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报佳音号 | 6899 |
---|---|
外文书名 | Castaway Kid: One Man’s Search for Hope and Home |
品牌 | ZDL |
作者 | [美]罗布·米切尔(R. B. Mitchell) |
译者 | 王汉川 |
ISBN | 978-7-5527-0441-9 |
出版社 |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2016年10月 |
开本 | 32k |
页数 | 307页;192千字 |
《弃儿》推荐辞
哇。我刚读完第一页,就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我再也无法放下它。我有一个刚满四岁的小男孩,我无法想象,除非万不得已,我怎么舍得离开他。我只想把我的小宝贝从床上一把抱出来,紧紧地搂着他。这个故事使我完全谦卑下来。我希望它会改变千百万人的生命,它已经改变了我。
——布赖恩·利特瑞尔,后街男孩乐团成员
在你坐下来阅读这部作品之前,我建议你先准备好一盒纸巾。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从第一页开始就抓住你的注意力,并帮助你明白真正的孤独和被遗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老本杰明· S·卡森,著有《天才的手:本·卡森的故事》等书
“心灵之家”与“希望”是《弃儿》着重表现的主题。这部作品无疑是一部讴歌“心灵家园”的交响乐,一只传递“希望之光”的火炬。在作者心目中,“家”是孤儿的归宿和心灵的港湾,只有在那里才能使心灵的创伤得到完全的医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满足和平安。
——本书译者 王汉川教授
《弃儿》内容简介
三岁的罗比被母亲送到了孤儿院,从此他开始了对家庭的渴望与寻索,但是他的希望一次次被撕得粉碎,甚至是富有的亲人们都不愿收养他。小罗比是最后一批在美国孤儿院长大的“囚犯”之一。他的父亲自杀未遂,终生生活在精神病院中。母亲也先被送到精神病院,稳定后生活在过渡教习所。罗布被送到伊利诺伊州的儿童之家(孤儿院)。他在孤儿院生活了14年,与一起长大的孩子们不是朋友关系,而是“同样活下来了”的伙伴而已。
他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伤痕累累,就在他感到绝望之际,他从《圣经》的亮光中,从虔诚的祷告中,听到了上帝的呼唤:“叫我父亲吧。以我为家……” 从此,他不再只是一个从孤儿院出来的孩子了,他被上帝的大家庭所收养,成为属于上帝的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
罗比从始至终都会抓住你的心,本书记录了他在孤独、迷惑、感觉不被爱、寻找存在意义和价值上的挣扎,让你体会他被遗弃、被欺骗的痛苦,感受他的孤单与困惑,看到他遍体鳞伤,并和他一起踏上饶恕之旅,最后祝福他找到属于自己的家。这本书拿起来就放不下,让你想一口气把它读完。
书中讲的不仅是一个小男孩儿的挣扎,更是普世性的,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是对孤独、恐惧、拒绝、愤怒和痛苦以及如何宽恕他人和自己的挣扎。
《弃儿》作者简介
罗布·米切尔(R. B. Mitchell):罗布·米切尔是一名成功的实业家,也是一位全美范围内知名的财务顾问,现为美国一家主要经纪公司负责投资的资深副总裁。
米切尔于1980年与苏珊结为夫妻,一直互敬互爱,忠贞不渝。苏珊做了24年的家庭主妇,之后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热爱的工作。他们的两个孩子都已成年。女儿艾丽西亚有一个四岁的儿子和一个六个月的女儿。她的丈夫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米切尔和苏珊的儿子路加曾患白血病,现已康复,他于2006年结婚。他的妻子是一位助理教师,教移民子女学习英文。
《弃儿》译者简介
王汉川,1982 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电影系,师从李少白教授,1984 年获硕士学位。1991 年秋赴美国俄亥俄大学艺术学院比较艺术系留学,师从沃特曼教授,1996 年获博士学位。编导作品有52 集电视系列片《电影艺术欣赏》、电视专题片《银屏喜剧掠影》等;参与主编的图书有《中外影视名作词典》、《宗教与文化》、《基督教文化视野中的欧美文学》和《生命树书系》;译注作品有《谁可以这样爱我》、《天路历程》、《稳行高处》、《香草山》《创世之光》、《生命之光》、《自由与律法之光》、《直奔永恒》和《保罗书信》等。曾任电视台特邀编导、高等院校特聘教授和研究生导师,现任汉诺威传媒书院院长,主要从事经典作品的翻译介绍与影视制作和教学工作。
《弃儿》目录
致谢
中文版序言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
- 第一章 弃儿
- 第二章 小男孩
- 第三章 龙卷风
- 第四章 不同
- 第五章 绑架
- 第六章 医生
- 第七章 吉姬的礼物
- 第八章 抉择
- 第九章 亚特兰大
- 第十章 这里有我的位置吗?
- 第十一章 为什么?
- 第十二章 赚钱能力
- 第十三章 重逢
- 第十四章 几个好人
- 第十五章 叛逆者
- 第十六章 一个失落的寒假
- 第十七章 救生员
- 第十八章 难道你是真的吗?
- 第十九章 新的开端
- 第二十章 大学新生
- 第二十一章 家
- 第二十二章 启示
- 第二十三章 走进非洲
- 第二十四章 饶恕?
- 第二十五章 宝莲
- 第二十六章 父亲
- 第二十七章 母亲
- 第二十八章 一群失落的男孩
- 第二十九章 追求苏珊
- 第三十章 关系
- 第三十一章 分别
- 第三十二章 对家庭的恐惧
- 第三十三章 圆满的结局
- 尾声
对教育工作者的简短寄语
译后记:“家”与“希望”的颂歌
主要译名及人物关系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