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不上学,陪孩子穷游到地极

皙彰和碧清确信:最大的教室没有围墙,最好的教育没有课堂。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学校就在哪里!他们与三个孩子一起,用88天游历了8个国家、41个城镇,住过36家青年旅舍,坐过18次夜班车。在这个间隔年的旅途中,他们夫妻的婚姻更新了,重新有机会学习如何养育儿女。

SKU: 6734 分类: ,

描述

报佳音号 6734
外文书名 No Work, No School-A Family’s Journey to the Ends of the Earth
作者 苏皙彰、吴碧清
ISBN 978-7-5190-0134-6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5年9月
开本 16K
页数 309页;230千字

《不上班,不上学,陪孩子穷游到地极》推荐辞

我们很感激有这个间隔年的机会,可以更新我们的婚姻,重新有机会学习如何养育儿女,打造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们诚恳地邀请你也加入这场历险!生活是真实的,你的生活也可以如此精彩!

——本书作者苏皙彰

当我读整部书稿时,时而惊奇,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感动到落泪,情不自禁要为这个家庭加油、打气。他们的分享全然敞开且坦诚,生命旅途中的酸、甜、苦、辣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真心实意地向每一个家庭推荐这本书,不论你和家人是否会尝试亲子间隔年,一起历险人生,体验穷游。晳彰、碧清和孩子们的经历可以帮助你们创造交流机会,进行高品质的亲子互动探讨,全家人一起探索生命的意义,明白生命中真正在乎、想得到的是什么。至少,你们可以和他们一样,一家人坐下来,讨论你们的家庭宣言是什么,然后开始你们的家庭历险记。

——蒋佩蓉,《给孩子一个间隔年》作者

书如其人,通过这本书,我再次感受到他们一家人的真实与坦诚。他们一方面与读者分享他们真实的旅途生活,一方面也带给读者内在生命的成长。我盼望更多的读者阅读本书后,会思考自己人生旅途该如何走好。这才是本书的最大价值!我盼望更多的人像我一样被这样真实美好的家庭影响,从而有机会去重新调整和审视自己的生命和家庭生活。

——刘岚,儿童游戏治疗师

父母自己都是名校毕业,却不让孩子接受正统的学校教育,而是在家上学,由自己教育;三个孩子,一男二女,随父母走南闯北,是典型的多元文化的儿童。

还信誓旦旦地制定“苏氏家庭宣言”,践行“家庭穷游文化”,要求每个家庭成员遵照执行……这样的父母是否不靠谱?这样的亲子教育是否不负责任?

这样的生活信心何来?

但其实他们也曾爸爸好忙,妈妈抓狂,孩子迷茫,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发低烧,越来越难以忍受。

好在,他们觉醒了,就马上行动:制定家庭宣言,打造家庭穷游文化,践行现实版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放弃以为不可能放弃的,踏上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本书编辑

《不上班,不上学,陪孩子穷游到地极》内容简介

皙彰和碧清确信:最大的教室没有围墙,最好的教育没有课堂。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学校就在哪里!他们与三个孩子一起,用88天游历了8个国家、41个城镇,住过36家青年旅舍,坐过18次夜班车,创造了世界之最:参观了世界最高、最宽的瀑布、海拔最高的湖泊和城市、最大的盐田、最干旱的沙漠、最大的都市公园、最大的河流、最高的喷泉……

在南美洲体验饥饿的美妙,

在亚马孙河钓食食人鱼,体验丛林冒险、蹦极,

在最美的星空下上最棒的天文学课,

在世界最大的盐田里上创意幻想课,

在南美洲布兰卡山脉徒步露营,

在秘鲁的大海冲浪,

在赤道博物馆里上实验课

在厄瓜多尔的孤儿院上爱心课

在旅途中体验经济课:我们是最富有的穷人

住在彝族村的时候,孩子们不在乎和猪共享茅坑,不在乎两个礼拜才冲一次澡,不在乎不小心会踩到猪粪牛粪,也不在乎每天没肉吃。他们真正的需要和开心是一年365天,一周7天,每天24小时,全家人时刻在一起!

