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报佳音号 | 6474 |
---|---|
外文书名 | A History of the Amish |
作者 | [美]史蒂文·M.诺尔特(Steven M. Nolt) |
译者 | 毕其玉 |
ISBN | 978-7-216-08540-3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2015年5月 |
开本 | 16K |
页数 | 379页;318千字 |
《阿米什人的历史》推荐辞
关于近代阿米什人的通史,这是唯一的一部著作。如果要了解阿米什人,只有阅读这本书。
——美国《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阿米什人的历史》内容简介
阿米什人是一群由欧洲移民美洲、有着坚定信仰、自愿过着简朴生活的再洗礼派教徒及其家属,总人口数大约20万。他们不迷恋高科技、不用交流电、故意不拥有汽车。他们着装朴实,拒绝流行服装样式:男人戴传统的宽檐帽、蓄胡须,女人戴白色的头盖以示对《圣经》的遵从。阿米什人拒绝服兵役,亦不接受社会福利和任何形式的政府帮助,只允许子女接受八年级初级教育。
本书分三个阶段讲述了阿米什人的历史:16—18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时期阿米什人的诞生;19—20世纪移民北美的变迁与融合;在21世纪美国,与大社会、政府的磨合与生存现状。
《阿米什人的历史》作者简介
史蒂文·M.诺尔特(Steven M. Nolt),美国印第安纳州戈申学院(Goshen College)历史系教授,主讲美国历史和门诺派历史。阿米什历史研究专家。自1999年以来,他和社会学家托马斯·J.迈耶斯(Thomas J.Meyers)一起研究印第安纳州旧制度阿米什人的历史和当代生活。20世纪90年代,他和唐纳德·B.克雷比尔(Donald B.Kraybill)一起考究宾州阿米什家庭从农耕模式向非农耕模式转变时期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变化轨迹,著有《阿米什人的历史》、《阿米什的恩典》等书。
《阿米什人的历史》译者简介
毕其玉,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大学英语教学。2010年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访学回国后,开始了对阿米什人的研究。
《阿米什人的历史》目录
致谢
中译本序
第一章 改革的遗产
- 阿米什人的历史
- 动荡的16世纪
- 路德和新教改革
- 苏黎世的激进分子
- 再洗礼派运动的诞生
- 遭受迫害
- 再洗礼派教徒的协议
- 北部的麻烦
- 多德雷赫特声明
- 生存策略
第二章 阿米什人的诞生(1693—1711)
- 离奇时代
- 雅各布·阿曼
- 回避还是不回避
- 分裂时期
- 教会分裂加剧
- 危机四伏的教会
- 阿米什人请求宽恕,门诺派教徒拒绝
- 分裂之路
第三章 移民与坚持——阿米什人在欧洲(1693—1801)
- 寻求稳定
- 骚扰和好客
- 荷兰以北
- 更广阔的视野:北美和东欧
- 顽强的民族性
第四章 新世界的立足和斗争——18世纪宾州的阿米什人
- 扎根
- 新世界的教会
- 融合与分离
- 边疆的战火
- “复兴”运动的威胁
- 托利党、反叛分子、和平主义者
- 厌倦战争
- 岌岌可危的处境
第五章 考验时期——欧洲的阿米什人(1790—1860)
- 信仰自由和公民的义务
- 与拿破仑谈判
- 农耕方面的声誉
- 离开教会还是离开大陆
- 新的阿米什移民浪潮
第六章 北美的繁荣与前景(1800—1865)
- 新的边疆
- 新来的移民
- 不安分的人民
- 教会的压力和斗争
- 文化的冲突
- 革新和参与
- 民主党人、辉格党人、共和党人和阿米什人
- 非公民的战争
- 谁还没有受到惩罚
第七章 分裂时期(1850—1878)
- 冲突的背景
- 争议的乌云笼罩
- 牧师大会
- 1865年的决裂
- 后期牧师大会
- 阿米什门诺派教会分裂
- 约瑟夫·斯塔基
- 阿米什门诺派教会的未来
第八章 融合的传统——阿米什门诺派教徒及北美和欧洲的门诺派教徒(1870—1937)
- 精诚合作
- 引起的不安
- 机构建设中的进步人士
- 共同的事业
- 阿米什门诺派教会和“旧”门诺派教会的统一
- 保守的阿米什门诺派教徒
- 阿米什人与门诺派总联合会的联系
- 伊利诺伊州阿米什门诺派中央联合会
- 从埃格利阿米什人到“福音教会”的成员
- 欧洲阿米什人的道路
- 欧洲最后的阿米什人
第九章 保全和坚韧不拔(1865—1900)——旧制度阿米什人
- 选择旧制度
- 传统和变化
- 辩论的界限
- 经济萧条时期的政策
第十章 新世纪的挑战(1900—1945)
- 在现代美国社会里找到一席之地
- 技术、制度和身份
- 战争的狂热
- 亲德主义?
- 由学校引发的混乱
- 宾夕法尼亚州的法律斗争
- 比奇阿米什人
- 萧条的岁月
- 战争中的世界
第十一章 多变世界里的民族性——1945年以来阿米什人的生活
- 战后的高人气和危险
- 恼人的选择性服务
- 一个悲剧和基督徒的回应
- 良知危机
- 更多办学方面的问题
- 最高法院的决议
- 世纪中期的教会生活:传教兴趣,保守人士的异议以及“新制度”
- 福利国家的生活
- 职业的多样性和社会变化
- 引起关注
- 在现代进程中成长
原著文献目录和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