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报佳音号 | 2345 |
---|---|
外文书名 | A Long Obedience in the Same Direction: Discipleship in an Instant Society |
作者 | [美]尤金.H.毕德生(Eugene H. Peterson) |
译者 | 郭秀娟 |
ISBN | 9787305064456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2009年10月 |
页数 | 192页;130千字 |
《天路客的行囊》推荐辞
本书开风气之先,在毕德生之前不曾有任何作者谈论“恒久”和“顺服”……《天路客的行囊》对于生活在21世纪开端的我们,仍保有它先知地位般的优势。
——傅士德(Richard Foster,著有《偶像的挑战》、《简朴生活真谛》和《属灵传统礼赞》等书)
本书是引领你一窥诗篇堂皇的最佳管道。假如你也和我一样,二十年之久无法真正进入诗篇的世界,你该更认真研读、深入学习,好好消化这本好书。
——巴刻(J.I.Packer,著有《认识神》、《软弱之道》等书)
当代文化每天都诱惑着我急速冲向一百个不同的方向,撕裂着我的灵魂。我发现毕德生对于这种近乎疯狂的忙碌一点不假辞色,他是恒久专注于圣经方向的典范。
——巴尼斯(Craig Barnes)
对每个真诚地活在上帝面前的生命来说,都存在着一种拙朴、光明的艰苦考验;恒久的顺服是做门徒的唯一途径,这样的信息是我们今日迫切需要听到并落实的。毕德生使诗篇的语言发出光泽,让那生命像一根绷紧的琴弦般歌唱。
——魏勒德(Dallas Willard)
这是一本该用粗麻布装订的书,因为它是给那些立志做仆人的,是他们在软弱时刻学习的课程,在强壮时刻颂扬的书籍!三十年前我就读过这本书。如今,它成了我的知心老友,每天毕德生在书架上提醒着我:你忠诚恒久吗?你朝着同一个方向专心前进吗?
——凯文·米勒(Calvin Miller)
《天路客的行囊》作者简介
毕德生(Eugene H. Peterson),生于1932年,是加拿大维真学院(Regent College)灵修神学教授,与侯士庭、傅士德并列为北美三大最具影响力的灵修作家,有“牧者中的牧者”之称。
1978年起,他一边牧会,也一边开始写作。他认为牧养和写作是同一件事:都是借着祈祷、倾听,来发现上帝在人群中的作为。他的写作即是牧养众人;而他牧养教会时,也好似在写一本书。他的文笔内敛有力,深刻真挚而又能发人省思。
毕德生的主要作品有《信息本圣经》(MSG)、《天路客的行囊》、《莫测树下》、《与马同跑》、《跳过墙垣》 、《清晨的甘露》、《返璞归真的牧养艺术》、《建造生命的牧养真谛》和《追寻呼召的探索之旅》等书。
《天路客的行囊》内容简介
诗篇是圣经中最吸引人的篇章之一。诗篇120-134,被誉为“上行之诗”,是昔日希伯来天路客走向朝圣之地耶路撒冷的行路之诗。这古老的诗篇,在著名牧者和作家毕德生缓慢的、富想象力的、虔诚的、顺服的祷读中,呈现出前所未见的丰富主题与意涵:在悔改中找到生命的方向,在困苦中继续等候与盼望,学习顺服和谦卑,学习忠诚与坚忍,在工作和服事中,在团契和敬拜中,享受从天而来的快乐和喜乐。
这古老的诗篇,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代折射出其现世意义:帮助我们这些今日做门徒的,应对各种世俗的诱惑和挑战,努力地朝着标杆前进;帮助我们谨记在世上我们仅仅是“客旅”,我们不能只是满足于做信仰的观光客,而要成为天路客,恒久专一地朝着圣经指引的方向跋涉。
本书是21世纪门徒生活不可或缺的灵性地图。
《天路客的行囊》目录
二十周年序
- 第一章 做门徒:高唱天路之歌
- 第二章 悔改:觉醒中的转向
- 第三章 上帝的照管:永远的保守
