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蓉教孩子学礼仪(蒋佩蓉20年亲子礼仪教育心得!)

《佩蓉教孩子学礼仪》是一本教孩子如何在家庭、学校、社区及特殊场合下举止得体的礼仪书,包括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礼仪。目前已第三次再版,新增的“电子用品篇”由王潇女士等翻译整理而成。相关书籍将讨论重点多放在如何培养孩子外在礼节上,本书强调一旦孩子心中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摆正了心态,他们的行为自然会随之改变,因为人心里的意愿决定了其态度和行为。孩子们就像一个个空杯子,如果每个孩子的心能够被爱浇灌并且满溢,就会从外在表现为良好的礼仪。

SKU: 6869 分类: ,

描述

报佳音号 6869
外文书名 Rossana on Children’s Etiquette
作者 蒋佩蓉
译者 根基教育机构 王潇
ISBN 978-7-5168-1024-8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6年7月
开本 16K
页数 245页;200千字

《佩蓉教孩子学礼仪》推荐辞

待人如己是礼仪的黄金法则,尊重、体谅和诚实是礼仪的三块基石。

本书适合父母学院或团契用来做礼仪培训教材;学校团购开展师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教学活动;适合儿童、青少年事工的工作者,各种营会的教战手册。

——本书编辑

此次再版,在原著的基础上,作者增加了许多校园生活的礼仪,并辅以解析,教给老师和孩子如何操作。全书娓娓道来,以身说法,不啻为“小细节、大德育”,是一部可供大家学以致用的好书。

——北大附小校长 尹超

《佩蓉教孩子学礼仪》的特色

1、及时回应信息化时代的挑战。

当下,手机、电脑等电子用品正在扮演着侵害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瘾”形杀手角色,虚拟的网络世界真实地俘虏和夺走了我们的配偶、父母、孩子和朋友。面对这些无处不在的“瘾”情和捆绑,作者主张用理性和智慧平衡地使用电子用品:不惧怕,不拒绝,也不受其辖制。以家庭为单位,通过建立电子用品使用公约和制订使用礼仪,释放和祝福我们的家庭。这是本书新增加的内容,也正切中当下网络电子产品所带来负面影响的要害。作者的呼喊,为建造积极亲密的家庭、社交关系,保护孩子年轻的心灵,使孩子乐观开放、不被“瘾性”杀手虏获,如及时雨般积极有效。

2、生活化和实操性。

在重点篇章末附有“家庭礼仪训练”,包括“学习重点”、“亲子互动”和“养成目标”三部分。突出了篇章中要掌握的各项技能,并设计了若干生活化的训练场景,让父母以人生教练的身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操练孩子,帮助他们学习新技能,养成好习惯。

3、“礼仪”观念的更新。

礼仪不是一套规约、仪文和教条,不是简单告诉你如何做才得体,而是从培养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开始,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再慢慢地内化成根植于心的生命品格,成为生命的祝福。

《佩蓉教孩子学礼仪》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教孩子如何在家庭、学校、社区及特殊场合下举止得体的礼仪书,包括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礼仪。本书已是第三次再版,每一次出版都会根据读者反馈的问题加以修订和细化,所以越来越受到父母和老师的喜欢。在教导和训练孩子的过程中,他们首先自己受益,也与孩子一同成长。

本次再版新增的“电子用品篇”,是由王潇女士等翻译整理而成。编辑将内容重新规划统筹,在重点篇章末编设了“家庭礼仪训练”,包括“学习重点”、“亲子互动”和“目标养成”三部分,突出了篇章中要掌握的各项技能,设计了若干生活化场景,让父母以孩子人生教练的身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得本书更具生活化和实操性,品格养成的训练效果更加明显。

相关书籍将讨论重点多放在如何培养孩子外在礼节上,本书强调一旦孩子心中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摆正了心态,他们的行为自然会随之改变,因为人心里的意愿决定了其态度和行为。孩子们就像一个个空杯子,如果每个孩子的心能够被爱浇灌并且满溢,就会从外在表现为良好的礼仪。待人如己,以尊重、体谅、真诚的态度来与人相处,愿意看重他人的益处,从而给周围的人带来祝福,滋润全地。

《佩蓉教孩子学礼仪》作者简介

蒋佩蓉(Rossana Lin),著名婚姻、亲子和礼仪专家。毕业于麻省理工,任职过多家世界知名跨国公司,曾任麻省理工中国总面试官。集中美教育专家、儿童成长力培训专家、国际商务礼仪培训专家等诸多身份于一身。作为中西合璧文化的使者,佩蓉将礼仪的最高境界——爱和尊重融汇到人际和商务关系中,受到微软中国、摩托罗拉中国、信必优、美国商会等跨国企业和国际组织的欢迎,并多次应邀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商学院演讲。佩蓉的礼仪理念及培训课程,覆盖从小学到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既帮助家庭从小夯实孩子的根基,又在进入职场前通过全人的培训打造高起点、高效率的优质人才。然而,最让佩蓉津津乐道的身份却是先生的好太太、三个儿子的好母亲、年轻女性的“心灵导师”。

蒋佩蓉曾作序推荐《从灵开始做父母》,她的主要著作包括《佩蓉教孩子学礼仪》、《佩蓉的妈妈经1:母亲自我成长必读胜经》、《佩蓉的妈妈经2:妈妈商学院智慧妈妈11商》、《佩蓉谈商务礼仪和沟通》、《丰盈心态养孩子》和《下一代的竞争力》等书。她曾和她的丈夫林为千先生合著了《人生休止符》、《给孩子一个间隔年》等书。

