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他的脚步(曾入选有史以来最畅销图书前10名)

一个流浪汉直言不讳:耶稣所走的是一条舍己奉献的道路,而许多自称是耶稣门徒的人却过着安逸奢华、只顾自己的生活。作为回应,许多人承诺在一年之内,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问问耶稣会怎么做,然后再照着去行。他们的生活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社会也在默默地发生着改变……

SKU: 6161 分类: ,

描述

报佳音号 6161
外文书名 In His Steps (pocket size)
作者 [美]查尔斯·谢尔登(Charles M. Sheldon)
译者 陈刚
ISBN 9787506827737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2.7
开本 64K
页数 377页;170千字

《跟随他的脚踪》内容简介

“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彼前2:21)

本书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然而从诞生那天起直到今天,它所谈论的问题却依旧真实。正如世事变迁,人们行为的终极原则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在19世纪的美国小镇,一位牧师因为在家中接待了一位垂死的流浪汉,内心受到极大冲击。他在牧师优越的位置上不禁思考,在自己生活的每个场景中“耶稣会怎么做?”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应这个跟随主脚踪的问题。此后各色不同的人也在感动之下,开始在自身的处境中根据耶稣教导的原则来生活,其中有报刊主编、巨额财产拥有者、天才歌手、大机构主管……报刊主编开始考虑是否要报道残酷的拳击比赛和带露骨描写的新闻,高级主管要考虑是否要隐瞒自己机构的犯罪行为,天才歌手要看待自己内心想一夜成名的动机。

“耶稣会怎么做?”如此提问,不是时髦,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在生活真实、无可逃避的复杂中,挑战无处不在。他们是如何顺应感动去克服各种困难,凭着信心抗拒世俗的潜规则,守住自己的承诺?有人又是如何屈从了环境压力,一直活在自责中?他们效法耶稣脚踪的行为如何对他们的每日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以至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在书中许多感人的故事中,故事亲历者们内心真实的挣扎一一披露。在现代世界的场景中,如此的感动和挣扎每一天还在许多人心中延续。究竟我们今天该怎样来回应心中的感动和现实中的真实,怎样来真正地跟随他的脚踪?

本书自1897年诞生以来,历久弥新,知名度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曾被列为世界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图书排行榜前十名。

《跟随他的脚踪》作者简介

查尔斯 • M. 谢尔登(1857–1946)

美国牧师,曾主持堪萨斯州托皮卡教会。他所处的19世纪末的美国,正值产业革命兴起,大量失业使得社会动荡、人心无助。

由于忧心于当时教堂内的人数不多,谢尔登想出了一个主意,在每周日晚讲道时讲述一个小故事,每个故事的结尾都会留有悬念。这些故事都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即提出一个问题:在面对各种道德抉择时,耶稣会怎么做。他讲述的这些故事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为了知道故事下一步会如何进展,去教堂的人数激增。1897年他将这些故事改编成小说,取名为《跟随他的脚踪》。

小说出版后,引起极大反响,至今已销售了3000多万册。20世纪末书中讲述的核心问题也曾在美国年轻人中再次受到关注。

《追随他的脚步》书摘

序言

《追随他的脚步》是一部虚构作品。它首次出版于1897年的美国,首版后深受读者欢迎,影响巨大。迄今已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国外已跻身经典。排行榜大王拉塞尔·艾什(Russell Ash)在1997年将该书列入有史以来最畅销的10本图书之列,当时统计的销量是2850万册。作者查尔斯·谢尔登在创作此书时,美国正处在历史的大转折和近代工业化即将完成时期。电灯和电力系统的发明,为美国的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与此同时,新机器的发明淘汰了很多工人,失业人员到处游荡寻找工作机会;社会的贫富分化非常显著。最让谢尔登感到不安的是:很多自称为耶稣门徒的人,口口声声说追随耶稣,但却在做一些按理说耶稣绝不会去做的事情。他们自私自利,生活奢靡。在这种背景下,谢尔登写作了《追随他的脚步》一书,试图以此敦促人们特别是教会的会众回归基督教传统价值观。本书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在一个教堂里,一个流浪汉直言不讳地对所有聚会的人说,耶稣走的是一条牺牲舍己的道路,但很多来教堂做礼拜的人却自私自利,过着奢华安逸的生活,虽然口说跟随耶稣,但实际上根本没有活出耶稣的样式来。教会的牧师深深地被流浪汉的话所刺痛,于是带领一批人发起了一场运动:他们承诺在一年之内,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问耶稣会怎么做,然后照着去做。随着这场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结果,参与其中的人,进而整个社会都在默默地改变着……任何社会都需要一批心存良善、信实勤劳、宽厚包容、勇于进取、言行一致的人来支撑。当今的中国社会也不例外。对于中国现代化及其进程中衍生问题的思考.是我们出版这本书的出发点。本书曾由陕西师大出版社和新世界出版社分别于2003年和2011年出版,此次重译出版,在译文方面更为规范、精确,体现出了自己的风格。当然,作为一部西方学者一百多年前写就的文化读物,本书内容难免有让中国当代读者感觉隔膜之处,相信各位读者对此会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7月

第一章 教堂里的震撼

一个星期五的早上,亨利·麦克斯韦牧师正试图完成星期天上午的讲章。他已经被打断了很多次。当上午快要过去的时候。他变得越来越烦躁,写讲章的速度开始变得很慢。“玛丽,”他处理完最后一件琐事来到楼上对妻子说道,“从现在起,如果有人来,希望你说我很忙。不能下去,除非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好的,亨利。但是我要去幼儿园看看,整座房子就只剩下你一个人了。”牧师走进书房,关上了门。不一会儿,他就听到妻子出去的声音,然后一切都安静下来。他坐到书桌前,松了一口气,开始写讲章。讲章的主题出自圣经中的彼得前书2章21节:“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他在讲章的第一部分强调了耶稣的救赎之工所展现的牺牲的爱,呼吁大家留意耶稣在各种情况下承受苦难的事实——既在十字架上,也在平日的生活中。接下来,他从榜样的角度来强调耶稣的救赎。他从耶稣的生平和教导来阐述,因着耶稣所活出来的样式,追随他的脚步将怎样有助于灵魂的拯救。现在他在写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跟随耶稣的牺牲精神,效法他的榜样的必要性。他写道:“有三个步骤。哪三个步骤呢?”他正要按照逻辑顺序把这三个步骤一一写出的时候,门铃忽然尖锐地响起来。他家的门铃是那种上了发条的,响的时候就像时钟一口气要敲12下一样。亨利·麦克斯韦坐在书桌前,皱了一下眉头。他并没有起身去回应门铃。很快门铃又响起来。他站起来走到窗户边,从那里可以看到前门。他看到一个人正站在台阶上。那是一个年轻人,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看上去像一个流浪汉,”麦克斯韦自言自语道,“我得下去,并且……”他没有把话说完,就下楼去把前门打开。刚开始两个人面对面站着,谁都没有说话。然后那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说道:“我失业了,先生。我想也许你能帮我找点什么事情做。”“恐怕我帮不上什么忙,现在工作很难找。”牧师回答道,开始慢慢把门关上。“也许你能帮我向铁路部门、一些工厂主,或者别的什么地方推荐一下。”那个年轻人继续说道,同时不安地把一顶褪了色的帽子不停地从一只手倒到另一只手。“我的推荐也没什么用。请原谅,今天上午我很忙。我希望你能找到工作。但非常抱歉,我这儿不能给你什么事做。我只有一匹马和一头牛,这些活我自己就能干。”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