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报佳音号 | 6817 |
---|---|
外文书名 | 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Your Conscience |
作者 | [英]彼得·马斯特斯(Peter Masters) |
译者 | 晓燕 |
ISBN | 978-7-5126-4012-2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2016年3月 |
开本 | 32k |
页数 | 152页;70千字 |
《关于良心的问题》内容简介
一部非常独特且实用的力作,解除人内心纠缠已久的问题。有的问题绝对不仅针对于基督徒,甚至非信徒同样需要面对,比如每个人必须面对自己良心的问题,人生成长的青春期关于悖逆的年龄问题,需要认识自己等等,这些都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相信阅读本书的所有读者将会大有裨益。
本书就四个非常特别且重要的部分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传道解惑,帮助读者明白更多来自圣经的深刻教导,并在实践中得到积极的应用。
首先是关于良心的问题:良心这一神秘官能是什么?它如何运行?如果它受凌虐,将会如何?作者通过历史案例清楚地表明了良心的存在。本书中包含所有关于良心的关键事实,及其能够造成的麻烦,包括身心疾病。书中也记述了人们用以脱下受伤良心之重负的手段。但真正有效的途径,正如书中所言,是圣经所述的方法。
其次是关于年轻人的问题:青年人朝气蓬勃,不墨守成规,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变得叛逆,我行我素。如果在青年时代,我们就能认识人的本性,从而对自己的薄弱之处多家约束,那么我们的人生定然会更加光彩。本书就通过《箴言》中对年轻人的劝诫,来教导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如何抵挡诱惑,不至虚度年华。
再次是关于基督徒饮酒的问题:基督徒能否饮酒一直是教会中的争议话题。从前有许多基督徒戒酒,也有一些基督徒有节制的饮酒,但当代的基督徒似乎对酒更加开放。本书从《圣经》中关于酒的经文出发,通过词义和历史背景,结合从圣经时代到如今,“酒”的变化,论证了基督徒应该如何对待饮酒。
最后是基督徒侍奉的问题:《圣经》要求基督徒侍奉,那么我们该如何来侍奉呢?我们只需要参加聚会敬拜神就可以了吗?复兴只是神赐下几个有恩赐的传道人就行了吗?本书从《圣经》出发,阐释了每一个基督徒——不仅是教牧同工——都应该参与教会的侍奉,彼此侍奉,侍奉群羊,这才是耶稣基督的教会。由此,作者勉励弟兄姊妹都努力侍奉,传为主做工,主会成就更大的事工。
《关于良心的问题》作者简介
彼得·马斯特斯博士(Dr.Peter Masters,1939- ),年轻时曾任职于大英博物馆,专注于英国人文历史研究。其间借助于堪称西方之最的大英博物馆图书馆,作者深入探寻了一些伟大人物的生平并进行传记创作。现已年过七旬的博士仍在勤勉写作,通过文字历史启迪读者的心灵,至今已有逾三十部图书出版,如《关于良心的问题》、《有目标的人生》、《有归宿的人生》、《历史遗留的证据》、《所罗门情诗》、《古以色列道德律:十诫解读》、《试炼你的信心》、《面对抉择》和《个人·精神·生活》等书。
马斯特斯博士自1970年代起就在司布真创办的伦敦都城会幕教堂(Metropolitan Tabernacle)牧会,并兼任同样由司布真创立的《剑与镘》杂志(Sword & Trowel)主编,在牧会和学术研究的同时,他还主持面向整个欧洲的电视节目。
《关于良心的问题》目录
引言
1.良心是什么
- 何谓良心?
- 良心是如何塑造的?
- 良心最终会发动
- 让良心沉默的方法
- 良心的报复
- 良心如何影响性格
- 卸下良心的重负
- 良心——最后的话
2.年轻人的问题
- 人类行为的秘密
- 对年轻人独特的问候
- 需要对自己有所了解
- 要改变我们的价值观
- 世界对年轻人的诱惑
3.关于基督徒饮酒的问题
- 基督徒能饮酒吗?
