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传奇:中世纪圣徒文学精选

《金色传奇》是除圣经之外在中世纪欧洲流传最广的作品。这是一部讲述“何为‘神圣’”、“何至‘神圣’”,以及“‘神圣者’何为”的传奇故事集。它最初由拉丁文写成,很快就被翻译为欧洲各种方言。流传广泛,影响甚巨。欧洲中世纪后期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绘画和雕塑,一旦涉及圣徒形象,其象征符号肯定取自《金色传奇》。它当之无愧地是欧洲圣徒文化的经典之作,甚至成为欧洲中世纪晚期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

SKU: 6804 分类:

描述

报佳音号 6804
作者 褚潇白/成功 编译
ISBN 978-7-308-15365-2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6年2月
开本 32k
页数 300页;253千字

《金色传奇:中世纪圣徒文学精选》内容简介

本书是除圣经之外在中世纪欧洲流传最广的作品。这是一部讲述“何为‘神圣’”、“何至‘神圣’”,以及“‘神圣者’何为”的传奇故事集。它最初由拉丁文写成,很快就被翻译为欧洲各种方言。此著不仅流传广泛,而且影响甚巨。欧洲中世纪后期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绘画和雕塑,一旦涉及圣徒形象,其象征符号肯定取自《金色传奇》。它当之无愧地是欧洲圣徒文化的经典之作,甚至成为欧洲中世纪晚期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本书选择的作品都是在西方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作品,对于西方文化与文学史有着重大的影响,而国内也未曾系统地引进,此为弥补空白之举。

本书属于“中世纪经典文学译丛”,同属此书的还有《圣堂新妇:中世纪女性文学精选》、《农夫皮尔斯:中世纪梦幻文学精选》和《彼拉多之死:中世纪及都铎时期的戏剧精选》等书。

《金色传奇:中世纪圣徒文学精选》目录

关于“神圣”的变形记——解读中世纪流行故事集《金色传奇》

金色传奇

  • 圣依拉利(St. Hilary)
  • 圣塞巴斯蒂安(St. Sebastian )
  • 圣阿涅塞(St.Agnes)
  • 圣味增爵(St. Vincent)
  • 施舍者圣约翰(St. John the Almsgiver)
  • 圣阿加塔(St. Agatha)
  • 圣朱利娅娜(St. Juliana)
  • 使徒圣马提亚(St. Mattias, Apostle)
  • 圣朗吉努斯(St. Longinus)
  • 圣本笃(St. Benedict)
  • 埃及的圣马利亚(St. Mary of Egypt)
  • 圣乔治(St. George)
  • 教宗圣玛策林(St.Marcellinus,Pope)
  • 圣帕特涅拉(St. Petronilla)
  • 圣使徒巴拿巴(St. Barnabas)
  • 圣基里科斯(St. Quiricus)和他的母亲尤利塔(Julitta)
  • 圣亚历克西斯(St.Alexis)
  • 圣玛格丽特(St. Margaret)
  • 圣抹大拉的马利亚(St.Mary Magdalene)
  • 圣克里斯托福(St. Christopher)
  • 以弗所(Ephesus)的七个沉睡者
  • 圣多明我(St. Dominic)
  • 圣西奥多拉(St. Theodora)
  • 圣尤斯塔斯(St. Eustace)
  • 圣哲罗姆(St. Jerome)
  • 圣雷米(St. Remy)
  • 圣方济各(St. Francis)
  • 一万一千位童贞女
  • 圣伊丽莎白(St. Elizabeth)
  • 圣切奇利亚(St. Cecilia)
  • 圣克雷孟(St. Clement)
  • 圣凯瑟琳(St. Catherine)
  • 圣尼古拉(St. Nicholas)
  • 圣女露西亚(St. Lucy)

圣徒传记选译

  • 韦穆修道院与贾罗修道院的院长生平
  • 查理大帝行传
  • 殉道者国王圣埃德蒙受难记
  • 凯德蒙的生平

中外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金色传奇:中世纪圣徒文学精选》书摘

圣依拉利(St. Hilary)