- 第四章 敬拜:生命重塑
- 第五章 服事:成为上帝的仆人
- 第六章 帮助:受苦中经历拯救
- 第七章 安全感:我们必不失丧
- 第八章 喜乐:自灵魂生出涌出
- 第九章 快乐:行走正路的喜乐
- 第十章 工作:注视最核心的事物
- 第十一章 坚忍:充满力量的坚持
- 第十二章 盼望:深渊中的等候与守望
- 第十三章 谦卑:在神怀里平静安稳
- 第十四章 顺服:持守过去,瞻望未来
- 第十五章 团契:真实的相遇
- 第十六章 颂扬:回应神的祝福
结语:恒久的顺服
附注
《天路客的行囊》书摘
工作:注视最核心的事物
(诗篇 127篇)
古代世界一件最浩大的工程,后来变成了大灾难。当时人类汇集了无与伦比的组织和动员力,同心建造巴别塔,结果却沦为分散各地无法沟通的族群,人类文明至今还未能从这个惨痛的结局中恢复过来。即使这样的努力和宗教有关(特别当这样的努力和宗教有关),也不能自动证明其正当性。
作门徒的功课之一就是重新学习“起初所行的事”(启二5),并且完全弃绝“工作得像个魔鬼”。工作是我们生命当中很重要的部分,无可避免。但是工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在工作领域里,或者我们的罪更加显多,或者我们的信心更加成熟。罪性倾向于把美好的事物扭曲,即使只是稍微偏离,却再也达不到原先所瞄准的目标──上帝的目标。作门徒很重要的一项要求,就是认清罪会使人的本质扭曲,我们必须不断地顺服上帝的旨意,才能重新被上帝塑造。
诗篇127篇教导:正确与错误的工作态度各是什么。这首诗借着一项警告和一个例证,引导基督徒在工作中荣耀上帝。
巴别塔
诗篇127篇首先提出一项和工作有关的警告:“若不是上帝建造房屋,建造的人恐怕只能搭个小棚子。若不是上帝看守城池,守夜的人可能会打瞌睡。你们大清早起来,大半夜才睡,手不停歇地做,本是枉然,岂不知他喜欢叫他所亲爱的人安歇?”
有些人把上面这段经文改述成这样:“基督徒在工作上不必太认真,你一点都不需要劳累。安心睡你的觉,上帝会帮你打理一切需要。”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教会就必须应付这样的人。他们说既然上帝已经在基督里成就了一切,他们就不需要再做什么了。假如一切的努力建造,只会带进邪恶的混乱(像巴别所发生的),或者带进假冒伪善的自义(像法利赛人那样),那么基督徒最明智的作法,就是停止一切虚工,只要等候主的再来。有这样一位伟大奇妙的救赎主,像主耶稣基督,还有一位伟大奇妙的上帝,像我们在天上的父,我们还需要再做什么呢?因此这班人整天闲着,什么工也不做。他们比那些较不属灵的人更“凭信心”而活。这种人,说句比较难听的话,叫作吃闲饭。保罗非常生气地吩咐他们起来做工:“有人向我们报告,说有一批好吃懒做的人利用你们。不要容让这样的事,我们命令他们立刻作工──别再找借口,别再争辩──让他们自己挣饭吃。朋友们,不要懈怠了你们当尽的本分”(帖后3:11~13)。这些人胆敢将福音重新诠释,作为怠惰的借口,他们原是从保罗领受这福音,殊不知保罗自己双手“不停工作到半夜,甚至兼差,免得在宣扬上帝信息的事工上,增加你们的负担”(帖前2:9)。
基督徒为避免巴别的罪,最好找一个比野地的百合花“也不劳苦也不纺线”更好的方式。像巴别那样狂妄的工程,以及帖撒罗尼迦教会貌似虔诚的另一种相反心态,分别可以在东西方长远的文化背景里看见。
西方文化接续巴别遗留的精神,将人类的努力奉若神明。……另一方面,东方文化和帖撒罗尼迦教会的观点大同小异,对于人类的努力,表现出一种根深柢固的悲观主义。
这两种文化在今天的世界彼此对立,大家以为我们只能二选一,殊不知我们有另外的出路:诗篇一百二十七篇显明另一种工作方式,既不只是将工作视为一种活动,也不是全然消极。这首诗并未高举工作超过其本质,也没有将工作贬到一文不值。这首诗没有说:“上帝为你预备了伟大的工作;快去作吧。”也没有说:“上帝已经为你成就了一切,钓鱼去吧。”关于工作,如果我们只求简单的答案,很快可以变成工作狂或逃避现实的人;不过如果我们想要充分经历工作的圆满丰盛,研读诗篇127篇会很有帮助。