《佩蓉教孩子学礼仪》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二版自序

新版自序

品格篇

  • 礼仪是什么
  • 管教你的孩子
  • 真正的绅士
  • 真正的淑女
  • 领导力是训练出来的

家庭篇

  • 了解你的孩子
  • 用餐好习惯从幼儿做起
  • 每周一次的约会
  • 管理个人物品
  • 家庭用餐礼仪
  • 餐桌上的美好时光

学校篇

  • 幼儿园要学的功课
  • 作为学生的礼仪
  • 校园这个训练场
  • 解决冲突:敢做敢当
  • 比赛中的体育精神

社交篇

  • 第一印象管理
  • 智慧地使用语言
  • 聊天的艺术
  • 外出就餐的礼仪
  • 生日派对礼仪多
  • 凯安的生日派对

特别场合篇

  • 旅行的礼仪
  • 宾馆住宿的礼仪
  • 春节礼仪
  • 公共场合的礼仪细节
  • 做小观众的礼仪小细节

电子用品篇

  •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玩电子游戏
  • 建立家庭电子用品使用公约
  • 我们家的电子用品使用公约
  • 电子用品使用礼仪

附录

  • 父母常见的问题与回答
  • 良性网络游戏和资源
  • 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游戏
  • 关于家庭媒体使用方法与规则的建议

《佩蓉教孩子学礼仪》书摘

充满温情与爱意的共同成长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主编 郜云雁

曾经以为小孩子的礼仪不需要费心教,只要父母平日举止得体,注意礼貌和修养,孩子自然而然会学到待人接物的要领。然而,伴随着儿子一天天地长大,当我开始带着他外出旅行,并参加一些聚会活动时,儿子频频出现的那些令人尴尬和脸红的状况,开始动摇了我的育儿信心。

难道我所遵循的“自然教育”法则错了吗?

此时,我回想起了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大学同学的育儿方法:从小就要建立很多规矩,做得好要表扬,做得不好要批评。我当时以为,这种教育方法过于教条,尤其是看到不到四岁的可爱小女孩,因为被父母责怪不应在餐桌上乱踢腿而泪水涟涟时,我的心情也很不平静。虽然承认自己在儿童礼仪方面是门外汉,但是我仍然确信,真正好的礼仪教育绝不是孩子为避免恐惧和羞愧而实现的。

不久,我有幸认识了蒋佩蓉女士。她分享了很多养育三个儿子的经验,令我印象十分深刻。比如,佩蓉夫妇和孩子们一起学习闭嘴进餐和口中有食物时不许说话,当所有家庭成员连续七天都能做到时,全家就一起出去庆贺一下;每逢周末,父亲会亲自带着三个儿子一早起来准备早餐,以感谢妻子平日为家人的辛勤付出;为了培养五岁的大儿子凯文良好的用餐礼仪,佩蓉开始每周单独带凯文去喝下午茶,茶室优雅的环境和服务员周到的服务,让凯文在轻松的交流中开心地学会了许多用餐礼仪。佩蓉一家身体力行的教育实践,让我突然有所顿悟,原来儿童礼仪并不是简单的对与错、好与坏的教育,而是可以充满温情与爱意的共同成长。

学习礼仪是要牢记一大堆繁文缛节吗?掌握礼仪就是为了向他人展示自己多有修养吗?为什么有些看起来很有修养的人,却容易跌进因自我感觉高人一等而藐视他人的怪圈?在这本书中,蒋佩蓉女士给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诠释。她认为,礼仪首先是关于“我是谁”的问题,而不是“我做了什么”。而只有我们真正认识了自己的长处,我们向他人表达的尊重才不会显得虚伪和做作,才会充满真诚。只有我们真正认识了自己的优势,我们才能做到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尊重他人。其实,礼仪是一种能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的能力,礼仪的核心,就是用一种得体的方式向周围人表达尊敬、感激和关怀之情。

书中有大量来自佩蓉一家的精彩案例,读后常常令人忍俊不禁。比如,在三个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曾发生了一次“白地毯事件”。当时刚搬了新家的佩蓉,因为家里到处都铺了非常漂亮的白地毯,所以非常在意家里是否整洁,也不愿意让孩子邀请小朋友来做客。没想到刚住了两个星期,儿子们就打翻了桌上的油漆桶,更糟的是,他们竟然兴奋地踩着红色的油漆到处乱窜,还在油漆上打滚后,跑到每个房间的镜子前沾沾自喜地照镜子。在遭受了整整一个下午的噩梦般的地毯清洗工作后,年轻的母亲突然有所顿悟:与其花钱重新换地毯,不如让自己从“工作奴”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从此以后,佩蓉敞开了大门,小朋友们经常来家里玩耍,她也不再紧张兮兮地跟在后面清理地板了。更为重要的变化是,一家人终于悟到了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人身上,而不是物品身上。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不能指望孩子学会那些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倾心参与和付出。为了让儿子们学到乐于付出和服务他人的好品质,佩蓉一家曾多次利用休假去甘肃支教。有一次,夫妇俩都因突然发烧而无法上当天的英语课,此时还在上初中的大儿子凯文勇挑重担,承担起了那天的英语课,二儿子则一边看护小弟弟,一边在一旁做助教。他们一家还常年资助甘肃当地的一个贫困家庭,这个家庭的姐弟俩后来都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美国“全美最佳教师奖”获得者雷夫·艾斯奎斯曾说过,教育无捷径。我认为,家庭教育亦无捷径。那些品格高尚、有杰出表现的孩子,透过他们身后的家庭,总能看到身体力行的父母的辛勤汗水。儿童礼仪教育需要实践,更需要相关礼仪知识的指导。阅读该书,相信能让你的实践增添更多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