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孩子谈性(现货!!)

《如何和孩子谈性》荣获美国福音派基督徒出版商协会(ECPA)颁发的1994年“家庭与教养类”最佳图书金牌奖(1994 Gold Medallion Book Awards Winners of Family and Parenting)。
你知道上帝是如何看待性的吗?如果孩子问起有关性的话题,你该怎样向她解释?
《如何和孩子谈性》这样的一本书正是从圣经的角度出发,告诉父母们该如何和孩子谈性,该用怎样的技巧,以及在不同的年龄段该谈论哪些不同的内容。上帝创造性并非仅仅为了繁衍生息,使人类遍满全地。他还要借着性,来塑造孩子们的内心,培养他们的性品格,所以,性教育归根结底是品格的教育。

SKU: 2411 分类: ,

描述

报佳音号 2411
外文书名 How and When to Tell Your Kids About Sex: A Lifelong Approach to Shaping Your Child’s Sexual Character
作者 [美]斯坦顿·琼斯、布伦娜·琼斯(Brenna Jones and Stanton Jones)
译者 田微微
ISBN 9787210043539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0年3月
页数 237页;220千字

《如何和孩子谈性》内容简介

《如何和孩子谈性》是一本会陪伴父母很多年的书,在孩子从婴儿到成年的漫长岁月里,他们会面临各种与性有关的问题,从懵懂的性好奇,和小伙伴们偷偷地玩性游戏,到性别认知,青春期的异性吸引,约会等等。就像本书开篇提醒的那样,父母们要时刻准备着!

在本书中,斯坦顿和布伦娜引用了大量的权威数据和典型案例,并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有理有据地说明为什么在性教育中,不能仅仅像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只是告诉他们一些生理和伦理知识,让他们知道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事实上,性教育包罗了众多的主题:生理健康,社会现状,价值取向,亲子关系,性别认知,性疾病,避孕方法等等,而归根结底,就是性品格。性教育是塑造品格的教育!

《如何和孩子谈性》作者简介

斯坦顿·琼斯(Stanton Jones):惠顿学院心理学教授,美国心理学协会会员。他的很多文章都曾发表在专业心理学周刊和杂志上。

布伦娜·琼斯(Brenna Jones):毕业于德克萨斯A&M大学,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在抚养和教育子女上。

《如何和孩子谈性》媒体推荐

本书荣获美国福音派基督徒出版商协会(ECPA)颁发的1994年“家庭与教养类”最佳图书金牌奖(1994 Gold Medallion Book Awards Winners of Family and Parenting)。

《如何和孩子谈性》目录

致谢

时刻准备着

前言 性教育为何如此重要

第一部分 根基

  • 第一章 关于性的现状
  • 第二章 自我评估:父母的优势和弱势
  • 第三章 用故事塑造品格
  • 第四章 品格的基石

第二部分 房角石:从婴儿期到幼稚园

  • 第五章 以圣经为根基的家庭性教育
  • 第六章 身体的美好属性和人类的性本质
  • 第七章 处理性好奇和性游戏,以及自我性刺激和脏话
  • 第八章 预防儿童性骚扰与性虐待医治
  • 第九章 性别认知和性取向

第三部分 预备之年:青春期来临之前

  • 第十章 “什么是性?有什么不对?”
  • 第十一章 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
  • 第十二章 为青春期打基础
  • 第十三章 为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做准备

第四部分 过渡阶段

  • 第十四章 为约会做准备:如何处理浪漫关系和异性吸引
  • 第十五章 如何看待爱抚
  • 第十六章 手淫和色情

第五部分 关键时期

  • 第十七章 帮助青少年抵抗性压力
  • 第十八章 守身如玉
  • 第十九章 传授避孕方法
  • 第二十章 约会强奸、同居、堕胎和同性恋
  • 第二十一章 亡羊补牢
  • 第二十二章 什么是真正的清洁

《如何和孩子谈性》书摘

第九章 性别认知和性取向

科妮很担心儿子。儿子杰总是很不合群,很少和邻居的男孩子们一起玩。杰总是很与众不同,是一个非常敏感细腻的孩子。他很有艺术天赋,喜欢有创造性的游戏;不喜欢可以说很讨厌男孩子们那些粗鲁野蛮的游戏。如果男孩子们玩一些室内游戏的话,杰还是很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的。但是他总是会找出各种借口来,不去参加男孩子们的室外野蛮游戏。现在男孩子们正成群结队地去玩棒球和其他运动,杰又一次拒绝了。儿子的将来会是怎样的呢?杰会不会一直保持这样女性化的特质,他以后会不会发展成同性恋呢?作为母亲,科妮该做些什么呢?又该如何来看待这一切呢?