1月13日

普瓦捷(Poitiers)主教依拉利出生于阿基塔尼亚(Aquitania),阿基塔尼亚是高卢西南的罗马分界线, 从比利牛斯山延伸到加隆河, 并大致与阿基坦的历史地域范围同等。其地之伊比利亚人于公元前 56年被尤里乌斯·恺撒征服。该地区于507年划归法国。他的一生如晨星般熠熠生辉,光照普世。早年他只是个平信徒,也曾结亲育女,但他每天却过着如同修士般洁身自好的生活。后来,圣洁的生活和渊博的学识使他终于荣登普瓦捷主教之座。居于主教之位后,他不仅为本城基督教信仰辩护,也是整个法国基督教信仰的护教士。可是,有两个持异端见解的主教,唆使皇帝,将依拉利和另一位正直的主教,也就是韦尔切利(Vercelli)主教优西比乌(Eusebius)一起流放了。当阿里乌派异端(Arian heresy)到处流传时,皇帝召集所有主教,让大家共同商议,确定何为基督宗教真理。依拉利也是与会者之一,但上述那两个持异端见解的主教发现,自己完全不是雄辩的依拉利的对手,便说服皇帝命依拉利返回普瓦捷。回程途中,圣人依拉利经过加里纳利亚岛(Gallinaria),岛上蛇群遍地。那些蛇一见到他就四窜逃开。依拉利就在岛中央立了柱子,禁止蛇类爬越。这一举动当即奏效——这个小岛的一半似乎变成了海洋,蛇类都不敢越雷池半步。

回到普瓦捷后,依拉利借着祷告的力量,复活了一个没有领洗就死去的孩子。他和那死去的孩子一起久久地躺在尘土中。祷告结束后,孩子复活,他和孩子同时站了起来。

依拉利的女儿阿皮亚(Apia)想要结婚,依拉利告诉她守贞的价值,劝她将自己献给上帝。阿皮亚同意之后,依拉利依然担心女儿会因为信心软弱而再度萌生出嫁的念头。于是,他恳切祷告,请求上帝允纳阿皮亚的奉献并让她早日回到天国。这事果真成了,没过几天,阿皮亚就与世长辞。依拉利亲手将女儿埋葬。阿皮亚的母亲见到自己的主教丈夫对女儿所行的一切,就央求丈夫帮助自己也追随女儿而去。依拉利照办不误,在自己离世前将妻子送归天堂。

被阿里乌派异端引入歧途的教宗利奥(Leo)召集全体主教开会,依拉利并未受邀,但他还是如期到会。听闻依拉利将到场,教宗命令众位在座主教都不得起立,更不准给依拉利赐座。依拉利准时入场,教宗对他说:“你就是那个依拉利,那只蒜头公鸡?”“我不是高卢人,”依拉利回答说,“虽然我来自高卢,但我并非生于那里,我只是在那里做主教而已。”教宗说:“好吧,那就是高卢的依拉利,而我是利奥,是罗马的大主教,也是众使徒之首彼得的正宗嫡传。”“很好,”依拉利道,“如此说来,你是利奥,但你不是犹大的狮子,若你端坐在审判座上,那也一定不会是上帝的审判席。”听到这话,教宗愤然离座,怒气冲天地对依拉利嚷道:“你等着瞧,我马上回来,定要严惩你的侮慢!”依拉利回答说:“如果你不回来,请问谁又将在此圣座上回答我的问题?”教宗回答:“我很快就会回来,到时准让你的傲慢无地自容!”

教宗本是出去解手,却没想到突发痢疾,后来连肠子都拉了出来,死得很惨。依拉利见没人起身招呼他,就安静地坐到地上,援引《圣经》里的话说:“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诗篇》(24:1)。言毕,上帝立即使他所坐的那块地方慢慢升高,直到圣人依拉利最终得以与其他各位主教平起平坐。很快,教宗惨死的消息传入会场。依拉利闻讯起身,坚定宣告基督教信仰的内涵,并差遣众主教重返各自教区。不过,此传奇中教宗利奥如此神奇的死亡事件还有待确证,因为,第一,《教会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和《三一史》(Tripartite History)都无此记载;第二,没有一本编年史书记载有关教宗利奥在那段时期的事迹;第三,正如哲罗姆(Jerome)所言:“神圣罗马教会毫无瑕疵,且将永世不受异端污染。”圣哲罗姆与安布罗斯、奥古斯丁和大格列高利并称四大拉丁教父。本译本也收录了他的传奇。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当时有个叫利奥的教宗,但他不是大公教会选举的,而是用武力篡权,夺取了教宗席位。或许尚有另一种可能,因为和异端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为伍的教宗利拜耳(Liberius)还有一个名字叫利奥。

蒙福者依拉利在施行了诸多神迹后,年老体衰,自知大限将近。他召唤自己十分喜爱的一位神父李安迪(Leontius),请他在夜幕降临后外出,然后将他在外面打听到的消息回来禀报给圣人。李安迪依言而行,回来后禀告圣人说,听到了城里众人的喧哗之声。之后,这位神父继续守在主教床边,等待他的弥留时刻。午夜时分,依拉利再次让神父外出探听发生了什么。这次,李安迪回复说,一无所闻。刹那间,一道明亮的闪光席卷了依拉利,金光万丈间,神父犹如目盲。光芒渐逝后,这位圣人已归息主怀。依拉利在君士坦丁执政时期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