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报佳音号 | 6184 |
---|---|
外文书名 | Seven Days of Faith: Every Day Alive With God |
作者 | [加拿大]保罗·史蒂文斯 |
译者 | 陈永财 |
ISBN | 9787510433245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2012.10 |
开本 | 32k |
页数 | 221页;180千字 |
《七日灵性生活》各方推荐
史蒂文斯通过写作、教学和——最重要的——生活实践,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重要层面,恢复男性、女性、儿童原有的尊严和能力。这些生活层面包括神和我们的心灵交流、美德和顺服、各种人际关系、饮食男女、守安息日……
史蒂文斯循着每日的生活节奏和细节,向读者示范如何复兴我们已更新的身份、怎样与神和人真实地来往、怎样辨别来自世俗和宗教消费主义的诱惑,这些诱惑要令我们偏离在基督里的新生命,以及按此而作出的整个身体和全人的回应。
史蒂文斯的声音相当嘹亮,催促和帮助我们抵制宗教商业化和专业化的浊流。
——尤金·毕德生(著有《跳过墙垣》、《莫测树下》和《与马同跑》等书)
整全合一的信仰,才有健康整全的人格。
在这七日全人的“生活信仰、信仰生活”中间,从公众到最隐私之环节,包括友谊、事奉、自处、休闲和款待邻舍,这爱的呼唤都叫我们归回心灵,并出于爱神而全情投入每一个处境。
——何杰
《七日灵性生活》内容简介
真正的灵性不是偏离生活。它是在日常生活中“既属世又不属世”地对准上帝生活,也是在属世的事情中发现澄明的感觉,更是在生命的平凡事物中让上帝的荣耀照遍整个生命。
每一个以信、望、爱编织灵性生活的人,足以毫无保留地活在人生的责任、困难、成败和疑惑之中,却也可深深体味有深厚根基、毫不肤浅的生活。
本书围绕一星期七天的日常生活来建构灵性生活——一天工作,一天与家人相处,一天与异性相处,一天与弟兄姊妹相处,一天独处,一天与邻居相处,最后一天休息。作者超越形式化的外壳,触及信仰的核心,将灵性落实、渗透于日常的现实生活中,整合灵性、信仰与人生的各种现实,旨在传递一个信念:生命在每一天都可以神圣地属世、属世地神圣。
本书可以在个人灵修时阅读,也可和家人一起阅读,或者作为读书小组讨论的材料。
《七日灵性生活》作者介绍
保罗‧史蒂文斯 (R. Paul Stevens ),曾是木匠、牧师、教授,也是国际知名讲员、畅销书作者。38岁时放下牧会圣职,开始经营木器产品公司,亲自当木匠。
1987年在美国加州富乐神学院取得博士学位。翌年加入加拿大维真学院,1989至1995年任教务长,1999年起成为该院市场神学与领导学教授,直至2005年退休。现为该院市场神学的荣休教授。
除在世界各地讲学外,史蒂文斯著述的数量与速度也颇为惊人,几乎每一两年就有一部新作面世。其中最重要的有《七日灵性生活》、《工作真重要》、《雅博渡口:雅各的尘俗灵程》、《解放平信徒》以及 《上帝的企管学》等。
《七日灵性生活》目录
引言:彻底的灵性
第一部 工作的一天
- 01信心:做神的工作
- 02爱:成为业余爱好者
- 03盼望:在天堂留下我们的印记
第二部 与家人一起的一天
- 04在家里找到神
- 05培养虔敬的父母
- 06白头到老
第三部 与异性一起的一天
- 07神圣的性
- 08默观的性
- 09祷告的性
第四部 与弟兄姊妹一起的一天
- 10友谊
- 11服事
- 12伙伴
第五部 独处的一天
- 13渴慕
- 14寻见
- 15真诚
第六部 与邻舍一起的一天
- 16穷人
- 17陌生人
- 18外人
第七部 休息的一天
19闲暇20娱乐21安息日
跋:创造的第八天
《七日灵性生活》书摘
引言:彻底的灵性
我相信基督教,正如我相信太阳升起一样,不单因为我看见它,更因为我透过它看见其他一切。
——C.S.路易斯(C.S.Lewis)
自从神爱的温暖第一次触动我后,我对形式化、制度化的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便感到有点矛盾。同时,耶稣以及他对生命的热爱总令我着迷。现在我接受这种矛盾感受,把它当作一个挑战,要我辨别真正基督教的外壳和核心。外壳是形式化的宗教机构,让人寻找神和讨神喜悦,正确地祷告和参与宗教活动。自从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关于“无宗教性的基督教”的观念在鲁宾逊(Robinson)主教那本富争议性的著作《对神诚实》(Honest to God)中得到(可能是错误的)阐述后,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但正如克劳德·杰弗瑞(Claude J. Geffre)所说:“即使我们必须批评将信心和宗教系统地对立起来的一切含混性,事实仍但核心则是神以超越的意义和不能压抑的喜乐介入我们一星期七天的生活。然是,朋霍费尔问,我们应该怎样向一个未经宗教事先影响的人宣告神和耶稣基督。他提出的这个问题的确是真实的。”
