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更懂我 – 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原校园出版社《我们的孩子都受了伤》,报佳音特别推荐)

《怎样更懂我》取自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字里行间浸透着对青少年的理解……正如中学教务主任林薇老师所说:它是一位严谨的学者直接进入现象领域,贴近青少年生活现象写成的书;它是一本符合质性研究,具备信度、效度,忠实记载并反映青少年行为的书;它是一本从生活环境脉络直接探究青少年内在心理历程的书。

SKU: 2988 分类: ,

描述

报佳音号 2988
外文书名 Hurt: Inside the World of Today’s Teenagers
品牌 康培思
作者 [美]查普曼·克拉克(Chapman Clark)
译者 屈贝琴
ISBN 978-7-5117-0986-8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1年9月
开本 32k
页数 292页;180千字

《怎样更懂我》内容简介

当你看到一对穿着中学校服的男女学生勾肩搭背、搂着腰走在路上;当你看到网吧里那些正热火朝天打着游戏的中学生;当你看到歌厅霓虹灯下那些狂舞着的青少年……你会想些什么?你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吗?

孤独、恐惧,渴望被爱、被接纳、被理解,种种渴望抓着他们的心!或许,你漠视,当今青少年就是这个样子;或许,你抓狂,想帮助他们,而又无从下手;或许,你已经开始行动了,盼望得到相关的辅导。

《怎样更懂我》取自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字里行间浸透着对青少年的理解……

正如中学教务主任林薇老师所说:它是一位严谨的学者直接进入现象领域,贴近青少年生活现象写成的书;它是一本符合质性研究,具备信度、效度,忠实记载并反映青少年行为的书;它是一本从生活环境脉络直接探究青少年内在心理历程的书。

《怎样更懂我》作者简介

查普曼·克拉克(Chapman Clark),美国丹佛大学博士(Ph. D., University of Denver),现为美国福勒神学院教授,学生领导力项目(Student Leadership Project)及青年研究所(Institute of Youth Ministry)主任,常年在第一线辅导青少年。他还是Youth Worker杂志的主编;他的著作,除本书外,还有Hurt: Helping adults navigate the adolescent maze,以及Disconnected: Parenting Teens in a MySpace World等。

查普曼·克拉克工作的领域相当广泛,他从事青少年工作超过15年,在神学院担任教授18年;他还是一位资深的牧师,在社区、媒体、企业、教育、家庭等领域从事咨询和培训工作。

查普曼·克拉克和妻子迪结婚三十年,育有三个孩子,他们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伯班克。

附录A:变迁世界里的教会青少年事工

我在教会参与青少年事工已经三十多年。高二时,我在教会开始接触青少年事工,而我是在高一时,通过Young Life事工信主的。很快的,我全心投入Young Life与教会的青少年团契,先担任学生主席,上大学后,我继续担任辅导。大学毕业后的一个礼拜,我专职事奉青少年族群,成为Young Life的全职同工,基于在职训练的需要,我继续在富勒神学院攻读神学课程的人文硕士;目前在此任教。

我在Young Life工作了十五年,负责过不同的职务与训练。过去十二年来,我在神学院开授“青少年事工”、“青少年家庭事工”的课程,目前教授的是“青少、家庭与文化”。这段期间,我立定心意和学生保持接触,包括教会里的青少年,以及和宗教保持距离的青少年。因此,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我一直服事着青少年,站在关心青少年的前线,也教导别人如何与青少年相处。

青少年事工的现况

在教会里,大多数平信徒都用“青少年事工”这个标签来描述以孩子(通常指的是初、高中生)为对象的活动与努力。青少年事工如果做得好,既能振奋同工又有果效。从事青少年事工的,通常都是诚恳、好心好意、又有爱心的大人,希望照顾的这群孩子、能与基督建立个人的关系。大多数教会的青少年事工,是通过少数志愿者,有时候是由支薪的青少同工来带头进行。多半,青少年事工扮演的是成人小区与青少年当中的桥梁。

青少年事工的正面效应是,让青少年至少都有几位真心关切他们的大人。关心青春前期族群的事工所产生的温馨与保障弥足珍贵,特别是如果辅导了解,活动内容需要更多顾及青少年的感受,而不是认知的训练与教化;让青少年知道,教会应该并能够在他们的未来扮演怎样的角色。

