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报佳音号 | 2981 |
---|---|
外文书名 | Things I Wish I’d Known Before We Got Married |
作者 | [美]盖瑞·查普曼(Gary Chapman) |
译者 | 孙为鲲 |
ISBN | 978-7-210-04814-5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2011年9月 |
开本 | 32k |
页数 | 164页 |
在预备婚礼之前,请先预备婚姻
12件预备婚姻的大事
《但愿婚前我知道》读者对象
预备进入婚姻的单身或恋人;
渴望拥有美满婚姻的夫妻;
从事婚姻辅导的个人和机构。
《但愿婚前我知道》豆瓣读者短评
非常受益!有些表达大约不是很适合中国人,可以灵活一点。好多测评表,应该蛮实用的。——小噜噜边吃边
这本书对正在恋爱的人会很有帮助,书中分成了从12个主题,通过阅读和章节讨论题,促进两个人的沟通和交流,让对方更真实地活在你的面前,不因恋爱而盲目。——代号H.
老实在了~ 多读几次不为过。——粘人的小鸟
作者把情感这种看似没有逻辑和内因的婚姻问题,梳理得清晰而具体,仿佛所有的案例,都发生在我们每一个身上,因此,说服力很强,同时,分析和解决应对的方式也理性而卓有实效。如果每个人能够更清醒认识自己、爱人和正视彼此,婚姻持久并不难。——余沁蓉
《但愿婚前我知道》本书特点
1.全书准确简洁地归纳出12件预备婚姻不可不知的大事,并详细阐释这些矛盾冲突产生的根源及如何防范,提供了极为实用的婚姻技巧;
2.本书作者以近40年成功的婚姻辅导经验,更结合自身在婚姻中摸爬滚打的深刻领悟,用轻松、诙谐的语言与读者真诚分享,令人忍禁不俊;每一章后也提出问题,引导读者深入思考。
《但愿婚前我知道》内容简介
在离婚率不断攀高的今天,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婚姻神话早已被打破,甚至出现了恐婚族。
其实,婚姻并不可怕;虽然经营婚姻也并不容易,需要岁月的磨砺,需要不懈的努力;但最能让婚姻赢在起跑点的,却是在婚前就知道一些婚姻的秘诀。
本书作者有近40年成功的婚姻辅导经验,曾写下《爱的五种语言》等多部畅销书。在本书中,他将会告诉你:
彼此恋慕并不足以成为幸福婚姻的基础
浪漫要分两步走
如何用不争执的方式处理分歧
如何精打细算用好钱
有什么样的个性就有什么样的做事方式
去礼拜不意味着有信仰
……
婚姻的赌注是昂贵的,婚前预备的报偿却是丰厚的。
如果你目前是单身或在恋爱,本书可作为你的关系蓝图,帮助你决定是否或何时预备好进入婚姻;如果你已经订婚或新婚不久,本书将帮助你查验自己的感情基础,学到创建成功婚姻所必需的技巧。只是,对于书中精辟的见解和实用的建议,请不要是只是读,而要去亲自经历。因为你经历得越多,就为将来的婚姻美满预备得越好。
《但愿婚前我知道》作者简介
盖瑞·查普曼博士(Dr.Gary Chapman)是享誉全球的婚恋辅导专家,他的代表作《爱的五种语言》曾长时间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全球热销400多万册。查普曼博士具有丰富的辅导经验和专业的辅导技巧,在美国各地举办婚姻研习会,定期为已婚者做婚姻辅导,他的讲座和书籍改变了无数人的家庭生活。他也是国内已经翻译出版的畅销书《爱的五种语言》及《儿童爱之语》《单身爱之语》《心灵之约》《道歉的五种语言》等书的作者。
《但愿婚前我知道》目录
- 序 言
- 第一章 但愿婚前我知道
- 彼此恋慕并不足以成为幸福婚姻的基础
- 第二章 但愿婚前我知道
- 浪漫要分两步走
- 第三章 但愿婚前我知道
- “有其母必有其女”和“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 第四章 但愿婚前我知道
- 如何用不争执的方式处理分歧
- 第五章 但愿婚前我知道
- 道歉的力量
- 第六章 但愿婚前我知道
- 原谅不是靠一时的感觉
- 第七章 但愿婚前我知道
- 家里的卫生间不会自己变干净
- 第八章 但愿婚前我知道
- 如何精打细算用好钱
- 第九章 但愿婚前我知道
- 夫妻双方获得性满足不是自然而然的事
- 第十章 但愿婚前我知道
- 婚姻把各自的原生家庭连接在一起
- 第十一章 但愿婚前我知道
- 去礼拜不意味着有信仰
- 第十二章 但愿婚前我知道
- 有什么样的个性就有什么样的做事方式
《但愿婚前我知道》文章摘选
第一章 但愿婚前我知道
彼此恋慕并不足以成为幸福婚姻的基础
