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报佳音号 | 6107 |
---|---|
外文书名 | A Pearl Necklace |
品牌 | ZDL |
作者 | [美]米雪 (Mi Xue) |
译者 | 龚淑敏、刘金良 |
ISBN | 978-7-80588-992-4 |
出版社 |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2012年4月 |
开本 | 32k |
页数 | 259页 |
一个勇敢蜕变的传奇
最美的礼物:米雪照顾自闭症儿子37年的心路历程
用手机登录报佳音福音网站的弟兄姐妹请点此观看米雪的见证。
《珍珠项链》推荐辞
如果你认为艰难与困苦是人生中最不需要的经验,你需要读一读《珍珠项链》。米雪的故事使我们开始洞察到,不完美的经验是如何变成完美的。我向所有的女性,以及那些渴望了解自己配偶的先生们,郑重推荐本书!
——张德培 前职业网球手,法网冠军
米雪和她丈夫一直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她的书和生命同样散发出芬芳,给了我希望,让我看见一个敬虔的家庭能够活得何等精彩。我强烈推荐此书!
——蒋佩蓉 《人生休止符》、《给孩子一个间隔年》作者
只有真正爱过的人才真正活过,否则不过是浪费宝贵生命的恩典。我不羡慕书上的人所经历的挣扎痛苦,但是我羡慕他们的经历所孕育出的珍珠般的品格。我盼望读者可以透过这本书认识永恒的价值,也可以找到承载生命的力量。
——刘志雄,著有《活得优雅》等书,译有《耶稣真貌》
我和作者都认同,母亲式的“在家庭禾场上默默无闻的事工”必能收获永恒的赏赐。那些在“天路历程”中经历苦难,仍一路恒忍持守,同时更想在信仰的道路上收获激励和感动的女人和男人们,我隆重向你们推荐本书!
——多萝西·凯利·帕特森 女性研究神学教授,西南浸信会神学院
米雪和她丈夫是我多年的朋友,我在香港亲眼见证他们在教育界、商界及关怀未婚母亲等服务上作出的杰出贡献。这本书容许我进到米雪和她家人心灵最深处,深深触动了我的心。
——蔡元云 香港突破机构荣誉总干事
众多的痛楚与疾苦从哪儿来的?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米雪这本书恰如一道智慧的光芒照射进来。对所有在苦难中寻索意义的人,我大力推荐本书。这本书就是这么棒!
——琼妮·厄尔克森·多田 《上帝在哪里》、《风闻有你》作者
《珍珠项链》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美国ABC的故事,惊险而新奇;
这是一个家庭主妇的故事,平淡而温馨;
这是一个职业女性的故事,勇敢而执着;
这是一个信仰者的故事,见证蜕变的生命。
这是一个美籍华人与命运抗争,生生不息,执着追求的传奇故事。
米雪是其家族中出生在美国的第一代华人,从小饱尝“边缘人”的滋味,此后生活颇为周折。她的孩子罹患自闭症,全家无所适从;她的丈夫离开报酬丰厚的工作,家庭失去经济来源;她随丈夫在美国四处迁徙,漂泊不定;在人们纷纷移民美国的时候,他们全家迁往香港;她的事业蓬勃发展之时,却突然重返美国……
悉心品味这个传记,您可以从平凡中看到不平凡,从许多人身上看到奇妙的恩典。
《珍珠项链》作者简介
米雪(Mi Xue)是其家族中在美国出生的第一代华人。她先后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
米雪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她年轻时追逐美国梦,但不能得到满足;她的婚姻曾经濒临破碎,却苦尽甘来;她的长子患自闭症,全家却更紧密地互相依靠;她两度离开亲朋好友,与丈夫旅居国外,辛苦打拼,最终在香港高端国际教育合作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米雪与丈夫育有三个子女,现居美国。
《珍珠项链》目录
第一部 珍珠之母
- 第一章 珍珠的孕育
- 第二章 荒凉的石床
- 第三章 边缘人
- 第四章 自由的希冀
第二部 贝海拾珠
- 第五章 海底藏珠
- 第六章 福杯满溢
- 第七章 婚姻的支点
- 第八章 不寻常的学校
- 第九章 一个完美无瑕的礼物
- 第十章 教养孩童
- 第十一章 交换
- 第十二章 盈利的回报
- 第十三章 默默撒种