当青春中期族群逐渐体会到社会的遗弃,连带会影响他们的决定与人际关系,青少年事工的活动安排与机构组织就会使青少年更加为之怯步,毫无兴趣或公然表示不屑。这个转变,显然也有例外,就像我在这本书里提到的每件事都有例外一样。大人如果关心青少年个人的好处,甚于活动或“事工”,就更能够让学生在青春中期时期保持忠心与热诚。然而,实际状况是,执行活动的要求与期望往往成为驱策大人关切的焦点。青春中期族群很容易就会察觉,在辅导的眼中,活动似乎比他这个人重要。这导致青少年事工的危机:一旦学生将“青少年事工”与其他“弃他们于不顾的机构”划上等号,那么充其量,事工也只能接触到青少年虚伪的表层。

社会的遗弃,如何影响传统青少年事工的思维

几十年来,我看过上百场的青少年事工活动,在几十间教会与教会机构担任咨询,并与上千名青少年事工领袖与学生交流,我的结论是:遗弃青少年的不限于“世界”,在教会的体系与架构里也相当盛行。青少年事工考虑的往往是数字的成长、表面而立即的响应、与聚会人数,重视事工过于看重个人。对青春中期族群而言,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遗弃。例如,某次聚会,有12名学生到场,但是“通常”有18人出席。辅导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到哪里去了?”这让出席的12人怀疑自己的出席是否根本无足轻重。

教会遗弃青少年,有个更微妙而狡诈的方式,就是认为学生才能影响学生。大人撤离,不再培育青少年融入教会生活。因此,主导青少年事工每一个层面的领袖几乎都是学生,从带领小组、到选择带领敬拜的教材与教导,通通包办。这个理念听起来很能层层授权,但是却不是个有效的方式。大人如果假设青少年不需要协助,就能成为教会中互为肢体的成员,那就是危险的警告了。青少年亟需真心关怀他们的大人,愿意了解生活表面底下的世界,陪伴他们走过矛盾,温柔而有耐心地带领他们、如同牧羊人一般地引导他们迈入成年时期。把青少年事工完全交给学生的说词是,“产生改变并非大人不可,大人只需要提供资源,鼓励学生走出去付诸行动。”但是,这传递给青少年的信息是,“我没有时间,也无力走进你的世界。”学生或许会说,“这样就可以了,无须改变”;但是他们缺乏经验,无法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或是对自己最好的是什么。

我不是说,学生不该参与事工,或是不应该给他们机会、探索自己的呼召与恩赐。我担忧的是在缺乏大人悉心策划、谨慎衡量的情况下,期待学生主导活动、一手包办;其实,大人的任务是要带领学生们迈向成熟与同化。青春中期族群全神贯注的是,怎样才能在这个所谓充满敌意与艰困的社交环境中生存下去。当大人强迫他们扛下活动的全部责任,学生必须做一件事,是几乎没大人敢做的——为推销宗教活动甘冒风险,不惜牺牲脆弱的社交网络、熟人与好友。

青少年需要成年人。问题不在于大人无法影响青少年(因此学生必须影响其他学生),问题在于大人没有投资时间和精力,也没有立定心意要接触青少族群。报章杂志与学术文献都提出有力的证据,目前青少年事工的形式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信仰委身的影响微不足道,特别是与家长巨大影响力相较比之下。

一方面社会已经遗弃了青少年,另一方面在青少年事工文化里大人已把责任丢给学生。针对现状,我提出下列的活动内容,可供那些在基督里培育青少年的工作者参考——将青少年事工的目标,由个人的门徒训练转向群体的同化。

青少年事工的目标

绝大多数的青少年工作者对其工作目标的定义是:鼓励学生在基督里建立个人而真实的信仰。在我大半生中,我热切地赞同,这不仅是个正确的目标,也是唯一的选项。如果事工无法把人们带到基督面前、使个人与上帝相遇,我的想法是这在神学上就毫无意义。然而,过去这几年与青少交流,这个假设不仅受到挑战,也早已支离破碎了。在邀请年轻人寻求那位寻找他们的上帝时,我不再认为个人委身就是终极的目标,必定不只于此。