- 五个戒酒的理由
- 新约中的禁酒逐步清晰
- 结论: 不敬虔的干渴?
- 辩护饮酒的误用经文
- 主晚餐中的酒是什么?
4.关于基督徒侍奉的问题
- “劳苦”一词
- “努力拼搏”一词
- “竭力”一词
- “立志要荣耀”一词
- 关于“做工型教会”的其他经文和比喻
- 哪里出错了?
- 易受攻击
- 一个做工的教会有能力!
- 主察看我们的工
- 主使用我们的努力
《关于良心的问题》书摘
何谓良心?
字典上对良心的典型定义如下:良心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功能,会评判我们的行为是否与我们的价值标准或信念相符。
《箴言》上记载了所罗门的定义,认为良心是一位住在我们里面的独立监察员。所罗门说:“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鉴察人的心腹。”这是最令人困惑的良心概念。所罗门将其表现为我们里面的一种官能,与心思相连,为造物主办事,筛查我们行事的动机,显明我们的罪孽。
新约中“良心”的希腊文原文字面意思是一起知道,指的是对我们行为做出的独立见证,像一位个人的申诉专员。神的律法或标准印在了我们里面,良心这个官能站在旁边,像一位警察或法官。
在许多国家,法官是独立的,不受国家干预,他们积极地保护这种地位。然而,不少国家没有这种体制,有时这些国家会对有此类体制的国家说:“为何不让法官释放那位被你们指控犯有多项罪行的我国显赫的公民?” 他们似乎认为,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像他们一样能控制法官。他们没法明白其他国家有独立的司法系统,政府不能干预。在很大程度上,良心也具有这种地位。无疑,可以泯灭良心,使之弯曲、受控、败坏,但不管我们做什么,良心总保留了一定程度的独立,任何时候都会记起原本的准则,让人感到羞愧、罪疚。不管我们重塑良心、使其遵照我们自己的对错标准的决心有多大,良心总习惯于恢复独立。是的,良心败坏了,但绝不会全然败坏。它会出人意料地以多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安的良心会导致多种形式的心理焦虑,这些焦虑不容易与行为联系起来。一个人可能会突然被一种深不可测的不安或空虚、漫无目的、绝望的感觉所笼罩。有的人可能会陷入深深的抑郁(尽管不安的良心并非抑郁的唯一原因,抑郁可能由器质性因素或其他原因造成)。先知以赛亚用这样的话作出了警告:“惟独恶人,好像翻腾的海,不得平静;其中的水,常涌出污秽和淤泥来。我的神说:‘恶人必不得平安。’”
良心是如何塑造的?
良心怎能带来这么多麻烦呢?很多人认为,良心只不过是孩提时代所受教育的结果。它仅仅是超我(superego),由父母和社会的观念编制成形。良心是由环境树立的,因此我们有可能改变其道德价值观,训练新一代人接受改进的准则。
这是关于良心的现代普遍观点,但这种观点并非基于历史悠久的人类智慧,已经被证明是灾难性的错误。无数人向咨询师吐露他们的罪疚感,却只被告知,问题不在于他们做过什么,而是他们良心里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咨询师们建议这些人弃绝这不必要的标准,学会采纳一种更宽容的新标准。咨询师让他们确信,他们有权做想做的事,只要这过程里没有伤害他人,他们的良心也必须保持一致。
但是,不管这些咨询师怎么攻击良心,将其贬为累赘,并宣称良心可以重新塑造,但良心却拒绝完全顺从,拒不合作。不安的人们继续受苦;压抑的人们继续得不到缓解;被神秘的心理疾病折磨的人不得好转。
“反道德”的心理学理论多年来变化多端,相互冲突,因此我们应当承认,“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圣经教导我们,良心不是人类的教育或环境塑造的。每个人的良心都是神注入的。他给我们的人性装饰上对他的准则的意识。
使徒保罗表明,所有人,不管所受道德、文化教育如何,都有关于对错的知识。“因为神不偏待人。”他写道,“没有律法的外邦人 [非犹太民族,不清楚旧约道德律法],若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罗马书2:11, 14-15)。”
不管有没有受过道德和宗教的教育,所有人里面都有神的道德法典,地上的任何手段都没法完全去除或改变。当人们行事与此道德法典相符,良心就会满足,倘若违背,良心就会不安。人们的反应显明了良心是何等的有效。当他们触犯此道德法典,就会发现有必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找借口,以抵挡良心的煎熬。
良心住在身体中什么地方呢?如果病理学家想在一具尸体上找良心,在哪里找呢?我们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但事实是,尽管良心不能看见,却无法让我们怀疑其存在。我们知道它在,因为我们经常感到它在运行。我们是多么希望能让它对我们所行的事保持沉默啊!要是能关掉这个官能,或者将其转变为让我们放心的泉源,就可以避免多少羞耻、痛苦和不安啊!无疑,可以用多种手段让良心麻醉或失灵,但不能彻底,也不能永远这样。但愿我们能持守良心,不违背它!
