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路易斯:天赋奇才,勉为先知

本书是C.S.路易斯传记中的一部力作。
路易斯是20世纪特立独行、天赋异禀的牛津剑桥学者,家喻户晓的“纳尼亚”世界缔造者,基督教护教家。
这部传记追溯了路易斯在特定的社会与历史背景下知性与灵性的发展、私人与公众的生活、学术与信仰的使命、生前与身后的影响等等。
作者麦格拉思兼具科学家与神学家的双重身份,且与传主有许多共通之处:爱尔兰人、牛津背景、由无神论转向基督信仰且毕生以之为人生核心使命的信心之旅、真理辨析与心灵启悟携手的信仰进路,这些都为本书增添了文字背后的精确、敏锐与深刻。

描述

报佳音号 5538
外文书名 C.S.Lewis-A Life: Eccentric Genius, Reluctant Prophet
品牌 橡树
作者 [英]麦格拉思
译者 苏欲晓 傅燕晖
ISBN 978-7-5426-5469-4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月 2018.5
开本 16K
页数 397

《C.S.路易斯:天赋奇才,勉为先知》推荐辞

阿利斯特·麦格拉思使得我们对C.S.路易斯独一无二的人生有了新的理解。这是一本重要的著作。

——埃里克·梅塔萨斯,著有《朋霍费尔:牧师、殉道者、先知、间谍》等书

阿利斯特·麦格拉思调查严谨,洞察深邃,公正诚实地记录了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的一生。麦格拉思的著作把路易斯放在其个人职业与社会语境中,尤为出众,而且记录了路易斯的基督教思想的发展,令人佩服。对于路易斯迷与路易斯研究学者而言,这将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阿兰·雅克布斯(Alan Jacobs),畅销书《纳尼亚人》作者

阿利斯特·麦格拉思的新作《C.S.路易斯》是一部卓越出众的传记,其取材以广泛的研究为基础,信息丰富又饶有趣味。此书作不仅对路易斯本人的成长道路与性格养成给予了极大关注,而且对路易斯的主要文学作品做出了深刻且平衡的分析。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与70年代早期,我作为一个刚刚悔改归信的美国福音派基督徒,曾如饥似渴地阅读路易斯的作品。他对我的影响是深邃而持久的。今天仍有许许多多基督信仰者和基督徒领袖发出与我同样的心声。麦格拉思博士清晰地解释了个中缘由。

——提摩太·凯勒(Timothy Keller),著有《为何是他》、《婚姻的意义》等书

《C.S.路易斯:天赋奇才,勉为先知》内容简介

本书是C.S.路易斯传记中的一部力作。路易斯是20世纪特立独行、天赋异禀的牛津剑桥学者,家喻户晓的“纳尼亚”世界缔造者,基督教护教家。这部传记追溯了路易斯在特定的社会与历史背景下知性与灵性的发展、私人与公众的生活、学术与信仰的使命、生前与身后的影响等等。 作者麦格拉思兼具科学家与神学家的双重身份,且与传主有许多共通之处:爱尔兰人、牛津背景、由无神论转向基督信仰且毕生以之为人生核心使命的信心之旅、真理辨析与心灵启悟携手的信仰进路,这些都为本书增添了文字背后的精确、敏锐与深刻。

本书属于橡树文字工作室出品之“云彩集”系列图书,同属此系列的有《朋霍费尔:牧师,殉道者,先知,间谍》、《C.S.路易斯:天赋奇才,勉为先知》等书。

《C.S.路易斯:天赋奇才,勉为先知》作者简介

麦格拉思(Alister E.McGrath),又译“麦格夫”或“麦葛福”,历史学家、生物化学家和基督教神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相继在牛津大学、国王学院等地任教,在神学、哲学、历史学等研究领域影响甚大。出版专著有《C.S.路易斯:天赋奇才,勉为先知》、《加尔文传》、《基督教神学导论》、《宗教改革运动思潮》、《基督教概论》、《意义的惊现》、《微调的宇宙》、《天堂简史》、《科学与宗教引论》及《福音派与基督教的未来》等,除此之外,他还编著了《基督教文学经典选读》等书。

《C.S.路易斯:天赋奇才,勉为先知》译者简介

译者之一苏欲晓,女,文学博士,厦门大学英语系教授。著有《自我与他者》,译有《天路历程》、《丰盛的恩典》、《殉道史》(合译)、《C.S.路易斯:天赋奇才,勉为先知》(合译)、《后现代主义的承诺与危险》(合译)及《基督教文学经典选读》(合译)等书,是《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的校对。

《C.S.路易斯:天赋奇才,勉为先知》传主简介

C.S.路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又译“C.S.刘易斯”、“鲁益师”等等,1898—1963),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学者,杰出的批评家。他毕生研究文学、哲学、神学,尤其对中古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造诣尤深,堪称英国文学研究的巨擘。他一直任教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这两所英国著名的高等学府,被当代誉为“伟大的牛津人”,也是二十世纪具领导地位的作家兼思想家。他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喜爱的作家。他一生的著作包括了诗集、小说、童话、文学批评,以及阐明基督教精义的作品,不下五十多本。有名的代表作当首推七部描写“纳尼亚王国”的系列童话。这些作品在他于1963年逝世后,仍持续再版发行,盛况至今不衰。

他既著有《返璞归真》、《四种爱》(另有“注疏本”)、《魔鬼家书》、《痛苦的奥秘》等神学作品,也有《裸颜》、《纳尼亚传奇》七部曲(或译“纳尼亚王国神奇历险记”;大字护眼版)、《太空》三部曲(《沉寂的星球》、《皮尔兰德拉星》和《黑暗之劫》)等文学著作,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除了以上所说的书籍之外,C.S.路易斯的著作还有《惊悦》(又译《惊喜之旅》)、《天路回程》(又译《天路归程》)、《卿卿如晤》、《给孩子们的信》、《聆听智者》、《人之废》、《切今之事》、《文艺评论的实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和《荣耀之重》等书。

