黑夜,他冲破重重火墙,差点被浓烟窒息,幸好被一群基督徒救了,小说对他急切焦灼心情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一个人从自私的爱到舍命的爱的升华。

 

当尼禄大肆捕捉基督徒时,莉吉亚也没有幸免于难,维尼兹尤斯几乎想尽了所有的办法去营救她,都毫无功效,他不知道她被关在什么地方,众多基督徒被残酷的杀害让他为莉吉亚的安危心急如焚,形如枯槁。当他极度痛苦又毫无办法,处处碰壁时,他不得不一次次地把希望寄托在基督身上,他知道只有基督能救莉吉亚,他使尽了全部力量抓住神,向神迫切祷告。一次一次的寻找,一次一次的落空,这段心理历程的剖析,展现了一个信徒信心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我在阅读中,也真切感受到他所承受的痛苦之深,一个刚刚信主不久的人就要看到自己心爱的人被狮子咬死,被火烧死,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是何等残酷!可是就是在这样深重的痛苦中,神让维尼兹尤斯开始越来越纯粹,信仰越来越接近核心。当维尼兹尤斯营救莉吉亚的信心到崩溃边缘时,他看到了永恒的盼望,他真正明白那些殉道者灵魂归向的地方才是幸福之地,如果莉吉亚要被杀害,他也做好了死亡的准备,他要和莉吉亚一起奔向永恒,奔向爱他们的主那儿,在那里再没有眼泪,没有痛苦,没有惨无人道的屠杀。

 

我常常想神为什么给他的儿女苦难,其实从维尼兹尤斯身上就可以得到答案,苦难能让人越来也纯粹,苦难让人放下很多欲望,当一个人生活很顺利时,欲望会很多,自我很膨胀,一个自我很膨胀的要想认识舍己的基督是很难的,就像骆驼进入针眼那么难。

 

尼禄为莉吉亚安排了很残酷的死法,他让他绑在一头凶猛的野牛两角之间,等着看野牛把莉吉亚撕成碎片。当维尼兹尤斯看到这一幕时差点晕厥,但是他的嘴里疯了似的祷告:“我相信!我相信!……”

 

在这千钧一发时刻,神救了莉吉亚,即使之前他借助彼得的口应允过维尼兹尤斯,可是神却等到最后一刻才营救莉吉亚,神让他经历了绝望的深渊,等待的黑暗,也经历了信心的复活,维尼兹尤斯看到神的全能。

 

《你往何处去》这个书名本身就隐含着很多含义,在小说中,彼得在异象中见到主,问主:“主啊,你往何处去?”主说:“既然你离开了我的人民,我就要到罗马去,让他们再把我钉上十字架!”其实这个书名也在叩问我的心门。小说的封面画的是一个背着十字架的信徒对旁边一个人指着前方的路,而这个人却躲闪不已。我要选择做哪一个?我要选择哪条路?我不愿主再钉一次十字架。

激扬文字 广传福音——近代基督教在华文字事工

报佳音号 6528
作者 陈建明
ISBN 978-7-5495-1359-8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2年6月
开本 32k
页数 200页;150千字

《激扬文字  广传福音》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近代基督教在中国的出版活动。文字出版是基督新教布道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最初,文字布道基本上是以“教化民众,传播福音”为目标,企图以文字来弥补口头直接宣教的不足,以劝信为直接目的。随着社会福音神学的兴起,参与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基督教文字事工不再局限于劝信的目的,它逐步同教育、医疗并列成为基督教会宣传教义、呼吁改革、参与社会的重要手段。

《激扬文字  广传福音》作者简介

陈建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四川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基督教史、中国城市史、中国出版史。著有《智民之梦:张元济传》、《近代重庆城市史》(合著)等,合译有《福建协和大学》、《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1912—1949》等。

