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报佳音号 | 6648 |
---|---|
外文书名 | Women in Missiology: The Study of the Episcopal Women Missionaries and Their Endeavors in China (1835-1900) |
作者 | 林美玫 |
ISBN | 978-7-5097-2107-0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2011年3月 |
开本 | 16K |
页数 | 400页;448千字 |
《妇女与差传》推荐辞
林美玫有中国近代史和美国史的双重修养,又凭借对美国宗教及圣公会研究学术史的熟稔,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背景与女传教士的宣教动机都交代得相当到位。作者大胆将“纯正妇女意识”和“妇女性别空间”这两个概念及理论引入大批美国妇女为何会从事教会工作的理性思考之中,从而开辟了新的解释路径。该书揭示了美国圣公会中国差会内部的复杂多样性,挖掘出圣公会在华女传教士的多个集体性个案,并结合美国宗教史、美国妇女研究、中国妇女研究与基督教在华史来阐述19世纪中美两国妇女在宗教—性别—文化上对话的意义,是近年来“妇女与宗教”研究领域内不可多得的佳作。
——陶飞亚
《妇女与差传》作者简介
林美玫,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历史学博士,曾任教于中正大学历史学系暨研究所,现任职于台湾东华大学历史学系。多年投入基督教在华传播史的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妇女与宗教:跨领域的视野》(与李玉珍合编,2003)、《追寻差传足迹:美国圣公会在华差传探析(1835-1920)》(2005)、《祷恩述源:台湾学者基督宗教研究专书论文引得(1950-2005)》(2006)、《信心行传:中国内地会在华差传探析(1865-1926)》(2009)等,另写有美国圣公会在华差传相关研究的期刊论文。
《妇女与差传》目录
序一
序二
自序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研究引论
第二章 虔敬摸索:女传教士工作与展现美国“纯正妇女意识”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美国纯正妇女意识的意涵引介
- 第三节 美国纯正妇女意识的保守表现
- 第四节 美国纯正妇女意识的积极突破
- 第五节 美国纯正妇女意识的调和新貌
- 第六节 结语
第三章 性别空间:性别空间概念用于新教女传教士研究的初探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美国妇女性别空间概念的意涵
- 第三节 美国妇女性别空间理论研究介析
- 第四节 美国基督新教女传教士在华差传研究
- 第五节 圣公会在华女传教士史料的初步论析
- 第六节 结语
第四章 异域差传:女传教士工作在种族、性别与阶级上的意涵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美国妇女性别意识在中国的传承与转接
- 第三节 美国妇女性别力量在中国的展现与机会
- 第四节 妇女在华差传:借由性别、阶级与另一种族的对话
- 第五节 结语
第五章 教会女学:女传教士与圣公会上海圣玛利亚女学的建立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圣玛利亚书院:清末中国女子教育的筹建
- 第三节 圣玛利亚书院:清末妇女宗教网络的建构
- 第四节 圣玛利亚书院:中美妇女性别对话的空间
- 第五节 结语
第六章 女子启蒙:女传教士与性别空间概念的延伸、转换与启发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女传教士来华传教:妇女性别空间概念的延伸
- 第三节 女传教士在华生活:妇女性别空间概念的转换
- 第四节 女传教士在华工作:妇女性别空间概念的启发
- 第五节 结语
第七章 所传为何:女传教士工作是女性特质的传接或女性主义的导引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19世纪美国妇女女性特质和女性主义的可能意涵
- 第三节 19世纪美国妇女生活上女性特质和女性主义的确实展现
- 第四节 圣公会在华妇女差传传接19世纪美国妇女女性特质
- 第五节 圣公会在华妇女差传导引19世纪美国妇女女性主义
- 第六节 结语
第八章 性别对话:19世纪中美妇女在宗教—性别—文化上的对话
附录一 美国圣公会传教士生平简录
附录二 人地名字词中英对译表
附录三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