当我思索青少年,特别是青春中期族群的需要、动力与渴望时,我归纳出的结论是,现代人对于实现自我的追求空洞肤浅,因此无法带来心灵的满足。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也在信仰体系内将文化高倡“独立自主、自给自足”的论调奉若神明。福音的内容不是追求个人的满足,而是一场邀约,跃入上帝的洋海。圣经呼召我们成为一个社会群体、一个身体、一个家庭。借着基督,我们与上帝建立亲密的关系,不是为要满足我们个人,而是为了在上帝心爱子民的身上成就他的美意。与神和好的信息,是个邀约,和其他体会自己个人与会众群体都需要敬爱上帝的信徒当中彼此相爱。因此,青少年事工的目标应该是训练耶稣基督的门徒,在亲密的基督徒社会群体当中,确切地与上帝同行。这个定义意味着,下列三项信念是青少年事工的核心:不遗余力地培训青少年成为耶稣基督的门徒;信仰之旅,漫长而艰辛;当年轻人与大人都体会到,教会这个大家庭,全会众都有需要,并彼此相属,就能建立对上帝真实的信靠。

不遗余力地培训耶稣基督的门徒

不遗余力地培训耶稣基督的门徒,这乃基于耶稣自己的生命与教导,耶稣给我们的大使命是: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太28:18-20)

因此,奉耶稣基督之名关心青少年的关键面是,介绍他们认识上帝的邀请成为耶稣的门徒。一个门徒出去,就能造就出另个门徒,这是成年人在门徒造就上的角色。造就的前提乃决定于“去”。成年人花时间精力,关怀学生,完全是为了邀请他们进入信靠基督的冒险之旅,就与上帝在世上的工作同工同行。

青春中期族群的信仰之旅,漫长而艰辛

过去三十年来,我察觉到最重大的改变,就是信仰在年轻人生命扎根的时间拉长了。与上帝建立个人的关系,将信仰内化,成为人生的指引、塑造生命,需要经年累月。资深的青少年工作者,有个牵肠挂肚的感受,就是艰辛而漫长的信仰之旅普世皆然,甚至包括出身信仰世家、有家庭体系支持灵性发展的青少年。就我对于青少年事工活动的观察,青少年灵性发展的缓慢改变几乎完全遭到忽视;帮助青少年持守信仰的过程,需要时间、耐心,与毅力。信仰是个漫长而复杂的旅程,即使前路迢迢,青少年仍需要有人全程相随。

孩子们需要大人接纳他们成为社群正式的一员

至终,青少年事工的目标不是帮助青少年建立个人的信仰,而是协助青少年在迈向成年的过程中,在人际关系与体制上,全然融入基督徒社会群体,也就是教会生活。根据圣经,基督徒的信仰要想纯全,在个人和群体的层次上都需有所认知,并有生命的流露。大多数教会的青春中期族群,在高中毕业后,很少有聚会可供选择,更不用说成为迎接青少年、委身带领他们融入教会肢体生活的同工了。现代文化并没有顾及年轻人,也没有设计架构,让他们可以进入成人社会的核心,因此教会应该有所作为。

产生影响力:教会照顾年轻人的呼召

Colleen Carroll在The New Faithful: Why Young Adults Are Embracing Christian Orthodoxy一书中,确认了过去几十年来社会对于青少年的遗弃。不过,同时,她也附和了一批学者的看法,认为现代年轻人,也就是通常被称为Y世代或千禧世代的,对于人生的响应是追求灵性。根据我的研究,与此断言相关的唯一事实,就是青春中期族群对于可见宇宙之外的超然实境,可能抱持较为开放的心态。然而,这不是说,现代青少年都是属灵的,因为他们追求的,可能不是圣经所启示的圣洁上帝。持守正统基督教信仰的青少年,在寻找一个更有意义的灵性经历,超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现代主义、理性主义、认知模式与教育模式。可是,这一批新兴青春中期族群的绝大多数,都认为追求合乎圣经教导的信仰不在他们的雷达屏幕上。

