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界线(《过犹不及》续篇)

本书是广受好评的《过犹不及》续篇,继续探讨界线的主题,引导我们学习如何重建信任。
我们永远都需要守住“界定性界线”,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有着清晰的自我界定,并能进入彼此的内心世界。
但在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中,我们越能够超越“保护性界线”,也就越能活在爱中,并体验到上帝赐给我们的自由美好的亲密关系。

SKU: 6393 分类:

描述

报佳音号 6393
外文书名 Beyond Boundaries: Learning to Trust Again in Relationships
作者 [美]约翰·汤森德
译者 陈曦
ISBN 9787552701258
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3.8
开本 32k
页数 272页;185千字

《超越界线》读者对象

1.渴望寻求美满关系的读者;

2.从事心理咨询的个人和机构。

《超越界线》特点

1.帮助读者识别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并从中成长,鼓励读者一待时机成熟便可以超越原先设定的“保护性界线”,与人重新建立信任关系,从而体验到上帝在创造时定意要我们体验的亲密感,寻找到上帝定义要我们度过的人生;

2.全书充满丰富的生活实例和作者多年心理咨询经验累积的成熟见解以及切实可行的建议,能帮助每一位愿意寻求美满关系的人找到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路径。

《超越界线》内容简介

界线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或许你已经知道了。但立下界线之后呢?我们是否需要永远保持距离?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可以超越界线?

本书是广受好评的《过犹不及》续篇,继续探讨界线的主题,引导我们学习如何重建信任。我们永远都需要守住“界定性界线”,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有着清晰的自我界定,并能进入彼此的内心世界。但在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中,我们越能够超越“保护性界线”,也就越能活在爱中,并体验到上帝赐给我们的自由美好的亲密关系。

《超越界线》作者简介

约翰·汤森德(Dr.John Townsend),美国广受欢迎的讲员、知名作家与执业心理医师,毕业自心理学研究院(Rose-mead Graduate School of Psychology),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也在加州新港滩合开心理辅导诊所。著有《超越界线》、《为青少年立界线》等书。

他曾与克劳德(Henry Cloud)博士一起合著了《过犹不及》、《为约会立界线》、《为婚姻立界线》、《为孩子立界线》、《界线对谈》、《负责力量大》、《伟大小孩养成术》等书。

《超越界线》推荐语

我喜欢和约翰合作,对每个读过《过犹不及》的人来说,我认为《超越界线》应当成为他们的必读之书。迄今为止,这本书是他最优秀的一部作品。

——史蒂芬·亚特本(Stephen Arterburn),(New Life Live!)直播广播节目主持人,著有《做个大丈夫》

《超越界线》能够为我们准确无误地指明方向,助我们渡过人际关系的激流险滩。汤森德博士所分享的健康生活智慧,会令每个人获益良多。

——葛士卓(Craig Groeschel),生命教会(LifeChurch.tv)主任牧师,《出奇制胜:因为墨守成规行不通》(Weird:Because Normal Isn’t Working)一书作者

我们都是罪人,因此,在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里,我们总是会伤害别人,也会被别人伤害。幸好,每一个愿意改变且努力的人,都可以在约翰·汤森德博士的书里面,找到重新获得医治、信任和康复的路标。

——吉姆·戴理(Jim Daly),爱家协会(Focus on the Family)主席

与亨利·克劳德合著了《过犹不及》之后,约翰·汤森德奉献出这本我们期待已久的续篇——《超越界线》!这本书将帮助我们,令我们的婚姻更为稳固,使我们所有重要的人际关系更加亲密与真诚!我向大家极力推荐这本书。这是一本必读之书!

——贝约翰(John Baker),欢庆更新事工(Celebrate Recovery)牧师、创始人

许多书都在教人怎样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而这一本是我读过最好的作品之一。我几乎在每一页都做了重点标记。约翰·汤森德是美国宣讲这个主题的大师之一。所有约翰写的东西我都找来读,正因如此,我自己也得到了提升。

——吉姆·伯恩斯(Jim Burns),博士,家语电台(HomeWord)总经理,《打造亲密婚姻》(Creating an Intimate Marriage)与《心心相印:助夫妻更加亲密的灵修书》(Closer:Devotions to Draw Couples Together)一书作者

