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融汇——两代情(断印)

本书将东、西文化融汇到一起带进了家庭教育,包括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对子女的教养、两代人如何融洽相处以及家庭纷争问题的解决方法。

SKU: 1564 分类: ,

描述

报佳音号 1564
作者 [美]竹君
ISBN 9787501953530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6年05月
页数 152 页

《爱的融汇-两代情》作者简介

竹君女士毕业于香港柏立基师范学院,先后取得美国得克萨斯州女子大学儿童发展教育学士及纽约毕士郡教育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曾在中国的香港、美国担任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多年,曾任台湾中原大学讲师、导航会婚姻家庭辅导、东海大学幸福家庭中心顾问,过去长年致力于妇女工作,并随夫婿从事婚姻家庭辅导。经常在美国、加拿大、中国的香港和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欧洲大陆各地带领夫妻营会及婚姻家庭讲座。丈夫邱清泰博士,现任美国家庭更新协会会长,为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批准的婚姻、家庭、儿童心理治疗师。竹君女士育有一女(妮雅)、两男(舒亚、醒亚)。

她的《爱的雕琢》一书,获得广泛好评,迄今已出第10版。

《爱的融汇-两代情》名家评论

我心中一直巴不得华人自己也能写出一本有分量的好书。毕竟,外国人

所写教养子女的书,或多或少有文化上的隔阂,不如中国人自己写来得贴切

……《爱的雕琢》是华人教养儿女的书籍中写得最好的一本书,而新书《爱

的融汇》可以说是《爱的雕琢》的延伸。

——黄维仁博士(临床心理学家)

这一代的华人婚姻与家庭受到东西文化的两面冲击,难以取得融合与协

调,反而制造不少矛盾。竹君本身也是在东西方文化的孕育中成长的,难得

的是她能够把西方文化沟通的优点带进家庭,却又保持华人文化中对关系的

执着、感情的表达、两代的互重等独特的色彩,她为这一代散居四海的华人

家庭指出了一条可行的路。

——蔡元云医生(香港“突破”机构总干事)

《爱的融汇-两代情》编辑推荐

在中国的香港、台湾和海外华人中广受赞誉的家庭教育专家竹君女士告诉你如何建立健康、美满的亲子关系。

本书由著名心理学家黄维仁做序推荐。该书使用对话和讲析的方式分析了父母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和常犯的错误,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告诉父母当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教导孩子。该书分为沟通篇、教养篇、两代篇等等。活泼、亲切、简易,适合用来给父母做培训使用。

《爱的融汇-两代情》目录

  • 黄序
  • 蔡序
  • 池序
  • 自序
  • Part 1沟通篇
  • 食不言
  • 爱中实话
  • 感情的账户
  • 感觉的图画
  • 家庭会议
  • 听而不闻
  • 烟消云散
  • 有效的沟通(一)
  • 有效的沟通(二)
  • 有效的沟通(三)
  • Part 2教养篇
  • 安全感的建立第
  • 克服自私心
  • 偏心与比较
  • 文化与身份
  • 身教?言教?
  • 训练做家务事
  • 露营——家庭关系的凝固剂
  • 给父母的一些提醒
  • Part 3两代篇
  • 寸草心
  • 祝寿记
  • 惊喜!惊喜!
  • “难为”的一代
  • 雏燕离巢
  • Part 4解答篇
  • 两难之间——谦让还是争取?
  • 家有三宝
  • 孩子离巢时
  • 性的游戏
  • 黑脸,白脸

《爱的融汇-两代情》书摘

拒绝你的感受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拒绝接受孩子的感觉是每一天都在发生的事。

“妈,我好热!我要脱衣服。”

“热什么热?这么冷还说热,穿着,不准脱。”

“妈,这个包子不好吃!”

“怎么不好吃,里面有菜又有肉。”

教训的口吻

“妈,你今天煮的鸡,好难吃啊!”

“怎么会难吃,你今天有鸡吃不知道有多幸运了。我小的时候,一年都

吃不到一只鸡。”

“我好恨这个老师,上课不知道在讲什么!”

“到底是老师的问题,还是你的问题呀!好好专心上课,哪有不知道他

在讲什么的。我看真正的问题是你。”

为他人辩护

小明哭丧着脸回家:“呜呜呜,隔壁亮亮打了我一拳。”

妈妈:“他怎么会打人?我看是你先下手的吧!亮亮比你乖多了。”

“妈妈,芬芬把我从脚踏车上推下来,她好坏喔!”

“芬芬比你个子小,怎么可能去推你呢?你还是照顾一下芬芬,学学做

大姐的样子吧!”

问问题。找答案

“说好明天全班去郊游,现在又取消了。”

“什么郊游?”

“是去哪里?”

“珍珍也去吗?”

“我这门课的家庭作业一点都不会做,烦死了!”

“是哪一门课?”

“什么时候要交?”

给意见

“爸爸,我好讨厌珍珍啊!每天吃午餐的时候她都要吃一点我的食物!”

“这样好了,每天带午餐的时候,请妈妈多预备一些,干脆分她一点,

那不就了事了吗?”

“这种天气,早上冷,下午热,都不知道要穿什么上学!”

“这样好了,里面穿一件薄的,外加运动衣,热的时候脱掉外衣,不就

行了嘛!”

同情家的口吻

“妈!我的午餐在学校不见了,根本没吃到!”

“哟,好可怜的孩子,早上饿到现在,这怎么得了!”

“天天考试,这个星期三个考试碰在同一天!”

“你真是倒霉,三科同一天考,好可怜啊!”

分析家的口吻

“学校的营养午餐一点都不营养,好难吃啊!”

“我想你的口味是吃得太精了,你这个人就是太挑剔,我看是你爸爸影

响你的,真是虎父无犬子啊!”