因此,论及青少年事工的神学基础,就更加重要了。我们必须关心青少年世界的动态。教会蒙召,“将上帝的能力指示下代,将上帝的大能指示后世的人”(诗71:18)。然而,随着世界的变迁,在社会群体当中,这份任务更加艰巨。社会规范在改变,就连青少年发展过程也在改变。青少年发展是个关键的时期,青少年事工往往艰辛难行,对于所有经历其间的青少年,我们蒙召向他们宣告福音的盼望,作他们的榜样,并宣扬永生上帝顾念我们的真理。要关怀蜕变中的青少年,务必确认,事工的进行必须正视文化的变迁。委身向青少年传扬福音的人,必须立定心志,让年轻人与整个信仰社群重新搭上线。因此,身为成年人的你我,必须起而行,走向青少年,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且无条件地关怀他们。

附录B 方法论

全书内容总结了我在2001到2002学年研究调查的资料、结果、结论、讨论及局限。着手这项计划之前,我花了四年的时间,在学校进进出出,结识了许多行政人员和老师。这项计划正式的执行时期是由2001年12月1日到2002年9月中旬,其中有关民族志研究的进行,是1月上旬到6月下旬,当时我在Glendale Uni.ed School District担任代课老师。我小心翼翼地与Crescenta Valley High School行政人员密切磋商,以代课老师的身份和热心家长的身份,在校方友人给予的空间、架构与引导之下,进行这项研究。每次和学生的对谈与观察的活动,都在角色的范畴之内。

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书中陈述的每个故事或叙述都经过修改。虽非原本精确的事实,却真实描绘出青春中期族群世界的实境。此外,书中的人名都是杜撰的。

叙述与参考文献

近年来,有人尝试以书籍的方式,呈现美国现代青少年世界的内部实况。大多数的著作都缺乏厚实的理论基础或深入的研究角度,只是试图透过文字说服成人世界,年轻人的世界变了而且更加崎岖难行。而学术界的态度,不是尚未进入这个战场实地了解,就是躲在一堆大家公认却泾渭分明的理论变量中,以措辞谨慎的建议与结论,发表仅限于学术期刊与专业书籍的论文。因此,至今,学术界并没有把确切的研究结果推广到社会大众,让非学术界的作者、讲员与大多数的工作者能对青少问题有所认识。

对许多人而言,学者理论平平、学识缺缺;观于迅速分裂的世界对于青少族群文化的改变与影响,学者似乎抱持中立的态度。问题在于,很少有研究针对现状提出贴切的问题。原因或许有好几箩筐,但是其中两个最为震撼。首先,研究学者要在青少族群中展开优质、透彻、小区性的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这是社会学者研究问题的利器)非常困难。学术界执意保护研究的对象,不让受访者被“研究”利用。对大人而言,这相当容易,在受访者签署同意书(每个有信誉的学术机构都这么做)之后,就可以接着问问题。至于更细节、更明确的以青少年为目标群的研究讨论,即使只是焦点团体(focus group),也需要事先取得家长的书面同意书。这就棘手了,特别当研究者尝试了解潜在的微妙议题时,更是困难重重。偶尔,家长不希望孩子参与这类的研究计划;然而,学校、小区机构或其他团体对于研究他们的青少年,也裹足不前,或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受限于补助研究青少族群民族志的经费,研究青少与文化、社会学或环境因素的学者不多。学术界有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有经费补助,才有人研究。

在民族志的研究里,特别当研究动机是为了在某个社会情境中发掘新的洞见,有一些“大多数数学者都认同的法则”。这一类型的研究,试图找出参与者的意义与观点,留意事件与环境的架构与特质,并指出与过去经验甚至内部体制的引爆点。这个研究方法的主要问题都来自研究者参与的经验,也就是所谓的“理解的基础架构”,目的不是测试事先假设的前提,也不是确认现有的某些数据。