《超越界线》目录

前言

引言:不要退而求其次

第一部 了解问题出在哪里

  • 1 人际关系的引力
  • 2 伤害临到
  • 3 界线及其作用
  • 4 欲望回归

第二部 知道你自己已经预备妥当

  • 5 承认你的伤痛,得到他人的支持
  • 6 了解自己过去所做的选择
  • 7 连点成线
  • 8 哀伤过后,完全放手
  • 9 发展助你成长的友情
  • 10 相信你的界定性界线
  • 11 让你的价值观彻底改变你的欲望
  • 12 知道接受哪些风险是值得的,哪些是不值得的

第三部 知道对方已经预备妥当

  • 13 对方是否关心他(她)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14 这个人是否(真正)结交了一些益友
  • 15 此人有没有能力处理好你们的关系
  • 16 约会与婚姻专题:这个人超越激情了吗
  • 17 那个严重的问题,是否以正确的方式解决了

第四部 进入关系

  • 18 你们必须进行的谈话
  • 19 冒险
  • 20 处理减速路障
  • 21 你们可以走多远?

结语:超越界线,进入最美人生

《超越界线》书摘

引言:不要退而求其次

在你的人际关系中,如果你不希望退而求其次,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

在生活的其他领域里,我们往往需要退而求其次,接受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实。高尔夫职业选手到了一定年龄,有时便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参加为长者举办的常青巡回赛。一些人或是一些家庭,有时需要量入为出,减少花销。父母亲最终不得不接受现实,放开双手,不再控制孩子,而是让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但是,在人际关系的世界里,我们往往过早就退而求其次。

在婚姻、约会、家庭、友谊或是工作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难相处的、令人不愉快的关系。此时,我们会有退缩的倾向。这是很自然的,往往也是必要的。痛苦会刺激我们产生退缩的反应,保护我们免受进一步的不适或伤害。我十几岁开始刮胡须的时候,剃须刀常常会刮伤我的脸。我讨厌那种被刀片划伤的剧痛,于是会快快地把剃须刀移开,草草收工,让剃须刀远离脸上受伤的区域。我真希望不用再剃须了,总是想逃避。但一段时间之后,我学会了怎样保持正确的剃刮角度,怎样使用得安全顺滑。

人们退而求其次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一般都会把自己调整到自认最佳的状态。有些人会留在还算愉快、尚可容忍的婚姻中,夫妻二人虽不对抗,却也不会亲近;有些人接二连三地与人约会,但从来不做任何承诺;有些人对他们最重要的朋友也保持一段安全距离;还有一些人则把精力与注意力转向各种活动中,避开人际关系的问题。

在关系方面退而求其次,并不是度过此生的最糟做法。这样做没那么痛苦,结果也常可以预期。躲避痛楚和可以预期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和上帝定意要你活出的样式相距甚远。你本应与上帝和他人联结相交,活出有深度、有意义、积极正面的关系,这比世上其他一切事都更重要。这是迈向美满幸福人生的途径和目的。

当最亲密的关系失去健康,甚至散发毒性的时候,挑战就来了。在这个时候,建立健康的关系界线保护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二十多年前,亨利·克劳德与我合著《过犹不及》一书论述界线问题时,我们还不知道人们会对这书和之后一系列论述界线的书,包括为婚姻、约会、孩子、青少年、棘手谈话立界线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然而,在各种会议、电台节目互动、电子邮件、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一对一的谈话当中,我们发现,许多基督徒并不了解《圣经》对于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有怎样的教导,特别是责任应当在何处终止,从何处开始。虽然他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奉献、关怀、爱、牺牲、饶恕的知识,却对其他重要问题知之甚少。比如说,在一份关系中,他们应当为哪些事负责,不应当为哪些事负责,需要捍卫他们的哪些选择,对那些有毒性的生活模式如成瘾行为、罪、虐待等,应当怎样不再任其发生。我们很开心地看到,有那么多人终于学会了在必要的时候说不,找到了上帝应许赐给我们的选择的自由。正如《加拉太书》5章1节所说:“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人们在学着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自己的决定,找到巨大的幸福与满足感。

然而,若干年以后,一个重要问题出现了:我曾经在人际关系方面出过问题,不得不为此设限,现在我怎样才能知道,我是否可以冒险再给某人一次机会?发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受到了想与他人联结、建立关系的欲望驱使,而这种欲望是由上帝内置于每个人生命之中的。很明显,学会适当设限,会令你与对方之间产生某种程度的分离。这可能意味着你仍然留在一段关系当中,却不容许对方进入你的内心深处;可能意味着对一段关系叫暂停;也可能意味着双方一刀两断,不再有任何联系,视情况不同而定。无论情况如何,人们都会发现,尽管他们很享受界线带来的自由,却仍然希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但是无论是现有的关系还是新的关系,他们都不知道应当如何重建这种联结。

