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天主教“书籍传教”研究(1552-1773)

本书是对明清之际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采取的一种称为“书籍传教”的传教新方法的全面研究。
“绪论”部分回顾基督教历史上的传教方法,对“书籍传教”进行界定和概念辩析,分析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并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视界。第二章从传教士对华文化适应政策、在华文化身份和传教战略的视角分析了“书籍传教”兴起的原因和过程。第三章通过梳理传教士的“天学”书籍的写作缘起和写作过程来观察中西士人间的互动关系,其后的附文,从书籍的资料来源和内容进一步论述这一问题。第四章研究了与传教士“天学”书籍出版相关的几个问题,如出版地点、出版最集中的时间段、出版管理、出版者、中国士人的序跋、流布方式等。第五章通过叙述中国士人的回应来分析“书籍传教”效果。“结论”部分对全书进行总结和概括。

SKU: 5514 分类:

描述

报佳音号 5514
外文书名 A Study of Catholic Proselytizing by Means of Books from the mid-Ming Dynasty to the mid-Qing Dynasty (1552-1773)
作者 伍玉西
ISBN 978-7-01-017149-4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7.3
开本 16K
页数 283

《明清之际天主教“书籍传教”研究(1552-1773)》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明清之际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采取的一种称为“书籍传教”的传教新方法的全面研究。

“绪论”部分回顾基督教历史上的传教方法,对“书籍传教”进行界定和概念辩析,分析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并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视界。第二章从传教士对华文化适应政策、在华文化身份和传教战略的视角分析了“书籍传教”兴起的原因和过程。第三章通过梳理传教士的“天学”书籍的写作缘起和写作过程来观察中西士人间的互动关系,其后的附文,从书籍的资料来源和内容进一步论述这一问题。第四章研究了与传教士“天学”书籍出版相关的几个问题,如出版地点、出版最集中的时间段、出版管理、出版者、中国士人的序跋、流布方式等。第五章通过叙述中国士人的回应来分析“书籍传教”效果。“结论”部分对全书进行总结和概括。

本书属于“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系列图书,丛书此系列的有《元代基督教研究》、《史学家约瑟夫斯及其世界》、《《明清之际天主教“书籍传教”研究(1552-1773)》》、《神圣与凡俗:明末至鸦片战争前天主教与民间信仰的遭遇》和《“道中生活”:怒江傈僳人的日常生活与信仰研究》等书。

《明清之际天主教“书籍传教”研究(1552-1773)》作者简介

伍玉西,湖南新化人,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韩山师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基督教史及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史研究,著有《明清之际天主教“书籍传教”研究(1552-1773)》、《宗教与近代广东社会》(合著)等书

《明清之际天主教“书籍传教”研究(1552-1773)》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基督教历史上的传教方法与“书籍传教”的含义

第二节 本课题的国内研究状况、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传教的特性与本课题的研究视界

第二章 “书籍传教”的兴起

第一节 传教士东来与耶稣会对华文化适应政策的形成

第二节 耶稣会士的“西儒”身份与“儒士归化”传教战略

第三节 面向儒家士人的“书籍传教”

  • 一、利用西洋图书的外在吸引力
  • 二、借助“天学”书籍的学术影响力
  • 三、发挥书籍的信息传播优势

本章结语

第三章 传教士“天学”书籍的著译缘起与过程

第一节 宗教类书籍

  • 一、经仪文
  • 二、教会历史
  • 三、基督教伦理
  • 四、神学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类书籍

  • 一、自然哲学
  • 二、逻辑学
  • 三、语言文学
  • 四、心理学
  • 五、伦理学
  • 六、教育学
  • 七、音乐

第三节 自然科学与技术类书籍

  • 一、数理
  • 二、天文历法
  • 三、地理地学
  • 四、机械矿冶
  • 五、生物医药

本章小结

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张力及传教士会通二者的努力

第四章 传教士“天学”书籍的刊印与流布

第一节 刊印种类

第二节 教会的出版管理

第三节 书籍的刊印者

  • 一、传教士刻印
  • 二、中国天主教徒刻印
  • 三、教外人士刻印

第四节 中国士人的序、跋

第五节 流布形式

  • 一、教徒自印
  • 二、作为礼品赠送
  • 三、散发
  • 四、销售
  • 五、借阅

第五章 中国士人的回应

第一节 从惊羡到幻构

  • 一、对“番书”的惊羡
  • 二、对“西儒”的倾服
  • 三、对“西邦”的幻构

第二节 宗教皈依

  • 一、“天学”书籍引发的信教故事
  • 二、士人天主教信仰与“天学”书籍的关系

第三节 反教、护教与禁教

  • 一、明末“南京教案”
  • 二、《圣朝破邪集》与《辟邪集》
  • 三、1644年成都仇教事件
  • 四、清初“历狱”
  • 五、清政府的禁教

第四节 中国士人对“天学”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