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历史”第三辑:基督教与中西文化青年博士论坛

上海大学历史系暨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多年来致力于宗教与历史的研究,目前研究的领域已经从基督新教历史的研究,逐步扩展到天主教以及其他宗教领域的研究。
自2010-2011年以来,上海大学历史系暨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举办“基督教与中国文化青年博士论坛”系列讲座,主要邀请了国内从事基督教研究、目前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系列讲座在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获得好评。《“宗教与历史”第三辑:基督教与中西文化青年博士论坛》选自系列讲座的精选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明清基督教的传播与中国社会
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基督教在华际遇
新中国建国后的基督教发展状况研究
国际视野中的基督教传播

SKU: 5560 分类:

描述

报佳音号 5560
作者 执行主编:舒健
第二作者 丛书主编:陶飞亚
ISBN 978-7-5671-0879-0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4.4
开本 16K
页数 251

《“宗教与历史”第三辑:基督教与中西文化青年博士论坛》内容简介

上海大学历史系暨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多年来致力于宗教与历史的研究,目前研究的领域已经从基督新教历史的研究,逐步扩展到天主教以及其他宗教领域的研究。在今天学科大融合的背景下,学者们希望借助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推动宗教与历史的研究。此次推出“宗教与历史”丛书就是这方面的一次尝试,希望这套丛书能一直出版下去,形成系列的研究成果。

同属“宗教与历史”丛书的,有《“宗教与历史”第一辑: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宗教与历史”第二辑:中国基督教青年学者论坛》、《“宗教与历史”第三辑:基督教与中西文化青年博士论坛》、《“宗教与历史”第四辑:世界史视野下的宗教》、《“宗教与历史”第五辑:晚明以来的天主教研究》、《“宗教与历史”第六、七辑:汉语文献与中国基督教研究(全2册)》、《“宗教与历史”第八辑》和《“宗教与历史”第九辑》等书。

上海大学历史暨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自2010-2011年以来举办“基督教与中国文化青年博士论坛”系列讲座,主要邀请了国内从事基督教研究、目前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系列讲座在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获得好评。本书即选自系列讲座的精选论文。

《“宗教与历史”第三辑:基督教与中西文化青年博士论坛》编者简介

丛书主编 陶飞亚,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学术总监。多年从事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历史的研究,著有《冲突的解释》、《性别与历史 : 近代中国妇女与基督教》、《中國的基督教烏托邦:耶穌家庭(1921-1952》等书,现为“宗教与历史”系列丛书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基督教文献书目的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身体·灵魂·自然:中国基督教与医疗、社会事业研究》辑录了他的一篇论文。

执行主编 舒健,博士,上海大学历史系副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与近现代中国社会,著有《韩国现存元史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合著)、《大数据时代的历史研究》等书,《“宗教与历史”第一辑: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宗教与历史”第五辑:晚明以来的天主教研究》等书辑录了他的论文。

《“宗教与历史”第三辑:基督教与中西文化青年博士论坛》目录

“宗教与历史”丛书编纂说明

“宗教与历史”丛书编委会成员

《“宗教与历史”第三辑》序言

明清基督教的传播与中国社会

  • 庞天寿考(董少新)
  • 明末清初天主教贞女群体研究(周萍萍)
  • 中西之别:明末清初天主教丧葬礼初探(肖清和)
  • 从幼童启蒙课本到宣教工具——1823年至1880年间基督教《三字经》的出版(郭红)
  • 从东方学到汉学——艾约瑟的比较语言学与汉语研究(陈喆)
  • 概念史视野中晚清的天主教与新教(章可)
  • 一个异在化符号的民间演绎——对清末反教画的符号人类学研究(褚潇白)
  • “独其一死可塞责”——江召棠之死与清末南昌教案(杨雄威)

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基督教在华际遇

  • 清末民初宪政改革中的信教自由问题——兼论近代中国基督徒争取信教自由的斗争(1900-1923) (刘义)
  • 革命与改良的相遇:来华新教传教士话语中的中国共产党(1928-1936) (杨卫华)
  •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督教会合一运动述评(张永广)

新中国建国后的基督教发展状况研究

  • “大旱望云霓”: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基督教访问团(刘建平)
  • 建国以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发展逻辑——基于宗教非政府组织行为政治化原因的口述史考察(刘骞)
  • 走向建构中的公民社会——2010年的中国基督教:责任与反思(黄海波)

国际视野中的基督教传播

  • 近代朝鲜半岛基督教传播中的中国因素(舒健)
  • 当代基督教传教运动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涂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