起初上帝就作工
这首诗为所有工作设定了一项前提,那就是上帝一直在工作:“若不是上帝建造房屋……若不是上帝看守城池……”表明条件的倘若一词,是以上帝做工为前提:他建造,他看守。
基督徒和别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严肃地面对上帝,而别人却不是。我们确实相信上帝是一切存在的中心实体;我们确实关心上帝的所是所为;而我们也确实让自己的生活能够响应那样的事实,而不是依照其它标准。关心上帝的所是和所为,包含体认到他是一位持续工作的上帝。
我们生活在上帝不断工作的宇宙和历史之中。圣经开宗明义地表明工作是上帝的行动。因此,在我们研究社会学家如何描述工作,心理学家对工作有何洞见,或者经济学家怎样分析工作以前,必须先认识圣经的记载:上帝做工。圣经充满对上帝所做之工的定义和描述。其中有创造的模式、救赎的行动,上帝帮助人、怜悯人的例子,以及安慰和救恩的范例。基督徒不间断地仔细查考圣经,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找出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工作的方式,以至于我们可以奉耶稣基督的名工作。
保罗在他每一封书信里都说明着:基督徒的工作,是极其自然、无可阻挡、必然信实地,从上帝的作为所发展出来的。而每封信结尾,保罗都一步步引导我们参与上帝的工作。很不幸,有些人的生活不是这样,他们的工作了无意义、徒无益而且微不足道,这样的工作是离开上帝的结果,是忽视了这首诗一开始所说的若。作门徒的训练,就是借着上帝所作的工来校正自己,在上帝的作为中寻找到自己的定位,免得我们成为工作狂。图斯的圣者希拉里(Hilary of Tours)提醒基督徒必须时时警惕,避免陷入他所谓的 “irreligiosa solicitudo pro Deo” ──以一种亵渎的焦虑来为上帝工作。
一旦和这位将“救恩施行在全地的”上帝失去接触,我们的工作就会出错。要不是过度担忧,就是一点也不想工作;或是在工作上变成热切的工作狂(像巴别),或是变得懒散没有生趣(像帖撒罗尼迦)。工作是美好的,这是最基本的真理。假如上帝都工作,工作必然是好的。工作有其尊严:假如上帝都工作,那么工作就不卑微。工作是有意义的:假如上帝都工作,工作就不是徒劳无益。
……
基督徒口袋里钱多还是少,实在不那么重要。我们的文化如何看重或报答我们的工作,也没多少区别……倘若上帝不在其中。因为我们的工作既不能创造生命,也不能创造公义。毫不留情、作个不停的工作狂(“作到纤纤十指劳烦蚀骨”),乃是现今社会重视和夸奖的工作习惯,然而,诗人却视此为信心不足和骄傲自大的表现,彷佛我们信不过上帝能成就他的旨意,彷佛只要靠自己努力,就能将宇宙重新排列。
第一批唱着这首诗的天路客,通常得费尽力气才能抵达耶路撒冷。有些人需要长途跋涉,克服千辛万苦。他们岂不是很自然会彼此寒暄恭贺旅程顺利,或是骄傲自负地夸口自己的成就,或是交换彼此的心得?他们难道不会相互较量:谁走得最远,谁走得最快,或是谁带领最多朋友同行,谁来最多次?然后,就在群众七嘴八舌的时候,有人会适时带头唱出:“若不是上帝建造……看守……”这首诗提醒他们:天路客不是天路历程的中心;主才是中心。不论沿途曾经遭遇多少困苦,不论他们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勇行径──击退抢匪、棒打猛狮、打倒豺狼──这些都不是他们应该歌颂的对象。这就是诗篇127篇坚持的观点:我们的努力不过是次要的部分,上帝的作为才是中心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