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教(120年纪念版)

本书是朱谦之晚年写作的最后一部著作,他借鉴了前人研究的所有重要成果,在许多重要的关键问题上,他进行了鉴定、评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因此,为进一步厘清研究障碍和发扬前人研究成果,汇聚众人的智慧起了重要作用。
朱先生凭借深厚的文史功底,全面地、完整地论述了景教的起源、发展和在中国的传入及传播情况。所援引的材料极为丰富,既有国内保留的原始文献,特别是敦煌新出土的资料,又包括了近百年来诸家的研究成果和种种的甚至是矛盾的观点,因之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SKU: 5862 分类:

描述

报佳音号 5862
作者 朱谦之
ISBN 978-7-100-15226-6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月 2017.12
开本 16K
页数 295

《中国景教》内容简介

景教是我国唐朝时传入的基督教一支,曾受到唐太宗、高宗和玄宗等5位皇帝的优渥礼待,因之在中国得到了传播与发展,达到所谓“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兴旺阶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景教在内地传播了200年后,唐武宗会昌灭佛时惨遭殃及,直至元朝时,又卷土重来。17世纪《大秦景教碑》在西安出土,对景教的研究随即展开,国内外学界有不少人参与了这项工作,发表的研究和文献达数十种。

《中国景教》就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由已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东方学家朱谦之先生(1899-1972)生前撰述的最后一部专著。《中国景教》共20余万字,11章,记述了景教传入中国乃至灭亡的历史。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是上个世纪中国大陆研究景教,著述最新、资料最丰、研究最深、篇幅最多的一部重要的研究中国基督教史的学术著作,在景教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景教》作者简介

朱谦之,字情牵,1899年出生在福州一个世代以喉医为业的家庭,幼时父母双亡,由姑母抚养成人。1921年肄业于北京大学,1929年游学日本,1932年回国任教于广州中山大学,此后二十年间先后任历史系主任、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主任、历史学部主任,最多时身兼四职。1952年院系调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研究员。1972年,突发脑溢血在北京黯然离世,享年74岁。编有《朱舜水集》等著作,著有《中国景教》、《中国音乐文学史》、《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等书。

《中国景教》目录

“中国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出版说明

凡例

  • 一、景教与基督教
  • 二、景教思想之异端性
  • 三、景教东渐史略
  • 四、中国景教产生的背景
  • 五、景教碑发现的历史
  • 六、景教碑在景教文献中的位置
  • 七、景教碑中之景教思想
  • 八、景教碑之中史地问题
  • 九、唐以后之景教
  • 十、中国境内的景教遗物
  • 十一、景教之衰亡及其原因

  • 附录一 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并序
  • 附录二 中国景教研究参考书要目
  • 附录三 朱谦之著述目录

朱谦之先生学术年表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朱谦之先生

“中国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出版说明

商务印书馆自1897年始创,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宗旨,于建馆翌年便出版了《马氏文通》,这部学术经典既是中国学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也开启了商务印书馆百年学术出版的序幕。

其后,商务印书馆一直与中华现代学术相伴而行,出版了大批具有鲜明原创精神并富于学术建树的经典著作,诸多开山之著、奠基之作都是在本馆首次问世。这些学术经典的出版,使本馆得以引领现代学术发展,激动社会思想潮流,参与民族新文化的构筑,也分享中国学界的历史荣光。

1949年以后,本馆虽以迻译世界学术名著、编纂中外辞书为侧重,但原创学术著作的出版从未止步。2009年起,我馆陆续出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全面整理中华现代学术成果,深入探寻现代中国的百年学脉。

丛书收录上自晚清下至1980年代末中国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地理学、心理学、科学史等众多学科。意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收录各学科学派的名家名作,展现传统文化的新变,追溯现代文化的根基。丛书立足于精选、精编、精校,冀望无论多少年,皆能傲立于书架,更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共相辉映,昭示中华学术与世界学术于思想性和独创性上皆可等量齐观,为中国乃至东方学术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应有的地位。

2017年2月I1日,商务印书馆迎来了120岁的生日。为纪念本馆与中华现代学术风雨同行的这段历程,我们整体推出“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200种),既有益于文化积累,也便于研读查考,同时向长期支持丛书出版的诸位学界通人致以感激和敬意。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两个甲子后的今天,商务印书馆义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传承前辈的出版精神,迎接时代的新使命,且行且思,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