《不上班,不上学,陪孩子穷游到地极》作者简介

爸爸,苏皙彰

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和西北大学,拥有六项专利的美国硅谷电脑芯片专才,多家高科技公司的管理顾问;2001年放弃高薪高科工作,携家来到中国,从顶端科技设计师,成为农村公厕设计者,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儿童至今。是家庭穷游文化总设计师。

妈妈,吴碧清

毕业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专修心理学;三个孩子出生后,成为全职母亲,并用自己的信仰和专业帮助和陪伴婚姻、家姻有困难的父母;擅长厨艺、绘画,帮助中国边陲少数民族妇女掌握更多生存技能。是家庭穷游文化的拉拉队长。 

老大,苏宛慧

18岁,间隔年时11岁。被几所北美大学的工商学院录取,但她申请休学一年和家人再过一次间隔年,穷游丝绸之路。宛慧擅长团队活动统筹,是毕业班的班长,创办过英文营,自学钢琴,是家里中文底子最强的,毕业后希望成为创业者。是家庭穷游旅程的开垦者。

老二,苏恩礼

15岁,间隔年时8岁。恩礼热爱历史、科学,喜读世界名著,常常自编笑话讲给全家人听。恩礼擅长做家务活(如洗碗)、打乒乓球和篮球,喜欢自己创作钢琴曲,番茄炒鸡蛋和炒饭是他的拿手菜。恩礼喜欢静默思考人生的意义,对人富有感情。是家庭穷游列国的研究者。

老三,苏敏慧

13岁,开始闯荡天下时6岁,是家里最年轻的背包客。敏慧个性坚定有韧劲,喜欢自己上网学习弹吉他,手脚灵活,喜欢运动、杂耍球、绘画、唱歌、听音乐。很会照顾小动物,特别能鼓励和安慰家人。是家庭穷游间隔年的冲刺者。

《不上班,不上学,陪孩子穷游到地极》目录(节选)

推荐序一  不可思议的全家间隔年 / 蒋佩蓉

推荐序二  品尝破碎,重新整饬,做真正有智慧的生活艺术家 / 刘岚

自序一  我的裤子有个洞 / 苏皙彰

自序二  破碎后有蓝天 / 吴碧清

序一  追求属于你看自己的故事 / 苏宛慧

序二  我习惯了冒险和穷游 / 苏恩礼

序三  没有这些就没有今天的我 / 苏敏慧

第一章 觉醒、探索、行动

  • 1.1 填补生命的漏洞
  • 1.2 疯狂的“家庭梦想”:全家间隔年
  • 1.3千里之行始于计划

第二章 穷游南美洲:饥饿、冒险、奇遇

  • 2.1 饥饿的祝福
  •  循环吃法: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
  •  在秘鲁,排排队吃炒饭
  •  太阳岛上的薯条
  •  哥伦比亚奶奶的便当
  •  美食大冒险:麦德林公共医院食堂
  • 2.2 我要睡在妈妈身边
  • 2.3 在亚马孙河钓食人鱼
  • 2.4 冒险:提高逆商面对人生的挑战
  • 2.5 南美游学
  • 2.6 难舍难分南美洲

第三章 北美洲之旅:把家背在身上

  • 3.1 家是无形的蜗牛壳
  • 3.2 跨文化家庭
  • 3.3 恋家女儿心
  • 3.4 恒久的爱——外公与我
  • 3.5 温哥华,我们回来了
  • 3.6 回到加州
  • 3.7 北美洲三个月的感悟

第四章 云南彝族村:体验农家生活

  • 4.1 云南乡村生活
  • 4.2 与村民成为家人
  • 4.3 打造家庭文化,共度家庭时间
  • 4. 4 为什么村里的学生难以教育? 
  • 4.5 体育课不简单:大老师小老师
  • 4.6 地理课与天文课的创意教学
  • 4.7 乡村教英语:不能走寻常路
  • 4.8 最后一课
  • 4.9 别了,彝族村

第五章 间隔年在继续

  • 5.1 意犹未尽的孩子们
  • 5.2 继续走少有人走的路
  • 5.3 结语

第六章 全家间隔年答读者问

  • 6.1 父母的问题
  • 6.2 孩子们的问题

《不上班,不上学,陪孩子穷游到地极》书摘

蒋佩蓉:不可思议的全家间隔年

那一天是2012 年7 月10 日。

我们收到皙彰的邮件,说他出差到北京,想和我们叙叙旧。转眼,距离我们1989 年初次相遇,已经隔了23 年。当时,我们夫妻刚从波士顿搬到洛杉矶,担任大学团契辅导工作,晳彰正是我们服侍的一名大学生。似乎是转瞬之间,他大学毕业,结婚生子,成了三个孩子的爸爸,携全家到中国工作!时间流逝得太快,我们离开洛杉矶来到北京之后,一直没有机会跟上他成长的步伐。所以我们邀请皙彰到家里吃晚饭,叙叙这二十多年的故事。