- 第十四章 东方之珠
- 第十五章 穿过针眼的骆驼
- 第十六章 挫折、破碎、重建
- 第十七章 跨越双重咒诅
- 第十八章 新进展
第三部 珍珠项链
- 第十九章 开向中国的小窗口
- 第二十章 珍珠
- 第二十一章 珍珠项链
《珍珠项链》书摘
撒播永恒的种子
一天,当我读圣经的时候,克利斯蒂说:“妈妈,你的圣经这么旧了,都要散了,你不想扔掉它吗?”我对这个问题感到吃惊,于是问她为什么这样说。“噢,与其扔掉它,不如给我吧?我非常喜欢它。我希望能像你一样学习圣经。”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榜样的作用。我不但要告诉孩子们怎样阅读圣经,更要让他们看到我怎样读经。我带领别人查经,但从来没有教过自己的孩子如何学习圣经。我记得小的时候,妈妈曾努力地教我们中文,因为她知道这对我们有益。为什么不教我的孩子们圣经呢?我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暑假给孩子们上圣经课。
在每一堂课上,我都会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讲一个圣经故事,然后让他们画出所学到的东西,并且抄写一句经文。当时,大卫9岁,克利斯蒂7岁,麦克5岁,他们的能力参差不齐,差距很大:大卫不能画,不能写,但能描出我画的东西;克里斯蒂能够读和写,而且很会画画;而麦克常常坐不住。我努力在5到10分钟讲完,尽量不让他们感到乏味。然后我会画一幅画、抄一句经文让大卫描,让克里斯蒂自己画。当克里斯蒂完成后,她会帮助麦克完成他的画和经文。
每堂课持续大约15到20分钟,在此之后,他们吃点东西,然后出去玩。他们盼望着爸爸出差回来时向他炫耀我们的学习笔记,这让他们有了好好学习的动力,而且他们还为能和妈妈一起读圣经感到自豪。
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是否能坚持完成《创世记》一书全部的50章。后来,我发现我们都很享受这段时光,孩子们很为自己的成果自豪,而且为他们所学的感到兴奋。我们不仅完成了《创世记》,而且在后来的几年中陆续完成《路加福音》,《列王纪上》和《列王纪下》,还学习了一些基督徒的道德观念。
虽然孩子们现在已经长大成人,我仍然保留着大约10到12本当时所做的笔记,这些笔记是我最珍惜的纪念品之一,纪念了我们一起灵修的美好时光。他们知道如果发生火灾,这些笔记是我首先尽力抢救的东西之一。现在他们重温那些笔记时,仍叹服他们童年的成果,而且记得学习那些课程时产生的想法。我期待着一天,我的孙子们将亲眼看看妈妈或爸爸在他们这个年纪所完成的功课。希望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没有“徒然返回”。
我一直参与多种教学工作,但教育自己的孩子是迄今为止我个人得到的最大满足。我虽然只是面对三个小孩,他们的理解水平甚至都成问题,但上帝看重这种默默无闻的服事。
耶稣在山上宝训中说,当我们做善事的时候,不要期待让众人看见,这样天父在暗中看到了,必然会报答我们;对于那些期望得人的荣耀的人,他们已经从人那里得到了应得的赏赐。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上帝所看重的与我们完全不同。将来在天堂,上帝给予那些鲜为人知的事工更大的回报,甚至超过在地上声名远扬的事工。迄今为止,我珍惜这些花在我孩子身上的时光,超过任何未来更风光的时刻。
虽然参与大型事工会让我很有成就感,但也很容易让我无视丈夫和孩子的需要,甚至觉得他们是我为主做工的障碍。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就根本没有按照上帝的心意把丈夫和孩子作为我最主要的服事对象。如果我的婚姻生活不幸福,孩子们不敬虔,我的事工还有何意义?如果我连自己的家人都服事不好的话,又如何指望能够服事外人?
通过给孩子们教圣经,我慢慢开始理解“全职侍奉”的真实含义。如果能以永恒的视角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事奉主,即使是做一名家庭主妇也是全职侍奉。我终于从“全职侍奉”这一观念中得了自由。在世界的眼里默默无闻的事情,在上帝眼里配得荣耀。这就是新约中所说的“有君尊的祭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