在过去的30多年里,有超过上百对的恋人接受我为他们做的婚前辅导。我发现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对彼此相爱的认识都很狭隘。在第一轮婚前辅导中,我通常会问那些恋人“你们为什么想要结婚?”无论他们说什么,答案基本上都很“标准”:“因为我们彼此相爱!”此时我会再问他们一个问题,他们往往难以回答:“你说这话意味着什么?”沉默一会儿后,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会谈到自己对心仪的另一方有多么深的情感,两人在一起的感觉是多么特别等等,之后两人往往会不知所措地面面相觑,语焉不详地说上一句:“嗯……就是这样,您知道的。”以我的经历,我现在确实知道彼此相爱真正意味着什么,但他们是否明白自己在说什么,我表示怀疑。我担心他们现在所认识到的“相爱”,与我和凯若琳当初结婚时体会到的那种“相爱”别无二样。要知道,那样的相爱是无法成为幸福婚姻的基础的。
前些日子,有一位年轻人想请我在他的婚礼上祝福。我询问他什么时候结婚,原来距离婚礼只有短短一周了。我向他们解释说,通常我会请那些想结婚的年轻人接受6到8次的婚前辅导。听到我这样说,他给出了非常标准的回答:“是这样,我可以非常坦诚地告诉你,我们真的非常相爱,我不认为我们的未来会有什么大问题,婚前辅导的必要性不大。”听他这样说,一开始我觉得好笑,但不久我就为他们深深难过,我知道他们很快就会成为所谓“相爱”的牺牲品。
“坠入爱情”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这让我想起在丛林中捕杀猎物的镜头:在猎物饮水的必经之路上挖一个大坑,在坑口用树枝、树叶伪装。当猎物走在路上,一心一意想去解渴时,忽然之间就落入网罗。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相爱”。我们按照正常的生活轨迹前行,突然之间,我们在某个地方看到了她(他)。噢,我们就这么“相爱”了,并对此无力抗拒,似乎自己注定要和那个人结婚,而且最好越快越好。我们随后向好朋友征求意见,但因为他们差不多也是按相同的方式来面对自己的感情,于是就告诉你,如果你们确定彼此是相爱的,就可以谈婚论嫁了。
在这种情况下,恋人们常常忽略双方在社交、信仰、思想等方面很可能有极大差异,双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取向极有可能完全相反。但只要两情相悦,这一切问题似乎就可以解决。很多人生的悲剧从此开始。婚后不到一年, 他们就来找婚姻辅导专家说:“我们不能再爱对方了。”其实,两人已经做好了分手的准备,共同的潜台词是:既然当初的“相爱”不再,没有人会期望我们再这样生活下去。
当“触电”时
上面所谈到的那种感情经历,我称其为“触电”。对那个我们心仪的异性,我们心里面会有一阵阵触电般的悸动。不久我们就发现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想她(他),实在为情痴迷,在我们眼中,她(他)已经成为所认识的人当中最完美的,如果有可能,我们希望每时每刻都与那个人在一起,一起幸福地共度此生。
请不要误会我,我并没有否定触电的感觉,它很真实,而且也非常重要,我非常乐意看到这种感觉在相爱的人中间持续下去,但它无法构成幸福婚姻的基础。我并不是说,带着触电的感觉进入婚姻是危险的。那些见面时的激情、彼此相悦的默契、身体接触时的心动,就像圣代冰激凌上的红樱桃,让圣代冰激凌更加美味诱人。但就像圣代冰激凌不全是樱桃做的一样,婚姻中除了触电的感觉,还有很多其他因素。这是需要考虑的重点,本书之后会向读者逐一展开。
彼此恋慕的过程充满感性又令人痴迷,但随着感情的淡化,我们逐渐从痴迷中苏醒,恋慕的热度也就随之降温。研究表明,这种彼此痴迷的时间或长或短,平均来说两年结束。当我们从这种最热烈的感觉中走出来时,那些我们在两情相悦时很少注意的分歧就会暴露得越来越明显。我们发现,自己会和那个曾认为最完美的人争执得面红耳赤,那时,双方才知道彼此恋慕并不足以成为幸福婚姻的基础。
对那些正在约会中、准备结婚的读者,我希望你们好好读一下本书附录的第三页,要知道你们约会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对方,全面检验你们在思想、感情、社交、信仰及身体等各方面的婚姻基础到底怎样。只有这样,你们才能作出一个结婚与否的明智决定。在课后练习附录第三页中列出的相关问题,可以帮助你们认识婚姻的基础。
思想、讨论
1. 你所爱慕的那一位在哪些方面从开始就深深吸引着你?是他(她)的哪些优点使你确定你们可以彼此承诺,相守一生?
