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往何处去(基督教兴起与罗马帝国衰落的史诗)

显克维奇在这部小说中以历史学家的精准与文学家的优雅成功还原了罗马暴君尼禄、“风雅裁判官”彼特罗纽斯、使徒保罗、彼得等众多历史人物,呈现了尼禄火烧罗马城并嫁祸迫害基督徒的惨剧,以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见证了罗马社会的堕落与基督教的兴起,被誉为“反映古罗马的杰作”、“真正的基督教史诗”。

SKU: 6525 分类:

描述

报佳音号 6525
作者 [波兰]亨利克·显克维奇(Henryk Sienkiewicz)
译者 林洪亮
ISBN 978-7-5442-6081-7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月 2009年5月
开本 32k
页数 629页;515千字

《你往何处去》推荐辞

显克维奇的史诗风格在艺术上达到了完美的地步。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如波兰的显克维奇(H.Sienkiewicz)警拔,却又不以失望收场,有声有色,总能使读者欣然终卷。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你往何处去》内容简介

显克维奇在《你往何处去》中以历史学家的精准与文学家的优雅成功还原了罗马暴君尼禄、“风雅裁判官”彼特罗纽斯、使徒保罗、彼得等众多历史人物,呈现了尼禄火烧罗马城并嫁祸迫害基督徒的惨剧,以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见证了罗马社会的堕落与基督教的兴起,被誉为“反映古罗马的杰作”、“真正的基督教史诗”。

《你往何处去》作者简介

显克维奇(Henryk Sienkiewicz,1846-1916),波兰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卫国三部曲”(《火与剑》《洪流》《渥洛杜耶夫斯基先生》)和《你往何处去》及《十字军骑士》等。1905年,因“作为一个历史小说家所体现的史诗般的叙述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初,鲁迅、周作人等最早将其译介到中国,如今,作品已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流传。《你往何处去》是显克维奇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出版第1年即在英美两地售出80万册,5年内已超过200万册,之后更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等,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畅销不衰。

《你往何处去》报佳音顾客读后感

在我信主6年之际,在我的属灵状况徘徊不前的时候,我偶然接触到了这本书《你往何处去》,看完之后,我才知道“偶然”的接触并非偶然,而是神的美意。我真是感谢神,在我心灵被阴霾蒙蔽的时候,他使用这本书拨开乌云,让我看到前面的道路。

 

《你往何处去》是100年来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小说,是一部完整再现使徒时代,罗马基督教兴起的史诗巨著。对于使徒时代罗马信徒的故事,我了解一些,也看过一些电影,而且由于罗马统治者惨绝人寰地屠杀基督徒,我又常常回避这类书和电影。但当我看到“诺贝尔文学奖”这几个字时,我立刻来了兴趣,要知道,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都是非常尊敬的,他们揭示罪恶,剖析人性,展现社会风貌,而不是矫揉造作地无病呻吟,或者狂妄自义地抒发自己的一己之见。更何况作者还是一个基督徒作家,更让我想去阅读。

 

没看几页,我就被作者高超的语言能力吸引,他史诗般的语言,如高山流水,直泻而下,酣畅淋漓,源远流长,时而行到窄处,时而进入宽阔之处,丰富多彩,妙语连珠。

 

小说再现了当时罗马社会的全貌,不动声色而又引人入胜地描写了人们的思想,生活。我知道罗马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可是那时的人们到底是怎么崇拜这些神的,我并不知道。在小说里,众神的名称几乎不离罗马人的口,他们的日常生活,哪怕是私底下的谈话都会提到希腊众神的名字,他们也自己扮演希腊众神,模仿众神,为自己雕刻大理石像。罗马的糜烂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平民奴隶都识糜烂为平常。在罗马贵族上层,一个女人如果不离婚只嫁给一个男人,是要受到家庭法庭审判的。罗马皇后就离过两次婚,罗马的奴隶趁主人不在时经常在浴室寻欢作乐,也是很正常的。

 

血腥的肉搏是罗马公民的娱乐活动。在罗马竞技场,角斗士赤身露体地进行搏斗,观众们不分贵族平民,不分男人女人,都在角斗士身上下赌注,被打败的角斗士,倒在地上后,要用烧红的铁烙试试,到底死了没有。确定死了之后,就被拖下场。赌输的观众捶胸顿足,因为有的人会在这场赌注中倾家荡产,赌赢的观众则狂欢庆祝。

 

罗马皇帝尼禄将烧毁罗马城的责任推卸到基督徒身上,为了惩罚这些基督徒,重新获得民心,尼禄在竞技场导演了一幕前所未有的屠杀惨景。他将一批批无辜善良的基督徒赶到竞技场,放出好几天没有吃食物的饿狼,野狗,这些饿狼,野狗看到基督徒安静地跪在地上祷告等待受死时,这些畜生都害怕了,不敢靠近他们,在奴隶们的一再鼓动下,它们扑向了那些没有任何抵抗力的孩子,女人,然后是男人,将他们撕碎。基督徒们唱着赞美诗“为了基督,为了基督”,他们的心脏肺腑,他们的肢体被野狗,饿狼叼到各处,血流成河。

 

这时候,那些心灵中已经惶恐不安而又醉心于流血和疯狂的观众,开始嘶哑地叫喊起来:“狮子!狮子!把狮子放出来!”