《激扬文字  广传福音》目录

近代来华传教士对于文字传教的认识

  • 一、早期对华文字事工的乐观估计
  • 二、对文字作品效力的认识
  • 三、不断调整的文字传教策略
  • 四、对文字事工本色化的态度

近代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概论

  • 一、基督教在华出版机构
  • 二、书籍和小册子的出版
  • 三、《圣经》及教科书的出版
  • 四、期刊的出版

近代基督教在华出版物的传播状况

  • 一、出版发行机构
  • 二、图书发行工作
  • 三、促销手段
  • 四、赠书活动
  • 五、出版物的推销效果

基督教在中国西南的出版机构:华英书局

  • 一、从教文馆到华英书局
  • 二、组织机构与经营管理
  • 三、书刊印刷出版工作
  • 四、华英书局的历史作用

抗战时期基督教在华西的文字事工

  • 一、抗战以前华西本地基督教文字机构
  • 二、抗战期间华西的基督教文字事工
  • 三、基督教联合出版社
  • 四、载社
  • 五、盛衰过后的思考

广学会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 一、广学会宗旨及出版物概况
  • 二、传播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 三、出版物的社会影响

近代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一、吸引了一些中国人信教
  • 二、促进了中国现代印刷业和出版业的发展
  • 三、将西方科学技术和历史地理知识输入中国
  • 四、对中国语言文学产生了积极影响
  • 五、引进了西方教育思想和人格培养方法
  • 六、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新的救国思路
  • 七、维护民族独立,鼓吹民主政治

一部研究民国时期基督教出版事工的佳作:评《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1912-1949》

 

中国基督教通史编撰述评

基督教旧约伦理学:建构神学、社会与经济的伦理三角(以圣经神学为基础的旧约伦理学!)

报佳音号 6517
外文书名 Old Testament Ethics for the People of God
品牌 康培思
作者 [英]莱特(Christopher J.H.Wright)
译者 黄龙光
ISBN 978-7-5117-1933-1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4.1
开本 16K
页数 688

《基督教旧约伦理学》推荐辞

「莱特积三十年研究旧约伦理的心得,写成这本内容详尽的教科书,读来十分有趣。本书不但堪称传世巨著,而且是学生、老师、牧长、信徒,以及任何关心旧约与现代伦理议题的人都必读的一本书。」 

——David L. Baker, Tyndale House, Cambridge

「过去几十年在旧约伦理方面,莱特一直是最具分量的作者。他不但开放心胸,认真聆听旧约圣经的信息,而且反覆思想方法论的问题,再以清晰的笔法为文成书。更可喜的是,莱特愿意抽身回顾,大幅重修自己的作品,使本书肯定成为定音之作。」

——John Goldingay, 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

「华人教会极需要一本以圣经神学为基础的旧约伦理学,免得神儿女面对种种伦理议题时,徒然在圣经之外找答案,导致信仰与生活脱钩,成为一个不能改变世界、却被世界改变的可怜信徒。这本书的翻译,为干旱的圣经伦理学领域降下春雨!」

——中华福音神学院旧约教授 吴献章博士

「莱特教授是当代福音派旧约神学的翘楚。读完本书,你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华人教会一直强调个人敬虔、独善其身的属灵传统,好像只要理顺个人和神的关系,其他所有问题都会解决;但莱特指出旧约是关乎一群上帝子民的故事,旧约伦理从来都是社会性,即或有所谓个人道德,也需要置于群体的框架才显得有意义。阅读本书,你会发觉旧约是一本全新的书。」

——香港信义宗神学院副教授 蔡定邦

「一九八三年,当莱特的《认识旧约伦理学》面世时,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他提出圣经里神学、社会和经济的三角伦理架构,并采用预表、典范和终末等独到进路来诠释旧约伦理;既超越了解答连串道德难题的窠臼,也为严谨探索旧约伦理学开拓出美丽新世界。二十年来,近三百篇旧约伦理的专文与论著令人目不暇给,但莱特这册逾500页篇幅的增订版《基督教旧约伦理学》却始终高占经典席位。作者不单把他另一本有关圣经伦理权威的文集融会贯通于原著之内,以丰富其方法论的基础;更从福音信仰神学立场,评述回应当代百家争鸣的进展与局限,给读者提供中肯难得的导向指引。」

——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院长 李思敬博士

笔者认为此书至少有五个精彩之处,值得我们仔细品尝:1.尊重圣经多元文体。2.忠实掌握圣经中的一与多。3.充分在奇妙旧约圣经世界中遨游。4.发现旧约神学原则和伦理意涵。5.提供当代多元回应空间。本书的任务不是提出直接了当的「圣经标准答案」,而是培育基督徒心智(Christian mind);任何有志于培养「忠于圣经」思考模式的信徒,都不可错过。

