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痛与智慧——约伯记与生命难题

本小书是希望能深入浅出地将《约伯记》这本传世之著呈献在读者面前。

SKU: 2738 分类: ,

描述

报佳音号 2738
作者 [澳]陈廷忠
ISBN 9787802542815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苦痛与智慧》编辑荐语

作者希望能让读者享受《约伯记》个中的智慧,以生命反思为主线,运用跨学科的思想路线,包括神学、心理辅导、文学与心理修养,是现代诠释的解读方法,古文新释,呈献不老的智慧。有鉴于此,本书尽量不使用学术著作方法,除非必要引述资料,否则不列出注脚,希望普通读者都能够得益处。

《苦痛与智慧》内容简介

本小书是希望能深入浅出地将《约伯记》这本传世之著呈献在读者面前。《约伯记》虽然有非常美丽的词藻与思想,但对现代人来说,要进入希伯来原文以及希伯来人的智慧中,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往往好像站在一座堂皇的宫殿前,知道里面肯定是美仑美焕的,可又苦于无法进去观赏。

这里,我尝试用较粗的笔调,来勾画出《约伯记》的内容与信息,希望能让读者有一概括性的了解,看起来,不是很有学术的严谨性,其实却是一则经过长时间研究的成果,为了不使读者迷失于太多的学术术语中,我希望能让读者享受《约伯记》个中的智慧,以生命反思为主线,运用跨学科的思想路线,包括神学、心理辅导、文学与心理修养,是现代诠释的解读方法,古文新释,呈献不老的智慧。有鉴于此,本书尽量不使用学术著作方法,除非必要引述资料,否则不列出注脚,希望从事研究的同行见谅。

《苦痛与智慧》作者简介

陈廷忠牧师:B.E.(Monash), M.Div.(CGST), M.Th.(SEAGST), Ph.D.(London) (高级讲师、研究院士) ——专任讲师 (旧约、灵修神学、早期教会历史与神学、教会历史、教牧学)

陈牧师原籍马来西亚,是第六代华侨。自幼对语文、文学发生浓厚兴趣,在槟城锺灵中学修完中学课程后。来墨尔本Monash大学进修化学工程,在一次福音营中信了主,活跃于Overseas Christian Fellowship,后发展华人福音事工。

一九八零年赴香港,在中国神学研究院修完道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面在香港牧会,一面在香港中文大学进修神学硕士学位,主修旧约神学,这期间也在“中神”及浸会学院(现浸会大学)教一些的神学课程。八四年结婚,育有两位公子。

一九九一年九月赴伦敦大学英皇学院进修,研究早期教父灵修神学。一九九五年底荣获哲学博士学位。

陈牧师的研究兴趣包括:灵修神学在华人教会中的实践、早期教父的灵修传统、圣经文学的结构分析、旧约的苦难神学等。

《苦痛与智慧》目录

  • 自序
  • 第一章 愁眉冷对千古结
  • 第二章 《约伯记》中的苦难神学
  • 第三章 受苦者的呼声
  • 第四章 “慰问”的艺术
  • 第五章 三个友人的辅导“慰问”过程
  • 第六章 什么是“正常”?
  • 第七章 “智慧何处可寻?” (《约伯记》第28章)
  • 第八章 耶和华的答复与人生奥秘(一):以利户!
  • 第九章 耶和华的答复与人生奥秘(二):旋风中的安慰
  • 第十章 结论:爱的伤痕
  • 补篇(一)
  • 补篇(二)
  •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