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报佳音号 | 6433 |
---|---|
外文书名 | 旧约:Old Testament Ethics for the People of God;新约:The Moral Vis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
品牌 | 康培思 |
作者 | 【旧约】[英] 莱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新约】[美] 海斯(Richard B. Hays) |
译者 | 【旧约】黄龙光【新约】白陈毓华 |
ISBN | 【旧约】978-7-5117-1933-1【新约】978-7-5117-1956-0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2014年1月 |
开本 | 16K |
页数 | 【旧约】688页;520千字【新约】792页;620千字 |
《基督教新旧约伦理学》推荐辞
「华人教会极需要一本以圣经神学为基础的旧约伦理学,免得神儿女面对种种伦理议题时,徒然在圣经之外找答案,导致信仰与生活脱钩,成为一个不能改变世界、却被世界改变的可怜信徒。《基督教旧约伦理学》的翻译,为干旱的圣经伦理学领域降下春雨!」
——中华福音神学院旧约教授 吴献章博士
笔者认为《基督教旧约伦理学》至少有五个精彩之处,值得我们仔细品尝:1.尊重圣经多元文体。2.忠实掌握圣经中的一与多。3.充分在奇妙旧约圣经世界中遨游。4.发现旧约神学原则和伦理意涵。5.提供当代多元回应空间。本书的任务不是提出直接了当的「圣经标准答案」,而是培育基督徒心智(Christian mind);任何有志于培养「忠于圣经」思考模式的信徒,都不可错过。
——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协理院长 罗秉祥
「《基督教新约伦理学》是一本相当重要的书。文笔清晰却又微妙,带领读者体会新约圣经中的伦理洞见,综览神学家及伦理学者是如何运用这些洞见,并且仔细地考量当中的诠释工夫;然后以特定的实例做总结,说明在基督徒的伦理省思及行动上,新约如何扮演具有权威性的来源。本书对牧者及教师都很重要,该是必读之书,且需善加思考研读。」
——《哈波柯林斯圣经辞典》编辑 亚德迈耶(Paul J. Achtemeier)
《基督教新约伦理学》是我所读过写得最精彩、最有深度的圣经伦理学著作。这本书最重大特点,是对「信仰群体」生活的高度重视。新约圣经关心人的道德生活,首要是关心群体,而不是个体,因为上帝要塑造一群子民,一个群体(参原书页196)。当一个教会把新约的信息落实在教会生活中,这个教会对新约圣经的领悟力与诠释能力会因此而提高。诠释圣经与教会生活相互循环加强:愈能实践圣经的教会,就愈能诠释圣经;愈能诠释圣经的教会,就愈能实践圣经,彼此相生相长。
——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协理院长 罗秉祥
谁适合读《基督教新旧约伦理学》?
- 渴望明白如何应用圣经在日常生活中的人
- 希望帮助信徒正确按圣经生活的牧长
- 想了解圣经与伦理学之间重要关联的人
- 神学院、成人主日学必备
- 基督徒传福音面对伦理议题的装备
《基督教新旧约伦理学》特色
- 贡献卓著:两位作者都是圣经、伦理学领域的佼佼者,这套书开启了伦理学研究全新路径,贡献卓著、堪称经典。
- 先知呼声:他们不沾沾自喜于学术成就,更不约而同地发出先知之声,提醒我们:神一直渴望建造一群立约的子民,成为世人的典范和祝福;教会,应该正视这个使命,成为世人的典范。
- 架构清晰:这两本书的架构都非常清晰,随着阅读的脉络,很容易明白作者的思路、意图。
- 掌握圣经:《基督教旧约伦理学》提出「神学、社会、经济」伦理三角,《基督教新约伦理学》则提出「群体、十架、新造」三个焦点意象;这两个铁三角,能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经文中,轻松掌握圣经原则。
- 启发思维:他们不只呼吁教会、信徒要成为世人典范,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伦理抉择,这套书提供的不是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一套严谨的思考方法、思考训练,帮助我们正确解释、应用圣经原则,使我们生活更有洞见。
虽然两本书分别处理旧约和新约的伦理学,但是两位作者都不约而同地提醒我们:圣经伦理学关切的,不是伦理议题的争辩,也不只是个人伦理抉择或品格塑造;而是关乎,神一直渴望建造一群立约的子民,成为世人的典范和祝福!
因此,所有属乎这群体的人,都应该为此共同努力,藉着共同活出合神心意的生活,成为世人的典范。基督徒的言行、抉择,不只关乎个人,更关乎群体的成长和见证。
《基督教新旧约伦理学》主题
这套书开启了圣经伦理学研究的全新路径,让圣经与伦理学,学者与教会之间有更多对话、交流的可能,贡献卓著,更是先知的呼声。两位作者不约而同地提醒我们:圣经伦理学关切的,不是伦理议题的争辩,也不只是个人伦理抉择或品格塑造,而是关乎神一直渴望建造一群立约的子民。所有属乎这信仰群体的人都应该共同努力,活出合神心意的生活,成为世人的典范,彰显神的救恩计划,让世界看见典范!!