良心记得所有的事
根据圣经,良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当我们站在神的审判台前的时候,见证我们的恶行。那时,良心会控告我们。它会承认我们所做的所有坏事,因为它记得(罗马书2:15-16)!它把我们过去犯的罪,不管是想法、言语还是行为,都铭记心头,时时都会提醒我们这些罪。当我们最终站在神前,我们的所有罪行都陈列在面前,面对每项指控,良心会颤抖着大喊:“我做了!我记得!”天才的文学巨匠约翰·班扬(John Bunyan)在伟大的寓言《灵魂城圣战》(The Holy War)中把良心称为记录员先生(Mr. Recorder)。是的,良心在记录。
《约翰福音》里有一个异乎寻常的情境,一群骄傲的法利赛人的良心活灵活现地记起了他们的罪行,以至于完全服服帖帖。基督在殿里教训人,文士和法利赛人带来一位被控犯奸淫的妇人,问他是否应该根据摩西律法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起先,他只是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就像没听见一样。但当他们不住地问他,他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霎时间,他们都被良心定罪,“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离开了。
尽管他们是宗教领袖,是伪君子,自己就有淫行,但当受到指控,良心(尽管压抑已久)就会在他们里面叫喊,他们不得不溜走,大庭广众之下自取其辱。即使是最骄傲的人,犯罪多年以后,良心仍能够夺走他们的自信与平静。良心的记忆是持久的。
良心最终会发动
在班扬的《灵魂城圣战》中,记录员先生向灵魂镇(the town of Man soul)的人大声讲出他们的罪行,使他们甚为烦扰,因此他们抓住他,关在地牢里,以便让他闭嘴。但他却经常逃脱,愤怒地咆哮着,声音震撼全镇。你能压抑良心,但摆脱不掉良心,一段时间之后,它又会说话,有时声音会大得无法使你安静。
有个美国女人的经历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她的良知危机引起了国际性的注意。1960年代她是学生示威的组织者,1970年代,她毕业后去搞恐怖主义。为了给黑豹党(the Black Panthers)筹集资金,她和其他人一起筹划抢银行,但行事时出了问题,一名警察被枪杀,一些劫匪被抓获并判罪,但这个女人逃了。她改头换面,搬到了外地。虽然她是FBI历史上最重大的女通缉犯,但一直没有被抓获归案,这起案件就这样结案了。23年后,人们很难再把她与这桩遗忘已久的案件联系起来。
但她的良心发动了,这个女人已到中年,受人敬重,突然却无法容忍自己的罪行。当痛苦无法忍受时,她去了医院的抑郁症夜校。她的指导者回忆道:“我从未见过谁像她那样,精神如此痛苦。”她自首了,宁愿面对终身监禁甚至死刑,也不能继续忍受这种痛苦。良心从地牢中逃出来,咆哮了,这个可怜的女人再不能平静地活着。这类案例数不胜数,只能归因于良心的存在。否则人们在不会被揭发时,为什么会坦白,这会带来痛苦和损失啊!