 

……

 

所有其他的狮子都扑向那群基督徒。有几个女人被吓得惨叫起来,但叫喊声却被观众的鼓掌声淹没了,可是鼓掌声又立刻停了下来,因为想要仔细观看这种场面的愿望占了上风。这是,他们看到了使人不寒而栗的景象:人的头颅被狮子的血盆大口吞了进去,前爪一伸便把胸膛撕开,心肺都被扒了出来,还能听见咬嚼骨头的咯咯声。有的狮子衔住牺牲者的肋骨或脊柱骨,疯狂地在场上跑来跑去,像要找个隐蔽的地方好好享受一番,有的在相互争夺中用后足站了起来,前脚则像角斗士那样抓住对方,整个圆剧场里都震响着雷鸣般的狮吼声。观众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有些人离开了自己的座位,为了看得更加清楚,竭力从走道上往下挤,于是发生了你挤我推的情景。心情激奋的观众,仿佛自己也要跳到比赛场上去,和狮子一道去撕碎那些基督徒。观众所能听到的有时是非人的惨叫声,有时是鼓掌喝彩,有时是咆哮怒吼、咬牙切齿和狼狗的狂吠声,有时则是人们的呻吟声。

 

我想对于这一段描写,读者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也许经历过极度痛苦的人才能有勇气去逐读。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圣经中约翰的要求:“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做的吗?”

 

这样糜烂,凶杀遍地的城市,神仍然忍耐,那么蛾摩拉,索多玛当初是何等的败坏?!迦南地的人是何等败坏?!很多人读旧约的时候,看到神命令以色列人把迦南地人全部杀掉,一个不留,连小孩都不能留,觉得神很残忍,可是他们却没有看到这地上人的罪恶。人啊,为什么如此败坏丑恶?!

 

我阅读到这段时,很想问神,为什么允许尼禄如此残害他的儿女,神为何允许他的儿女遭受如此深的灾难,罗马城基督徒的美德在当时传遍各个教会,保罗也写信称赞他们。既然他们如此爱神,神又如何不爱他们?他们是神眼中的瞳仁。

 

小说在后面回答了这个问题,经过好几天尼禄变着法的残酷屠杀,罗马人开始看腻了,他们看到这些如羔羊毫不反抗,毫无怨言,只为基督死去的人,开始思考:“难道这样的人会纵火烧罗马吗?难道这些孩子会放火烧罗马吗?为什么这些人宁愿死都要相信基督?”这些泯灭的良心终于在基督徒的牺牲中开始慢慢复苏。

 

神为了救这些失丧的人舍弃了他的儿女们,就如他当时为了洗净全人类的罪舍弃他的独生子一样。神用如此深的大爱来呼唤我们,失丧的人啊,你们要回转。

 

罗马人的沉沦,罗马人对基督徒的美德的不屑,对神普遍恩典的麻木,使得神不得不用牺牲他儿女的方式,唯有当成批在冤屈面前顺服到死的殉道者才会让他们的心灵有一些震撼。

 

神的爱是何等的深!

 

神何等不忍心他的儿女被残害,可是没有这些儿女的牺牲无法唤醒罗马人的良知,神更不愿看到这些失丧的灵魂永远沉沦。难道不是这些罗马人泯灭的良心把基督徒们推向死亡的吗?难道不是我们的罪把耶稣逼上十字架的吗?人啊,你的心为什么这么硬?!

 

小说以维尼兹尤斯与莉吉亚之间的爱为线索。作者既借助这条线索展现罗马社会风貌,也刻画出了维尼兹尤斯从抵挡耶稣到最后愿意为耶稣献出生命的心理历程。维尼兹尤斯是罗马两代执政官的后代,名副其实的罗马贵族,他英俊骁勇,让无数罗马女人神魂颠倒。他因受伤到莉吉亚的养父母家养伤而与莉吉亚相遇,他被莉吉亚的美丽以及她身上所散发出的与众不同的气质深深吸引,热切地爱上了这个罗马附属国国王的女儿。莉吉亚也对维尼兹尤斯颇有好感,但是作为基督徒的她,一直希望他能接受基督信仰而为此默默祷告。

 