2.彼此交流一下那些你认为有美好婚姻的夫妇,探讨他们拥有幸福婚姻的原因是什么?
3.分析一下我们所接触的文化环境和大众传媒,它们怎样改变了我们,让我们行事为人更愿意凭一时的兴趣而不是审慎的思考。
4.假设在婚后,当你与你的恋人都发现彼此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同之处,一些不可避免的分歧浮出水面时,你们打算怎样面对?
第八章 但愿婚前我知道
如何精打细算用好钱
“我们的钱”:建造合一的家庭
夫妻形成财务计划的首要基石,是在婚后不再有“我的钱”或者“你的钱”,而是我们的钱。婚姻最核心的意义在于夫妻的同心合意。“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在一起生活。”这样的婚礼誓言需要夫妻双方实践在婚姻生活中。这意味着夫妻双方像团队一样共同承担工作的压力,也共享一切收入,并共同规划各项支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意味着你们各自的债务在结婚以后也会成为共同的“我们的债务”,你们也有责任制订计划去偿还这些债务。你们也不再拥有各自的储蓄,而是“我们的”储蓄。如果你在这些方面还没有做好合一的准备,那就说明你对婚姻的预备还不成熟。
储蓄、奉献、消费
形成财务计划的第二步是确定你们储蓄、奉献和消费三方面各占总收入的比例。显然,你只能通过这三个方面支配你的收入。你可以把挣来的钱存起来,也可以把它奉献出去,或把它消费掉。确定这三类支出的百分比,是制订财务计划非常重要的一步。
多年以来,我都在鼓励不同的夫妻形成一个“10—10—80”的财务计划。第一个“10”意味着你们把收入的10%用于储蓄或者投资。储蓄的第一个目的是让家里有些备用金,可以应付突发的疾病或暂时的失业。储蓄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偿付你们的信用卡或其他消费债务。储蓄的第三个目的是为家里添置大件物品,如汽车等(养老金储蓄应该属于个人在聘用单位的福利,我强烈建议夫妻双方都能接受雇主为你们提供的公司福利计划)。
第二个“10”意味着你们10%的收入应该用于奉献。在犹太教和基督教传统中,一直有着将个人收入的10%用于奉献的传统。这世上最幸福的人不是那些拥有最多财富的人,而是那些通过奉献和帮助他人获得满足的人。就如同圣经中说的“施比受更有福”。我和凯若琳从来没有为奉献10%的收入闹过矛盾, 当我们都在单身时,就从各自的父母那里领受了这样的原则,并且一直在遵守。结婚后,我们也毫不犹豫地继续这么做。我俩从来没有为这个决定后悔过。如果这个概念对于你来说很新奇,那么你就需要和你未来的另一半一起讨论,看看在这方面你们能达成怎样的共识。如果你们不能同意10%的奉献,那么什么比例是你们愿意采用的?婚前讨论协商、达成共识的过程,可以帮助你们在婚后避免在这些事上的分歧和争吵。
另外的80%
剩下的80%需要支付各种不同的开销:住房(房租)、水电气费、保险、家具、食物、衣服、交通、医疗、娱乐等,怎样在不同的开支中做平衡,取决于你们的想法。如果你们在住房方面花费很多,那么你们在其他的方面的花费就要减少。现在很多年轻夫妻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用在住房上的花销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收入标准。
没有结婚的经验,你们很难知道住房、水电气费和其他以上列出的项目到底要花销多少钱。我常常鼓励那些计划结婚的年轻人,和那些结婚3年以上、拥有与他们期望类似的夫妻联系,让这些有经验的人告诉他们各种相关生活费用具体有多大,也许有经验的夫妇还会很乐意告诉你一些其他方面的花费情况。这样一来,准备结婚的年轻人就会对未来的期望更为现实。一个普遍的原则,是住房方面的开支不要超过你们净收入的40%。