如果希望更多认识C.S.路易斯,请读麦格拉思的《C.S.路易斯:天赋奇才,勉为先知》,或艾伦·雅各布斯的《纳尼亚人:C.S.路易斯的生活与想象》。如果希望更深认识C.S.路易斯创造的纳尼亚世界,我们推荐《通往阿斯兰的国度:C.S.路易斯<纳尼亚传奇>导读》,这不只是一本《纳尼亚传奇》的亲子共读指引,更能帮助读者看到纳尼亚所指向的那个更美的家乡。

《C.S.路易斯:天赋奇才,勉为先知》目录

插图列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序曲

第一章 唐郡的温柔山乡:爱尔兰的童年时光,1898—1908

  • 路易斯一家
  • 矛盾的爱尔兰人:爱尔兰文化身份之谜
  • 书海的世界:文学使命的隐示
  • 孤寂:沃尼去了英格兰
  • 与“喜悦”初次相逢
  • 芙罗拉·路易斯过世

第二章 丑陋的英国乡村:学生时代,1908—1917

  • 沃特福德的温亚德中学:1908—1910
  • 莫尔文的瑟堡中学:1911—1913
  • 莫尔文中学:1913—1914
  • 布克汉姆和“大棒槌”:1914—1917
  • 征兵的威胁
  • 路易斯申请牛津大学

第三章 法国的辽阔战场:战争,1917—1918

  • 竟然是一场无足轻重的战争
  • 抵达牛津:1917年4月
  • 基布尔学院的军官兵团
  • 路易斯的牛津战时经历
  • 开赴法国:1917年11月
  • 战争中受伤:里耶杜维纳日突袭,1918年4月
  • 路易斯与摩尔太太:关系萌生

第二部分 牛津

第四章 蒙蔽与开启:一位牛津教师的成长,1919—1927

  • 就读古典学专业:大学学院,1919年
  • 阿尔伯特·路易斯对儿子:拳拳父爱心
  • 学业成就:校长论文奖,1921年
  • 成功与失败:求学有成,求职无果
  • 摩尔太太:路易斯的生活支柱
  • 就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1922—1923 
  • 就职莫德林学院 

第五章 研究员职位、家庭与友谊:莫德林学院的早年生活,1927—1930

  • 研究员职位:莫德林学院
  • 家庭变故: 阿尔伯特·路易斯离世
  • 阿尔伯特·路易斯:余影犹存
  • 家人重聚:沃尼移居牛津
  • 友谊:J. R. R.托尔金

第六章 最不情愿的归信者:一位纯粹基督徒的成长,1930—1932

  • 20世纪20年代英国的文学性宗教复兴
  • 实现性的想象:路易斯重新发现上帝
  • 路易斯的归信日期:重新考量
  • 与托尔金的彻夜长谈:1931年9月
  • 路易斯对基督神性的信仰

第七章 学者兼文人:文学研究与批评,1933—1939

  • 作为教师的路易斯:牛津的导师制
  • 作为教师的路易斯:牛津的课堂
  • 《天路归程》:一幅信仰风景画(报佳音编者注:此书即《天路回程》)
  • 淡墨会:友谊、社团与辩论
  • 《爱的寓言》
  • 路易斯论文学的地位与目的

第八章 国内声誉:战时护教家,1939—1942

  • 路易斯与查尔斯·威廉斯的友情
  • 文学助产士路易斯:托尔金的《指环王》
  • 《痛苦的奥秘》
  • 路易斯战时广播讲话

第九章 国际名望:纯粹的基督徒,1942—1945

  • 《魔鬼家书》
  • 《返璞归真》
  • 其他战时项目
  • 转向小说:救赎三部曲

第十章 不受尊敬的先知?——战后的紧张与问题,1945—1954

  • C.S.路易斯——超级明星
  • 名誉黑暗的那一面
  • 老年痴呆与嗜酒成性:路易斯的“母亲”与兄长
  • 牛津对路易斯的敌意
  • 伊丽莎白·安斯康姆与苏格拉底协会
  • 路易斯对自己护教家身份的质疑

第三部分 纳尼亚

第十一章 重构现实——纳尼亚诞生

  • 纳尼亚的缘起
  • 门槛:纳尼亚的关键主题之一
  • 纳尼亚传奇的阅读次序
  • 纳尼亚中的动物
  • 纳尼亚是现实的窗口
  • 纳尼亚与宏大叙事的重述

第十二章 纳尼亚:探索想象的世界

  • 阿斯兰:心之欲
  • 更深奥的魔法:纳尼亚的赎罪观
  • 七大星球:纳尼亚的中世纪象征意义
  • 影子大地:修改柏拉图的洞穴概念
  • 纳尼亚中的往昔问题

第四部分 剑桥

第十三章 调往剑桥:莫德林学院,1954—1960

  • 剑桥的新教授职位
  • 文艺复兴:剑桥就职演讲
  • 文坛佳话:乔伊·戴维曼到来
  • 与乔伊·戴维曼的“非常奇怪的婚姻”
  • 乔伊·戴维曼离世

第十四章 丧亲、患病与辞世:最后的日子,1960—1963

  • 《卿卿如晤》:信仰经受考验
  • 路易斯的健康日下,1961—1962
  • 老病相催与辞世

第五部分 路易斯身后

第十五章 路易斯现象

  • 20世纪60年代:明星陨落
  • 重新发现:路易斯新热
  • 路易斯与美国福音派
  • 路易斯:一道文学里程碑

结语

时间表

致谢

参考书目

注释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