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报佳音号 | 6531 |
---|---|
外文书名 | The City of God |
作者 | [古罗马]奥古斯丁 |
译者 | 吴飞 |
ISBN | 978-7-5426-2452-9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月 | 2007年1月第1版;2016年7月第4次印刷 |
开本 | 16K |
页数 | 318页;320千字 |
《上帝之城》推荐辞
本书与《忏悔录》和《论三位一体》并誉为奥古斯丁最为重要的三部著作。按奥古斯丁的理解,上帝之城是上帝作王,由天使和圣徒组成的城市,是基督徒得救之后的归宿,尘世中基督徒团体即教会是尚未最终到达的上帝之城。本书芜杂精深,奥古斯丁深刻地评论了罗马的宗教、历史和政治问题,并在其中全面展示了自己神学思想,是历史上的经典名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译者参考了英译本、日译本和中译本(其中一个译本为王晓朝翻译的《上帝之城》),从拉丁文直接翻译为中文。
《上帝之城》内容简介
奥古斯丁生活在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年代,是教会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他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本书与《忏悔录》和《论三位一体》是他最著名、最有影响的三部著作。
《上帝之城》的基本特点,一是奥古斯丁在其中全面展示了自己的整体神学思想,一是他在此集中处理了罗马的宗教、历史和政治问题。这些特点使《上帝之城》仍然成为奥古斯丁非常重要的一部书,虽然读这部书可能不会像读《忏悔录》和《论三位一体》那么充满乐趣,而且只有在掌握了他的总体框架后才能看出其价值。
在这部书里,处处可以看到奥古斯丁与古典思想之间的连续和断裂。但重要的不仅是他与古典的关系,而且是它与后来的基督教思想,特别是现代思想中一些核心理念之间的关系。
《上帝之城》共三册22卷(一键购买),上册含1-8卷。
《上帝之城》作者简介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北非迦太基希波主教,四、五世纪西方教父,基督教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神学家,被大公教会称为“恩典博士”。现代德国教义史家哈纳克曾指出,基督教教义到奥古斯丁已经大致完备,其后的神学家不过是为他的思想做脚注而已。他的神学观点集早期基督教思想之大成,历经中世纪的沉潜发展,到宗教改革运动时成为神学争论的焦点,这也奠定了他作为教义史之论述轴心的地位。
奥古斯丁著作等身,著有《论三位一体》、《论信望爱》、《道德论集》、《论四福音的和谐》、《论原罪与恩典》、《论灵魂及其起源》(附《论基督教教义》)、《驳朱利安》、《论秩序:奥古斯丁早期作品选》、《论自由意志》(含《独语录》)、《恩典与自由》、《忏悔录》、《上帝之城》(又译“天主之城”)等书,其中以《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及《忏悔录》最为知名。国内已有多种《忏悔录》译本和《上帝之城》译本,如应枫译《忏悔录》、周士良译《忏悔录》、任小鹏《忏悔录》;吴宗文译《天主之城》、王晓朝译《上帝之城》、吴飞译《上帝之城》。
奥古斯丁有不少著作被收录于《奥古斯丁选集》、《教父及中世纪证道集》、《古代经注》、《信仰二十讲》和《心灵面包》等书,国内外亦有不少研究奥古斯丁神学思想及教会牧养的专著出版,如《主教的书信空间》、《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最伟大的思想家:奥古斯丁》等书。
如需更多认识奥古斯丁,我们强烈推荐最为经典的奥古斯丁传记——《希波的奥古斯丁》,除此之外,《追寻之旅:奥古斯丁传》和《奥古斯丁图传》也可以读;约翰·派博牧师曾在《至高喜乐的传承》中记念奥古斯丁,我们也一并推荐给弟兄姐妹。
《上帝之城》译者简介
吴飞,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基督教哲学、宗教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著有《麦芒上的圣言》、《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浮生取义》和《自杀与美好生活》等书,译著有《上帝之城》等书。
《上帝之城·上》目录(节选)
译者说明
奥古斯丁对《上帝之城》的回顾
上帝之城卷一
- 前言:写作本书的计划和观点
- 1、那些反对基督之名的人,在罗马城的涂炭中,野蛮人由于基督而饶恕了他们
- 2、还从未记载过样的战争,胜利者因为被征服者的神而饶恕了被征服者
- 3、那些神不能保卫特洛伊,罗马人却相信他们会带来福泽,把他们当作保护神,这是多么不明智啊
- 4、朱诺在特洛伊的圣所,没能从希腊人手里救出一人;但使徒们的教堂,却护卫所有逃到那里的人不落入野蛮人手里
- 5、恺撒谈到的毁灭被征服者的城邦的一般风俗
- 6、即使罗马人在征服城池时,也不会饶恕神殿里的被征服者
- 7、在罗马城的毁灭中所发生的残酷事件,符合战争的惯例;而其中的仁慈,都来自基督之名的力量。
- 8、利益和不利,很多是好人坏人共有的
- 9、好人和坏人同样遭受鞭苔,如此矫正的原因何在
- 10、在尘世中的事物逝去的时候,圣徒们什么也不会失去
- 11、或长或短的尘世生命的终结
- 12、至于人的身体的埋葬,基督徒哪怕得不到,也失去不了什么
- 13、埋葬圣徒的身体的原因是什么
- 14、被俘的圣徒从不缺乏神圣的安慰
- 15、勒古鲁斯的被捕,提供了一个为宗教原因而自愿忍耐的例子;不过他从自己所崇拜的神那里得不到益处
- 16、圣贞女被俘后,如果没有意志的赞同,奸淫是否能污染心灵的德性
- 17、因为害怕惩罚或羞辱而带来的自杀
- 18、身体被强迫,不自愿地承受的别人野蛮的欲望
- 19、卢克莱西亚遭到强暴而自杀
- 20、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权威授予基督徒自杀的权利
- 21、不算杀人罪的杀人
- 22、自杀从不会表明心灵的伟大
- 23、加图因为无法承受凯撒的胜利而自尽,他算怎样的例子呢
- 24、在德性上,勒古鲁斯胜过加图,而基督徒则远胜他们
- 25、不该通过犯罪来避免罪
- 26、有些事是不该做的,但我们知道,圣徒们还是做了;我们该认为,他们是为什么做的呢
- 27、能否为了避免犯罪而主动求死
- 28、凭着上帝的什么裁决,他会允许那些敌人在贞洁者的身体上纵欲犯罪
- 29、当不信者非难基督并没有把罗马从敌人的狂暴中解救出来时,基督的家仆该如何回应
- 30、那些抱怨基督教时代的人,其实是想享受可耻的奢侈生活
- 31、在罗马人当中,称王的欲望在何种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罪过
- 32、戏剧表演的设立
- 33、罗马人的罪过,就是祖国的毁灭也不能纠正
- 34、上帝用毁灭来考验罗马城,他的仁慈何在
- 35、教会之子藏在不敬者当中,虚伪者躲在基督教会里
- 36、随后的论述中所要讲的问题
上帝之城卷二
上帝之城卷三
上帝之城卷四
上帝之城卷五
上帝之城卷六
上帝之城卷七
上帝之城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