同时,明智的购物也能够带来显著的差异。我们都熟悉这样的笑话,一个主妇为了能在打折商店节约两元钱而开车去抢购,结果汽油费就用了五元。精明的购物能实实在在带来可观的节约,这样的购物需要你花心思、花时间,它也是一项技能,需要有很好的洞察力,其所带来的收益是通过节约产生的“另外的收入”,你们可以用在其他的需要上。用心去学习这样的技能非常值得,有一本《节约大把钱的小书》(The Little Book of Big Savings),在这方面给出了很多购物的实用方法。
还有一件事对于准备结婚的年轻人非常重要,就是信用卡的支付问题,我在这里要给出警告。各种媒体从四面八方不断叫嚷着“买今天的东西,花明天的钱”,但在这样的广告中,有一个意思被故意隐藏起来:如果你今天买的东西没有用现金结清,明天你就要为此花更多的钱。针对不同的信用消费,相应的利息有很大的差异,大多数利息都在18%到21%之间,所以当夫妻使用信用消费时,要清楚一切细则。为了享受信用消费,你必须定期偿付所有贷款,这中间产生的利息成本需要你们好好衡量。
如果觉得必需使用信用卡来购物,请在购物前比较一下能够为你提供信用贷款的不同渠道,从中选择最好的。通常,从当地银行取得个人借贷最划算。
今天,信用卡成了很多夫妻“财务危机协会”的会员证,它刺激着我们的消费冲动,对于多数夫妻来说,过多的消费冲动早已超过了自己的支付能力。据我了解,良好的还款记录可以获得较好的信用待遇,并且如果能很快地归还贷款,利息费用就会按最低的标准收取。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夫妻愿意使用信用卡大额消费,并采取长周期的还款方式。
为什么我们会使用信用消费呢?因为我们希望现在就享受那些我们现在还买不起的东西。对于购房来说,那也许是一个明智的财务手段,如果不贷款买房的话,夫妻还是要付房租,并且经过仔细挑选的房子,常常也可以保值。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财力负担每月的按揭,贷款购置房子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我们购买的很多东西都是不能保值的,从我们买的那天起,这些东西就开始不停地贬值。仔细想想,在我们不具备现金支付能力时,我们用信用消费的方式购买:我们付了买东西的钱,再加上借款的利息,而买来的东西还不断贬值,这是多么不划算啊!
我知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中,有些东西被称作是“必需品”。但为什么年轻人总是在他们结婚的第一年,就想去得到父母们30年积累才得到的东西呢?为什么现在就要享受那些最好的东西呢?如果有人持这种人生哲学,那么他们在追求和进取中才能享受到的快乐就没有了。其实我们生活必需的东西相当少,你现在的收入基本就可以满足这些需要。(如果你失业了,社会也可以帮助你,在美国,最穷的人都可以享受最基本的保障。)我不反对你追求更多、更好的东西,只要你能合宜地使用它们。我强调的是你活在现在,而不是未来,所以请通过未来的成就来享受未来的快乐,今天就享受你今天所拥有的吧。
多年以来,我和我妻子都在玩一个小游戏,现在都不觉得乏味。这个游戏就是:“让我们看看不用那些人人常说的必需品,我们能做多少事。”当年我们住在研究生公寓,生活物品有缺乏时就开始玩这个游戏,直到今天我们还很喜欢。
游戏是这样做的:一个周五或是周六的晚上,你们一起去百货商店,走过那些货架,随便找一件吸引你眼球的商品,看看上面的标签,谈谈它是多么地招你喜欢。然后彼此说:“我们不必非要买它,难道这不好极了吗?” 然后你会看到,当其他人怀里抱得满满地走向收银台签名付账时,你们却兴高采烈地手牵手走出商店,享受着你们不是建立在物质上的快乐。我强烈建议那些新婚夫妻都来做这个游戏。
另一个可以避免财务不幸的非常实用的办法是:双方达成一个共识,谁都不在未经另一方同意时购买大件商品。咨询对方的目的,在于对特定商品的购买达成共识。对于什么是大件商品,必须给出一个具体金额。举例来说,夫妻双方可以达成共识,任何一方不能不经另一方同意而购买金额超过100元的商品。说句实话,如果夫妻双方都遵守这样的约定,很多高尔夫球杆和烛台现在可能还在橱窗里,并且夫妻双方也会生活得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