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下)

本书与《忏悔录》和《论三位一体》并誉为奥古斯丁最为重要的三部著作。按奥古斯丁的理解,上帝之城是上帝作王,由天使和圣徒组成的城市,是基督徒得救之后的归宿,尘世中基督徒团体即教会是尚未最终到达的上帝之城。本书芜杂精深,奥古斯丁深刻地评论了罗马的宗教、历史和政治问题,并在其中全面展示了自己神学思想,是历史上的经典名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帝之城》共三册22卷(一键购买),此为下册17-22卷。

描述

报佳音号 6838
外文书名 The City of God
作者 [古罗马]奥古斯丁
译者 吴飞
ISBN 978-7-5426-2943-2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月 2009年1月第1版;2016年7月第3次印刷
开本 16K
页数 352页;360千字

《上帝之城》推荐辞

《上帝之城》与《忏悔录》和《论三位一体》并誉为奥古斯丁最为重要的三部著作。按奥古斯丁的理解,上帝之城是上帝作王,由天使和圣徒组成的城市,是基督徒得救之后的归宿,尘世中基督徒团体即教会是尚未最终到达的上帝之城。本书芜杂精深,奥古斯丁深刻地评论了罗马的宗教、历史和政治问题,并在其中全面展示了自己神学思想,是历史上的经典名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译者参考了英译本、日译本和中译本(其中一个译本为王晓朝翻译的《上帝之城》),从拉丁文直接翻译为中文。

《上帝之城》内容简介

奥古斯丁生活在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年代,是教会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他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本书与《忏悔录》和《论三位一体》是他最著名、最有影响的三部著作。

《上帝之城》的基本特点,一是奥古斯丁在其中全面展示了自己的整体神学思想,一是他在此集中处理了罗马的宗教、历史和政治问题。这些特点使《上帝之城》仍然成为奥古斯丁非常重要的一部书,虽然读这部书可能不会像读《忏悔录》和《论三位一体》那么充满乐趣,而且只有在掌握了他的总体框架后才能看出其价值。

在这部书里,处处可以看到奥古斯丁与古典思想之间的连续和断裂。但重要的不仅是他与古典的关系,而且是它与后来的基督教思想,特别是现代思想中一些核心理念之间的关系。

《上帝之城》共三册22卷(一键购买),下册含16-22卷。

《上帝之城》作者简介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北非迦太基希波主教,四、五世纪西方教父,基督教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神学家,被大公教会称为“恩典博士”。现代德国教义史家哈纳克曾指出,基督教教义到奥古斯丁已经大致完备,其后的神学家不过是为他的思想做脚注而已。他的神学观点集早期基督教思想之大成,历经中世纪的沉潜发展,到宗教改革运动时成为神学争论的焦点,这也奠定了他作为教义史之论述轴心的地位。

奥古斯丁著作等身,著有《论三位一体》、《论信望爱》、《道德论集》、《论四福音的和谐》、《论原罪与恩典》、《论灵魂及其起源》(附《论基督教教义》)、《驳朱利安》、《论秩序:奥古斯丁早期作品选》、《论自由意志》(含《独语录》)、《恩典与自由》、《忏悔录》、《上帝之城》(又译“天主之城”)等书,其中以《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及《忏悔录》最为知名。国内已有多种《忏悔录》译本和《上帝之城》译本,如应枫译《忏悔录》、周士良译《忏悔录》、任小鹏《忏悔录》;吴宗文译《天主之城》、王晓朝译《上帝之城》、吴飞译《上帝之城》。

奥古斯丁有不少著作被收录于《奥古斯丁选集》、《教父及中世纪证道集》、《古代经注》、《信仰二十讲》和《心灵面包》等书,国内外亦有不少研究奥古斯丁神学思想及教会牧养的专著出版,如《主教的书信空间》、《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最伟大的思想家:奥古斯丁》等书。

如需更多认识奥古斯丁,我们强烈推荐最为经典的奥古斯丁传记——《希波的奥古斯丁》,除此之外,《追寻之旅:奥古斯丁传》和《奥古斯丁图传》也可以读;约翰·派博牧师曾在《至高喜乐的传承》中记念奥古斯丁,我们也一并推荐给弟兄姐妹。

《上帝之城》译者简介

吴飞,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基督教哲学、宗教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著有《麦芒上的圣言》、《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浮生取义》和《自杀与美好生活》等书,译著有《上帝之城》等书。

《上帝之城·下》目录(节选)

上帝之城卷十七

  • 1、先知时代
  • 2、上帝应许肉身的以色列会拥有迦南的土地,这个应许何时实现
  • 3、先知们有三层象征,一层指向地上的耶路撒冷,一层指向天上的耶路撒冷,一层两者同时指涉
  • 4、预言中讲到以色列的王和祭司的变化,撒母耳的母亲哈拿是教会的象征,她也对此作出了预言
  • 5、“神人”通过一个先知之灵对以利说的话,象征着亚伦所确立的祭司制度将被废除
  • 6、犹太人的祭司与王国,虽说是永远屹立,却并不长久;因此,那对永恒的预言,必须另外理解
  • 7、以色列王国分裂了,这象征了灵性的以色列和肉身的以色列的永久分离
  • 8、就大卫之子给大卫的应许,我们发现并未实现在所罗门身上,而是充分实现在基督身上
  • 9、《诗篇》第八十九篇中关于基督的预言,与《撒母耳记》中拿单的预言所应许的何其相似
  • 10、地上的耶路撒冷王国中的行事,与上帝所应许的这一个不同,所以我们认为,这应许其实指的是另外一个王和另外一个王国的光荣
  • 11、上帝选民的实质。因为基督穿上肉身,他们是在基督之中的。只有他具有把自己的灵魂超拔出地狱的力量
  • 12、《诗篇》里面有“主啊,你从前的悲悯在哪里”这类的话,我们认为对应许的这种祈求属于何人
  • 13、这应许的和平究竟是什么,是否可以在所罗门的时代得到印证
  • 14、大卫关心以神秘的顺序安排《诗篇》各篇
  • 15、《诗篇》中关于基督和教会的预言,是否全部适合于在本书中谈到
  • 16、《诗篇》第四十五篇谈到了基督和教会,或是明确谈,或是用隐喻说
  • 17、在《诗篇》第一百一十篇中,有些是在预言基督的祭司位置;在第二十二篇中,有些是在预言他的受难  
  • 18、《诗篇》第三首、第四十一首、第十五首、第六十八首中,预言了主的死亡和复活
  • 19、在《诗篇》第六十九首中,宣布了犹太人顽固不化的不信
  • 20、大卫的王位与品德;其子所罗门,在被认为是他的著作的书中,以及那些无疑是他自己的著作中,所发现的关于基督的预言
  • 21、所罗门以后的诸王,或在犹大,或在以色列
  • 22、耶罗波安以不敬的偶像崇拜亵渎了治下的人民,但是上帝并没有放弃通过先知们警醒,防范了很多人不陷入偶像崇拜之罪
  • 23、希伯来的两个王国境况不同,最后两个民族于不同的时间都被劫持,成了俘虏,犹大后来恢复了自己的国,但最终又转入了罗马的治下
  • 24、犹太人中最后的先知,或是福音书历史中说在基督降生时的先知

上帝之城卷十八

上帝之城卷十九

上帝之城卷二十

上帝之城卷二十一

上帝之城卷二十二

主要概念译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