有人说希伯来人对宗教的主要贡献就是废除宗教!耶稣透过永久地以自己的生命介入我们的生命,使自己成为道路和生命,将自己献上,大大超越了宗教。在这本书中,我会探讨日常生活的灵性,包括乏味的、必须的和单调的。灵性是关于根源;关于过有深厚根基、毫不肤浅的生活;关于平凡人在营营役役的生活中,而不单是在平静的时刻,甚至是在忙乱之时,也能够保持圣洁。这样会孕育出一种既不是修道院式,也不是神职人员式的灵性;这种灵性植根于打理家务、做生意、爱自己的配偶、清洗碗碟、照顾贫困力弱的人。灵性就是与神相交,但这种相交必须在地上日常的现实生活中体现、落实,而且也渗透其中。
本来,神希望一切都包罗在一个以信、望、爱编织而成,浑然为一的网中。圣经以正在工作的一男一女开始,他们给动物命名,将空间变成一个地方,建立家庭,欢庆他们各自的性别特质。亚当和夏娃是在第七天最初有知觉。他们的第一个活动是什么也不做。他们和我们都需要有一天休息,以找出其他六天的意义。后来,他们的后代开始求告耶和华的名(创四26),并成了一个带有应许的家庭和一个小型教会,家庭里的兄弟姊妹不单是亲属。他们对独自一人有负面的经验,经历到孤独,该隐是第一个焦躁不安的流浪者(创四4);他们对独自一人也有正面的经验,经历独处,以诺是神第一个真正的朋友(五24)。这本书围绕一星期七天的日常际遇进行建构—— 一天工作,一天与家人相处,一天与异性相处,一天与弟兄姊妹相处,一天独处,一天与邻居相处,最后一天休息。组成每一“天”的三章都相当简短,可以在灵修时阅读,全家人一起阅读,或者作为小组讨论的材料。我这样编排这本书,目的是传递一个信息:基督徒的生命在每一天都是一个历险旅程,并非只是在退修中心、修道院或圣所才追求属灵的大喜乐。根据新约圣经,讨神喜悦与在教会事奉关系不大,但却与完全为神而活息息相关(路十一33—36)——神圣地属世,属世地神圣。
李卓(Kenneth Leech)正确地指出我们每天都需要属灵生命。
今天,人们将默想和“灵性”当作商品和社会秩序的产品提供给我们,但只将它们当作对社会毫无影响的消闲活动。灵性已经被“私有化”……真正的灵性不是……偏离生活。它必定具颠覆性,而试验它的真确性的方法是实践。
如果神秘主义只是一种描述对神的直接经验和与神关系的方法,我们便要一星期七天做真正的神秘主义者。无可否认,在这个世俗社会并不容易这样做。日常生活的灵性必须“既属世,又不属世”。
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在记述他与一位年轻法国牧师的谈话时很精彩地表达了这个观点:
我们只是问自己想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他说他想成为一个圣人(我想他很可能真的成了圣人)。那时我深受感动,但我不同意他的想法。事实上,那时我说,我想学习怀有信心。长久以来,我都没有发觉我和他的对比有多么强烈。我以为借着训练自己过圣洁的生活或者其他类似的事情,我便可以得到信心。后来我才发现——我现在仍然继续发现——只有完全活在这个世界,才能够学到信心。一个人必须完全放弃任何想自己有所成就的意图,无论那是要成为圣人,或者归信神的罪人,或者教士……我所指的属世是毫无保留地活在人生的责任、困难、成败、经验和疑惑之中。这样做时,我们便将自己完全抛进神的臂弯中。
我们可以在如走路时吹口哨,谈话时采取一个全新的角度,或者上床休息等最微不足道的事上将自己抛进神的臂弯中,作为表达事奉的方式。这样的行动和事奉也可以表现在我们怎样发出电子邮件,怎样选择贴在办公室门上的漫画,怎样做必须做的工作(洗碗碟、进食、穿衣服),怎样做家庭的粗活(扫地和换尿片),以及怎样做一些琐事(例如下棋)上。多尔蒂(Catherine Doherty)提及“为了爱神而一再重复做的小事的神圣性”。
候士庭(James Houston)邀请我们“在日常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任务、每一件微小的工作上都以祷告寻求神的引导”。
诗人布莱克(Blake)提及要透过眼睛而不是以眼睛看事物,从而提出,如果我们真的知觉澄明,便会看到一切事物的真象,那就是无限。
布莱克问,我们看见太阳时,是否见到一团圆盘形、好像一枚英国金币的火。他说:“啊!不,不。我看到一队数之不尽的天使在呼喊:‘圣哉,圣哉,圣哉,耶和华全能的神。’我不会怀疑自己的肉身或有生命力的双眼,正如我不会因为一个影像而怀疑一扇窗一样。我透过我的眼睛,而不是以我的眼睛观看。”
我们在生命的平凡事物中的事奉是透过这些事奉看见我们所爱的神,从而使一切生命都映照出神的荣耀。正如奥尔(Alfons Auer)所说的,我们的目标是发现“在属世事物中的澄明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