热切分享了彼此生命的起伏和经历后,我们告诉皙彰,我们的长子凯文,决定在读大学前实践间隔年,冲闯他的梦想。如今已是他间隔年的最后阶段,正独自在欧洲徒步旅行。平时,当我们和朋友分享这件事时,朋友会先好奇地问:“间隔年是什么?”但这次是例外。晳彰说,他和全家也一起度过了一个间隔年!这次轮到我们讶异、惊叹了!没听错吧?他的孩子们还那么小,正在读小学呀!

我们请他讲讲他全家间隔年的故事,结果越听越想听,越听越目瞪口呆,觉得太不可思议了!简直无法想象,怎么会有这样的夫妻,他们从哪儿来的勇气,敢于中断人生最重要的事业发展期,做出如此疯狂而勇敢的选择,一起追求他们的梦想,通过穷游,全家一起探索广阔的世界。我们的心充满惊讶、疑惑以及浓浓的好奇和羡赏,忍不住问了更多的问题。越深入了解,我们越欣羡不已。于是,两个念头出现在我脑海:

1. 你们一定要合写一本书,与全世界分享你们的非凡壮举和独特感悟!

2. 我和丈夫双目相对,会心一笑,开始思索,我们有没有勇气如此行?

我鼓励皙彰写书分享他的全家间隔年。他说:“我们的冒险都以英语记录在博客上,有兴趣的亲戚朋友可以通过阅读博文一路陪伴我们,与我们一起在旅途中历险。”

皙彰重返职场后,工作非常忙碌,很难抽出时间写作。但他的妻子碧清,在孩子们入睡之后或许能有时间写书?我联系了我的编辑,她对他们的故事非常感兴趣。碧清也愿意尝试,可她从没有写过书。我的编辑和我深知,写作能力可以培养,但独特的人生感悟,或有趣的生命故事是无比宝贵和可遇不可求的。我非常乐意就我有限的写作经验给他们提供意见和反馈。就这样,借着邮件,我和碧清开始由网络联结的友谊。我期待有一天我们可以面对面相见……

皙彰和碧清的故事启发了我们——我们也需要休假,度一个间隔年,以回到洛杉矶为终点,我们搬到中国之前的起点。我们步入间隔年的理由也许和他们不同,比如我们人生所处的阶段、旅行风格、目标、旅游地点、所见所闻和结果都不一样。无可否认,我们所度过的这个间隔年,即停下匆匆的脚步让生命安静地休息一年,是我们婚姻生活中最丰盛的经历,任何事都无法取代这一年。如同晳彰所说,我们活着就不要有任何遗憾。

我们也即将出版我们家的间隔年游记。如果你有机会阅读这两个来自不同家庭的间隔年故事,你会发现,虽然这两本书的内容和写作宗旨不一样,但仍有异曲同工之处,更有奇妙的灵巧互补。虽然我们在写作之前,从来没有商量过!无数个夜晚,碧清安顿孩子们睡下之后,开始整理、书写一家人在间隔年的点点滴滴。两年过去了,她终于跑完了全程,用这种方式为他们的全家间隔年画下了完美的句号。你们手里所阅读的这本书,是以细密的爱、细腻的心和牺牲睡眠所挤出的时间熬炼出的结晶。我确信你的心会受到震撼、感动和启发,如同2012 年7 月的那一晚,我和为千第一次听到时一样,那种触动深刻而难忘。

当我读整部书稿时,时而惊奇,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感动到落泪,情不自禁要为这个家庭加油、打气。他们的分享全然敞开且坦诚,生命旅途中的酸、甜、苦、辣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真心实意地向每一个家庭推荐这本书,不论你和家人是否会尝试亲子间隔年,一起历险人生,体验穷游。皙彰、碧清和孩子们的经历可以帮助你们创造交流机会,进行高品质的亲子互动探讨,全家人一起探索生命的意义,明白生命中真正在乎、想得到的是什么。至少,你们可以和他们一样,一家人坐下来,讨论你们的家庭宣言是什么,然后开始你们的家庭历险记。

BonVoyage !

敬祝一路顺风,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