维尼兹尤斯伤好离开莉吉亚养父家后,思念莉吉亚成疾,他想找他的舅舅彼特罗纽斯,当时罗马皇帝尼禄的宠臣之一,请他到莉吉亚养父家提亲,足智多谋的彼特罗纽斯为了让维尼兹纽斯更早得到莉吉亚,给他出了一个“妙计”,让他编造各种借口,让皇帝下令把莉吉亚赐给他。彼特罗纽斯的“妙计”得逞了,皇帝应允了,可是莉吉亚却中途逃跑了,逃跑到任何亲人都找不到的地方,因为她不愿意成为维尼兹尤斯的情妇而辱没耶稣的名。维尼兹尤斯本来以为自己的心上人唾手可得,没想到煮熟的鸭子飞了,他气得当场就把报信的奴隶一拳打死,即使这个奴隶是他们家最老的,曾经照顾过他的父亲。

 

骄傲的维尼兹尤斯发誓要找到莉吉亚,他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挖地三尺。他深深爱着莉吉亚,但又痛恨她,他每天被思念折磨的憔悴不堪,他发誓等他找到莉吉亚后,一定要狠狠用鞭子抽她一顿。最后她在罗马人贫民窟找到了莉吉亚,那是一个晚上,一群基督徒聚集,使徒彼得讲道,维尼兹尤斯被彼得的真实的见证触动了,可是一想到正是这个宗教让莉吉亚离开他,他就憎恨不已,他一心想着抢夺莉吉亚,在抢夺过程中,受了重伤,基督徒们要送他回家,但深爱着莉吉亚的他不愿回家,想留下和莉吉亚多呆几天,即使自己伤势很重。彼得同意了。莉吉亚为了悉心照顾他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维尼兹尤斯被莉吉亚毫无索求的爱打动,他也看到基督徒们的生活,尽管他们生活在贫民窟,可是他们却很快乐,很自由,他们的神使他们彼此相爱,互相平等,这是他在罗马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看到的。基督徒们对他的爱也深深震撼他。当彼得和保罗得知他和莉吉亚的爱情后,不但没有责备,反而为他们祝福,也特别为维尼兹尤斯祷告,求神开启他,同时也温柔地告诉莉吉亚要逃避情欲的诱惑。就是在这样的爱和接纳中,维尼兹尤斯开始软化,他开始明白他对莉吉亚的爱是自私的,他爱莉吉亚,却害她不得不住在贫民窟,他的爱是霸占而不是给与,他开始改变,按照莉吉亚所愿望的那样去爱他,因为莉吉亚希望他接受耶稣,所以他愿意接受耶稣,因为他觉得这是爱莉吉亚的一种付出,虽然他不懂耶稣的爱,可是他却愿意开始学习按照别人能接受的方式爱对方,他也开始尊重基督徒。

 

小说中对基督徒爱情的描写,可能会引起当今一些基督徒的不快,因为他们一向主张基督徒只能和基督徒谈恋爱结婚,不能和非基督徒结婚,即使约会都不行,一个信主的人和不信主的人约会,就是把自己放在试探中,很多人把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爱情看为洪水猛兽,在今天这样一个女信徒的比例是男信徒十倍还多的情况下,很多基督徒对于大龄女信徒的婚姻仍然是老生常谈:等待。他们不想为那些不信主的对象做点什么,只是批评指责信主的一方,太不属灵,为什么没有信心等到神给她一个信主的弟兄。

 

我看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信主的女孩和一个不信主人谈恋爱后,如果发生矛盾,女孩子周围信主的朋友就会这样劝说:“他都不信主,你们俩的感情肯定不是神的安排,分手就对了,神给你预备一个信主的弟兄。”

 

我真是想问一个问题,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信主的?去教会的就是信主的?神既然已经在圣经中告诉我们,在母腹中他早已拣选我们,我们又怎能凭肉眼凡胎判断一个人是属神的,或者不是属神的?一个不信主的人不接触信主的人,他如何能信,不听道如何信道?说实话,每次我听到有些教会的牧者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和基督徒结婚时,好像和基督徒结婚就是婚姻的保障,我觉得很难理解。难道信主的人就一定会按照神的规则爱人爱己吗?圣经说,信与不信不能同负一轭,这是对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信的还是不信的,今天他不信,难道我们可以说明天他不信吗?今年他不信,难道我们可以判断明年他不信吗?连和非基督徒约会都不可以,非基督徒就如此恐怖吗?我觉得当人用律法框住人时,常常是不理解神的丰富。

 

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爱情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基督徒本身对信仰不够坚定,被情欲虏获,其实这样的基督徒即使和信主的人谈恋爱仍会出问题,因为她/他仍然在情欲中,不在圣灵中。

 

