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智慧与逻辑丛书:粉碎的宝石

“智慧的开端,是求取智慧,要用你所得的一切换取哲理。”(箴言4:7,新译本)
本书整理了古代和中世纪在犹太民间流传的智慧小故事,包括哲学、人生思考、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
每一篇的翻译都是从希伯来语直接翻译成中文,保留了原文中的独特味道,避免了从英文过渡翻译导致的精华流失。
这些故事能够流传至今,有其独到之处,是智者拉比教导和启迪学生的智慧结晶。对现代思维观念有不断挑战其盲点的作用。
故事内容精炼,故事后面附注某一角度的“智慧领悟”,仅属抛砖引玉,编者希望读者可以受其启发自我思考、彼此分享,获得更多的人生财富。

SKU: 5579 分类: ,

描述

报佳音号 5579
作者 筠芝 译著;小暮 编著
ISBN 978-7-5092-1595-1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8.7
开本 32k
页数 120

温馨提醒

这套书里的故事能够启迪人的思考,引导人思想死后的世界、真理的存在、光明与黑暗等话题,我们相信这些故事能在一定程度地起到福音预工的作用。但需要提醒读者的是,书中的故事是来自于犹太典籍或拉比们的逸事及教导,并非来自于圣经,其中也没有论及得救的唯一途径——耶稣基督,所以要单靠它们传完整的福音是不够的。请知悉。

“古代智慧与逻辑丛书”编辑部的故事

本来预备出版这套书的时候,想定书名为《餐前故事(上)》和《餐前故事(下)》,因为在传统犹太家庭中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每晚晚餐开始前由家庭中的一名成员分享一则小故事,让家人一起思考、解读、感悟、彼此交流。

当编者将这些挑选出来的犹太民间小故事交至出版社时,意外的是,多位老师竟觉这些故事的内容丰富性和背后智慧的深邃,要求将这套书扩充为7本(编者也很奇怪他们怎知“7”对我们的意义),编者由此不得不将其中七个小故事的名称作为每本书的书名,因此有了《冰蜡烛》、《火鸡王子》、《高贵的人与骗子》、《粉碎的宝石》和后续即将出版的《雪中的酒桶》、《五十道门》及《一封藏了十六年的信》。

编者盼望,我们的家人或者小组弟兄姐妹也能围坐在一起,分享,交通,彼此认知,了解对方性格,交流彼此的价值观和信仰认识。那,可能这套书中的小故事就是一个契机,简短而深刻。

犹太传统中喜爱用故事传递智慧。在福音书中,耶稣教导门徒也多用故事和比喻来揭示天国的真理。本丛书的每篇故事都是从希伯来语直接翻译成中文,保留了原文中的独特味道,避免了从英文过渡翻译导致的精华流失。

我们也盼望,这套丛书中的每个小故事能成为大人和小孩之间智慧传承的桥梁,成为弟兄姐妹之间彼此敞开的契机。

(转自出版方微信公众号“肥甘Fatness”) 

《古代智慧与逻辑丛书:粉碎的宝石》目录

  • 01 慷慨的夫妇
  • 02 奶油鸡蛋面
  • 03 万能钥匙
  • 04 粉碎的宝石
  • 05 泥土该放哪一边
  • 06 追赶
  • 07 是福是咒?
  • 08 新的规矩
  • 09 别人
  • 10 债
  • 11 长眼睛的树
  • 12 针头
  • 13 里里外外
  • 14 便宜的流苏
  • 15 灭火员
  • 16 骑马的孩子
  • 17 金与银
  • 18 一片树叶
  • 19 昂贵的羊皮
  • 20 尘与金
  • 21 吃石头
  • 22 古琴
  • 23 重生
  • 24 美餐
  • 25 两百辆不翼而飞的货车
  • 26 自私的心
  • 27 一双拖鞋
  • 28 正确之道
  • 29 “护送女神”
  • 30 偷银器的人
  • 31 追着生活的人
  • 32 四十个日夜

《古代智慧与逻辑丛书:粉碎的宝石》书摘

04 粉碎的宝石

皮恩哈斯是什姆托夫拉比最赏识的弟子之一,他同时也是另一位大师多夫贝尔的知音。皮恩哈斯一向认为,一些最为高深的智慧,不应大批量地出版传播,在小圈子里供顶尖的学者阅读足矣。他有时看见别人拿了多夫贝尔的著作大量印刷传诵,极力反对。