这就是本书取名为《超越界线》的原因。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要教你识别人际关系在哪些方面出了问题,从而在这些方面成长起来,帮助你分辨某个人现在是否值得你信任,让你学会怎样以渐进且安全的方式,管理好敞开自己心扉的过程。你设定界线之后,一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超越这些曾经保护过你的界线。而且在界线的另一边,你也能够在与他人的联结中找到美好的关系,拥有关系的深度与自由,这才是上帝一直希望你去的地方。

超越界线之后的生活愿景

这里是一些人的例子,我亲眼目睹他们超越了界线:

在工作场所里。格伦和瑞奇都是我的朋友,他们是一家投资公司的合作伙伴。一个阶段里,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长处都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他们相互指责,不再信任对方,最终解除了合作关系。我为此感到很难过,因为这两个人我都很喜欢,而且我知道他们会是很好的搭档。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为彼此设置了界线,这令双方都有时间思考与成长。他们践行了本书中的那些原则。几年之后,他们在一个项目中再度合作。

在婚姻中。翠莎和凯斯在结婚12年时,婚姻已如脱轨的列车。凯斯总是言语尖酸刻薄,以自我为中心;翠莎则非常脆弱,害怕和他冲突。我第一次和这对夫妻见面,就明显地感觉到尽管他们都关心对方,也在意这个婚姻,两人之间却很疏远,觉得未来没什么希望。

在辅导的过程中,翠莎需要向凯斯设定明确的界线。在过去,当他变得严厉苛刻时,翠莎往往会为了息事宁人而屈从,或是做出让步,至少还跟他保持着某种联系。但是现在她学会了明确地告诉他:“我在意我们的关系,但你这样的行为令我感到受伤,我无法接受。如果你不能对我态度温和一些,我会走去另一个房间,甚至可能会要求你离开这座房子,直到你选择停止这样做为止。”翠莎不得不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

渐渐地,凯斯的内心开始发生改变。他的态度温和了,开始与翠莎沟通。翠莎因为不敢确定他的这种改变是真是假,所以并没有立即撤掉自己的防线。但是久而久之,他们两人培养出了真正的亲密感,现在他们是一对经验丰富、缱绻情深的夫妇,享受着彼此相守的人生。

在家庭中。琳希快要被她妈妈逼疯了。虽然琳希已经成家,自己也已为人母,她妈妈却执意要控制琳希,像对小孩子一样对待她。琳希的妈妈每次来她家,都会批评她教养孩子的方式。琳希总是要花好几个小时的时间,陪伴她那位孤苦伶仃的妈妈,可是结果却是听到妈妈说,她陪妈妈的时间太少了。

最后,琳希只好设置界线。她告诉妈妈,她们不能再和以前一样频频见面了。琳希需要一些时间,找到方法,以便用更健康的方式应对她的妈妈。虽然她的妈妈一直都想不明白事情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但是最终琳希却能够带着更饱满的精力,更清晰的思路,甚至带着对她妈妈的爱,重新进入这份关系。

在我自己的生活里。在我读研究生的那几年里,我有一个叫阿丹的朋友,但那时我确实没有以朋友之道对待他。我乐意的时候就去找他,不乐意的时候就会避开他。我会找个借口,说我要出去和别人一起吃饭,或叫上我们两人的女友来个双人约会。我这种做法并不光彩,但事实确是如此。我觉得现在我已经和过去完全不同了。总而言之,有好长一段时间,我们之间产生了隔阂,但是我们现在又是好朋友了,而且我们的关系与过去相比更加对等,更加平衡。

我祈祷,愿《超越界线》这本书里讲述的故事,阐述的见解,介绍的技能,能够帮助你离开退缩的状态,愿意在关系方面再冒一些险。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获得亲密感。虽然确实会遇到风险,也总会有受伤的可能,但还是能够让这些风险变得可以掌控,合乎情理,便于操作。但是,如果对方愿意做或是能够做的达不到你要求,你可能需要退而求其次。而一旦你退而求其次,你要明白,限制这份关系发展的因素已经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