经典,带来新视野,新的读经角度,新的伦理洞见,新的群体目标,新的生活动力!!
《基督教旧约伦理学》内容简介
一般人对旧约的印象,是一堆的律法规定、祭祀条例,且认为这些都已经过时,对处在现代的我们似乎没什么关联。作者却认为,旧约如同宝藏,有许多宝贵的原则仍适用于今日。因此,试着从繁杂的旧约规条中,整理出旧约伦理的“神学、社会、经济”三大架构。接着再就“经济、土地与贫穷;生态与地球;政治与列国;法律与正义;社会、文化与家庭;个人自处之道”等一系列当代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相信旧约中丰富的伦理愿景,将引导我们更有智慧地回应21世纪日新月异的伦理挑战。帮助你找回工作、家庭与灵性合而为一的生活。
本书是《认识旧约伦理学》(Living as the People of God)的增修版,该书自1983年问世以来,广受好评。如今经过大幅修改,重新编排,纳入作者另一本书Walking in the Ways of the Lord的素材,再加上学术界旧约伦理研究的最新综览,最后集结而成。无论是做学问的研究人士,还是对旧约感兴趣的广大信徒,全书清新易懂的文字、确凿严谨的表述,会令他们爱不释手;而且书后的参考书目详尽,研究生也能从中获益。
莱特在导论中先点出前提:我们不应该一股脑儿栽入经文中,找出所有看来与当前伦理议题相关的经文,这并非最佳的方式。因为,这意味着将经文抽离历史、文学、文化的脉络。他认为我们应该把自己摆在以色列的位置上,探究这群子民如何认知、体验他们与上帝的关系,以及这样的体验如何影响了他们的伦理观念和实际生活。
因此,在这样的脉络下,他从旧约圣经中整理出三个主要焦点:
- 上主:也就是以色列的上帝。 上主:也就是以色列的上帝。
- 以色列:与上主有独特关系的选民。 以色列:与上主有独特关系的选民。
- 土地:以色列相信土地是上主应许并赐给他们的。 土地:以色列相信土地是上主应许并赐给他们的。
上帝、以色列、土地,架构出以色列世界观的三大柱石,也是其神学与伦理学最重要的元素。并依此提出这本书最重要的贡献,建构出伦理三角:神学的角度(上帝)、社会的角度(以色列)、经济的角度(土地),来检视旧约伦理的教导。这使得原本复杂的旧约经文,变得容易掌握。接着,莱特再以「典范」(paradigm)的概念来说明。神的心意是希望藉着以色列人,成为周遭邻国的典范、成为万国的祝福。从下图可看出,旧约中救赎的内三角:上帝、以色列、应许之地,对应更广的创造三角视野:上帝、人类、大地。而新约的新救赎内三角:上帝、教会、团契,则对应新的创造三角:上帝、被赎人类、新造。
《基督教新约伦理学》内容简介
为什么海斯这本探讨新约伦理学的作品,能够在问世至今的十余年当中,引发未曾间断的回响与讨论,更被《今日基督教杂志》选为“20世纪百大好书”?
原来,透过这本思考缜密、情感丰富的巨作,我们踏上了基督徒生命中最重要的一趟伦理旅程:从第一世纪的新约处境,跨越到21世纪的当代生活。
海斯的重要贡献,在于为我们示范了一个完整的伦理学思考方法。他开宗明义就提到,新约伦理学有四方面的工作,而这也成为此书的主要架构:
- 第一站:深入的描述
重回新约时代的现场,看看马太、马可、路加、约翰、保罗和众使徒如何轮番上场,各自以他们独特的视野与笔触,描绘出新约多元而丰富的伦理意境。
- 第二站:综合的意象
缤纷多彩的新约叙事,共同诉说着群体、十架与新造的救赎故事;透过这三个焦点意象,我们真正看出了每一段经文的伦理含义。
- 第三站:诠释的方法
与我们同行、对话的旅伴,乃是尼布尔、巴特、尤达、侯活士和费兰札这五位功力深厚的神学大师;透过认真而激烈的讨论,激盪出诠释经文的合宜方式,用隐喻、类比和想像力,为不同的时空搭起桥樑。
- 第四站:实践的行动
旅程的终点,就是我们所生活的时代。透过暴力、离婚、同性恋、种族歧视、堕胎这五个困难伦理议题的检视,我们可以发现这趟穿越的旅程的确指出了今日我们应当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