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历代名著集成”系列:团契生活——潘霍华作品选

纳粹主义气焰高涨期间,德国教会亦受到影响和冲击。一九三三年,一些牧者组织起「紧急牧者同盟」,欲挽狂澜,挽回年轻人的心。潘霍华临危受命,办起小小的地下神学院。本书是为神学院的生活和学习而激荡出来的作品,欲在急难时刻,透过一小群献身、同心的人彼此劝诫忏悔,共享分担,以基督为中心的群体生活操练,结合成有力的宣教团体。这种团契生活的概念和团体属灵生活敬虔的操练,对今天教会群体仍有启迪。

描述

报佳音号 2859
外文书名 Life Together
作者 [德]潘霍华(迪特里希·朋霍费尔)
译者 邓肇明、古乐人、许碧端等译
ISBN 9787802543607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1年3月
开本 16K
页数 200千字

《团契生活》作者简介

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又译“迪特里希·朋霍费尔”,1906-1945),德国信义宗牧师、神学家,认信教会成员之一。1906年2月4日,出生于德国布雷斯劳。二战期间,积极参加反抗纳粹的斗争,后因刺杀希特勒计划败露,于1943年4月5日被盖世太保逮捕, 1945年4月9日,在佛罗森堡集中营被施以绞刑,著有《狱中诗》、《团契生活》、《狱中书简》、《做门徒的代价》、《第一亚当与第二亚当》及《团契生活——潘霍华作品选》等书。《心灵花园》和《信仰二十讲》收录了潘霍华的一些文章。

余达心博士曾在《攀生命高峰:与伟大心灵同行》中记念潘霍华;如果希望更深认识潘霍华,我们推荐您读蕾娜特·温德的《力阻狂轮:朋霍费尔传》、埃里克·梅塔萨斯的《朋霍费尔:牧师,殉道者,先知,间谍》,或查尔斯·马什的《陌生的荣耀:朋霍费尔的一生》。

《团契生活》内容简介

纳粹主义气焰高涨期间,德国教会亦受到影响和冲击。一九三三年,一些牧者组织起「紧急牧者同盟」,欲挽狂澜,挽回年轻人的心。潘霍华临危受命,办起小小的地下神学院。本书是为神学院的生活和学习而激盪出来的作品,欲在急难时刻,透过一小群献身、同心的人彼此劝诫懺悔,共享分担,以基督为中心的群体生活操练,结合成有力的宣教团体。这种团契生活的概念和团体属灵生活敬虔的操练,对今天教会群体仍有启迪。作者对个人独处与共处的关係,体验尤深。他以细致的笔触,织成一幅缤纷的织锦图。

本书包括三个部分内容

(一)、《团契生活》:关于基督徒生活中重要的两重操练;独处的操练和共处的操练。独处与共处,并非互相分割,更不是彼此排斥。

(二)、《追随基督》(选读):勉励信徒勇于回应耶稣基督的召唤,顺服跟从。

(三)、《狱中书简》(选读):收集了潘霍华在法西斯狱中的书信、散文、诗歌,反映他神学上的真知灼见。『报佳音编辑注:诗歌已编辑成册出版,题为《狱中诗》,由林鸿信教授译注。』

《团契生活》内容节选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诗133:1)以下我们要根据圣经,看看在上帝的话语的引导下怎样过团契的生活,和应该注意些什么指示和规则。

信徒之得以和其他信徒一起过活,并不是什么理所当然的事。试想想,耶稣基督生活在仇敌中间,最后,他所有的门徒都离开了他。在十字架上,他完全被孤立,周遭全是作恶者和嘲弄他的人。然而他来到世上,正是为了这些缘故,要将平安带给敌挡上帝的人。既然如此,信徒不应属于修道院,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乃要活在仇敌当中。他的使命在那里,他的工作也是在那里。“基督的统治该是在你的仇敌当中,谁不能忍受这一点,就不能归属他的统治。他只是愿意和朋友在一起,生在玫瑰和百合花当中,不是和恶人,乃是和敬虔的人同在。啊,你们这些亵渎上帝和出卖基督的家伙!基督若是和你们所干的一样,有谁还能得救呢?”(路德)

“我必播散他们在列国中,他们必在远方记念我”(亚10:9)。照上帝的旨意,信徒是一群分散的人,像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申28:25)的种子。这是他们所受的咒诅,也是他们所得的应许。上帝的子民必须分散到远方,活在不信者当中,但同时他们在世界各地,要成为上帝国的种子。