我觉得对于基督徒的婚姻,最主要是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上帝,不要凭人意。让上帝为我们选择配偶,如果上帝给我们选择的配偶,不管他/她的情况如何,神都会托住这个婚姻。怕就怕很多基督徒以为找基督徒结婚就很属灵,其实我看过几个基督徒跟基督徒离婚的案例。当初他们就是因为对方是基督徒,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神的安排,结了婚之后发现彼此差别太大,最后实在合不来而痛苦地结束婚姻。

 

莉吉亚对维尼兹尤斯的逃避,让他再次失去了她,他灰心失望,甚至有些后悔爱上莉吉亚。他想回到以前的生活中,但他却发现他再也不能了,他开始对奴隶温和,他开始厌恶罗马人的糜烂和凶杀,他内心强烈地思念着莉吉亚。就正如他对彼特罗纽斯所说的:“莉吉亚的确不是尤妮丝(彼特罗纽斯的情人),但对这种差别,我和你的看法不一样。爱情只把你的嗅觉改变了,从喜欢马鞭草改为紫罗兰(彼特罗纽斯原来喜欢马鞭草,但尤妮丝喜欢紫罗兰,所以改喜欢紫罗兰),可是爱情却把我的灵魂改变了。”

 

爱的力量是强大的,爱情不仅仅意味着情欲,纯净的爱情能帮助一个人成长和改变。维尼兹尤斯的灵魂在这场爱情的寻求中慢慢被炼尽,他在爱情中感受到了基督的爱。

 

维尼兹尤斯愿意向彼得敞开所有对信仰的疑惑,因为彼得理解他的爱情。他告诉彼得他愿意信,但是信不足。他请求保罗为他讲解基督的道,保罗的教导让他茅塞顿开。

 

当基督的爱越来越多地被维尼兹尤斯感受到时,他对莉吉亚的爱也越来越纯真强烈。罗马城着火时,他立刻骑马连夜赶到莉吉亚住的地方,罗马城全部着火了,火势之大足以点亮整个黑夜,他冲破重重火墙,差点被浓烟窒息,幸好被一群基督徒救了,小说对他急切焦灼心情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一个人从自私的爱到舍命的爱的升华。

 

当尼禄大肆捕捉基督徒时,莉吉亚也没有幸免于难,维尼兹尤斯几乎想尽了所有的办法去营救她,都毫无功效,他不知道她被关在什么地方,众多基督徒被残酷的杀害让他为莉吉亚的安危心急如焚,形如枯槁。当他极度痛苦又毫无办法,处处碰壁时,他不得不一次次地把希望寄托在基督身上,他知道只有基督能救莉吉亚,他使尽了全部力量抓住神,向神迫切祷告。一次一次的寻找,一次一次的落空,这段心理历程的剖析,展现了一个信徒信心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我在阅读中,也真切感受到他所承受的痛苦之深,一个刚刚信主不久的人就要看到自己心爱的人被狮子咬死,被火烧死,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是何等残酷!可是就是在这样深重的痛苦中,神让维尼兹尤斯开始越来越纯粹,信仰越来越接近核心。当维尼兹尤斯营救莉吉亚的信心到崩溃边缘时,他看到了永恒的盼望,他真正明白那些殉道者灵魂归向的地方才是幸福之地,如果莉吉亚要被杀害,他也做好了死亡的准备,他要和莉吉亚一起奔向永恒,奔向爱他们的主那儿,在那里再没有眼泪,没有痛苦,没有惨无人道的屠杀。

 

我常常想神为什么给他的儿女苦难,其实从维尼兹尤斯身上就可以得到答案,苦难能让人越来也纯粹,苦难让人放下很多欲望,当一个人生活很顺利时,欲望会很多,自我很膨胀,一个自我很膨胀的要想认识舍己的基督是很难的,就像骆驼进入针眼那么难。

 

尼禄为莉吉亚安排了很残酷的死法,他让他绑在一头凶猛的野牛两角之间,等着看野牛把莉吉亚撕成碎片。当维尼兹尤斯看到这一幕时差点晕厥,但是他的嘴里疯了似的祷告:“我相信!我相信!……”

 

在这千钧一发时刻,神救了莉吉亚,即使之前他借助彼得的口应允过维尼兹尤斯,可是神却等到最后一刻才营救莉吉亚,神让他经历了绝望的深渊,等待的黑暗,也经历了信心的复活,维尼兹尤斯看到神的全能。

 

《你往何处去》这个书名本身就隐含着很多含义,在小说中,彼得在异象中见到主,问主:“主啊,你往何处去?”主说:“既然你离开了我的人民,我就要到罗马去,让他们再把我钉上十字架!”其实这个书名也在叩问我的心门。小说的封面画的是一个背着十字架的信徒对旁边一个人指着前方的路,而这个人却躲闪不已。我要选择做哪一个?我要选择哪条路?我不愿主再钉一次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