有一次,皮恩哈斯正巧在梅泽里奇城里办事,竟无意中在垃圾堆里看见了有人印刷的多夫贝尔的著作稿件。这可让他心中愤懑难耐。巧的是,当时另一位大师扎尔曼也在梅泽里奇城里,听闻了这事。他很清楚皮恩哈斯的脾气,为了舒缓他心中的情绪,扎尔曼说了以下这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威风凛凛的国王,他有一个心爱的儿子。国王对儿子满怀希冀,希望他能学四方之精髓,取各地之灵气。于是,王子尚年幼时就被送到遥远的异土外乡,学习各种风土人情,体验种种世间奇珍。

一天,国王收到有人传话告知,王子在外得了重病,孤身一人在某个小岛上,医生们都束手无策,王子的病情眼看着越来越重。国王下令,悬赏无数,只要能治好王子的病,在所不惜。可是所有知名的医生、有名望的学者们,这个时候都退缩了。他们不想自不量力,去治治不好的病。

忽然间,如同天降神仙,来了一个人,说是医治过一模一样的病,知道有一种药方,一定能救王子。药方的引子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宝石,将之磨成细末,再搅之以最上乘的红酒,如此让王子喝下,定会痊愈。

可惜的是,这种宝石珍稀之极,国内及海外都不曾见过。唯独国王头顶上戴的皇冠,其中心珠宝含有该种宝石。如果取下国王皇冠上的这颗耀眼明珠,那无异于毁了整个皇冠——而这皇冠象征的,是国王无边的财富和至高的权力。

起初,宫廷上下的大臣们欢呼雀跃,为终于得到药方而释然。可是,当他们得知唯一可获得的宝石正是国王皇冠上的那颗珠宝,他们又一次陷入了无尽的哀伤中。无奈于眼前的两难境地,他们如实地告诉国王,终于找到了秘方。

国王的欣喜溢于言表,他二话不说地下令将他皇冠上的宝石取下,并磨成极细的粉末;又命人不得浪费片刻光阴,速速地配好药方。

可就在此时,宫廷里又传来了沉痛的消息:王子的病情又加重了。他已多日滴水不进,旁人根本无法掰开他的双唇,他既不吃也不喝,嘴唇紧闭。这种情况下,不少学士专家在宫廷里聚集一堂,向国王建议说不要再把珠宝碾成粉末了,这样至少能两者保全其一,至少皇冠及皇位的荣耀能够依旧完好。

可是,国王的反应让他们都惊呆了。国王完全不顾他们的提议,而是命令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宝石磨成粉,哪怕王子的嘴是紧闭的,也要把药倾倒在他的嘴唇上。“使劲地磨碎!使劲地倒给他喝!这颗珠宝必须一点儿不剩!”国王命令道,“你们谁又能知道呢?哪怕就一滴半滴药水会渗入我儿子的嘴中,但也许就是这半滴,他会因此而活下去!”

智慧领悟

文化人有时很难逃脱一种执念,就是爱书如命,甚至高过他们面前有血有肉却读不懂书的普罗大众。他们甚至希望那些他们所欣赏的东西永远停留在小众,在云端,免得混杂入肮脏世俗的洪流。这种心情不难理解。因为我们都不愿意自己的心爱之物被玷污或者轻看。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故事的主人公看到自己崇拜的著作竟然藏身垃圾堆的心情。但拉比用来开导他的故事也同样可以启发我们——对于故事中的国王来说,王冠上的宝石固然珍贵,砸碎了碾成粉末固然可惜,用在如同死人的王子身上可能毫无用处,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值得一试。因为那是他寄予厚望的亲生儿子啊!同样的,对写书的人来说,最希望的就是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民众,开启民智,使更多的人受益。或许这些书会由于高深抽象遭遇冷落,或许会被人嗤之以鼻,但这代价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这些启蒙的智慧进入到了民众的心里,它将带来的,可能是如同文艺复兴一般的改变。如果我们看待事情可以跳出小我,从“见自己”升华到“见天地”甚至“见众生”,我们的眼光和格局都会不再一样,人生也会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