“我要……聚集他们;因我已经救赎他们……他们……且得归回”(亚10:8,9)。什么时候会有这事呢?这已经发生在耶稣基督身上了。因为他一死,就“将上帝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约11:52)。并且在末期的日子,上帝的使者要将选民“从四方,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太24:31),使所有的人都可以看见。然而在这事之前,上帝的子民是分散的,他们唯独在耶稣基督里才能连接在一起;他们之所以合而为一,乃在于他们虽然散播在不信者当中,却在远方记念他。

所以,在基督之死和末日这段期间,信徒得以一起生活在有形的团契中,乃只是出于恩典,预先尝到末后之事罢了。教会在这个世界上得以有形有体地分享上帝的道和圣礼,正是出于上帝的恩典。其实不是所有的信徒都能尝到这份福气。比方坐牢的、有病的、分散在外的孤独者、在外邦人当中传佳美信息的人,都得独自生活。他们知道,有形的团契乃是恩典。所以他们像诗人一样,“怀念往日的时光……跟群众同往上帝的殿宇,带领着欢乐的朝圣者,一路欢呼颂赞上帝(诗42:4,新译)。然而他们现在却是孑然一身,按照上帝的旨意,在远方成为播散的种子。他们既然尝不到这种有形的福气,便在信仰中更加渴望追求。因此,主的门徒,启示录的作者约翰,当他在拔摩岛上过着放逐的孤寂生活时,便在“灵里的主日”(启1:10,原意)和他的教会共守天上的礼拜。他看见七个灯台,那便是他的教会;七星,那便是教会的使者;在灯台中间,是人子耶稣基督,充满着复活主的荣耀。他用话语坚固他、安慰他。这便是属天的团契,是被放逐者在主复活的日子得以分享的。

信徒能够得到另一位信徒的亲身同在,是种好得无比的喜乐和力量。正如被囚的使徒保罗在他极度想念中,叫“那因信……作……真儿子”的提摩太,在他生命结束前到狱中来,因为他想见他,希望他在身边。保罗没有忘记提摩太在上次分手时所流的眼泪(提后1:4)。此外,当保罗想起帖撒罗尼迦的教会时,他便“昼夜切切地祈求,要见你们的面”(帖前3:10);其实老约翰知道,除非他到信徒那里,与他们当面谈论,而不只是靠笔墨传达,不然他们的喜乐是无法满足的(约贰12)

信徒渴望彼此相见,并不是羞耻的事,这也不表示过分看重肉体的需要。因为上帝造人,既是属灵又是属肉体的,而上帝的儿子也因为我们的缘故,在世上以肉体出现;他肉身复活,也叫信他的人,在圣餐中领受主基督的身体;将来死人复活,肯定要使上帝的造物,在灵性和肉体两方面都得享完全的团契。

信徒因此为弟兄肉身的临在而赞美他们的创造主,复活和救赎的主,父、子和圣灵。坐牢的、有病的、分散在外的信徒都认识到,假若能有一个信徒弟兄在附近,那便是三一上帝肉身临在的一个恩典记号。访问者和被访者在孤寂中彼此看到基督的肉身临在;他们存着敬畏、谦卑和喜乐的心,彼此相见,彼此接待,就像遇到主一样。他们彼此领受祝福,就像领受主耶稣基督的祝福一样。如果弟兄间一次的接触,已有这么的大有福气,那么,按照上帝的旨意,每天得以和其他信徒过团契生活的人,其所得到的丰满和富足,又怎能数算得尽呢?

当然,孤寂者认为是述说不尽的恩典,对每日都可以得到的人来说,却不觉得是那么宝贵,容易轻视它,甚至践踏它。人们容易忘记,与信徒弟兄过团契的生活,使上帝的恩赐,是我们每天都可以失去的恩典,以致孤寂的时刻,转瞬即将降临。因此,凡到今日仍然得以和其他信徒过团契生活的人,就该从心灵的深处赞美上帝的恩典,原他跪下来感谢上帝说:我们今天仍然得以活在信徒弟兄的团契中,实在是恩典,纯然的恩典。

上帝如何恩赐有形的团契生活,情况各有不同。对一个分散在外的信徒来说,弟兄的简短探问、一起祷 告或弟兄间的祝福,便是莫大的安慰;是的,就是一位弟兄的一封信也会增强他的力量。保罗在书信中,亲手写下的问安,显然是这类团契的标志。对于其他人来说,他们所享有的是主日崇拜的团契。还有一些人是在家庭里过信徒的团契生活。从前,青年神学者在接受圣职之前,会同其他弟兄共同生活一段日子。今天,教会某些诚恳的信徒愈来愈感觉到,在他们工作之余,需要和其他信徒在上帝的话语引导下过团契的生活。今天的基督徒的确已经再次认识到团契生活是恩典,即基督徒生活中那份外的福气,是“玫瑰和百合花”(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