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史(最权威的十字军运动通史,了解欧洲史的必读书!)

《十字军史》全面记述了十字军的发展演变史,从11世纪末的发动,直到18世纪末的结束。不仅记述了几次主要的十字军运动,而且详细描述了十字军的组织以及十字军战士的个人体验。

SKU: 6898 分类:

描述

报佳音号 6898
外文书名 The Crusades: A History
作者 [英]乔纳森·赖利·史密斯(Jonathan Riley-Smith)
译者 欧阳敏
ISBN 978-7-100-12384-6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月 2016年8月
开本 16K
页数 487页

《十字军史》推荐辞

这是一部来自世界最顶尖十字军史专家的大师之作,对于任何一个十字军研究者来说都是必读的作品,而对于想了解构成欧洲自我认知之元素的读者,这也是一部言简意骇而根基扎实的专著。

——尼古拉斯·雅斯佩特(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

最易读、最权威的十字军运动研究……写作极富激情和洞见。

——诺曼·豪斯利教授(莱斯特大学)

从各方面来看,本书都是对十字军现象的最新讨论……澄清了自司各特到本·拉登各个时代有关十字军的各种主要观点。

——便雅悯·Z. 凯达尔(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十字军史》内容简介

十字军运动自11世纪始,直至18世纪末,历时数百年,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中东、北非的历史,然而我国读者却鲜能对这段历史有全面的了解。本书正是一部有关十字军的通史,作者为当今该领域最杰出的学者。

《十字军史》(The Crusades: A History)记述了几次主要的十字军运动,同时穿插了十字军的组织形式、东征过程中的故事,以及十字军战士的经历等内容。本书还展示了十字军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中国读者也能一览西方史学研究之前沿。

本书的英文版已多次再版,广受英语世界读者好评。对于十字军在不同背景下的不同理解,无论来自19世纪浪漫主义还是当今伊斯兰世界,都被作者纳入了考量的范围。因此无论是对历史专业的学者,还是对普通读者而言,本书都堪称一部了解中世纪历史的范本。

《十字军史》作者简介

乔纳森·赖利-史密斯(Jonathan Riley-Smith),剑桥大学教会史教授,国际知名的十字军史研究专家,十字军与拉丁东方研究学会创始人。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曾著有《牛津插图十字军史》、《十字军地图集》、《十字军简史》和《十字军、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等书,通过这些著作,他推动了十字军研究的重大变革。2016年9月13日逝世,享年78岁。

《十字军史》译者简介

欧阳敏,毕业于北京大学人类学专业,现为东方出版中心编辑。主要译作为《十字军史》、《新加坡史》,并参与翻译《象征之林》、《人类学的四大传统》和《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等书。

《十字军史》目录

地图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导言

第一章 十字军运动的诞生: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传道工作

  • 开战的原因
  • 教皇乌尔班二世
  • 为解放而战
  • 一场苦行赎罪的战争兼朝圣之旅
  • 耶路撒冷
  • 作为赎罪者的十字军战士
  • 回应
  • “第一次大屠杀”

第二章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历程

  • 伊斯兰世界的状况
  • 第一波浪潮
  • 第二波浪潮:行军至君士坦丁堡
  • 第二波浪潮:从君士坦丁堡到安条克
  • 第二波浪潮:围攻安条克及其后果
  • 第二波浪潮:解放耶路撒冷
  • 第二波浪潮的成果
  • 第三波浪潮
  • 十字军圣战观念的发展

第三章 耶路撒冷和安条克的圣地及大主教辖区

  • 定居点建立
  • 装点圣地
  • 拉丁教会成立
  • 1110 年以后与当地人的关系
  • 拉丁教会的贡献

第四章 拉丁东方地域的建立、管理和防卫(1097—1187)

  • 乡间与城镇
  • 管理
  • 王室与领主们
  • 从鲍德温一世到鲍德温五世
  • 保卫定居点
  • 哈丁之战与耶路撒冷失守

第五章 成长中的十字军运动(1102—1187)

  • 十字军战士还是朝圣者
  • 12 世纪最初的十字军运动
  •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 士气低落
  • 传统的发展

第六章 十字军运动的成年礼(1187—1229)

  •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 1197 年的十字军行动
  • 教皇英诺森三世
  •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 波罗的海的十字军运动
  • 针对安维勒的马夸德的十字军运动
  • 针对阿尔比派的十字军运动
  • 西班牙的十字军运动
  • 儿童十字军运动以及第五次十字军东征的宣道活动
  • 第五次十字军东征的历程
  • 腓特烈二世的东征

第七章 成熟期的十字军运动(1229 —约 1291)

  • 13 世纪中期的十字军思想
  • 伯爵们的十字军行动(1239—1241)
  • 圣路易的第一次东征
  • 普鲁士和利沃尼亚的十字军行动
  • 第一批针对蒙古人的十字军行动
  • 西班牙的十字军运动
  • 针对异端的十字军运动
  • 政治性的十字军运动
  • 圣路易的第二次东征
  • 教皇格列高利十世
  • 1276 年后没能再发动大规模东征

第八章 拉丁东方(1192—约 1291)

  • 西里西亚亚美尼亚
  • 塞浦路斯
  • 希腊
  • 意大利人
  • 阿尤布王朝
  • 定居者们对伊斯兰世界政治的了解
  • 安条克—的黎波里
  • 耶路撒冷王国内的制度性冲突
  • 马穆鲁克王朝崛起
  • 亚洲贸易路线的变迁
  • 马穆鲁克王朝的征服
  • 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定居点被毁

第九章 十字军运动的多样化(约 1291—1523)

  • 可选择的范围
  • 十字军理论家
  • 圣殿骑士团的瓦解
  • 条顿骑士团在普鲁士和利沃尼亚
  • 圣约翰骑士团在罗得岛
  • 骑士团国家的特征
  • 塞浦路斯
  • 希腊
  • 西班牙的十字军运动(1302—1354)
  • 意大利的十字军运动(1302—1378)
  • 阿卡陷落后导致的十字军东征行动
  • 十字军东征行动(1323—1360),以及同盟的出现
  • 塞浦路斯的彼得一世
  • 对土耳其人的关注
  • 大裂教危及十字军运动
  • 马赫迪亚和尼哥波立的十字军行动
  • 针对土耳其人的十字军行动(1397—1413)
  • 针对胡斯派的十字军行动
  • 瓦尔纳的十字军行动
  • 对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多种反应以及农民军的再次出现
  • 庇护二世
  • 征服格拉纳达与进攻北非
  • 十字军行动筹划(1484—1522)

第十章 旧时代与十字军运动的消亡(1523—1798)

  • 改革
  • 骑士团
  • 北非
  • 东部的场景
  • 圣约翰医院骑士团与马耳他
  • 十字军运动的消亡

后记

  • 批判性的罗曼史
  • 浪漫的帝国主义者
  • 新帝国主义者: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锡安主义和穆斯林
  • 新帝国主义史的伊斯兰化
  • 历史学传统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