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情商DNA

高台就是一个让自己看清楚自己的地方,是道德的高台,是价值观的高台,是人生境界的高地。
当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的价值观却日渐迷茫,人心浮躁,信仰缺乏,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集中突显。要构建美满的家庭、和谐的社会、和睦同居的社群关系,必须从自我认知和找回迷失的自我开始。
我们的生理靠DNA基因遗传,我们的心灵也有一个情商的基因,决定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和幸福指数。
本书是作者十年来研究、辅导数千人生命状态的结晶,从内在医治到外在更新改变,旨在帮助人建立一种热诚、透明、安全、健康的全新的人际关系,进而实现自助亦助人的超越。

描述

报佳音号 6908
作者 高台 编著
ISBN 978-7-5527-0164-7
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3.10
开本 16K
页数 163

《高台情商DNA》推荐辞

你想了解自己的情绪吗?你想找到管理情绪的捷径吗?你想识别他人的情绪并与他人有效沟通、和谐相处吗?《高台情商DNA》在智慧和爱的引领下,让你切实感受到聆听所带来的无条件的接纳、尊重、支持、鼓励和关爱,诚实地透明自己,找到真我的自由,找到管理情绪的密码。让我们一起感受智慧和爱的魅力,重建关系,做真正的自我。

——“高台情商”高级讲师 王臻英(Lily)

“高台情商”培训是打开智慧之门的敲门砖,有光从这打开的门中照出来,让人的心里亮堂。当你使用“高台情商”去帮助辅导别人时,你的心中会越来越亮,明如正午。这时,你会发现,自己过去的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将来的每一天,更是充满了盼望和爱。这就是数算自己日子的方法。

——“高台情商”高级讲师 彭建敏

《高台情商DNA》内容简介

高台就是一个让自己看清楚自己的地方,是道德的高台,是价值观的高台,是人生境界的高地。当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的价值观却日渐迷茫,人心浮躁,信仰缺乏,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集中突显。要构建美满的家庭、和谐的社会、和睦同居的社群关系,必须从自我认知和找回迷失的自我开始。

我们的生理靠DNA基因遗传,我们的心灵也有一个情商的基因,决定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和幸福指数。本书是作者十年来研究、辅导数千人生命状态的结晶,从内在医治到外在更新改变,旨在帮助人建立一种热诚、透明、安全、健康的全新的人际关系,进而实现自助亦助人的超越。

高台情商10 要素:

  • 聆听的“三不”原则
  • 做“转播台”,不做“垃圾桶”
  • 学会分辨
  • 真实与透明破碎
  • 接纳的问题
  • 良心的问题
  • 权威的问题
  • 满足的问题
  • 反应的问题
  • 建立正确的关系

《高台情商DNA》作者简介

刘忠,笔名高台,留美学者,国家执业咨询师,著有《高台情商DNA》、《比雪更白》等书。“高台”理念倡导者,“高台”机构创立人,默默地为心灵迷失、关系招损、前路无望的人做着疗伤、劝和、导航的工作,更帮助无数家庭受损、婚姻破裂、自我放弃的需要者,重新定位人生,绽放光彩。

《高台情商DNA》目录

前言  智慧在呼唤

  • 第一章 聆听的“三不”原则
  • 第二章 不做“垃圾桶”,做“转播台”
  • 第三章 边聆听边分辨
  • 第四章 真实与破碎
  • 第五章 真实与透明
  • 第六章 “情商”源于真智慧,而不是感觉
  • 第七章 接纳的问题
  • 第八章 良心的问题
  • 第九章 满足的问题
  • 第十章 反应的问题
  • 第十一章 权威的问题
  • 第十二章 建立正确的关系

使用指南

高台情商反馈表

《高台情商DNA》书摘

2.在成长的过程中,谁是你最好的聆听者,谁最知道你的心?

在自己的小组里,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然后轮流回答,坚持“三不”原则。在聆听的过程中,你会惊讶地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大量的人从小就没有聆听者。在有聆听者的人群中,扮演聆听者角色最多的是妈妈,其次是奶奶、姥姥,还有同学、朋友,再次是爷爷、姥爷,最后是爸爸。再对照不同的人的行为方式,我们发现,从小就有爸爸做聆听者的人,往往具有积极向上、大度、善于合作、具有领导力和影响力等特征。有妈妈做聆听者的,往往比较细腻、温柔、善于关心人、能做其他人的聆听者。两者都没有的,往往比较孤独,渴望与人交流。

通过这个问题的分享,可以帮助组员之间建立同理心,并且由此及彼,把这样的同理心用在同事、配偶和孩子身上。人与人之间无论身份、地位如何不同,但有一样是相同的。我们都有父母,都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离开这个世界。这个世上最亲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无论他们怎样对待你,都不能改变这个事实。也就是说,来自父母的爱和接纳,是我们最深层的需要。如果这方面有缺乏的,首先要承认这个缺乏,然后还要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我们的“幸福情商”小组的任务之一,就是彼此满足各自的需要。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聆听者是母亲。母亲对我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我对母亲倾诉,因为母亲能理解我,我也能理解她。多么美好的母子关系!但是,很快这种关系就失去了平衡。我是家中的老二,比哥哥小两岁,接着母亲又为我生下了三个弟弟,母亲的病越来越重,我的内心越来越孤单。之所以孤单,不是因为兄弟多了不好,是因为母亲太痛苦了。在我的记忆中,她经常病得不能下炕,说话有气无力,口吐苦水。我心里害怕,母亲会死吗?那段时间,每个人都吓得不敢说话,而在我幼小的肩头,开始承担安慰母亲的责任。父亲是母亲怨恨的对象,她在极度痛苦中,用尽最后一点力气骂父亲:“你害了我一辈子!”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心里,父亲成了我的“仇人”,因为他害了母亲。我就安慰母亲:“等我长大了,我一定治好你的病,然后接你到我家住。”就是要把她和我的“仇人”分开。

由于母亲的身体时好时坏,我们之间的沟通也有所改变,大多数时候是她诉苦,我倾听。而我只能多说鼓励她的话,给她生活下去的勇气。我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这是我经常报给母亲的好消息,她很高兴。好的学习成绩成了我补偿母亲的方式。在12岁之前,我的童年还算快乐,我经常和村中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在月光如洗的晚上,我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玩打仗的游戏,还有捉迷藏。在塞外草原的小村庄,天苍苍,野茫茫,这样的游戏真是很有魅力。冬天有天然的雪,从山坡滑下,真爽!夏天,找鸟窝,抓马蜂,更是快活。但是,到了回家的时候,我就必须调整我的心态,进了家门,我的责任就是让母亲高兴。因为母亲身体太虚弱,我们都不能大声讲话。所以,回家的路就是我调整情绪的过程。从兴奋的高潮到面对母亲的痛苦,我心里无数次问苍天:“我该怎么办?”这成了我12岁后人生的奋斗目标,就是医治母亲,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现在,我找到了这个方法,并把它呈现给天下所有在痛苦中挣扎的人。

在后面的章节中,还有一系列问题,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了解这些,对我们更好地在现在的生活中扮演聆听者的角色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