基于可信度与有效度的要求,研究者必须就其观察通过整合研究进行比较与对比。此时,研究者就自己的观察,对照其他来源的数据,例如有关类似族群的现有资料,经过整合研究过滤出观察的结论,能够排除研究者的主观。这是决定目前研究的可信度与有效性的明显因子,原因有二。其一,将初步的结果与结论,与公认的理论以及学术论文相互比照,越发凸显青少年世界与经历之社交人际互动的复杂。其二,将研究的观察与具有公信力的文献进行对比,我才得以看出端倪,鸟瞰青少年多层次的生活实境与经验。

2002年的春夏,我在全美各地与青春中期族群在许多场合与情境进行非正式的讨论,通过整合研究锤炼了我的研究结论。这些非正式的讨论,使我的资料与结果更加清晰,结论更具洞察力,也更加简练。在每个非正式的谈话里,每个学生都印证了研究成果的基本要素。

此项研究采取民族志的方式,通过双重整合研究过程的过滤,提供了一扇窗口,让青春中期族群的世界终于跃上学术期刊的舞台。要将研究结论实际付诸行动,还有一段长远的路,但是在非正式的谈话中,从学生的反应可以得知,有心关怀青少年族群,就必须正视这些结果与结论。

实际应用

进行民族志的研究,Crescenta Valley High School即使不是模范实验室,也不失为合宜的实验室。有些人驳斥这些结果结论、嗤之以鼻,因为研究进行的地点在南加州的都会区。然而那些将青少年族群分门别类的——广告商、教育学者、影视顾问——都认为美国青春中期族群大同小异。目前,我在“美国文化连锁铺”(franchising of American culture)的模式下进行研究。换言之,在形形色色的青春中期族群里,他们在言谈、音乐、衣着与娱乐上,有些共通之处。因此,南加州的年轻人,可能与第蒙(美国爱阿华州之首府)、蒙哥马利郡(英国)、史坡堪市(美国华盛顿州)有些微的差别,但是有足够的事实显示,他们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最明显的例外是某些特定的种族或是赤贫的族群,但是这份研究并没有将这些因素纳入考虑。

我和青春中期族群对话的撰写,绝不是单凭记忆。我选择的方法论,倚重研究者在青少小区交互式的参与。每天工作结束后,我会整理当天的进展,并记录与学生的谈话,偶尔还会写下几个名字或人口统计学的名词。因此,诚如上述,本书收录的谈话内容都经过我经验的过滤,再就记忆予以记录。这显然使这份研究的真实度受到局限。然而,身为参与其间的观察者,我能够根据自己整体的印象与经验,而不是单靠受访者自行填写的问卷结果。

我格外谨慎避免与女学生一对一的讨论,除非旁边有其他学生在场。访谈男生,我也尽量这样做,期望自己在个人、社会与人际的伦理上维持最高的标准。大多数学生私下告诉我的事情与我们的谈话,都在小组当中或有两三个学生在场。

局限

如果说民族志的方法论在某些程度上颇为主观,也不为过。通过上述的整合研究,我试图克服这个局限。然而,在最后的分析里,我体会到,这份研究的进行带有一套特定的假设、偏见与沿革,都可能、也必然在某些程度上,左右了研究结果。

其次,因为社会体系本身的不可靠,民族志有其局限。基于需要,研究者要想参与其间、进行观察,就必须成为社会群体的一员,或至少能在社交情境中有立足之地。社交架构的多层次与高度复杂化,使得许多学说都言之有理、站得住脚。这项研究最耗费时间的就是追溯寻索,找出故事背后的“真相”。等到我厘清真相,找到我认为的客观事实时,又已转变为文化叙事的型态。这在高中校园司空见惯。故事、谣言、争吵、三角恋爱——几乎含括高中生活的每个切面——都经过社交网络的过滤,打包为整体的叙事传说(narrative lore)。

最后,人性的复杂使得每项研究都多少有其局限。青春中期族群处于转变的时期,复杂而狂野。科学的核心假设,就是通过观察与控制重复(controlled repetition),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社会科学亦然,但是,这个假设并不适用于人际关系这个充满变量的大锅炉。从这项研究,我个人对于这个自己非常看重的族群,增加了稍许的认识。我认为无人能就青春中期族群生活与世界的复杂性,提出终极的对策。然而,即使有此局限,这项研究显示,至少对我而言,或许我们对于青春中期族群并非一清二楚、或所知不多,但是现在略有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