鼓励正确性别认知的方法

所有关爱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远离易性癖、滥交和性瘾症。但保护孩子“远离同性恋”的说法可能会激怒一些同性恋者,因为很多同性恋者都表示如果可以选择,他们也不希望自己是这样的。很多基督徒在这种说法上多没有什么争议,因为他们认为同性恋的生活方式是违反道德的。下面我们会为父母们提供一些建议,也许可以达到帮助孩子建立稳固的性别身份的目的,使他们可以自然地成为异性恋者。

首先,父母要抓住所有可能的机会来肯定孩子的性别。从成长的最初孩子就应该经常听到父母对他们说:“我真高兴上帝把你创造成了一个女孩”或是说“我简直不敢相信,上帝把你创造成了一个如此完美的男孩”。父母需要利用每个机会把孩子的性别和他们的成长联系起来。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普遍的性别模式,比如培养男孩子喜欢父亲爱好的体育运动,培养女孩子对婴儿悉心呵护的特质来反映母亲的温柔细致。这些都符合标准的性别模式,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一定完全符合这种理想化的模式,所以父母在赞美儿子的音乐天赋时,可以鼓励孩子学习像巴赫那样,成为伟大的基督徒作曲家;在赞美女儿的运动天赋时,可以因上帝的创造献上感谢,感谢神给男人和女人这样美好的礼物。总之,父母需要抓住每个机会来帮助孩子认知自己的性别,使他们把上帝赐给他们的性别看为礼物,并以此为乐。

其次,我们需要重视同性父母在孩子性别认知过程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生命的最初5年是至关重要的,同性父母需要陪伴孩子走过,即父亲要陪在男孩子的身边伴随他们成长,女孩子则需要母亲的陪伴。这段时间可能正是父母事业开始起步的时期,在面对工作挑战和家庭责任时,父母们需要安排好主次关系,经常在上帝面前省察和祷告。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既要注重时间的质量,也要注重时间的数量。我们不能保证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一定都是优质时间,所以如果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的话,自然就很难有优质的时间。

最后,在性别认知过程中父母双亲真挚不变的爱是最重要的。父母要不离不弃地爱自己的孩子,不要担心会“宠坏”孩子。深厚的爱是不会宠坏孩子的,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管教,宠坏的情况就可能会发生。父母满足孩子对爱和接纳的需要,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去其他地方寻找满足,特别是以不合宜的方式。

我们认识的一个朋友提姆,从小父亲就经常不在家,对他也视而不见。他的母亲对丈夫很生气,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教会和朋友身上。提姆5岁时和邻居的一位长者发展出了一段很“特殊的友谊”。提姆7岁的时候,这段友谊开始发生变化,孩子和老人之间开始

互相给对方口交。这种状况虽然只持续了4年,但是提姆至今仍然很难控制对同性的冲动。所以父母记得要保护自己的孩子,避免他们到别的地方去寻找安慰。父母要警惕那些可能妨碍孩子性别认知的障碍,要采取行动来避免孩子受到它们的干扰。父母自己对异性的负面态度也需要去诚恳地面对和处理,千万不要让孩子受其所害。配偶之间的争吵和伤害要保留在彼此之间,不要把它们带到对子女的教育当中,否则孩子会被伤害到。

单亲父母在这方面的问题可能会比较特别。首先,我们鼓励离异的父母正面面对自己对前配偶的情绪和埋怨,注意不要把偏见扩大到“所有男人”或是“所有女人”身上,在孩子面前父母要注意自己表达的信息。如果这些负面情绪仍然无法释怀,就要采取一些行动来解决和处理;第二,离异的父母可能觉得在情感上已经筋疲力尽,需要他人的关怀,但是你还是要积蓄力量在情感上给予孩子关怀和支持。在单亲家庭中,孩子有可能会与父母调换角色,承担起照顾父亲或是母亲的责任,去满足父亲或是母亲的情感需要,而不是站在被照顾和被满足的位置上。这种变化通常发生得很微妙、很自然,所以父母应该警惕。在这种角色中长大的孩子在发展自我身份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当他们需要脱离父母时,问题就更加明显了;第三,单亲父母需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与可靠和有爱心的成年人交往。比如,前配偶、祖父母、邻居或是出色的主日学老师等。这种交往只要是普通友谊就可以了,不需要投入大量感情或是时间,但这对孩子的帮助却是很大的。

如果孩子开始出现与自身性别极端不符的行为,这时父母则需要提高警惕。但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反应过激。没必要强迫3岁的儿子去练习举重或是嚼烟草来培养他的阳刚之气,也不要强迫女儿穿蕾丝裙子或是玩洋娃娃。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男孩子不喜欢运动或是女孩子酷爱运动,都是很正常的,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父母要学习接受孩子与众不同的爱好和天赋。

如果儿子的兴趣或是性格无法被父亲接受,并且父子之间缺乏沟通,对男孩子而言这可能会是问题的开始。父亲的拒绝会使孩子变得不知所措,一方面希望得到父亲的接纳,另一方面又会因为害怕被拒绝而变得迟疑不定。儿子的这种反应也会使父亲无法打破这种禁锢,不知道如何去接纳儿子。一位我们认识的同性恋者,他是家里的第二个儿子。比他稍微年长一点的哥哥是父亲心目中理想的儿子:自信、强壮、幽默、聪明又有运动天赋。小儿子其实也不错,就是比哥哥稍微逊色了一点。小儿子觉得自己被父亲疏远,于是就很依赖母亲的关爱,当时这位朋友父母的婚姻也是一直困难重重,所以母亲与小儿子过于亲近,并一直告诉孩子他与别的男人是不一样的。等到他进入青春期之后,才发现自己确实与别的男人不同。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教训呢?要接受每个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即使他可能不符合我们原本的期待。而且来自同性父母的接纳对孩子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