——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协理院长 罗秉祥

《基督教旧约伦理学》内容简介

一般人对旧约的印象,是一堆的律法规定、祭祀条例,且认为这些都已经过时,对处在现代的我们似乎没什么关联。作者却认为,旧约如同宝藏,有许多宝贵的原则仍适用于今日。因此,试着从繁杂的旧约规条中,整理出旧约伦理的“神学、社会、经济”三大架构。接着再就“经济、土地与贫穷;生态与地球;政治与列国;法律与正义;社会、文化与家庭;个人自处之道”等一系列当代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相信旧约中丰富的伦理愿景,将引导我们更有智慧地回应21世纪日新月异的伦理挑战。帮助你找回工作、家庭与灵性合而为一的生活。

本书是《认识旧约伦理学》(Living as the People of God)的增修版,该书自1983年问世以来,广受好评。如今经过大幅修改,重新编排,纳入作者另一本书Walking in the Ways of the Lord的素材,再加上学术界旧约伦理研究的最新综览,最后集结而成。无论是做学问的研究人士,还是对旧约感兴趣的广大信徒,全书清新易懂的文字、确凿严谨的表述,会令他们爱不释手;而且书后的参考书目详尽,研究生也能从中获益。

莱特在导论中先点出前提:我们不应该一股脑儿栽入经文中,找出所有看来与当前伦理议题相关的经文,这并非最佳的方式。因为,这意味着将经文抽离历史、文学、文化的脉络。他认为我们应该把自己摆在以色列的位置上,探究这群子民如何认知、体验他们与上帝的关系,以及这样的体验如何影响了他们的伦理观念和实际生活。

因此,在这样的脉络下,他从旧约圣经中整理出三个主要焦点:

  • 上主:也就是以色列的上帝。 上主:也就是以色列的上帝。
  • 以色列:与上主有独特关系的选民。 以色列:与上主有独特关系的选民。
  • 土地:以色列相信土地是上主应许并赐给他们的。 土地:以色列相信土地是上主应许并赐给他们的。

上帝、以色列、土地,架构出以色列世界观的三大柱石,也是其神学与伦理学最重要的元素。并依此提出这本书最重要的贡献,建构出伦理三角:神学的角度(上帝)、社会的角度(以色列)、经济的角度(土地),来检视旧约伦理的教导。这使得原本复杂的旧约经文,变得容易掌握。接着,莱特再以「典范」(paradigm)的概念来说明。神的心意是希望藉着以色列人,成为周遭邻国的典范、成为万国的祝福。从下图可看出,旧约中救赎的内三角:上帝、以色列、应许之地,对应更广的创造三角视野:上帝、人类、大地。而新约的新救赎内三角:上帝、教会、团契,则对应新的创造三角:上帝、被赎人类、新造。

《基督教旧约伦理学》作者简介

莱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生于1947年,剑桥大学伦理学博士,「国际灵风合作伙伴组织」(the Langham Partnership International)的国际事工主管。曾担任万国宣教学院(All Nations Christian College)院长,也在印度普纳(Pune)的联合圣经神学院(Union Biblical Seminary)任教。着有The Uniqueness of Jesus、New International Biblical Commentary on Deuteronomy、《圣经信息系列:以西结书》(The Message of Ezekiel)等书。

《基督教旧约伦理学》译者简介

黄龙光,台湾大学外国语文研究所硕士、中华福音神学院道学硕士。译作有《基督教旧约伦理学》、《路加:历史学家与神学家》、《宣教:一种生命的态度》、《最后的答案》和《新约经文鉴别学》(与人合译)等书。

《基督教旧约伦理学》目录

推荐序(李思敬)

导读(罗秉祥)

中译本序

增订版序

原序

导论:伦理三角

Part 1  旧约伦理学架构

  • 第一章  神学角度
  • 第二章  社会角度
  • 第三章  经济角度

Part 2  旧约伦理学主题

  • 第四章  生态与大地
  • 第五章  经济学与贫穷
  • 第六章  土地与基督徒伦理
  • 第七章  政治与国家
  • 第八章  公平与公义
  • 第九章  律法和法律体系
  • 第十章  文化与家庭
  • 第十一章  个人的道路

Part 3  旧约伦理学研究

  • 第十二章  概览历史上的研究进路
  • 第十三章  当代学界动态:书目检视
  • 第十四章  旧约伦理学的诠释与权威

附录:迦南人又如何?

附注

参考书目

经文索引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