另一个案例是一位曾很受欢迎的乐手和测验节目主持人的事,从中也可看到良心的长久记忆。此人因广播和唱片发了财,声名显赫,但却因童年时的小过犯陷入抑郁。十几岁时,他从一家著名连锁店的货架上偷了东西,尽管这件事多年以来都没有烦扰他,但突然冒出来了。良心一旦开始说话,那么成功、盛名、倾慕者、金钱以及各种欢愉,都无法平息他良心的痛苦。最终,当他无法忍受时,他想了个主意,在一家全国性的小报上登了一篇文章,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他揭露了一切,以洗净自己痛苦的良心。
然而,这样的补救措施长久下去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只有一条路能抚平扑腾燃烧的良心——只有赐给我们良心的主能缓解,我们会在一定的时候看到这一点。
使徒保罗曾在犹大地的罗马巡抚腓力斯面前受审,腓力斯是个狡猾而残暴的人,历史证明他在官场向上爬的过程中完全冷酷无情。但当保罗质问他灵魂的事,他那昏迷的良心苏醒过来,他的身体在手下面前恐惧地颤抖。沉默的良心毕竟没有停止工作。
在写这本书前不久,英国北方一个小镇上的一所巨大的漂亮老房子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建筑工们在地板下面发现了一张遗书,日期是1901年8月。多年前,主人谋杀了女仆,并逃脱了嫌疑。但时光流逝,他无法背负良心的重担,结果了自己的性命,留下的遗书一五一十地坦白了罪行。有多少人发现自己无法承受出离愤怒的良心呢?
如果良心能让人们甘愿去法庭受辱,在大庭广众之下脸面尽失,让他们面对监禁和死刑,甚至了结自己的性命,那么它显然也会在我们生命中带来其他的痛苦和不安,难道不是这样么?当然!良心一旦被唤醒,就大有力量,难以平息。泯灭良心是让自己置身险境。
因为人可以让良心长时间沉默,许多人就认为良心的记忆已经被抹去了,但这是大错特错了。有个毒枭打了类似的如意算盘,但让英国警方高兴的是,他把犯罪安排和交易记录在一个笔记本电脑上,认为只要愿意就可以抹去一切内容。调查人员多年都未能找到不利于这个狡猾恶棍的证据,因而垂头丧气。他们对他的所作所为了解甚多,但缺乏过硬的证据材料。后来他“删除”过的废笔记本落入调查人员手中,而专家们能够恢复他认为已经化为乌有的信息。
尽管这个犯罪头目很聪明,但他不知道自己无法完全删除信息,实验室可以从电脑内部恢复信息。结果是警方迎来一场大捷,看起来不可战胜的毒贩锒铛入狱。同样,良心永远不会被抹去,也不能使之永远沉默。
……
世人所想像得到的最奇妙的益处,就是被大能的神所赦免。为何神要赦免我们?我们本不应从他那里得到任何东西。为什么基督要从天降世,为我们在无可名状的痛苦中死去?诸如恩典、慈爱、慈悲、怜悯之类的言语不足以表达神供应我们、救我们脱离我们的罪这无比的大爱。
良心——最后的话
如果在生命结束之际还与这慈悲相离,还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直到短暂的尘世生命终结之日,仍错失了这一生最重要的目的,还有什么比这更愚蠢的?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有一天,今世之光将熄灭,来生之光将点亮。这日是否成为大喜乐之日?我们经历了人类灵魂最重大的事,即进入永恒,来到神的面前,充满一种挡不住的盼望和荣耀的感觉?
或者,这会是一个恐怖之日,你的良心,你所作所为一生的见证者,关心你的伙伴,会记起一生中你造成的创伤,以末日的愤怒尖叫着“你对我作了什么?给我带来了什么?我在你走错时曾试图提醒你!你从不听!你忽视了我所有的呼喊!现在太迟了。哎,我曾怎样地警告你啊!我警告过你!”
你有良心。想想这意味着什么。想想它指向什么。你要对你的创造者和他的准则负责。也要想想你最大的需要:主的赦免,以及一同到来的属灵新生命。在个人的祷告中走向神吧,他准备着赦免所有把自己交托于他的怜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